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的匈奴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杨献平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史记·匈奴列传》的开篇便是:“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日淳维。”然而,匈奴被作为异族宣传和对待久矣。

是不小心忽略,还是为了某种需要,而故意巧妙地躲开?

匈奴,游牧民族最彪悍的先祖之一,曾引发中亚及欧洲大陆民族大迁徙,在今天中国大部分版图上留下了闪电一样的足迹。

本书力图梳理出匈奴的原貌,还历史一个真实的匈奴。

内容推荐

匈奴,游牧民族最彪悍的先祖之一,曾引发中亚及欧洲大陆民族大迁徙,在今天中国大部分版图上留下了闪电一样的足迹。

然而,蒙昧习俗和嗜血习性,使他们留给人们的,只是文明摧毁者和极端暴力主义者的印象;而“毋文书”,更让他们失去了书写历史,为自己辩驳的机会……

本书力图梳理出匈奴的原貌,还历史一个真实的匈奴。

目录

代前言 把匈奴的还给匈奴

第一章 关于夏桀和妹喜的猜想

第二章 鸣条之战

第三章 北部边疆的隐秘历程

第四章 苍狼之舞

第五章 雄主名将

第六章 秦匈之战

第七章 蒙恬的另一种传奇

第八章 大月氏

第九章 头曼单于

第十章 乘虚而人

第十一章 天之骄子

第十二章 闪电战

第十三章 一统高原

第十四章 白登之围

第十五章 汉匈和亲

第十六章 大迁徙

第十七章 马邑之谋

第十八章 张骞的匈奴生活

第十九章 帝国反击战

第二十章 将军百战身名裂

第二十一章 西域之争

第二十二章 西行者

第二十三章 将军李陵

第二十四章 胡天悲歌

第二十五章 匈奴内乱

第二十六章 命运绝响

第二十七章 百年消耗

第二十八章 苍狼挽歌

附录

1.匈奴大事涸

2.匈奴单于世系

3.参考书目

试读章节

因了这一次出征,又一个旷世美女横空出世。

有施氏是一个小国,对姒履癸而言,要摧毁当然不费吹灰之力,所以也不会太当回事。可没想到的是,还没等到姒履癸下令出击,有施氏就把后世称为“孽嬖”的妹喜送到了夏军大营。

妹喜到底有多美,美到什么程度,又具体美在哪里,史书没有说明,可以任意发挥想象——美到无法形容,方才是真美,妹喜可能已经达到了这个境界。如果妹喜不美,后来的那些事情似乎也不会发生。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妹喜的美绝对在琬和琰之上,且与她们拉开了至少十二万分的比例。这一次,姒履癸彻底将太史终古和大夫关龙逄的劝谏放在脑后。即使身为王子的淳维出面劝阻,也不会奏效。

因为妹喜,姒履癸亲自组织的一场浩大出征无疾而终。因为妹喜,寡弱的有施氏躲过了致命一击。所有功劳都应当归于妹喜——回国都路上,妹喜就在身边,尽管心情激奋万般,痒不可耐,姒履癸还是小睡了一会儿,而且还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一个人站在看不到头的大海边,成群的飞鸟时而冲向蔚蓝天空,时而贴近海面。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这里又是哪里。再后来,不知出于何故,姒履癸竟然鬼使神差地向无际深水走去,想上岸却身不由己,想呼救却喊不出任何声音……

姒履癸大叫一声,猛然醒来,一脸冷汗。在自然灵物崇拜年代,姒履癸肯定不会小看这个梦,但看了看依旧眉目含春的妹喜,心脏猛然抖动了一下,忍不住抱在怀里,亲亲摸摸。

颠簸的车辇像是一艘激流中的船只,姒履癸放开妹喜后,想到刚才的梦,吩咐奴隶叫终古近前。终古虽然一直失望和懊恼,但也不得不赶紧催马奔到。听了姒履癸的叙说,终古捋捋长及肚脐的白须,有模有样地向姒履癸解释道:“水者,汪洋也,不由沉水者,自溺也。”

对此,姒履癸深信不疑——冥冥中的神谕当然要给予重视,这不是某个臣子的现场发言,而是上天暗示。在自然灵物崇拜年代,神秘上天肯定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不管王者还是奴隶。姒履癸一阵黯然,思忖一会儿,又问终古道:“太史以为,这梦到底有什么不祥之处?如何才能破解?”

这时的终古似乎高高在上——太史掌管天象,肯定有着某种王者及其他人所不具备的超常能力。有鉴于此,终古肯定不会错过这一次劝谏机会,正色对姒履癸说:“自溺于水者,如倒行于天。臣以为,这梦应当是上天对大王的一次警示,当事事谨慎,以祖宗国家为重,切莫因小失大,因己废国!”

