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行星编著的《第三个太阳》是一个关于人类带着地球及所有物种寻找新太阳的故事。
一颗速度惊人的黑矮星闯入太阳系,轨迹直指太阳,沿途与它相遇的大小行星都被其无声吞噬。九十天后,两颗质量相当的星球将在惊天一碰中化为灰烬,人类在劫难逃!末日即将来临,极度恐慌的人类乱作一团。于是,一场关乎地球命运的争论在“地球拯救委员会”紧张进行:是用热核武器去轰击黑矮星?还是带着整个地球逃离太阳系?故事的高潮围绕“拦截”与“迁徙”这两条并行交织的线索惊心展开!终于,人类在“神”的“基因信”的指引下启动行星推进器,踏上了寻找新太阳的黑暗征程……
《第三个太阳》由第六届全球华语星云奖长篇小说人气奖得主银河行星编著。
是生离也是死别在此之前我们从不知道自己走过那么遥远的路程;在此之后我们还不知道自己能走多远,而我们的行装是整个地球。
这一次我们挥别的不只是爱人,还有太阳。
第1章 神秘引力源
“大地大地!我是游子!我是游子!塞德娜附近出现强大引力场,我们无法返航!无法返航……”
“大地大地!我是游子!我是游子!引力场急剧增强!急剧增强!我们正在坠落!我们正在坠落……”
“大地大地!我是游子!我是游子!我们无法解释正在发生的事件!塞德娜正在和我们一起坠落,飞船完全失控,太阳系面临……”
国家航天局外太空监测中心气氛凝重,局长王浩啪地关掉前面的大视屏,无比沉痛地说:“以上三段电文是从游子号上发来的,在塞德娜附近的游子号距离地球70多亿千米,也就是说从游子号上发出的时间应该是在七小时之前,电文之间的间隔时间均不超过两分钟,之后再也没有收到游子号的任何信息。各位,都想想看,这一切到底意味着什么?”
全场鸦雀无声,仿佛空气都在那一瞬间凝固了。
过了好久,高天云第一个打破了难堪的沉默:“王局,下命令吧!我立即带领舰队前往柯伊伯带附近营救他们!”
“天云,我知道你这是在安慰我,也是在安慰大家……”王浩站起来,在视屏上打出了游子号舰长林远及其舰队在五个月前出发时的画面,“已经没有用了,他们应该在电波刚刚发出不久就不在人世了,可以想象,当时他们面临如此强大的引力场,仅凭游子号那样的动力……唉!”王浩叹息一声,“全体起立,为林远和飞船上另外六十七名太空兄弟默哀!”
默哀未毕,天体学家周际急匆匆跑进来,迫不及待地报告道:“王局,我们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已经锁定了塞德娜的方向。看来,我们原来的猜测是对的。”
“快说!你看到什么了?”王浩急迫地问。
周际的眼中掠过一丝恐惧,哭丧着脸:“我……我什么都没有看见。”
高天云大吃一惊,抢着问道:“什么都没有看见?你的意思是说那颗跟月亮一般大小的塞德娜不见了?”
“应该是这样的,我已经反反复复搜寻了好多遍,连周围上千万千米的空间都搜索过了。更让我吃惊的是,运行在塞德娜附近的数百颗小行星也不见了,太阳系边沿的柯伊伯带好像被什么东西咬开了一个大口子,足足有两亿千米长!”
“天啊!这怎么可能?”在场的好多人几乎同时发出了这样的惊问!
王浩也被惊得愣愣地站着,活像一个没电的仿真机器人似的。但他的大脑却并没有停,一位法国科学家在五十年前预言的世界末日画面正在他脑中不断闪现:一颗神秘天体直奔太阳,碰撞,爆炸,行星奔逃,光线消失,一切陷于虚无……
“王局,你怎么了?是不是哪里不舒服?”高天云怕他高血压发作,赶紧扶住了他。
王浩清醒过来,摇了摇头说:“各位,这样看来,我们那支新能源探测舰队的覆没就算不了什么了,一个更大的威胁,一个可能关乎整个人类存亡的威胁,已经实实在在地出现。游子号电文的最后一句没有说完,但那意思非常清楚,我们太阳系已经面临一场有史以来最大的威胁,这个威胁来自于那个连塞德娜那样大的矮行星都可以一口吞没的引力源。而更为可怕的是,那个引力源在吞没了柯伊伯带两亿千米范围内的小行星之后,我们却看不见它的踪影!大家想想看,它会是一个什么东西?”
