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展现自己的方式或明或暗,于是很多惊天动地的事件被后人关注,很多默默无闻的细节被后人忽略。惊天动地的事件之中固然蕴涵着古人无限的智慧,默默无闻的暗角之中依然闪耀着古人思维的光辉。历史中的暗角与拐点,虽然早已远离现代人的生活,但重温这些历史的片段,就是再次发现历史的过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拍案说史(中国历史的暗角与拐点) |
分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作者 | 吴倩 |
出版社 | 哈尔滨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历史展现自己的方式或明或暗,于是很多惊天动地的事件被后人关注,很多默默无闻的细节被后人忽略。惊天动地的事件之中固然蕴涵着古人无限的智慧,默默无闻的暗角之中依然闪耀着古人思维的光辉。历史中的暗角与拐点,虽然早已远离现代人的生活,但重温这些历史的片段,就是再次发现历史的过程。 内容推荐 历史之所以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就是因为它留给我们不胜枚举的闪光点,以惊人的相似重现在历史大舞台上。这些或大或小的闪光点就是历史中风格迥异的暗角与拐点,它们至今仍然是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话题。 暗角是历史发展中的量变,拐点则是质变。高屋建瓴地审视历史,你就会发现:量变的能量可能很小,但日积月累之后,质变就会发生。于是,历史中的拐点总是伴随着国家的巨变,或发展、或灭亡。古人的生存轨迹无不证明着这些道理,也用亲身经历的暗角与拐点警示着后人。 历史的长河中一个个王朝覆亡,一代代帝王兴起,历史的暗角与拐点,就是盛衰往复的过程中最夺目、最令人深思的历史瞬间。 目录 第一章 不可翘略的“忍术” 逃避不是怯懦 高位生存的曲与直 一个贵族的人生起伏 精通忍术的开国之君 进退有道的白衣山人 忍气方能“吞生” 第二章 “大”人物的“小”动作 装疯装出的王朝 同门兄弟之间的攻伐 最早的导演与演员如何潇洒谢幕 公开的假象 癫狂示弱的求生之道 “暗藏杀机”的制胜策略 第三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当同窗遭遇阴谋 伶人也会暗箱操作 玩命的厨子 做尽坏事的宰相 第四章 暖昧的人群集合 无声的期待,无奈的选择 平民与君王的超道德友谊 似是而非的同性之“爱” 也谈几例“断袖”之恋 第五章 用人决定的兴衰 “无赖皇帝”的人才账 不为人知的经典会面背后 地下的小人,地上的灾难 杀死有才的,打死进谏的 信任才有效率 宽容后的隐患 第六章 转折:机遇与勇气的结合 成名是很辛苦的事情 细节引发的人生转折 “金屋藏娇”也很无奈 兄弟之间的角力 后宫暴力引发的血案 王朝缔造者的迷失 第七章 兴衰动荡中的第二性 皇后强权手腕 “黑颜”祸水 半老徐娘的悲喜人生 被权欲扼杀的女婴 安乐公主难安乐 权力女人听政的时代悲剧 第八章 君臣之间的荒唐事 断送前途的一顿饭 斗富:骄奢的病态表演 昏聩之君的下场 老爹多了路好走 捕风捉影也能自毁长城 君、王的死法 第九章 神秘的历史与神秘的自然 疑问:荒年结束唐朝统治 难以预料的细菌战 弱肉强食的悲剧 后记 试读章节 于是,田忌派人到魏国,乘庞涓的疏忽,在一个夜晚,先用一人扮做疯了的孙膑把真孙膑换出来,以脱离庞涓的监视,然后快马加鞭,载着孙膑迅速逃出了魏国。与此同时,假孙膑也突然失踪。庞涓发现时,已经晚了。 孙膑到了齐国,齐王十分敬重。田忌更是礼遇有加。在一件小事上孙膑表现出的智谋,尤其令齐国君臣叹服。 齐国君臣间常以赛马赌输赢为戏。田忌因自己的马总不及齐王的马,经常赛输。有一次孙膑目睹了齐王与田忌的三场赛马之后,对田忌说:“君明日再与齐王赛马,可下大赌注,我保证您赢。” 田忌一听,当即与齐王约定赛马,并一注千金。第二天,观众达干人。齐王的骏马威武雄壮,十分彪悍。田忌有些不安,问孙膑:“先生有什么办法,使我一定取胜呢?” 孙膑道:“齐国最好的马,自然都集中在齐王身边。我昨天看过,赛马共分三个等级,而每一级的马,都是您的比齐王稍逊一筹。若按等级比赛,您自然三场皆输。