听了终古此话,姒履癸肯定也气得七窍生烟。可姒履癸也清楚,这时候不但.不能怒斥终古,反而要做出一副从善如流的姿态,于是强压怒气,诺诺说道:“本王励精图治,威慑四方,中和臣民,如此,当不会如梦所示。”

可一回到都城,在美艳的妹喜面前,姒履癸就把什么神示、谏言忘在脑后,为使妹喜欢心,公元前1721年,在洛阳以东建造了豪华的倾宫瑶台,日日与妹喜沉湎娱乐,不思朝政。发展到最后,竟然不满足于一两个人的淫乐,从各诸侯、方国挑了不少能饮善淫之人——据说,一次性像牛饮水一般喝酒的人就有三千多。喝醉后,男女赤身交媾,集体宣淫。

在这里,有一个问题淳维百思不得其解:一个女人何以能有如此之大的本事?将酷爱酒色的“共主”姒履癸麻醉得如此彻底?要知道,一个女人再美丽,天长日久,可以尽掠天下美色的王者必定厌倦而弃之。为什么唯独妹喜不是如此的呢?难道说这个女人果真有着日日更新的非常能力吗?如果真的是那样,那么,妹喜的真实身份就必然会遭到人们的猜疑。

眼见大厦将倾,国将不国,多次劝谏无效,苦闷之余,太史终古被敌人策反,逃出斟祁,投靠了早就预谋推翻夏桀及其王朝的汤(驻地毫:一说今河南商丘北,一说山东曹县)。大夫关龙逄倒很忠诚,绝不叛变,数次捧着黄图(也作皇图,记载历代先王功业的图集)冒死劝谏。无奈,姒履癸已经色迷心窍,开始置之不理。一次发怒,下令要将关龙逄扔人蛇窟。关龙逄仰天长叹,为表忠心,捧着黄图,从倾宫纵身跳下。

忠臣的忠大都面目雷同,后世因袭前世。可对于姒履癸而言,一个人的逃和死构不成什么,也不会就此醒悟。每日间,照样和妹喜酒池肉林,在深宫公然宣淫,浑然忘了今夕何年,更遑论什么国家、民众了。

妹喜呢,似乎比姒履癸还要疯狂,可能是为了宣示某种欲望和信仰崇拜——令人在倾宫瑶台的照壁上,画了好多与狼有关的挂图:有正在交媾的,围猎的,对月嚎叫的,打斗的,生产的和奔跑的。这仍不过瘾,还在宫中建造了一座斗兽场——这好像是姒履癸的绝活,未必是妹喜的主意。

另外设立斗兽场,上空吊了一只铜鼎,鼎里站着一个赤身裸体的女子。谁要是打败了老虎、牛和豹子,谁就可以独占。可惜的是,先民虽然力大,但不可能人人都像姒履癸那样力大无穷,每日葬身兽口者数以十计,鲜血如水,骨如木棒,将宫中下水道都堵了几次。

姒履癸与妹喜的肆意淫乐,穷奢极欲,耗费肯定不小。钱从哪里来,诸侯和方国首当其冲,尽管也是从奴隶身上榨取,但那些国王和君主还是怨声载道。财富和其他生存所需,肯定掌控在自己手中为最好。

层层盘剥之后,倒霉的是底层奴隶,赋税连年上涨,弄得奴隶们不堪忍受,可又不敢反抗,只能背地里指着太阳咒骂“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你几时灭亡,我情愿与你同归于尽。)民众的愤恨到了不惜陪葬的地步,可见夏桀与妹喜罪孽之深,在民间的名声有多糟糕。

夏桀如此作为,汤正求之不得,不管表面如何,内心肯定窃喜不已。

汤的大臣伊尹把姒履癸的暴行和淫行编成顺口溜,派人到各个方国和诸侯宣扬。没几年功夫,夏的几个附属国就都投到了汤的怀抱。

跑了终古,死了关龙逄,夏朝就再也没有几个忠直臣子了。

当然,还有姒履癸的儿子——肯定不只淳维一个,可能还有很多,只是没有留下名字而已——眼看江山沦落,人心背向,大夏朝不保夕。作为继承人之一或准继承人,淳维肯定比谁都着急,都忧心如焚。

他不得不联合家族势力和亲近的臣子,对姒履癸轮番劝谏。可来说的多了,姒履癸干脆不见,把皇子皇孙皇亲们拒之宫外。严令护卫不得放进一个,继续与妹喜一起,在倾宫极尽人间富贵与动物本能。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老百姓也知道,这事姒履癸一个人做不起来,妹喜也是罪魁祸首,就骂“这个没廉耻的坏女人,死了肯定会变乌鸦或猫头鹰”。这骂和骂姒履癸的不同,大概还是给妹喜留了点情面,有点尊重女性和劝妹喜及早回头的意味。可妹喜好像没听到,或者听到了也像姒履癸一样,依然故我。

