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赢在执行(干部版)》编著者余世维。
余世维是当今中国深受欢迎的培训师,曾获得“中国企业十大最具魅力培训师”“中国十大领导力专家”等称号。几十年的商海搏击和多家企业职业经理人的生涯,使余世维不仅成为一位杰出的企业家,而且是一名资深的培训师及企管咨询顾问。
10余年来,余世维一直在讲“执行力”,主要包括员工的执行力、干部的执行力、领导的执行力,他因此被誉为执行力培训第一人。“执行力”课程的企业内训需求每年高达百场,千万家企业的执行力因此得到倍增。根据同名课程改编的《赢在执行(干部版)》姊妹篇《赢在执行(员工版)》上市3年,销量已逾100万册,是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提升执行力的必选图书。
《赢在执行(干部版)》编著者余世维。
《赢在执行(干部版)》是百万畅销书《赢在执行(员工版)》姊妹篇,是余世维对其最受欢迎的课程“执行力”的全新演绎。作者集30多年跨国公司的管理实践与多年的培训、咨询经验,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要执行有力,关键靠干部,并归纳总结出领导干部执行力不佳的症结所在,系统而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升干部执行力和组织执行力的解决方案。领导定战略,干部来执行,没有执行力,一切皆空谈!
第一章 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于执行力
第一节 企业成功40%靠执行
一、好的战略需要好的执行
中国企业不缺技术、人才与战略,它们面临的真正危机是:执行力严重缺失!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很多企业都开始重现内部培训和提升学习力。目前,团队管理、企业文化以及企业变革等问题已成为企业探讨的热点。
在探讨的过程中,大家发现,一个企业仅仅凭借领导者一个人的英雄色彩是很难取得成功的。于是,企业开始重点研究团队的问题。
研究完团队问题之后,企业得出结论:团队作用的发挥需要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来推动,而这个“东西”就是企业文化。
探讨完企业文化的问题后,企业开始认识到:面对着国际企业的激烈竞争,企业必须研究自身与国际企业存在着怎样的差距,以及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迎头赶上。于是,企业又不得不面临如何变革的问题。
如今,众多企业终于意识到:原来领导者的一句话,或者贴在墙上的标语、口号,真正得到贯彻的只是凤毛麟角,于是企业终于开始把注意力转到执行力的层面上。一些企业初始条件相似,并且采用了几乎相同的战略,但最终的结果却相去甚远,有的企业取得了成功,有的却失败了,原因何在?
施乐公司在其战略转型过程中,选择了和IBM类似的战略,并请IBM的财务总监来担任其CEO,但由于施乐缺乏有效的应对措施和组织保障,造成执行不力,其战略转型最终以失败收场,企业走向衰败。
我们看到:满街的便利商店,只有7ELEVEN一枝独秀;满街的咖啡店,只有星巴克宾客满座。各家便利商店和咖啡店经营方式大同小异,但经营业绩却大不相同,原因何在?
零售业在美国早已成为成熟的行业,按照传统观点,它应该是几乎无利可图的行业。但沃尔玛的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开始从乡村包围城市,慢慢拉大了与竞争者之间的差距。
为了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沃尔玛加强了对服务细节追求完美的员工的培训。例如:员工要对3米以内的顾客微笑,微笑时要露出上排8颗牙;对顾客的提问,永远不要说“不知道”。
除此之外,沃尔玛还利用统一采购、集中发货、每天提供低价商品、建立全国卫星联网的管理资讯系统等措施,加强货品的管理。光是货品被偷窃的损失率,沃尔玛就比竞争者少了一个百分点。这样的成果和3%的净利润相比,贡献相当可观。
点评沃尔玛就是以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管理方法,创造出了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在过去的40年中,没有任何公司能够成功模仿沃尔玛。
因此我们说,企业在发展速度要加快、产品质量要提高、发展规模要扩大、寿命要延长的要求下,除了决策层要善于不断捕捉发展机遇、制定出好的战略之外,更重要的是企业要具有实施这一战略的执行力。执行力是企业贯彻落实领导决策,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企业管理决策在实施过程中原则性和灵活性相互结合的重要体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正如台湾著名学者汤明哲指出的,一家企业的成功,30%靠战略,40%靠执行力,30%靠运气。
目前,战略执行已经成为困扰中国企业高层最重要和最紧迫的问题之一。随着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逐渐加速,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的市场竞争已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生存和发展压力越来越大。
诚然,中国企业的战略规划水平尚待进一步提高,但是也要看到,在战略意识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企业只有有效地执行既定的战略,才能赢得更多学习的时间和成长的机会。而且,企业执行力的不断增强反过来也会促进战略制定水平的提高。只有这样,企业才能不断在制定与执行战略的循环中逐渐从稚嫩走向成熟。
有这样一则古老的寓言。
某地的一群老鼠,深为一只凶狠无比、善于捕鼠的猫所苦。于是,老鼠们聚集一堂,讨论如何解决这个心腹大患。老鼠们颇有自知之明,并没有猎杀猫儿的雄心壮志,只不过想探知猫的行踪,早做防范。一只老鼠的提议立刻引来满场的叫好声,它建议在猫的身上挂个铃铛。
在一片叫好声中,有一只不识时务的老鼠突然问道:“谁来挂铃铛?”
