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奥兹国的格琳达/绿野仙踪童话全集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美)莱曼·弗兰克·鲍姆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莱曼·弗兰克·鲍姆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儿童文学作家,他所写的《绿野仙踪》是美国儿童文学史上20世纪的第一部受到赞赏的童话,在美国人的心目中相当于《西游记》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奥兹国的格琳达》是“绿野仙踪系列”之一,苏迪克将库伊欧女王变成了一只钻石天鹅,多萝西和奧兹玛则被困在了女王用魔法沉入水下的带玻璃穹顶的小岛上。格琳达通过她的魔法书知道了这一切,立刻召集了翡翠城里的众位朋友,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去营救奥兹玛和多萝西……

内容推荐

美国儿童作家莱曼·弗兰克·鲍姆的《绿野仙踪》是美国儿童文学史上20世纪的第一部受到赞赏的童话,将奇妙的想象世界和精彩的冒险故事展现给孩子们,带给孩子们不同凡响的阅读体验。

《奥兹国的格琳达》是“绿野仙踪系列”之一,讲述从《魔法宝典》中得知,在兹国的一个偏僻角落有两伙人起了纠纷,奥兹玛便决定前去调解,她和多萝西一起来到平头人和斯基泽人的中间,可两位首领——平头人的最高独裁者苏迪克和斯基泽女王库伊欧根本不听奥兹玛的劝告,执意要拼个你死我活。结果苏迪克将库伊欧女王变成了一只钻石天鹅,多萝西和奥兹玛则被困在了女王用魔法沉入水下的带玻璃穹顶的小岛上。格琳达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刻召集起翡翠城里的众位朋友,组成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前去营救奥兹玛和多萝西……

目录

第一章

 职责的召唤

第二章

 奥兹玛和多萝西

第三章

 云雾仙女

第四章

 魔法帐篷

第五章

 魔法台阶

第六章

 平顶山

第七章

 魔法岛

第八章

 库夷欧女王

第九章

 奥莱克斯女士

第十章

 在水下

第十一章

 战胜斯基泽人

第十二章

 钻石天鹅

第十三童

 警钟

第十四章

 奥兹玛的顾问团

第十五章

 本领高强的格琳达

第十六章

 被施了魔法的鱼儿

第十七章

 大圆顶房里

第十八章

 聪明的俄维克

第十九章

 宇库胡法师红丽拉

第二十章

 令人困惑的问题

第二十一章

 三位魔法大师

第二十二章

 水下小岛

第二十三章

 咒语

 第二十四章

 格琳达的胜利

后记:莱曼·弗兰克·鲍姆和他的著名童话

刘荣跃(执笔)

试读章节

“我们过来看看。”奥兹玛说,“多萝西和我刚才在头疼,今天的时间该怎么打发,正巧想到我们好几个礼拜没来阔德林国看看了,所以就驾着木锯马车直接上你这儿来了!”

“我们急着赶路,木锯马跑得飞快,你看,我们头发都被吹乱了!”多萝西接过话头,“要在往常,从翡翠城来这里可是要一天的路程啊,不过我也没想到,这回居然只花了两个钟头时间!”

“太欢迎你们了!”女巫格琳达说。她领着两位姑娘穿过大殿,来到华丽的会客大厅。奥兹玛挽着格琳达的手臂走在前面,多萝西则落在后面。她吻了吻她最熟悉的几个侍女,还和其他人聊了会儿天,让大家都倍感亲切,感觉她是自己的好朋友。

等多萝西也来到会客大厅时,只看见奥兹玛和格琳达正在热烈地讨论着民生,研究怎么样才能让人民生活得更幸福美满——尽管这里的人民已经是世界上最最幸福的人了。

毫无疑问,这是奥兹玛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多萝西对此提不起多少兴趣。她走到一张大桌子前,上面有一本书摊开着,这是格琳达的《魔法宝典》。

这本书是格琳达最珍贵的财宝之一,格琳达视其珍过她其他所有神奇的财宝。这本书被金链条牢牢地拴在大理石桌子上,只要离家出门,格琳达必定会用五把镶着宝石的挂锁把书锁上,然后把钥匙贴身收藏好。

我估计没有哪个仙境有啥神奇玩意儿可以和这本《魔法宝典》相媲美。这本书真实记录着世界上每一个角落、每分每秒所发生的每一件事。事情发生之时,它就同步记录下来。虽然有时候有些事情并没有太多详细经过,因为这世上发生的事情太多,所以记录不得不简明扼要,否则《魔法宝典》就没法全部囊括了。

格琳达每天都要翻看它好几遍,多萝西每次来看望格琳达,都爱读读这本书,看看世界各地都发生了些什么事情。书里面关于奥兹国的事情记载得不多,因为奥兹国一向太平无事。谁知今天,书上有东西引起了多萝西的兴趣。有事发生!没错,多萝西眼看着字一个一个蹦了出来……

“真好玩!”多萝西不禁叫出了声,“奥兹玛,你知道你的奥兹国里有一群人叫做斯基泽人吗?”