从这一点看,有施氏进献妹喜与姒履癸的用意,大致与世上所有的美人计差不多。

妹喜就是来祸害夏朝的,就是来迷乱姒履癸心窍的,就是要协助姒履癸把泱泱四百多年大夏朝搞成一锅烂肉,人人痛恨,人人反叛,最终被取而代之。这一美人计的最大主谋可能是汤,或者他的智囊,有施氏国王不过做了一些配合工作而已。

大凡恶和所谓的坏,不仅要身体力行,且还要有人推波助澜。夏桀演绎的是末代之王的疯狂堕落,自掘坟墓,汤奏响的是“天下无道,有德者居之”的颠覆之钟。这两个人的命运和事迹,几乎成为了后世王朝更替的一个标准刻板。P3-5

序言

第一次看到匈奴——是在历史教科书上,正面肯定汉武帝,把匈奴视作侵略西汉疆土和极其残暴的蛮族。这种说法或者说印象至今仍旧在流传。就像欧洲人一贯把匈奴作为丑陋、残暴、文明摧毁者和极端暴力主义者一样——他们对匈奴的认知完全因于某种蜻蜓点水式的普及性教育和通史泛读。而这些教材和通史中关于匈奴的信息,大抵来自司马迁《史记》及班固《汉书》、范晔《后汉书》等。因为“毋文书”,也因为在公元4世纪中叶之后的完全消失,使得匈奴历史充满了道听途说和无证据的猜测。匈奴的历史实际上是他者对这一民族传说式的记叙乃至隔山听戏一般的捕风捉影。

这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最大悲剧。文字不仅是文明的表现,也是民族历史和文化、思想最重要的流传介质。匈奴的最终消失,或者说融入其他民族  至今很多仍然视匈奴为(华夏)异族的人,在熟读经书时,恰恰忽略或者为了某种需要巧妙“躲开”了司马迁《匈奴列传≯起初一句话:“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日淳维。”(《史记》)也就是说,匈奴也是华夏民族中的一支,是以大禹子孙,第一个家天下——夏朝未代之王姒履癸之子淳维(一作獯鬻)直系后代为主体的游牧民族大部落联盟。很多图书及影视作品将匈奴作为异族宣传和对待,这不仅是对已经不能亲口辩驳的匈奴数百万亡灵的不敬,也是对华夏大地先民的一种无意识否定。

不幸的是,我也是其中之一,至少在十年前是那样的,也以为自己容身之地额济纳旗曾经是乌孙、大月氏和匈奴的领地,他们都是游牧于此的华夏民族的敌人。后来细读司马迁《史记·匈奴列传》,蓦然对匈奴产生了莫名其妙的兴趣。尤其是冒顿呜镝弑父及白登山围困刘邦三十万大军、以闪电之势摧毁东胡、将原先游牧在今甘肃张掖一带的大月氏驱逐到中亚一带等非凡作为,让人从内心觉得了一种辽阔的力量。我想,蒙古高原上第一支生命力量和游牧汗国,何以能够在人类历史黎明时期制造出如此恢弘壮烈的英雄大戏呢?

……

南匈奴末期的刘元海(刘渊)、赫连勃勃和沮渠蒙逊都是当世奇才,但由于缺乏政治上的清醒、军事上的连续性,也因为急功近利、耽于享乐,致使这三个由匈奴人建立的王朝勃兴迅即,败亡也速。他们都是汉文化的热爱者及受益者,他们对匈奴乃至大禹的家族认同和思想归属,强烈过任何历史时期。从夏后氏“苗裔”淳维远走北野,至最后一个匈奴政权北凉沮渠安周在高昌被柔然大军击灭,匈奴在东方——北部边地、蒙古高原和新疆等地若隐若现了两千一百五十年。自北魏后,匈奴在东方倏然消失,更多的生者融入到华夏民族之中,成为汉字历史上一道渐行渐远的光束,一个猜想不尽的传奇。一个时时都像梦魇一般在人类历史档案中展开的苍茫画卷。

本书既有评论式的线条勾勒,又有较为深入的历史及人性思考,部分章节采取场景复原方式,对某些人物及场景进行了力求逼真的刻绘,力图恢复历史原貌,使阅读更为清晰确切。本书的写作,得益于司马迁、班固、范晔、魏收、勒内·格鲁塞、钱穆、于格叔侄等大师、先贤的丰厚启发;也得益于谭其骧、王柏灵等今人的书面馈赠。得到了伍绍东等人的切实意见;花城出版社温文认先生给予了及时、尽心的帮助和指导,使这本书有机会面世。这里一并致以由衷敬意和谢意。因学识及其他方面的原因,肯定有不少疏漏与错讹处,恭请师长及朋友们批评惠正(作者信箱:xiongnu@yeah.net)。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5 20:1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