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向北极--赴一场极光盛宴/毕淑敏远行系列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毕淑敏 |
出版社 | 长江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内容推荐 “世界上只有两万人到过北极点”,作者毕淑敏怀揣在心中埋藏了近半个世纪的探险两极的梦想与勇气,乘坐全世界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俄罗斯“50年胜利号”,开启了破冰北极点的征途。这注定是一次极限之旅,作为“除了有那么一些胆量,其他全无的旅行者”,毕淑敏与众人从温暖的天然不冻港出发,穿越无尽冰雪,一寸寸破冰,一寸寸抵达凝冻着厚厚冰层的北极点,真切体会了北极的荒凉与冷寂。从初识大名鼎鼎的鸟中之王北极燕鸥,到被号称北极霸主的北极熊所惊艳,在水晶般纯洁与宁静的地球最北端冥想,眼里看到的是无与伦比的荒凉与寂寥,内心感受到的却是温暖的磅礴与能够包容日月星辰般的寥廓胸怀:“这颗星球上有一些地方,会让你稍慢下来,畏当所畏,安静缓缓升起,沉着即是力量。” 目录 01 惨烈惊悚的北极往事 02 从俄罗斯北海舰队军港出发 03 北冰洋是一锅沸腾的蓝钻石 04 核动力雪橇犬——“50年胜利号” 05 我是世界上最大核动力破冰船的总工程师 06 热刀切黄油的说法,蹩脚 07 如果你一辈子只能认得一只鸟,请记住它的名字 08 北极熊如盛开的白莲花 09 安静湾1号房间 10 阳队长 11 请亲吻海神之妻脚上的鲑鱼 12 北极点原始烧烤午餐 13 北极冰泳和融池陷落 14 右手持枪,左手持陶土小熊 15 许愿瓶里的秘密 16 偷黄油的死者之墓 17 地球最北端的拍卖会 18 “女船长”莅临破冰船 19 独角鲸,你是白鲸的哥哥 20 最丰厚的稿费 21 做一个客人应该做的事儿 22 北极点一分钟的静默 23 在冰寒中与你重逢 导语 1.备受赞誉的毕淑敏游记散文 2.毕淑敏亲自审订,精心编排 3. 穿越无尽冰雪,一寸寸破冰,一寸寸抵达。在北极点世界尽头,体会敢于孤独的勇气,见证生命的奇迹。 4.全彩印刷,内含海量异域风景图及毕淑敏旅行打卡实拍图 5.双封设计、专用内文纸、封面纸,匠心设计,品质装帧 6.附赠 精彩页 世界上只有两万人到过北极点 “苍茫白夜中,一粒橙红色的甲虫,锲而不舍地向地球的最北端倔强挺进,终于攀上了地球冰冷头颅的银色王冠之顶……” 全世界最大的核动力破冰船——俄罗斯的“50 年胜利号”,驮着我,于2016年7月27日7时57分,抵达北极点——北纬90度。在汽笛惊喜的长鸣中,我写下以上这段话。 本书,就是记录此次破冰北极点轻探险的过程和点点感悟。 古希腊人把北极叫作 Arctic,意思是“熊站在头顶的地方”。这个熊,不是张牙舞爪的真熊,而是夜空中的大熊座。如果你从赤道出发一直向北方走,当大熊座中的明亮七星高悬在头顶上时,你站立的地方,便是北极。 地球一边围绕着太阳公转,一边围绕着一根看不见的轴自转。五味俱全的四季和朝朝暮暮的变化,正由此产生。不过,地球比较萌。它并非一本正经直立着,而是歪着脑袋——自转轴是偏的。 北极点,就是这根自转轴的顶点。 我年轻时在西藏阿里当兵,总听人说“这里是地球的第三极”。小女生不知天高地厚,便生出何时能到那两极——南极和北极去看看的想法。梦想在心中埋藏近半个世纪,渐渐发霉,但并未消失。年纪渐长,我明白到遥远而有危险的地方跋涉,需要几个条件。第一是有钱,第二是有时间,第三是有人筹划组织,第四是当事人要有一点点胆量。 在我个人历史的很长阶段中,除第四点外,余皆空白,只有望两极而兴叹。