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家达尔文
在学校里,他并不优秀,甚至只能算是一名差等生,他认为在这所学校里的那段时间,自己基本上一无所获。
查理·达尔文小时候就对收集兴趣浓厚:他喜欢收集各种石头、贝壳、钱币和图章。我们所知道的是,在全体家庭成员中,只有他一个人有收集的嗜好,而他的兄弟姐妹们对收集都不感兴趣。可以看出,达尔文在童年的时候就对自然史有了浓厚的兴趣,随时注意收集各种植物的资料。
后来,父亲让达尔文去别特列尔博士开办的一所旧式学校念书,他在这里待了7年。学校里使用的教材是古罗马人和希腊人的名著,并且还要求学生背诵。达尔文并不喜欢别特列尔的这所学校。在学校里,他并不优秀,甚至只能算是一名差等生,他认为在这所学校里的那段时间,自己基本上一无所获。课余时间,他一边像平常一样收集矿石,一边设法找寻一些新品种。他还收集各种各样的昆虫,当他掌握了鸟类学方面的知识之后,他又开始观察鸟类的习性,然后作出相关的标记。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在刮风的傍晚顺着海边漫步,观察那些沿着奇怪而又迷乱的路线飞翔的海鸥,还有鸬鹚。达尔文并不是一个孤僻的人,他天性温和,善于与人交往。在同学当中,有不少他的朋友,其中一个叫约翰·毛里斯·赫伯特的后来在威尔士当了法官,在年过花甲的时候,他仍然亲切地把达尔文叫做同学。赫伯特说:“他是一位如此随和、宽容的朋友,大家跟他的关系都很好。他赞同所有美好、公正的行为,他发自内心地憎恶一切虚假、卑劣、残忍和庸俗的事物。”
达尔文的父亲以前是一名医生,他想方设法把达尔文送进爱丁堡大学医学院学习,希望他将来能像父亲和祖父一样,做一个有名望的医生。但是,达尔文在爱丁堡大学学习了两年后,老达尔文终于发现:要想儿子在医学上有所作为,看来是做不到了,他的兴趣显然在自然史的研究方面。
假期,达尔文和朋友结伴到巴尔穆特去休假。到了目的地,达尔文立即和他的朋友到处去收集甲虫。他们一天的安排,不是乘船去旅行,就是到巴尔穆特附近的山上游乐。在山坡上,达尔文常常要停下来收集昆虫,尤其是甲虫。有一次他剥开一块树皮,发现了两只罕见的甲虫,于是两只手各捉一只,恰在此时,他又发现了第三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腹部带有大十字花纹。他不愿意放走它,就把右手里的那只甲虫搁进嘴里,用牙轻轻咬住,以便腾出手来,可这只甲虫却排出了一种辛辣无比的液体,令他恶心得差点晕倒。他只好把它吐出来,这样,已捉到的第二只甲虫跑了,第三只也已消失无踪。
在现实生活中,达尔文过着两面性的生活:一方面,他不得不参加自己觉得索然无味的必修课考试和学士学位考试;另一方面,他专心地从事着自然科学研究。后来,达尔文认识了汉斯洛,并与一些昆虫学家们交往,还和塞治威克一道考察地质、打猎和骑马旅行,他的知识在与他人的沟通中更加丰富了。所有的一切,使他逐步成长为一个博物学家,被自然科学家们誉为“野外工作者”。
1831年8月,达尔文的朋友汉斯洛教授收到了一封信,是剑桥大学的天文学教授皮克邀请他跟随“贝格尔号”一道去作旅行考察。出于种种原因,汉斯洛教授婉拒了这次旅行考察邀请。不过,他想起了他的青年朋友达尔文,因为他知道达尔文一直有亲自去看一看热带自然界的强烈欲望。汉斯洛教授于是向皮克推荐了年轻的达尔文,然后写信给达尔文,希望达尔文接受这一邀请。
但达尔文的父亲却不赞成这一行动,他对儿子说:“若有一个头脑清醒的人赞成你去,我就不表示反对。”然而,父亲非常尊重的乔斯舅舅跟父亲的观点截然不同。于是,达尔文把父亲种种反对这次旅行的理由都记下来告诉乔斯舅舅。乔斯舅舅针对每一条理由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一、旅行妨碍查理将来成为一名牧师。
我认为这次旅行并不妨碍他将来成为一名牧师。相反,我觉得这一邀请来得正合适。再说,自然科学研究同他的志向并不直接相关,研究自然科学于牧师而言是正当的。
二、这个计划是荒谬的。
我不知道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反对理由,但查理已有确定的志向,他会因此养成努力实现这些志向的习惯。我相信这是可能的,如同他在两年之后一定会回家一样。
三、在聘请查理任博物学家这一职位之前,他们极有可能已请过许多别的人。
我读那封信时,并没有产生这种怀疑。当我根据你的怀疑重读那封信时,我没有发现任何可靠的证据可以支持你的怀疑。
四、那艘军舰或这次探险必定会出现某些严重的应予反对的地方。
我认为,海军部不会派一艘有问题的军舰去执行这样的考察任务。而对参与这次探险的质疑声音,大家的看法不可能完全一样。某些因素对某些人来说算是障碍,但无法据此得出结论说,这些因素对查理而言也算是障碍。
P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