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长篇小说的主人公为靛蓝人。在地球的毁灭迫在眉睫之际,靛蓝人的超自然能力给人类带来了重生的希望,赋予了人类新的天空和新的大地。作为未来文明的使者,他们在我们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中找寻着自己的位置。对于他们而言,这种角色伴随着难以忍受的煎熬和痛苦:你,与众不同。他们是否能够拯救我们这些平庸的人类?还是我们终将把他们视为异己?不管怎么说,他们已经来到我们中间……
维克多·斯里宾丘克的《星球拯救者》一书秉承了俄罗斯文学道德探索的优良传统,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人们对于物质的过分追求而导致的精神空虚,对于人类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命运给予了深切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体现了一位知识分子坚守正义和良知的高尚品质,也表现了一位作家恪守社会道德责任的毅力和勇气。
《星球拯救者》带有科幻的成分,同时又具有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作品叙述了以具有超自然能力的主人公凯沙为代表的年轻人在社会体制转型、文化和生活环境改变下引发的观念变化,描述了主人公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哲理思考,展示了当代人在宗教和道德伦理观念方面寻求出路的心路历程。
《星球拯救者》由俄罗斯作家维克多·斯里宾丘克编写。
伊诺肯基·伊诺肯基耶维奇·伊纽京,或者干脆叫凯沙,在本月4号回到了家里。新年庆祝活动的整整四天,他是在与自己的心上人的秘密接头寓所里度过的。实际上,没有什么秘密接头寓所,也就是说,根本说不上是什么寓所。那只是有三个单间的套房,就是说,是集体宿舍。很一般的宿舍,铺草的床,用木桩子架起来,下面是木质结构的小仓库。这集体宿舍房间里有三扇窗子,它们几乎都是探出悬挂在外面,甚至那几个常住户(三位女性朋友)都害怕在窗子下面走动。在宿舍旁是一条踩出的小径,这条小径小心谨慎地绕过那充满危险的空间。
凯沙踏着积雪径直走到楼梯口。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什么也不害怕(他也的确不害怕)。甚至也不是因为这样一来,就可以提前满足自己的好奇心——看到这栋陈旧宿舍楼的大部分。主要是因为他对环境有一种内心抵触情绪,这种情绪表现在思想上、语言上和行动上。再说,他自己对此也不明白。他把自己的行动和类似“本月和秘密接头寓所”的说法视为一种幽默讽刺,这种幽默讽刺无疑是存在的,但不占优势。占优势的是渴望抵触,是挣脱这个圈子的某种本能愿望,即像他所说的,摆脱穿破旧的、长了青苔的衣服的日常人物圈子。无论如何,他也要稍稍高出于这个圈子。
他的心上人叫菲娃,这是从希腊文翻译过来的,意思是愉快的人。所有熟人却都管她叫菲珐。
在一般情况下,凯沙叫她菲娃·菲佛奇卡。这并不是因为她穿着讲究、行为轻佻——完全不是。只是因为这样叫起来很顺口——发音很方便。当凯沙认识她并叫她菲佛奇卡时,她纠正了他。但那不是在夜总会,而是在第二天早晨,当时他们俩躺在床上。
“啊,菲佛奇卡!”凯沙吻着她的胸脯,热情地耳语道。
凯沙全身颤抖,他不相信已获得的“幸福”。她早在昨天就完全可以挣脱他的拥抱,但昨天她没有挣脱。而常言道,“没有后悔药可吃。”任何关系的说明已经没有什么特殊意义了,她突然说道(不,不是对他说,而是制止他):
“我怎么是你的菲佛奇卡?!我是菲娃·肯赫列依斯卡娅!”
“肯特一赫林斯卡娅?!”
“不是肯特一赫林斯卡娅,而是肯赫列依斯卡娅!”
这是多么奇怪的、意料之外的纠正,弄得凯沙不知所措了,他不知道对于这个情况该怎么想。也就是说,他认为这是她在跟他发脾气。常言道,醒来晚了,振翅飞也迟了。
然而,该发生的,已经发生了,凯沙自鸣得意地想道。现在不管怎么挥动翅膀,可是已经发生的事,也无法更改了。
他突然感觉到,这个与他做过爱的女孩子在哭呢。为了弄明情况,他向她偎依过去。她感觉到了,可是她已经掩饰不了泪水了,她气喘吁吁地抽泣着,之后,竟然不管不顾地哭诉起来,就像农村妇女那样,数落着:
“是的,当然,我对你来说,只不过是什么菲佛奇卡,是肯特一赫林斯卡娅。可你要知道,你对我来说,什么人也不是!”