向下属发问是王浩的习惯,但今天的每一个发问都问得在场的人头皮发麻,胆战心惊!
在场的人面面相觑,无言以对,最后还是周际硬着头皮解释说:“从它引力的大小来看,它的质量应当跟太阳的质量相当,但既然是这么大的天体,我们的大型射电望远镜就应该把它看得清清楚楚,可是我们却什么都没有看到,因此就只能有一种解释,它是一个类似于黑洞的天体,而这个看不见的神秘天体正朝着太阳系的内侧呼啸而来。”
“周际,你说得有点危言耸听了吧?我倒觉得没有你们想象的那么严重。”一直在一旁沉默不语的王欣发言了。王欣是高天云的助手,一向以思想活跃、想法新奇著称,“各位前辈也许听说过宇宙巨鲸的传闻,那是一种跟恒星一般大小的球形怪物,浩渺的宇宙是它游弋的海洋,整颗整颗的行星是它果腹的美食,也许柯伊伯带的缺口就是它一口咬下的,就像一个麦圈儿被一个小孩儿咬去一小段那样。因此我认为……”
“无稽之谈!”高天云及时制止了他,“你小子,是不是看科幻小说走火入魔了?”
王欣白了他的上司一眼,固执地说:“队长,我说的是真的,也许真是这样呢,那个宇宙巨鲸在太阳系边沿轻轻咬了一口,尝了尝,觉得我们太阳系的口味不行,不是它的菜,于是就有些扫兴地游到别的地方去了。这样一来,我们就安全了,所以我们才再也找不到它的踪影。”
高天云哭笑不得,厌烦地向他摆了摆手,“好了好了,别再说了,你那智商怎么就跟看动画片的孩子差不多呢?”
“你说什么?我智商低?难道你连自己的口头禅都忘了?—一切皆有可能,意外时有发生。”
“你……”高天云气得挥了挥,再次示意王欣闭嘴。
“是的,一切都有可能发生,很多事情往往会超出我们的想象。”王浩叹了口气,然后转身看了看一脸无奈的高天云,问道:“天云,恐怕接下来就要看你的了,你说说我们该怎么办吧?”
高天云有一副一米九十的魁梧身材,一张帅气十足、剑眉斜飞的脸。他曾经是之江大学航天专业的高材生,现任国家航天局太空拦截大队队长,号称“世界头号拦截专家”,曾经两次对飞临地球的小行星成功实施拦截。
他的人生信条是:变一切不能为可能。
他的最大愿望是:实现大行星级的天体拦截,保证地球不受任何天体侵犯。
此时的高天云一副苦脸,他看了看表情凝重的王浩,又看了看身边那些不知所措的专家们,沉声说道:“我们还得耐心地等等,要等到看清了那个引力源的庐山真面目才好说。我建议立即和美国航天局交流信息,看他们对此有何看法。如果真像王欣说的那样倒好,这样大家都省事,只当是一场虚惊,但如果它是冲着太阳系内部来的,那就太可怕了,仅凭我们人类目前的科技水平,我们根本没法拦截它。”
“难道你们太空拦截舰队都对付不了它?你们不是有核弹吗?你们可以立即出动去改变它的运行轨道啊!”王浩显然不满意高天云的说法。
“是啊是啊,你们赶快出动吧!”周际跟着附和说,“对这样的大天体来说越早出动越有把握啊!”