“知道啊!”奥兹玛答道,走到多萝西身边,“在沃高虫教授绘制的奥兹国地图上,有一个地方标着‘斯基泽’,但是斯基泽人长什么样子我就不清楚了,我认识的人里面也没人见过或听说过他们。斯基泽国远在吉利金国北部边境,那地方一边是风沙漫天、无法穿越的大沙漠,另一边则是呜嘎布山脉。对奥兹国里的这个地方,我所知实在很少。”

“恐怕除了斯基泽人自己,没人了解那个地方。”多萝西说,“但这本书上说:‘斯基泽人已向奥兹国的平头人宣战,他们很有可能开打,制造很多事端。’”

“书上就说了这么多?”奥兹玛问。

“就这么多。”多萝西说。奥兹玛和格琳达都凑过来看了看《魔法宝典》,脸上流露出惊讶困惑的神情。

奥兹玛说:“格琳达,告诉我,平头人是什么人?”

“很抱歉,陛下,我不知道,我从来没有听说过什么平头人,斯基泽人也是今天第一次听说。”格琳达坦承,“奥兹国的偏远地区隐居着好多奇特的部落,他们从不离开自己的地方,其他人也从未去过,我自然一无所知。不过没关系,如果你想知道,我可以用魔法来了解一下斯基泽人和平头人。”

“正有此意!”奥兹玛一脸严肃地说,“格琳达,如果他们是奥兹国的人,那也就是我的子民,我不允许有人在我统治的领域开战,制造事端,我必须采取措施阻止他们。”

“好的,陛下!我尽力多获取点信息,好给你点儿帮助。”女巫格琳达说,“恕我失陪,我要到魔法室去一下。”

“我可以和你一起去吗?”多萝西兴致勃勃地问。

“不可以,公主,”格琳达回答,“如果有人在场,法术会失效的。”

格琳达把自己锁在魔法室里,多萝西和奥兹玛在外面耐心地等候。大约过了一个钟头,格琳达出来了,表情凝重,若有所思。

格琳达对奥兹玛说:“陛下,斯基泽人住在一个大湖当中的魔法岛上,他们会用魔法,所以我没办法探知他们的情况。”

“怎么会这样!据我所知,那个地方并没有湖,地图上只有一条河穿过斯基泽国,没有湖啊!”奥兹玛说。

“那是因为画地图的人从来没有去过那个地方!”格琳达解释说,“那里肯定有个湖,湖中间有一个岛,叫魔法岛,岛上住着的人叫做斯基泽人。”

“他们长什么样子?”奥兹玛问。

“我的法力还不够,没办法得知,”格琳达叹道,“斯基泽人用法术阻止外人探究他们的领地。”

“那平头人肯定知道,不然也不会要和他们打仗了!”多萝西把自己的想法说出。

格琳达答道:“应该是的,但是关于平头人的信息,我得到的也很少。他们就住在斯基泽湖南边的一座山上,那座山四面都是峭壁悬崖,顶部平坦开阔,向下凹陷,就像脸盆一样,平头人就居住在那脸盆里。他们也懂魔法,只待在自己的领地不出去,当然也不允许外人进入。我用魔法得知,平头人男女老少加在一起总共有一百个人,而斯基泽人正好是一百零一人。”

“他们有什么争执呢?为什么要打仗啊?”奥兹玛接着问。

“很抱歉,陛下,我不知道。”格琳达说。

“可是不对呀!”多萝西叫道,“除了格琳达和奥兹巫师,奥兹国里其他人都被禁止使用魔法,任何人使用魔法都是违法行为,是要受到惩罚的!要是这两群人使用了魔法,那他们就是触犯了法律!”P4-6

