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1890年起师从康有为。1895年在北京与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参加强学会,旋为上海《时务报》主笔。1897年任长沙时务学堂总教习。1898年参加“百日维新”,同年变法失败,逃亡日本,先后创办《清议报》和《新民丛报》。1913年归国,加入共和党,不久又组织进步党,并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 一生著述宏富,涵盖政治、经济、哲学、法学、历史、新闻、语言、宗教等领域。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合集》。 目录 第一讲 反动与先驱 第二讲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上) 第三讲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中) 第四讲 清代学术变迁与政治的影响(下) 第五讲 阳明学派之余波及其修正 ——黄梨洲 附:孙夏峰 李二曲 余姚王学家 李穆堂 第六讲 清代经学之建设 ——顾亭林 阎百诗 附:胡朏明 万充宗 第七讲 两畸儒——王船山、朱舜水 第八讲 清初史学之建设 ——万季野 全谢山 附:初期史学家及地理学家 第九讲 程朱学派及其依附者 ——张杨园 陆桴亭 陆稼书 王白田 附:其他 第十讲 实践实用主义 ——颜习斋 李恕谷 附:王昆绳 程绵庄 恽皋闻 戴子高 第十一讲 科学之曙光 ——王寅旭 梅定九 陈资斋 附:其他 第十二讲 清初学海波澜余录 第十三讲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一) ——经学、小学及音韵学 第十四讲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二) ——校注古籍、辨伪书、辑佚书 第十五讲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三) ——史学、方志学、地理学、传记及谱牒学 第十六讲 清代学者整理旧学之总成绩(四) ——历算学及其他科学、乐曲学
导语 民初四大国学导师之一、近代“中国精神之父”梁启超的经典作品。 一部影响深远的学术史名著!一部经典读懂三百年学术史!一部至今畅销的极简学术史! 本书共分16讲,以社会思潮、学派人物和学科发展为线索,展现了中国学术在17世纪至19世纪三百年间的变迁,内容翔实,观点新颖。在学术史的研究和写作上,本书具有开创性的价值,已成为相关专业研究者的必读书目。通过本书,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还可全面、系统地了解清代学术,以及中国历史发展与思想文化的联系。 内容推荐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是梁启超晚年在清代学术史领域的一部荟萃式研究成果。这部著作与其早前的相关论述相比,更为成熟,在保持了自身语言、思想特色的同时,又以专题、专人等模式深入研究。 作者试图探索在清代历史上相继出现的学术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把它们合而视为一个独立的思潮,进而找到这一思潮与其前后历史时期所出现思潮的联系。本书的论述中,体现出梁启超研究的,既不再是数千年旧史家对封建王朝文治的歌颂,也不再是历代学者对一己学派的表彰,而是一个历史时期学术盛衰的全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