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之路,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印度教,已广为人知,世所公认。第四道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已经存在很久了,却鲜有人知,仅以外在形式被隐晦地表述过。
葛吉夫是近代第四道传统的宗师,国内已出版了几本关于他的译著。葛吉夫曾在法国创办了“人类和谐发展机构”,《记得自己(第四道传统精选)》(作者葛吉夫、邬斯宾斯基)摘选的几段精简格言,被以一种特别的字体书写在机构读书室的墙上。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记得自己(第四道传统精选) |
分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宗教 |
作者 | (俄)葛吉夫//邬斯宾斯基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传统之路,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以及印度教,已广为人知,世所公认。第四道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已经存在很久了,却鲜有人知,仅以外在形式被隐晦地表述过。 葛吉夫是近代第四道传统的宗师,国内已出版了几本关于他的译著。葛吉夫曾在法国创办了“人类和谐发展机构”,《记得自己(第四道传统精选)》(作者葛吉夫、邬斯宾斯基)摘选的几段精简格言,被以一种特别的字体书写在机构读书室的墙上。 内容推荐 葛吉夫为了与三种传统修行方式——苦行者、僧侣和瑜伽修行者相区分,把自己的修行方式称之为“第四道”。第四道是一种基于日常生活的修行体系,容纳了不同传统的秘义教学,并把当下的生活状况看作自我发展的平台;人只有通过切身体验才能理解,并带来意识的真正改变。“记得自己”一词译自英文“Self-Remembering”,是第四道传统的核心观念及实践方法。 作为一个古老的传统已经存在很久, 所有这些道路都指往同一个方向:最终的觉醒, 禅境或悟道。《记得自己(第四道传统精选)》(作者葛吉夫、邬斯宾斯基)是第四道精要作品的合集,作品摘选自葛吉夫及其追随者等人物的作品。 目录 葛吉夫的格言 论记得自己 第一章 我的第一次尝试 第二章 游移在两岸间 第三章 最有趣的观念 第四章 定义不会有帮助 第五章 意识到不记得 第六章 机械的人 第七章 辨别意识与功能 第八章 记得自己就是做 第九章 人是一个化学工厂 第十章 开始看到 第十一章 第四道,学校,和有意识的影响 第十二章 我教你记得自己 有意识的和谐 1.第四道 2.心理工作和内在努力的正确态度 3.培养真诚而善解的心 4.记得自己 5.障碍 6.消除障碍的方法 7.代价 8.丙种影响 9.学校传统 10.教学 11.邬斯宾斯基与葛吉夫 12.死亡与转化 有意识教学的笔记 1.机器 2.群“我” 3.活在当下 每日一思 1.第四道 2.知识和素质 3.低等自我 4.努力 5.控制激情 6.分开注意力 7.记得自己 8.转化痛苦 9.序列 10.当下 11.有意识的爱 12.本质 13.单纯 14.时间 15.死亡 16.学校 17.丙种影响 词汇表 读者反馈 试读章节 第四道认为人是沉睡的。尽管我们早上起床的时候就确信自己已经完全醒来,我们的意识水平——或者说我们在日常生活里行走谈吐时的自我觉知程度——还是有很大起伏。我们只清楚地记得那些比较清醒的片刻,而这一点却固化了一个幻觉:我们已经拥有完全而持续的意识。 通过刻意的努力——记得自己的努力——我们能达到远高于平常经验的意识程度。与这高等的意识程度相比,我们平常的意识状态就像是睁眼的睡觉。人是沉睡的,但是通过记得自己,他能学着醒来,并让自己保持清醒。 “你怎么界定意识?”(葛吉夫问邬斯宾斯基) “一般认为意识是不能界定的,”我说,“说真的,如果它是一种内在特质,怎么能被界定?我们用尽一般方法都不能证明意识在他人身上是否存在,我们只能从自己身上验证。” “一派胡言,”葛吉夫说,“这只是一般科学的诡辩罢了,你早该把它丢掉了。你刚才所说的只有一点是对的:你只能在自己身上知道意识是什么。注意我说的是你能知道,因为只有在你拥有它的时候你才知道。当你还没有得到它时,你知道你还没得到,但不是在那当刻,而是事后才知道。我的意思是当它再度来临时你才知道它已经有好一段时间不在了。