后记

莱曼·弗兰克·鲍姆(1856—1919)是一位著名的美国儿童文学作家,他所写的《绿野仙踪》是美国儿童文学史上20世纪的第一部受到赞赏的童话,在美国人的心目中相当于《西游记》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这套书从出版一直行销至今,鲍姆也因此而闻名。

1900年,鲍姆45岁时写成《绿野仙踪》(即《奥兹国的神奇巫师》),最初他并没有想到要把它写成多少集,可是这部书的成功在读者中引起越来越大的反响,人们要求把它写下去的呼声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鲍姆又写了《神奇的奥兹国》、《奥兹国的奥兹玛女王》、《奥兹国的多萝茜和巫师》、《通往奥兹国的路》、《奥兹国的翡翠城》、《奥兹国的补丁姑娘》、《奥兹国的滴答人》、《奥兹国的稻草人》、《奥兹国的林基廷国王》、《奥兹国女王失踪记》、《奥兹国的锡樵夫》、《奥兹国的魔法》等,在他去世后不久,他的最后一部著作《奥兹国的格琳达》也得以出版。

1939年,由美国米高梅公司改编拍制成电影《绿野仙踪》。这部影片每年反复播放,几乎成了美国时尚文化的发源地。无论长幼,我们知道那些耳熟能详、过目不忘的台词;我们会唱那首著名的插曲《彩虹之上》;我们像了解自家院子一样了解多萝茜、托托、铁皮人、稻草人、胆小的狮子、芒奇金人……《绿野仙踪》为什么这么特别?为什么这么引人入胜?米高梅公司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与人为善的人生观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时间在它面前也无能为力。”毫无疑问,《绿野仙踪》已经成为很多人心中最喜爱的经典影片之一。

但电影里的多萝茜的仙境只是一个纯粹的想象中的梦境,肯定是假的。而相反,在书中却没有任何类似的理性的思维局限,仙境在书里是一个真正存在的和充满希望的彩虹之地,书里邀请孩子们用自己的想象来创造,在那儿孩子们可以摆脱日常枯燥的生活。鲍姆笃信,孩子们身上的创造力是无限的,他们深信不疑仙境的真正存在。

在此我们不妨了解一下幕后这位被根据自己作品改编成的电影的光环遮住了的神秘的作者。

莱曼·弗兰克·鲍姆1856年生于美国纽约西瑞克斯东区的西特南高,因为喜欢弗兰克(意为直率)这个名字,他从来没有使用过莱曼这个名字。

由于生来身体孱弱,他胆小而害羞。由于心脏问题,他不能参加任何体力运动,于是他常常生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与梦中的玩伴们嬉戏。在他的一生里,健康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但他的创造力、他的才能却丝毫没受影响。

他的父亲本杰明‘鲍姆是个桶匠,弗兰克5岁时,父亲因石油生意发财,举家搬往西特南高附近的罗斯劳山庄。鲍姆的童年就是在父亲的大庄园里度过的。

对于童年的弗兰克,罗斯劳是他赖以成长的田园诗般的乐园,除了时时袭来的心脏病外,那里留给他的只有欢乐。由于弗兰克不能从事体力运动,所以他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玩耍,这可能正好培养了他的创造力,他讲故事的天性就是在这一时期产生并不断发展成熟的。他如饥似渴地阅读童话故事和英国作家的作品,狄更斯是他的最爱。即使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批评那些恐怖的童话故事。“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童话故事……我还是一个挑剔的读者。那时我最讨厌的就是故事里的巫婆和小妖精;我不喜欢树林里那些小矮人不断制造恐惧。”也许由于他的过度想象,这些童话故事成了他梦魇的一部分。在自己也当了父亲以后,鲍姆常常回忆起童年时代所听过的故事,他觉得那些故事枯燥沉闷,讲的尽是些令人讨厌的道德和训诫的内容,于是他便构想出一些听起来使人愉快的故事,决定要写另一种童话故事。

弗兰克自己在家自学,他的心里总是充满了白日梦似的幻想。为了使他克服掉这些不切实际的举止,父母决定把他送到一所严格的军事学校。但这一决定很不明智,弗兰克异想天开的本质不但没有改变,因为他不能适应军团式的作息表和残酷的体罚,他的心脏病反而因此发作或者说他的精神因此而崩溃(谁也说不清到底是哪一种病),他一点儿也不喜欢匹克斯格尔军事学校。当父母意识到上军校对他的负面影响太大时,他们同意他从匹克斯格尔军事学校肄业。