点评
不难理解,这是个讽刺“坐而言”者未必能“起而行”的寓言。美国某商学院的教授把这个寓言带进了MBA课堂,学生们反应热烈:有的建议设好陷阱,让猫儿踏上后,铃铛自然缚在脚上;有的建议派遣敢死队,牺牲小我,保全大我;更有甚者宣称干脆下毒饵了事,以绝后患。讨论结束时,教授只是狡黠地留下一句话:“想想看,为什么从来没见过被老鼠挂上铃铛的猫?”
原华润集团总裁、现任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战略正确不能保证公司的成功,但成功的公司一定是战略方向与战术执行力都到位。”所以战略是一种方向,战术是一种执行力,只有方向没有执行力是成功不了的。这就证明,我们既要有战略,还要有执行力。
日本丰田汽车是1957年进入美国的,但美国有三个最大的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最近这几年,日本丰田的业绩竟然超过了克莱斯勒。三家汽车公司决定向日本学习,并觉得再也没有比观察日本同行怎么做更好的方法了,于是派代表到日本去参观。
负责接待他们的正是日本丰田。那些美国人问道:“可以跟你们的员工讲讲话吗?”
“当然可以。”
“可以给他们拍拍照吗?”
“没问题。尽量地谈吧,尽量地拍吧。”日本丰田的接待员说,“各位美国客人,汽车不是日本发明的,是你们美国发明的;生产汽车的流水线,不是日本人设计的,是你们美国人设计的;做汽车的工具和设备也不是日本人想的,是你们美国人想出来的。所以,我们也不晓得有什么好看的。日本有今天,不是因为我们的设备和你们不同,也不是流水线跟你们不同,真正的不同是执行力不同。换句话说,你们输给我们,是因为执行力不到位。”
点评
所以宁高宁的话是对的,成功是战略加上战术,是方向加上执行力,光有战术没有执行力有什么用?战略可以复制,而差别就在于能否切实执行和贯彻。
如果麦当劳、肯德基厨房里面的厨具其他人都做不出来,那我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去接受它们为什么能够做得很好。可是,麦当劳、肯德基的厨房大概是个什么样子,员工是个什么样子,门口大概是个什么样子,你只要在里面点个餐,从早上一直坐到下午,便能看个明白。那你为什么没办法做到一样成功呢?因为它们的战略可以复制,但最难学的是它们的执行力,即便你有很多好点子、好方法,也没有办法贯彻落实下去。
街上的参考书太多了,像《沃尔玛王国》《宝洁的品牌秘密》《向敌人学习——索尼》《麦当劳的十八招》,其实都差不多,因为对于战略,大家的想法都没有太大的区别,关键在于执行力怎么样。所以,以后不要看麦当劳的厨房是怎么布置的,而要研究餐点为什么59秒就可以做出来;不要研究沃尔玛的招牌,而要看看它的仓库是怎么管理的;不要研究家乐福都在卖什么商品,要研究它是怎么储存货物的。总之,你应该多去研究它们是怎么执行的。
有一次,上海某大型超市的总经理约我去聊一聊,时间定的是早上。我早上去的时候,超市还没有开门,不过他事先跟我打过招呼,让我从后门进去。来到后门,我看到很多卡车在那里,有的司机坐在车里发呆,有的司机在车里睡觉,还有的司机在马路旁边抽烟。我正好从旁边走过去,就问其中一个司机:“怎么这么多车啊?”