可我们可以这样安排:以您第三等的马与齐王一等的马比赛,必然大输。但接下来,以您一等马与齐王二等马、以您二等马与齐王三等马去赛,就可保证胜利。因此从总结果看,二比一,您不就获胜了吗?” 田忌一拍额头:“我怎么就不会动脑筋呢?”于是按孙膑的话去做,果然赢了齐王干金。 只这一件事,足以体现孙膑的聪明才智。齐国上下无不称赞。 在孙膑逃走不久,庞滑又兴兵进攻赵国,打败了赵国军队,并围住赵的都城邯郸。赵国派人到齐国求救。 齐王知孙膑有大将之才,要拜他为主将。孙膑道:“我是残疾人,当大将会令敌人耻笑。还是请田思为将才好。”于是齐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不公开身份,只暗中协助田忌,为他出谋划策。 田忌起兵,要直奔邯郸解赵国之围。孙膑劝止,道:“我远途解赵国之围,将士劳累,而魏军以逸待劳。而且赵将不是庞涓对手,等我们赶到,邯郸可能已被攻破。不如直袭魏国的襄陵,而且一路要有意宣扬以让庞涓得知。他必弃赵而自救。这样,我则以逸待劳,形势就大不同了。” 田忌觉得有理,便按计行事。结果,不费吹灰之力使邯郸脱离了危险;又在庞涓率部回救途中、正疲惫不堪时,大胜魏军,使之死伤两万余人。直到这时,庞涓才知道孙膑果然在齐国与自己为敌。 为此,庞涓日夜不安,终于想出一条离间计:他派人潜入齐国,用重金贿赂齐国相国邹忌,要他除掉孙膑。邹忌正因齐王重用孙膑,唯恐有朝一日被取代,便暗中设下圈套,并做假证,告发孙膑帮助田忌夺取齐国王位。由于庞涓派人早已在齐国到处散布谣言,说田忌、孙膑阴谋造反夺权,齐王已有些疑忌,一听邹忌所说,勃然大怒,果然削去田忌兵权,罢免了孙膑的军师之职。 庞涓大喜:“孙膑不在,我可以横行天下了。”不久,就又统兵人侵韩国,韩国自知不能取胜,派人到齐国求救。 恰恰齐威王逝世,其子齐宣王继位,知道田忌、孙膑冤枉,又恢复了他们的职位。听到韩国求救之事,齐国君臣忙在朝堂议事。宣王问众臣:“救还是不救?” 邹忌主张:不救。让这两邻国自相残杀,于齐国有利;田忌等人则极力要求去救:不救,一旦韩被魏吞并,魏国势力大增,必定要进攻齐国,那时就危险了。 此时,只有孙膑含笑不语。宣王问他该怎么办。孙膑道:“这两种意见都不好。我们应该‘救而不救,不救而救’。”众人都不明白。 孙膑解释:“不救,则魏灭韩,必危及我国;救,则魏兵必先与我军开战,等于我们代韩国打仗,韩国安危无恙;但我国无论胜败,都要大伤元气。所以这两种意见都不很好。我认为大王应采取这样方针:答应救韩,以安其心。韩国必然努力坚持与魏国死战。等到两国都疲惫之极,马上要分胜负时,我们再真正出兵击魏,这样,攻击已筋疲力尽的魏军,不用大力;救解已快失败的韩国之危,他们也必定感激。于是,少出力而建功多,不更好吗?” 宣王一听,佩服得鼓起掌来:“太好了!”便命田忌、孙膑统兵,伺机救韩。 等到韩、魏已打了一段时间后,齐军又从孙膑谋划:不救韩,而袭魏国首都大梁。 庞涓闻讯,暴跳如雷,大骂孙膑狡猾,发誓与齐军决一死战,于是气冲冲率师迎战齐军。孙膑知庞涓兵来,制止田忌迎敌的打算。 田忌不解:“以逸待劳,不是上次成功的战法吗?” “此次不同,庞涓怀愤怒、挟气势而来,若正面交锋,我军纵胜,损失亦大。不如如此这般……”孙膑小声说出计策。 庞涓提兵赶回魏国,齐军已经撤离。庞涓决心与孙膑拼个你死我活,拼命追击。追击前,他派人去数齐军营垒中的灶迹,一听竟有十万之多,吃了一凉:“齐军人多,我们不可轻敌。”等到追了一天,再数齐军遗下的灶迹,只剩五万了。庞涓大喜:“齐兵厌战,更闻风丧胆,逃亡过半了,快追!”及第三天,齐军只有三万个灶了。庞涓再也抑制不住冲动,下令:“不顾一切,尽快赶过去,务必活捉孙膑!”自己更披甲执戈,亲自率二万轻骑,日夜兼程追击齐军。 孙膑计算日程、地点后,在马陵道设下埋伏。马陵道,是夹在两山间的峡谷,进易出难。孙膑又让人在道中一棵大树上刮下大片树皮,用墨写上六个大字:庞涓死此树下。然后,在附近安排五千弓弩手,命令:“只看树下火把点亮,就一齐放箭。”P55-57 序言 历朝历代的人都在读史书,但是读史的角度却有所不同。同样的史书,孔子读出了“天下为公,讲信修睦”;王安石读出了“治大国如烹小鲜”;司马光读了以后说“为治之要,莫先于用人”;胡适则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读史使人明智”,但这并不一定是说任何人读了史书都可以变得“明智”起来,这要求读史之人必须对历史的认知达到“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的程度。