她转过身去,背着他,气喘吁吁,眼泪汪汪,把头埋到枕头里。她这突然的哭泣刺痛了凯沙,渗透到了他的心灵里。他突然理解了菲娃——全部的,到细微之处,到心灵深处,他开始可怜起她来。他自己也要哭了。
凯沙向她紧靠过去,把头埋进肩臂里,开始小心地抚摩她的手。也不知道到底这样持续了多长时间——天知道?!她终于安静下来,向他转过身来问他道:知道吗,菲娃·肯赫列依斯卡娅——指的是科林斯女人。 不,他不知道。
“古希腊的科林斯城里出过这样一位女皇,”菲娃说。“她是黑发希腊女人中的一位金发女郎,一位真正的美人。”
凯沙和菲娃拥抱着,一动不动地躺了好久好久。这已经完全不是以前的情况了。以前,他们彼此竭力追求,就像挤过一片密林似的,没有发现擦伤身子,撕破衣服。现在,什么东西都没有穿过他们的内心视线——他们像一个完整的容器,盛满了温情。
只在午后,凯沙到商店去过一次。新年庆祝在继续,他想要延长庆祝时间。为此,他决定购买一些苹果、橘子、橙子,再买一瓶香槟酒。
新年,菲娃,水果——所有这一切应该融为一体,延续下去,然后铭记于心。在任何情况下,他自童年起就没想到过新年能没有橙子。也不能没有那种与雪混在一起的永恒夏天的水果香味。
童年留下的最鲜明的印象是——他得到允许从圣诞枞树上摘一个真正的橙子。他手里拿着那只橙黄色的果子,觉得就像拿着一个亮闪闪的小太阳。后来他弄掉了,它在雪地上就像一团颤动的火焰。
他和父亲一起回到原地,却怎么也找不到这个神奇的果子。
“没有,没有啊。”父亲来回迈过雪堆说。
他跟着父亲,说:
“是没有,没有。”
父亲转过身去。这时在凯沙眼前,似乎有一面是闪烁着星光的扇子,一会儿展开,一会儿合起。他一下子在融化的雪里看见了那金黄色的橙子,他拿起它贴在脸颊上,第一次感觉到永恒的夏天与雪和树叶掺合在一起的气味。
P7-9
致中国读者
亲爱的中国朋友们:
了解到小说《星球拯救者》的中文版即将问世,我想强调一下自己的观点,我们作为普通人不会像超能力的“靛蓝人”那样生活。事实上,“靛蓝人”能够通过自己的能力把我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我们平时不会在意的原则上。“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似乎,这里已没有什么新鲜的东西可言了?!这只不过是大仲马在《三剑客》中的一句座右铭。然而,今天,我们庆祝尤里·加加林飞越太空50周年,这50年来我们每一年都越来越感受到我们这个星球的渺小和脆弱。如果说在大仲马时代,人们认为世界是一成不变的,他们可以用长剑战斗,用身体的力量证明自己的清白,那么今天,人类用技术把自己装备得如此精良,以至于要生存下去就不能打仗。不能只从对物质的理解去看待世界。新文明的“新世界”是非物质的。在小说中它被称为“新的天空和新的大地”,而它,这个“新世界”要求我们要怀着一些特殊感情,这些感情让我们不仅能够看到这个看不见的非物质世界,还让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当中。
我们大家都知道,我们的宇宙由许多星体组成,其中我们看得见的星体只占4%一6%,而其它看不见的星体却占到了90%以上。(这是科学家们利用地球引力计算出的结果。)
我们凭借什么,凭借哪些精神和道德资源才能够获取新文明?!
小说中出现了一个新意识形态的重要标签——“一人为大家,大家为一人”。不是要依靠所有人,也不是要依靠一个人,当然更不是因为一个人(这是最为重要的区别),而是一个人为所有人和所有人为一个人所应承担的最完全的个人责任。你们一定会同意我的观点,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势必将会生活在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智人规定的世界中。
此致
维克多·斯里宾丘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