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张保林主编的《最好的杂文大全集》内容介绍:杂文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一般有短小活泼、犀利讽刺的特点。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杂文也是广大读者喜欢的文体之一,特别是针对社会热点、历史事件发表看法的作品和抒发闲适心情、调侃世事百态、文字幽默风趣的小品随笔。近些年来,杂文的受欢迎程度已经逐步赶上甚至超过了大部头的文学作品。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最好的杂文大全集(上下) |
分类 | |
作者 | 张保林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张保林主编的《最好的杂文大全集》内容介绍:杂文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一般有短小活泼、犀利讽刺的特点。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杂文也是广大读者喜欢的文体之一,特别是针对社会热点、历史事件发表看法的作品和抒发闲适心情、调侃世事百态、文字幽默风趣的小品随笔。近些年来,杂文的受欢迎程度已经逐步赶上甚至超过了大部头的文学作品。 内容推荐 由张保林主编的《最好的杂文大全集》内容介绍:有人说杂文的内容太杂,讥谈时事,品味人生,赏析文化,怀旧感叹,无所不包,所以很难界定它的范围,一不小心就把它归入散文一类了;有人说杂文的魅力在于杂,杂而多彩,杂而多趣,杂而多识,能以对话的方式谈哲学,能用诗体撰述人生哲理……信手拈来,随手写就;也有人说,杂文也许是最考验作者学问功力的一种文体,一篇好的杂文有时涉及哲学、文学、历史乃至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不能要求杂文家样样精通,但至少要触类旁通。还有人说……说的人多了,所以一字概括日“杂”。《最好的杂文大全集》收集了一些大师们的杂文经典。 目录 亚洲 中国 印度 日本 新加坡 北美洲 加拿大 美国 欧洲 奥地利 捷克 英国 芬兰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波兰 罗马尼亚 瑞典 俄罗斯 试读章节 呜呼!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立乎今日以指畴昔,唐虞三代,若何之郅治;秦皇汉武,若何之雄杰;汉唐来之文学,若何之降盛;康乾间之武功,若何之炬赫!历史家所铺叙,词章家所讴歌,何一非我国民少年时代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之陈迹哉!而今颓然老矣。昨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处处雀鼠尽,夜夜鸡犬惊。十八省之土地财产,已为人怀中之肉;四百兆之父兄子弟,已为人注籍之奴。岂所谓“老大嫁作商人妇”者耶?呜呼!凭君莫话当年事,蕉萃韶光不忍看。楚囚相对,岌岌顾影;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国为待死之国,一国之民为待死之民,万事付之奈何,一切凭人作弄,亦何足怪! 任公日:我中国其果老大矣乎?是今日全地球之一大问题也。如其老大也,则是中国为过去之国,即地球上昔本有此国,而今渐澌灭,他日之命运殆将尽也;如其非老大也,则是中国为未来之国,即地球上昔未现此国,而今渐发达,他日之前程且方长也。欲断今日之中国为老大耶,为少年耶?则不可不先明“国”字之意义。夫国也者何物也?有土地,有人民,以居于其土地之人民,而治其所居之土地之事,自制法律而自守之;有主权,有服从,人人皆主权者,人人皆服从者。夫如是,斯谓之完全成立之国。地球上之有完全成立之国也,自百年以来也。完全成立者,壮年之事也;未能完全成立而渐进于完全成立者,少年之事也。故吾得一言以断之日:欧洲列邦在今日为壮年国,而我中国在今日为少年国。 夫古昔之中国者,虽有国之名,而未成国之形也,或为家族之国,或为酋长之国,或为诸侯封建之国,或为一王专制之国。虽种类不一,要之其于国家之体质也,有其一部而缺其一部,正如婴儿自胚胎以迄成童,其身体之一二官支,先行长成,此外则全体虽粗具,然未能得其用也。故唐虞以前为胚胎时代,殷周之际为乳哺时代,由孑L子而来至于今为童子时代,逐渐发达,而今乃始将人成童以上少年之界焉。其长成所以若是之迟者,则历代之民贼有窒其生机者也。譬犹童年多病,转类老态,或且疑其死期之将至焉,而不知皆由未完全、未成立也,非过去之谓,而未来之谓也。 且我中国畴昔,岂尝有国家哉?不过有朝廷耳。我黄帝子孙,聚族而居,立于此地球之上者既数千年,而问其国之为何名,则无有也。