假如对历史的了解不够细致深入,那就不可能从历史中得出正确且使人明智的史实。 本书读史,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拐点成就历史,暗角隐藏真实”。何谓拐点?风云际会之时,某人某事于淡然之中惊心动魄而又不动声色,轻轻拨转历史走向,是为拐点。何谓暗角?被人忽视的蒙尘角落,暗藏杀机、悬念、权术、争斗,看似爱情、色情,实则有情、无情,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引得人穷追不舍、欲罢不能,真想一探其中究竟,是为暗角。 拍案说史!在历史的暗角与拐点里,我们究竟能发现些什么? 纵观中国千年官场,可以发现许多权臣、显贵共通的做官秘籍,那就是:擅长谋身却不擅谋国,理政无能却弄权有术,精于处世却拙于做事。他们为了跻身官场、飞黄腾达,不惜穷尽各种手段,最终成为踏着别人尸体爬升的刽子手。但正如俗语所说的“小成靠力,中成靠谋,大成靠德”,武力和权力可以称雄一时,谋略和权术可以促成几事,但是只有德才兼备,才是当权者成就伟业的真正根基。小人即使通过机缘或算计而走上高位,最终还是逃脱不了“速生速死”的命运。 再如机遇与勇气。“时势造英雄”这句谚语,体现的正是“天时”对于人事兴败的作用,古人有“君子见机,达人知命”的感慨,孟子也曾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虽有磁基,不如待时”,都是在强调机遇的重要性。然而老话也说得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当万事俱备之际,也许一个即将成为英雄的人缺乏的不是“天时”、“地利”所赐予的大好机会,而是“人和”这个因素,更为重要的是看他是否具备果敢抓住机遇的勇气。 还有宽容与忍让、才子与伶人、君主与臣民……说一说这些被许多史书忽略的史实,更多地关注历史暗角和拐点里蕴藏的故事,才能读懂历史背后的历史,洞察常情深处的隐情,进而体悟出人生世事或成功或失败的内在复杂缘由,在品说历史的过程中逐渐使自己变得更加明智。 虽然人们总是说“人生如梦,往事如烟”,但是实际上,人生并非都是梦,往事亦非都如烟。只要我们对那些暗角与拐点里的史实多一些认识和了解,我们就可以在纷繁的世事当中理出更多的头绪,正如向历史借一双慧眼,可识世间万千变幻。 后记 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全民读史的阶段,这是一件好事,毕竟阅读是一种好习惯。但是阅读不是做给别人看的,它不是附庸风雅和标榜品位的方式,阅读兴趣的培养需要日积月累地巩固,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的“全民读史”才刚刚处于起步阶段。 对于一些人来说,读史是习惯。正如我的外婆,她的年纪已经很大了,近年来她阅读已经很吃力,需要借助老花镜并且还要在光线好的条件下才能读上一会儿。但是她仍然喜欢读史。她习惯性地浏览杂志里的史学专栏,定期不定期地去书店里搜罗史书,并且在看得兴致勃勃的时候还会朗读上几段。 问她为什么这么爱读史,她说:“我们需要用一生来领悟的道理,其实在历史里早已经有人思考过了;我们需要用一生来实践的想法,其实是在踏前人的步伐。” 但是我知道,她只是在延续与外公在一起时的习惯。老两口儿一起走过的路,一起逛过的书店,一起读过的书,还由她一个人在继续地做着,曰复一目,年复一年。 终究我们都会成为历史,最关键的,是活着的心态和姿态。就算我们生活得不如意,就算我们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是我们一直都在向着自己的理想迈进。所以我们读书,在书里寻找能够激励自己奋进的力量;所以我们读书,在书里回味一段历史,怀念一个人吧。 时常在读史书的时候,想起那年是谁在月夜里讲述了一个好听的故事;又是谁动手搭建了一个秋千架,从此以后那里就成为了讲故事的小据点;又是谁,在吃饭的时候滔滔不绝地解答着所有的历史问题,将中国帝王、将相逐个细数、娓娓道来……而这些好听的历史,都将与我们的回忆一起,成为我们一生的财富。 以此与读者共勉。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