他说:“就是啊,大家都堵在这里,怎么下货啊?谁先,谁后?”
他还发了一句牢骚:“沃尔玛就不会这样。”
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说。他说:“如果沃尔玛叫你6点30分来,你最早不可以早过6点20分,6点20分之前来的到别的地方去,不要挡了人家的道;最晚不要超过6点40分,6点40分以后来的,也到别的地方去,让别人先下货,你最后一个下。如果你回去了,今天卸不了车,那么就取消订单。”
司机们说,如果沃尔玛通知让6点30分到,6点时他们就瞄准沃尔玛那个方向慢慢地开,到门口时是6点25分,因为早到、晚到统统都不能在门口停留。
点评
卡车司机可能没有受过什么不得了的教育,但他们都懂“沃尔玛就不会”。其实,沃尔玛和我们最大的差别不是战略,而是执行力。它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卸货更快速,并且能够严格贯彻这一点。
德国国家足球队向来以作风顽强著称,因而在世界足球赛场上成绩斐然。德国足球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其队员在贯彻教练的意图、完成自己所担负的任务方面执行得非常得力,即使在比分落后或全队处于困境时也一如既往地按照既定战术执行。你可以说他们死板、机械,也可以说他们没有创造力,不懂足球艺术,但成绩说明一切。作为足球运动员,他们是优秀的,因为他们身上具备执行力文化的特质。
无论是足球队还是企业,它的团队、队员(员工),如果没有完美的执行力,就算有再多的创造力也不一定会有好的成绩。具有执行力,是一个人或一个团队能否被认可、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P3-P8
大家期待已久的《赢在执行·干部版》终于面世了,我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七年前出版的《赢在执行》到现在还有很多企业在团购,而2009年出版《赢在执行·员工版》时,我就打算出版《赢在执行·干部版》,但由于工作太忙,直到现在才把这部作品奉献给大家。不过,令人欣慰的是,经过这三年的沉淀,我又有些关于执行力的新的管理思路和观念得以在这本书中体现,也算是不负大家的期待吧。
我在讲课中一直强调,成功是战略加上战术,是方向加上执行力。战略可以复制,而差别就在于能否执行和贯彻。战略正确不能保证公司的成功,但成功的公司一定是战略方向与战术执行力都到位。所以,战略是一种方向,战术是一种执行力,只有方向没有执行力是成功不了的。我们既要有战略,还要有执行力。
像麦当劳、肯德基的汉堡,我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出来,可为什么没办法像它们一样成功呢?因为它们的战略可以复制,而最难做到的是它们的执行力。其实有时候大家的战略都差不多,关键是比拼执行力。把战略执行出来,企业才有竞争力。
一个企业有无执行力,关键要看是否拥有具有执行力的人。无论是企业高层、中层还是基层员工,如果每一个人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自己的任务,在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阶段都做到一丝不苟,就不会出现执行力不强的问题。执行,用我们的话来讲-1作贯彻力度,从最高领导一直到基层员工,统统都要执行。对于基层员工的执行力,在《赢在执行·员工版》中已经讲得非常详细了,而对于企事业单位中各级领导干部的执行力,我将在本书中详细向大家解读。
企业的领导干部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执行力,部门的领导干部决定着一个部门的执行力。领导干部要明白一个道理:领导力就在执行力之中,领导就是要领导员工去执行。要打造执行力,关键要有一个执行型的干部群体。执行要从领导干部做起,要打造企业的执行文化,要建构一个有执行力的团队。好的执行力要靠好的管理团队。做领导的还要以身作则,只有这样,员工才可以发挥最大的执行力。做领导的自己都没有以身作则,下属怎么可能有执行力?执行应该是领导干部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所以在本书中,我分析了执行力在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重要作用,剖析了由于领导干部管理方面的缺失导致执行力不佳的原因,讲述了构筑企业执行力的三个核心流程,详细阐述了如何提升下属和领导干部的个人执行力、如何提升整个组织的执行力的具体方法,并提醒领导干部如何走出执行误区,规避执行陷阱。
本书依然延续以前的讲课风格,每个观念必有案例,以期帮助大家找到提升个人和组织执行力的切实有效途径。如果能给中国的企事业单位带来执行力的改善,我将感到莫大的荣幸。希望你们能够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执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