现在,我已经老了,并必将越来越老。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我垒出的一个个字码,如同老农的一颗颗麦粒,攒下半麻袋有余。我已退休,时间可自由操控。国内的极之美旅行机构,开创了普通人奔赴南北极旅行的通畅渠道。至于勇气,如同忠诚老狗不嫌家贫,从未离开过我。 万事俱备了。 年龄提醒我,有些理想,要进入优先考虑级别。不然,必有力不从心那一天。世上大多数梦想,并非破灭,只是被主人以各种理由推迟,直至无力完成。 去北极点当然会有点风险。不过世上最可怕的险境,是凡事万分小心。它的险,不在于险象环生濒临崩溃,而在于此人终将与丰富多彩的生活绝缘。鲜活生命被活成了无汁衰草,一世等同一瞬,实为可怖之事。对使用生命的方式,不必贪图完美。生命乃乘兴而来,尽力生动有益即可。人们常常埋怨命运的不可知性,但我认为,只要不是太离谱的要求,不存太多私心杂念,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在太平盛世中,基本可以执掌人生的基本走向。不一定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可随理想而起舞。 据说到过北极点的,全世界不过两万多人。其中还有很多军人,他们写的报告,估计一般人基本看不着。很多探险家和科学家写的报告,就算能看到,咱们也不一定看得懂。那么,来自我这个普通人——北极点万分之一亲赴者的报告,您若有好奇心,不妨一读。 惨烈惊悚的北极往事 恕我用一个惨烈惊悚的历史故事,拉开探访北极点的序幕。 有人认为,旅游就是看看风景,吃点小吃,见见不一样的习俗,大包小包拎回当地特产……这些都对。除此之外,还应该知道一点彼地的历史。所有进入眼帘的景致、让舌尖如花蕊绽放的美食、令人讶然的千奇百怪的习俗,都是纷披的叶子和花,至多算作低垂的果穗。如若没有深扎地下的根须,它们绝不会呈现出我们所感受的这番模样。必须了解根须,你才能真正明白所有看到、闻到、吃到、听到的一切,有着怎样复杂的内存机理,关节处如何衔接,经过怎样的磨砺和润滑……否则,就算你手握一大把门票、机票、住宿票以兹证明,也不算曾真正抵达那个地方。 关于北极,关于北极点,生活在北温带的我们,知道些什么? 中国古老传说中讲,祖先们早在公元前就知道极北之地的风光了。证据是《庄子》中曾写过:“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 有人考证说那个冥海,就是北冰洋。“其广数千里”的鱼,可能是巨鲸。 浪漫的想象力十分丰富,但除此之外,翔实的记载几乎没有。中国古人对于极北之地的了解,停留在诗和远方。 在近代探险北极的历史上,留下的大多是欧美人的记载。我的故事中,会涉及一些专有名词,或许你会觉得陌生。别着急,先囫囵吞枣掠过,留后我再详说。 如果有人对北极史所知甚多或是根本不感兴趣,可直接跳过这一章。为了让你有兴趣读完,稍做剧透。此故事中有忠贞不渝的爱情,有视死如归的勇气,有不辱使命的坚忍,有现代科学鞭辟入里的解析。除此之外,还有冰雪中密藏的有关归宿的罐头盒字条,还有(胆小者勿看下一句!)——穿过的靴子里盛着的煮熟的肢解人体…… 1845年,英国政府宣布:谁能第一个打通北极西北航线,奖2万英镑。在170多年前,这是一笔惊人的款项。英国还将以5000英镑,奖赏第一个到达北纬89度的人。他们为何下如此血本? 15世纪后期,欧洲探险家想从西北或东北方向,找出一条前往亚洲的航路。那时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俩海上强国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