其他人也跟着“是啊是啊”的附和起来。
高天云哭笑不得,他的脑中不停地闪现着林远舰队连同塞德娜被那神秘引力源吞噬的画面。等大厅再度安静下来,他才不无沮丧地说:“我想请教王局和在场的专家们,我们该往哪里出动?我们要拦截的对象是谁?它长什么样子?它的体积是多大,质量是多少?它的空间坐标确定了没有?它的运行轨迹指向哪里?……”
高天云一连串的问话,把在场的专家们问得个个面带惧色,好像那个吞噬行星的宇宙怪物已经飞到了家门口。
见一向自信从容的下属们都被吓得不轻,王浩赶紧安慰说:“大家也不必惊慌,天大的问题总有解决的时候。今天是元月二十九日,还有四天就是春节了,恐怕大家都只能留在基地过年喽。”
P1-5
耐住寂寞 才见阳光
在中国有这样一批科幻作家,当他们开始动笔时,如今一些新锐作者都还没出生。十几年、几十年如一日,他们默默地培育着一到两三部长篇。不追时尚,不务虚名,精心剪裁,反复打磨,一定要把它写到炉火纯青。银河行星就是这样一位作者。
多年前,银河行星参加过一次网络科幻征文大赛。投稿前,他问过我一些网络征文评奖活动的基本情况。银河兄比我年长几岁,但那时他还不为圈中人熟悉,所以我就摆起老资格,没少给他泼冷水。好在最终没有浇灭他的执著,他坚持参加了那次活动,并且获得了一个大奖。
那次,他的获奖作品是《第三个太阳》,一部打磨了将近二十年的硬派科幻。小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吞噬者”即将闯入太阳系,世界面临毁灭,以高天云、王浩为代表的一些人开始实施“拦截计划”,而这时,江临枫和叶知秋却从人类闲置基因中破译出一段惊天秘密。于是以此为基础,另一批人极力主张实施“行星迁徙计划”,也就是带着地球飞离太阳系。是“拦截”,还是“迁徙”?人类开始在生与死、血与火、善与恶、希望与绝望、人性与兽性之间游走与挣扎。终于,在“吞噬者”即将撞上太阳前夕,地球在伤痛中踏上了漫漫的流浪征程……
作者思路清晰,宏观理论架构严密,细节处理谨慎,情节更是环环相扣,使得读者颇有酣畅淋漓之感。现在回想起来,这部作品又与去年年末的热门电影《星际穿越》有异曲同工之妙。在那次参评作品中,这是一部少见的鸿篇巨作,获得了众位评委的一致好评。银河行星因此终于浮出水面。
此后自然约稿不断,但以银河行星的创作速度以及他对作品质量的追求,短时间内是交不出作品的。特别是对于科幻创作来说,好作品不但需要反复打磨,还需查阅大量科技资料,以使自己的创意能在科幻层面上站得住脚,经得起时光的验证。另外银河在体制内外均有繁杂工作,挤占了不少时间,所以这样一等又是六七年,银河的病毒系列《病毒纪元》和《AISS城堡》才终于面世。
《病毒纪元》描写SX病毒,《AISS城堡》描写的则是一种比艾滋病毒更厉害的超级病毒,两部作品均讲述了人类在面临重大灾难的时候所做出的不同抉择。作者把人置身于无路可退的绝境,在此基础上考察人类的劣根性,弱肉强食、丛林法则以及人性中光辉的一面,比如亲情、友情、爱情等等,读来酣畅淋漓,感人肺腑,酸甜苦辣咸五味杂陈。
《病毒纪元》围绕“囚屋”这个病毒纪特有的场景展开,让男女恋情在“囚屋”的隔绝中经受考验,让人性在“囚屋”的禁锢和SX病毒的威胁中经受拷问。该书构思独特,情节跌宕,恋情缠绵悱恻,既有对人性的诘难,又有哲学上的深层次思考。而在《病毒纪元》的最后,已经与人类“和解”的SX病毒又开始变异,人类到底何去何从,无人知晓,作者为此埋下了伏笔,引发读者无限遐想。
第二部《AISS城堡》亮点更多,科幻构思更为精妙,每一章节都描写得十分有趣,读者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会情不自禁地被里面的故事所吸引。就像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所讲的那样:“我随手翻到《了不起的盖茨比》其中一页,它总会带给我惊喜。”银河的《AISS城堡》也同样如此。我曾把这部小说的原稿拿给一个经常写作的朋友看,他看了之后不停地追问我剩下的部分能不能给他看。我只能告诉他这要经过原作者的同意才可以。可见这部小说的精彩。
银河偶尔也会参加科幻活动,在交流中吸取别人的经验,无论是前辈大家,还是后起之秀。记得在去年重庆大学科幻工作坊活动里,银河曾充当了摄影记者的角色,很认真地记录着那些比他小许多的年轻作者们。
银河的成功,也让我想起那些半途而废的朋友。近二十年的科幻生涯里,我遇到过很多半途而废的科幻作者,他们有才气,有灵感,但事实证明,对于创作来说,热爱与执著才是最可贵的品质。
——中国未来研究会科幻艺术分会会长:郑军
我们都知道自己看不到真理被证实的那一天,但如果人类得以延续万年,以后的人将在我们的墓前洒下自己的眼泪,这颗叫地球的行星就是我们永恒的纪念碑。
——刘慈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