弗兰克很早就展示出他的非凡才华和创造力。在一生的有限时间里,他充分发挥利用自己的时间和能量,不断创作,从不懈怠。他爱好广泛,其中之一是养鸡。在父亲和弟弟的帮助下,他养起了当时很流行的彩色红冠青脚鸡,不久就因此获利:弗兰克又创办了一本新杂志《家禽档案》:他的第一本书于1886年问世,名字就叫《红冠青脚鸡:有关不同种类的红冠鸡的交配、饲养和管理》。

弗兰克一生爱好广泛,他尝试做的事情几乎件件成功。他最有影响力的爱好是戏剧,这是他少年时期就培养起来的爱好,一生钟爱不已。他认真对待表演,认为表演是艺术。年轻时的他总是以想象自己是个演员为乐。在观看演出时,他仔细研究演员的演技。他背诵莎士比亚的剧本,在父亲的资助下,他还组建了“莎士比亚剧社”。在与纽约的阿尔伯特·M·帕尔马联盟广场剧社的合作中,他体会到了舞台的滋味,并取了笔名路易斯·F·鲍姆和乔治·布鲁克斯。他的父亲本杰明·鲍姆,这位拥有纽约和宾夕法尼亚成片剧院的人,也许看出了儿子对戏剧的激情和热爱,于1880年任命自己的儿子为所有剧社的经理。在他证明自己的确能够胜任之后,父亲把剧社交给了他。弗兰克对戏剧的渴望被激起,在了解了观众喜爱什么样的戏剧之后,他决定亲自创作剧本。他的《阿伦的女仆》大获成功,弗兰克不仅担当领衔主演,而且是该剧演出公司的经理。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总的来说,这部戏剧的评价是积极的,弗兰克对戏剧的激情火焰被这个火花点燃了。

在阿伯丁,弗兰克租房开了一个杂货店,取名“鲍姆商店”。1888年10月1日开店,经营从桌具、家庭日用品、洋铁制品、灯具到玩具和糖果等各种物品。小店总是挤满了放学的孩子,有的来买糖果或冰激凌……大部分是来听故事的,他们喜欢听弗兰克讲远方之地和神奇国度的故事,弗兰克总是经不起他们的哀求。

弗兰克一生喜爱孩子,孩子们也特别崇拜他,他一直坚信想象的创造力。写作时,他总是去了解他那些忠实的听众。当他走在阿伯丁大街上搜集新闻和广告业务时,他常常被孩子们拦住要故事听。这时的他,总是坐在满是尘埃的人行道上开始编织一个梦幻王国的世界。孩子们预知了他的未来,他们看出了他的说书天才。

当时看来,鲍姆家的希望应该在中西部,他于是决定再做一次搬迁……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明智的。在多年的经济拮据的日子里,弗兰克一直保持着难能可贵的乐观向上。1893年,芝加哥举办“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这是个谋职的好去处。弗兰克先找了个晚报记者的职务,但是薪水太少,他又谋了一份为匹特金,布鲁克斯瓷器公司做推销员的工作。

在茂德和弗兰克分开的几周里,茂德的母亲马蒂达会来帮忙。马蒂达有几次听到女婿给孩子们讲故事,虽然她并不看好弗兰克这个女婿,但她敬重并鼓励他的讲故事的禀赋。她告诉弗兰克把这些故事写下来,拿去出版。

每当弗兰克回家后,他总会向孩子们吟诵他们最喜欢的鹅妈妈歌谣……比如,孩子们会问烙在饼里的画眉乌怎么会跑出来唱歌?他总是能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案。连孩子们的邻家朋友都会在讲故事的时候跑来听。鲍姆生来就有讲故事的天分,他能抓住孩子的想象力,在自己的故事中创造一个永恒的世界。鲍姆在介绍《绿野仙踪》时说:“是想象力使我们有了蒸汽机,电话和汽车,因为这些东西只有先被想象出来才会变成现实。所以,我相信梦想,白日梦般的梦想会把这个世界带到一个更美好的境地。富有想象力的孩子会成为富有想象力的大人,这些大人最有潜力从事创造和发明,从而促进文明的发展。一位卓越的教育家告诉我,童话故事对于启发年轻人的想象力有着难以估量的价值,我坚信这一点。”