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有朝之老少,国有国之老少。朝与国既异物,则不能以朝之老少而指为国之老少明矣。文、武、成、康,周朝之少年时代也,幽、厉、桓、赧,则其老年时代也;高、文、景、武,汉朝之少年时代也,元、平、桓、灵,则其老年时代也。自余历朝,莫不有之。凡此者谓为一朝廷之老也则可,谓为一国之老也则不可。一朝廷之老且死,犹一人之老且死也,于吾所谓中国者何与焉?然则吾中国者,前此尚未出现于世界,而今乃始萌芽云尔。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乎! 玛志尼者,意大利三杰之魁也,以国事被罪,逃窜异邦,乃创立一会,名曰“少年意大利”。举国志士,云涌雾集以应之,卒乃光复旧物,使意大利为欧洲之一雄邦。夫意大利者,欧洲第一之老大国也。自罗马亡后,土地隶于教皇,政权归于奥国,殆所谓老而濒于死者矣。而得一玛志尼,且能举全国而少年之,况我中国之实为少年时代者耶?堂堂四百余州之国土,凛凛四百余兆之国民,岂遂无一玛志尼其人者! 龚自珍氏之集有诗一章,题日《能令公少年行》。吾尝爱读之,而有味乎其用意之所存。我国民而自谓其国之老大也,斯果老大矣;我国民而自知其国之少年也,斯乃少年矣。西谚有之日:有三岁之翁,有百岁之童。然则国之老少,又无定形,而实随国民之心力以为消长者也。吾见乎玛志尼之能令国少年也,吾又见乎我国之官吏士民能令国老大也,吾为此惧。夫以如此壮丽浓郁、翩翩绝世之少年中国,而使欧西、日本人谓我为老大者何也?则以握国权者皆老朽之人也。非哦几十年八股,非写几十年白折,非当几十年差,非捱几十年俸,非递几十年手本,非唱几十年诺,非磕几十年头,非请几十年安,则必不能得一官,进一职。其内任卿贰以上、外任监司以上者,百人之中,其五官不备者,殆九十六七人也,非眼盲,则耳聋,非手颤,则足跛,否则半身不遂也。彼其一身饮食、步履、视听、言语,尚且不能自了,须三四人在左右扶之捉之,乃能度日,于此而乃欲责之以国事,是何异立无数木偶而使之治天下也!且彼辈者,自其少壮之时,既已不知亚细、欧罗为何处地方,汉祖、唐宗是那朝皇帝,犹嫌其顽钝腐败之未臻其极,又必搓磨之、陶冶之;待其脑髓已涸,血管已塞,气息奄奄、与鬼为邻之时,然后将我二万里山河,四万万人命,一举而畀于其手。呜呼!老大帝国,诚哉其老大也!而彼辈者,积其数十年之八股、白折、当差、捱俸、手本、唱喏、磕头、请安,千辛万苦,千苦万辛,乃始得此红顶花翎之服色,中堂大人之名号,乃出其全副精神,竭其毕生力量,以保持之。如彼乞儿,拾金一锭,虽轰雷盘旋其顶上,而两手犹紧抱其荷包,他事非所顾也,非所知也,非所闻也。于此而告之以亡国也,瓜分也,彼乌从而听之?乌从而信之?即使果亡矣,果分矣,而吾今年既七十矣八十矣,但求其一两年内,洋人不来,强盗不起,我已快活过了一世矣。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卖三几百万之人民作仆为奴,以赎我一条老命,有何不可?有何难办?呜呼!今之所谓老后、老臣、老将、老吏者,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手段,皆具于是矣。西风一夜催人老,凋尽朱颜白尽头。使走无常当医生,携催命符以祝寿。嗟乎痛哉!以此为国,是安得不老且死?且吾恐其未及岁而殇也。 任公日:造成今日之老大中国者,则中国老朽之冤业也;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彼老朽者何足道,彼与此世界作别之日不远矣,而我少年乃新来而与世界为缘。如僦屋者然,彼明日将迁居他方,而我今日始人此室处。将迁居者,不爱护其窗栊,不洁治其庭庑,俗人恒情,亦何足怪。若我少年者前程浩浩,后顾茫茫。中国而为牛为马、为奴为隶,则烹脔鞭篓之惨酷,惟我少年当之;中国如称霸宇内、主盟地球,则指挥顾盼之尊荣,惟我少年享之。于彼气息奄奄、与鬼为邻者何与焉?彼而漠然置之,犹可言也;我而漠然置之,不可言也。使举国之少年而果为少年也,则吾中国为未来之国,其进步未可量也;使举国之少年而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此岳武穆《满江红》词句也。作者自六岁时即口授记忆,至今喜诵之不衰。自今以往,弃“哀时客”之名,更自名日“少年中国之少年”。作者附识。P2-3 序言 杂文是随感式的杂体文章。一般有短小活泼、犀利讽刺的特点。内容无所不包,格式丰富多样,有杂感、杂谈、短评、随笔、札记等。杂文也是广大读者喜欢的文体之一,特别是针对社会热点、历史事件发表看法的作品和抒发闲适心情、调侃世事百态、文字幽默风趣的小品随笔。近些年来,杂文的受欢迎程度已经逐步赶上甚至超过了大部头的文学作品。 在中国的文学长河中,从来没有哪一种文体像杂文这样,有着凤凰浴火般传奇的经历。 古典文学中的诸子百家、唐宋八大家、明清时期的性灵派和桐城派等等,都著有许多鞭辟入里的论述古文,同我们现代杂文的风格非常相像。