你可以找到或记得它消失及再现的时刻,你也能界定哪一刻你比较接近有意识,哪一刻又远离它。借着观察自己意识的出没,你一定能看出一个你目前看--不出、也不会承认的事实,那就是意识出现的时刻非常短暂,中间往往隔着长时间全然无意识又机械性的机器运作。你将会看出你可以毫无意识地思考、感觉、行动、说话及工作。如果你学会在自己身上看出有意识的时刻和长时间的机械行为,你就可以万无一失地看出别人什么时候意识到他们正在做的事,什么时候没有。” “你最大的错误在于认为你一直有意识,而且意识要不是一直都在,就是从不存在。事实上,意识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属性,一会儿在, ~JL不在,而且具有不同的等级和层次。一个人必须去感觉与品尝意识本身及其各种层次。在这个情况里没有任何定义能给你帮助,而且只要你不了解到底要界定什么,也不可能有任何定义。科学和哲学不能界定意识是什么,因为他们想在它不存在之处界定它。我们必须把意识及意识的可能性分开,我们只有意识的可能性及它的灵光一闪,所以我们不能界定意识是什么。,, 第一种意识状态里,人沉浸在梦境里。即使有一些真实的印象到他身上,都只会引发幻想的主观意象。然后人醒了过来,乍看之下这是一个全然不同的意识状态,他能走动,能和别人交谈,能未雨绸缪,能看出危险而避开等等,他理所当然是处在比睡觉有利的地位。然而要是我们深入探察,要是我们窥探他的内心世界、想法、或行事动机,我们会发现他几乎和睡觉时没什么两样,甚至更糟。因为睡觉时他是被动的,亦即他不能做什么;但是在醒着的状态时,他随时都可以做些事情,而他所有行动的结果都会反映在自己身上或周遭的一切。 我们在一天里很少有意识。如果晚上你返观这一整天,也许你意识到每件事都在发生着,没有一个片刻你是在一旁看着事情是如何发生的,也就是说你是在事物之中。几天几周都会象那般过去,那你能期盼什么呢?能改变事物的唯一方式是变得更清醒。 我们本来能够在四种意识状态下生活,可是像我们现在这样子只能有两种:一是睡觉;一是我们所谓的“醒着”——也就是说,在目前这种状态下,即当我们能说、听、读、写等等的时候。不过这些只是四种可能状态中的两种。第三种意识状态很奇特。要是有人对我们说明第三种意识状态是什么样子,我们就会以为自己也拥有它。第三种状态可以叫做自我意识;如果问人们是否有意识,大多数人会说:“当然我们有意识!”我们须要花足够的时间或常常一再地努力观察自己,才能真正领悟“自己没有意识而只是潜在地有意识”这个事实。如果有人问我们是否有意识,我们会说:“是的,我有。”就在那一刹那我们是有意识的,随后又不记得自己,也就没有意识了。因此,在自我观察的过程中,我们明白自己并不在第三种意识状态下,而只是在两种状态下生活:或者在睡觉,或者在醒着的状态下,后者在本体系叫做相对意识。第四种状态叫做客观意识,我们目前达不到这种状态,因为惟有藉着自我意识才能达到,也就是说,先要觉察自己,以后才可能设法达到客观的意识状态。P15-17 序言 记得自己是跨越知识和智慧的桥梁。是在此刻觉察到自己的努力,脱离一个人在前一刻陷入的想象世界而回到现实。这是一种即刻的内在重组:将自己的机械念头和情感抛下,并使自己的高等自我显现——记得自己。 本书是第四道精要作品的合集。作品摘选自五位第四道老师,他们从20世纪初到现在一脉相承。因为第四道基于个人的验证、理解以及口传身教,每一位老师都以其独特的方式来阐释内在工作的本质。这也体现了第四道历久弥新。 葛吉夫是近代第四道传统的宗师,国内已出版了几本关于他的译著。葛吉夫曾在法国创办了“人类和谐发展机构”,本书摘选的几段精简格言,被以一种特别的字体书写在机构读书室的墙上。 《论记得自己》,摘录自邬斯宾斯基的几部著作:《探索奇迹》、《第四道》、《人可能进化的心理学》和《补充纪录》,介绍了从葛吉夫直接传承的教学,简洁地阐释了第四道体系的核心内容,展示了邬斯宾斯基对“工作”缜密的理性理解,以及他如此尽心尽力地去保存并传播这“工作”。 其后的数篇短文摘选自郎尼·克林的《有意识的和谐》。克林是邬斯宾斯基的忠实学生,他的作品反映了他对“工作”的至深情感。 吉拉德·海文的《有意识教学的笔记》由几篇随笔组成,言简意赅地说明了第四道学校内在“工作”的本质。 最后一章摘选了一位当代第四道宗师罗伯特·波顿的思想,他的教学集中在精髓的观念:记得自己,有意识的爱,以及神圣的影响。 相对而言,西方世界对近代的第四道传统已了解颇多,而东方尚很少出版此类作品。我们期望这本中文汇编文集能尽一臂之力,使中国读者对一个重要的秘义传统有更深的了解。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