在芝加哥期间,弗兰克与自己早年的报业生涯中加盟的芝加哥媒体俱乐部保持联系,向当时的著名小说家欧佩·雷德谈到自己正在写《鹅妈妈的故事》,想找一个出版商。通过欧佩·雷德,他认识了威-威廉姆斯出版社的C·L·威廉姆斯。1897年,鲍姆和插画家M·帕雷什合作出版了《鹅妈妈的故事》。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弗兰克的身体健康每况愈下,他经常流鼻血,胸痛。一位心脏病专家劝他找个相对稳定的差事;别再做游动性的工作了。他吸烟的恶习对他虚弱的身体恐怕没什么好处,但他从没因此而放弃过。

鲍姆与威廉·W·邓斯洛经常合作,邓斯洛总是到他家,两人一起为诗歌配画。他们的第一次正式合作是1899年出版的《鹅爸爸的书》,这本书一出版就大获成功,成为该年度最畅销的儿童书。《芝加哥论坛报》于1900年6月报道说:“全年的《鹅爸爸的书》创下了全美青少年书目销售之最。”鲍姆终于走对了路子,对比以前各行各业的尝试,这次的成功更加甜蜜。这本书非常畅销,书里的一些诗句被谱了曲,制成了《鹅爸爸之歌》。鲍姆的故事和邓斯洛的插图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搭配,鲍姆的初哀得以实现。

《鹅爸爸的书》的收益使鲍姆一家有了好几次到密歇根湖畔的马卡塔瓦公园度夏的机会,他们在那里买了度假别墅,鲍姆用作品中的角色为其命名“鹅之迹”。屋里的一切家具都是弗兰克亲自做的:大摇椅、老爷钟、小书橱等等。弗兰克和自己的作品如此水乳交融,他在自己家的木器和玻璃器皿上都雕刻印制了鹅的图案。在后来的日子里,命名简直成了他的一大爱好:他的狗叫做“淘淘”,加利福尼亚的家叫作“绿踪”,都取自他的最著名的作品《绿野仙踪》。

童年脑海里的恐怖记忆促使鲍姆早期想写一种别样的童话。“在鲍姆之前,几乎没有美国人自己写的童话……美国儿童只好指望不列颠的童话故事……”鲍姆似乎从未真正创造过一个“纯粹”的美国童话,因为他借鉴了欧洲童话的传统观念,刻画了女巫、仙境、魔鞋等等。有趣的是,曾经不断在噩梦里追逐他的稻草人成了《绿野仙踪》里多萝茜最友好的伙伴。

由于《绿野仙踪》的极度畅销,鲍姆着手写续集,共写了14集。第1集就是《绿野仙踪》。孩子们经常写信给他,告诉他《奥兹国的巫师》有多棒,他写的故事他们有多喜欢并恳求他再写些这样的故事。痴迷奥兹国故事的不光是孩子,也有大人,他经常收到不同年龄读者的来信。鲍姆说:“我的书是为那些心灵永远年轻的人写的,无论他们年纪有多大。”

鲍姆似乎并不想写那么多的续集,他想写其他的儿童书籍,但是孩子们的要求络绎不绝。他希望人们把他作为一个美国童话作家而记住,于是他用几个不同的笔名去写其它的书籍,这样他也就可以尝试其他方面的写作而不用担心成败与否,就可以探索别的主题而不仅仅是快乐的奥兹国仙境。这些作品大多也被誉为成功的优秀之作。他以E·V戴恩为笔名写的《简婶婶的侄女》在青少年女生中广为流行。

鲍姆生前一直以“奥兹国皇家史学家”著称,他去世后,R·P·汤普森被冠以此衔继续写作。1905年,人们觉得奥兹国的故事还不够多,于是创刊了一份小报纸《奥兹都市报》。

1919年5月5日鲍姆停止了呼吸。《奥兹国的格琳达》是他本人写的最后一部续集,在他去世后的1920年出版。

虽然鲍姆的墓碑上只简单刻了“L·弗兰克·鲍姆1856—1919”几个字,但是对于那个年代的儿童和成年人来说,他却非同寻常。

怀着复杂的情感,我又一遍欣赏了《绿野仙踪》,但愿鲍姆了解他的书对这个世界有多么大的影响。即使在今天,笔者也从网上和外文书店了解到和看到印制精美的“奥兹国童话”系列仍在不断地热销着,孩子们喜欢他那些充满神奇想象、故事性强而又不乏优秀思想的书籍。

刘荣跃

于天府之国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4: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