这些古文小品直面社会,直面人生,闪烁着一针见血的理性光芒。例如方孝孺的《蚊对》、韩愈的《马说》《师说》、柳宗元的《三戒》、皮日休的《原谤》、刘基的《卖柑者言》、姚鼐的《议兵》等等,数不胜数。 “五四”时期,鲁迅以及其他作家继承了这种优良的文学传统,同时接受了欧美尤其是英国随笔式文体的影响,有意识地使用欧美散文随笔创作的风尚破旧立新,使中国杂文发展为一种直接而迅速地反映社会现实生活或表现作者思想观点的文艺性论文。杂文是独特的,它不同于古代散文、欧美随笔的随意挥洒,而是以思想性、论战性见长;艺术上言辞机警,常借助形象比喻来议论人或事,有强烈的震撼力。 说到这里,不得不再一次提到一个伟大的名字——鲁迅,鲁迅先生的杂文,无疑有开创性意义,其思想的深刻、观察的犀利、分析的透辟、语言的凝炼、风格的刚健、文采的自然清新等,至今都无人可与之比肩。而他直面人生、忧济黎元、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猛士姿态和他的披荆斩棘、开辟新途的先驱者形象,更是光耀文学史的一柱火炬,他的“鲁迅式杂文”已成为思想文化宝库中珍贵的一部分,是对两千年中国史循环论的揭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王羲之《兰亭集序》),是对迥异于其他民族的中华民族心理的“诛心之论”。为什么到现在还有个别政府官员害怕读鲁迅先生的文章,这就是最重要的原因——他不但要针砭时弊,更要竭力撕破那流传了二千多年的“世”弊黑幕。鲁迅先生不仅要对同时代的社会负责,更要对整个中华民族的未来负责。 如今的杂文不仅是匕首、是投枪,更是社会感应的神经,诊断痼疾的良医。杂文家可以中外古今旁征博引,纵横上下独抒己见;也可以选择各种途径发表言论,传统纸媒有形、网络平台超快。一句话,现代杂文的生命力在于植根社会,贴近民生,关心自己时代的生存状态、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写时评、杂感绝不蜻蜓点水,逞一时之快;写随笔、札记也不闭眼论道,对白纸空谈;说的是实实在在话,表的是真真切切心。 正因为杂文是深深植根于社会的土壤之中,所以杂文品质的提高与繁荣,离不开杂文家对时代环境、社会风气和民生疾苦的关注、思考、透视和分析,对人的命运与自然、宇宙的由衷关怀,没有这样的思想境界、犀利眼光和深厚涵养,就难有情文并茂的好杂文。同样的,一篇优秀的杂文也如同哲学规律一样适用于任何一个时代。有一个笑话:一个伟大的杂文家逝世一百年纪念仪式上,人们正在对他进行悼念,此时,从来没读过作家作品的国王拿起了作家的书……随后,国王命令焚毁这个作家所有的作品,大臣惊问其故,国王说:“我知道他骂的究竟是谁了。” 有人说杂文的内容太杂,讥谈时事,品味人生,赏析文化,怀旧感叹,无所不包,所以很难界定它的范围,一不小心就把它归入散文一类了;有人说杂文的魅力在于杂,杂而多彩,杂而多趣,杂而多识,能以对话的方式谈哲学,能用诗体撰述人生哲理……信手拈来,随手写就;也有人说,杂文也许是最考验作者学问功力的一种文体,一篇好的杂文有时涉及哲学、文学、历史乃至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不能要求杂文家样样精通,但至少要触类旁通。还有人说……说的人多了,所以一字概括日“杂”。 “杂”首先体现在文体不受约束,怎么写着方便,怎么写着有味儿,就怎么写,可以是寓言体、新闻体、对话体、断想体,也可以是什么都有的混合体。其次是语言的选取自由,可以满篇文言,之乎者也酸死读者;可以评书快板,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可以夹杂方言,如村头闲聊;可以夹杂英文日语。直喻、反讽、赞扬、鞭挞、幽默、抒情,只要得体,均可为我所用,蔚为大观。最后是风格多变,尖刻的、典雅的、冲和的、温醇的、俊逸的、隽永的、瑰丽的、睿智的、幽默的、端庄的……千人千面,个个不同。在编者看来(至少在中国),一流的作家、学者不一定当得了一流的杂文家,可一流的杂文作家通常是一流的作家、学者。 鲁迅说,他写杂文是“绝望的抗争”;梁启超说,他写杂文乃是“情动于中,发而为文”;林语堂说,他的杂文是“内心的宣示”;徐志摩说,著文原是有一种“浓得化不开的感情”……正是有这样一种感慨,国事、家事、天下事,才事事关心;或赞扬,或批判,或探索,总是乐此不疲,精力充沛。与中国的杂文家高度的政治敏感力比较起来,欧美的作家更关注人自身的一些东西,比如人性、生活状态、人与自然的共存等等,具有更多的审美性和愉悦性。此外,在编者看来,从关注的广度和思考的深度上比较,欧美的作家也是要略胜一筹的。不过,说到底,尖锐、泼辣、幽默,是受大众欢迎的三大风格;耐读、可信、解气,是杂文雅俗共赏的三大条件。这个见解是对是错,自然需要读者们自己去阅读去比较了。 编者 2011年3月9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