![]()
内容推荐 《蜀地拾音》一书是作者近年来从事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与研究所获成果的部分结集。作者选取了11项四川非遗音乐及其传承人作为研究对象,全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四川非遗音乐代表性传承人的文字采访记录;二是对四川非遗音乐田野调查的总结与反思。作者力图通过自己的田野考察,呈现出四川非遗音乐在当代的保护与传承现状,并进而认识到音乐现象与国家进程的关系、与传承人的关系,以及与民间社会的关系。 作者简介 赵璐,女,1973年生。博士、四川音乐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专家、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程学术专员。中国传统音乐学会会员。 研究方向:中国传统音乐、声乐。近年来主持、参与各级课题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荣获“教育部2019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师基本功展示理论”作曲组个人全能二等奖、首届“人音社杯”全国高校音乐书评征文活动最高奖、全国推新人大赛民族唱法“全国十佳”二等奖等奖项。 目录 号子里的人生——涪江号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实录 平武白马原生态民歌调查 平武扒昔加寨白马陶祷仪式音乐考察 四川非遗象山花锣鼓的文化内涵 四川非遗象山花锣鼓的音乐特点 小小口弦诉心声——羌族口弦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实录 羌族原生态民歌种类调查 克己复礼谈洞经——邛都洞经古乐传承人口述实录 地理环境对口传音乐阿都高腔的影响 彝族阿都高腔口头传统的稳定性与即兴性 世间万物都谈情——阿都歌谣省级传承人口述实录 彝族原生态歌舞朵洛荷调查报告 彰显古典音乐的生命力——文昌洞经古乐代表性传承人口述实录 文昌洞经古乐简论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