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王朝兴衰更替的传统视角,将无数形态各异的君王天子还原为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有道是“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此刻,让我们跨过时间的长河,拂去历史的尘埃,管中一窥历朝天子那荒诞不羁、荒唐透顶的奇闻逸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荒唐天子/大内秘史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张志君 |
出版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抛开王朝兴衰更替的传统视角,将无数形态各异的君王天子还原为七情六欲的凡夫俗子。有道是“花弄影,月流辉,水晶宫殿五云飞。分明一觉华胥梦,回首东风泪满衣。”此刻,让我们跨过时间的长河,拂去历史的尘埃,管中一窥历朝天子那荒诞不羁、荒唐透顶的奇闻逸事…… 内容推荐 本书侧重于:1.避“重”就“轻”,揭私泄密。本书所叙的帝王、后妃、宦官、外戚们的情况大多系正史如《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所少言,一般史学教科书亦语焉不详或不屑提及的私生活,而对别的书中大书特书的军国大事则有意从略;2.辑杂钩沉,拾遗补缺。着意挖掘历史“死角”里的素材。读者朋友翻阅本书时,一定会发现在一般史书中常见的那些老面孔如秦皇、汉武、唐宗、洪武、康熙诸公都没怎么露面,而那些一直为史学家们所忽略的一大批“小”人物,却摇头晃脑地占据了本书的许多篇幅。 目录 第一个与汉族公主通婚的藏族赞普——吐蕃首领松赞干布 梨园祖师温泉迷——唐玄宗李隆基 戏子皇帝 “李天下”——五代十国后唐庄宗李存勖 南海不睡龙 “万税”君王——五代十国吴越武肃王钱镠 贼王八——五代十国前蜀高祖王建 当臣子的僮仆 常挨大臣揍的皇帝——五代十国吴景帝杨隆演 “鸡汤君王”——五代十国楚衡阳王马希声 “有奶便是娘"的无赖皇帝——五代十国南平文献王高从诲 “送子张仙” 春联鼻祖——五代十国后蜀后主孟昶 瘫痪在床被割断喉管而死——五代十国闽太宗王延钧 酒徒财迷掘人墓以泄私愤的皇帝——五代十国闽景宗王延羲 三姓两名 大难不死的皇帝——五代十国南唐烈祖李异 每欲用大臣,先必阉之的皇帝——五代十国南汉后主刘鋹 有“虎”气也有“猴"气的皇帝——北宋太祖赵匡胤 擅改自己生日的“崇狗”皇帝——北宋徽宗赵佶 先帝后僧身后扑朔迷离——南宋恭帝赵昰 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木乃伊”皇帝——辽太宗耶律德光 靠掷骰子给群臣授官的皇帝——辽道宗耶律洪基 “三姓君王” “爬灰”皇帝——西夏景宗李元昊 鲁班天子私生儿——元顺帝妥懂帖睦尔 劳动郑和七下西洋的人——明建文帝朱允炆 卡拉OK明星 自封为大将军的皇帝——明武宗朱厚照 二十五年不见群臣的“吸毒狂”——明神宗朱翊钧 “再世的老僧”出世的皇帝——清世祖福临 “大头症”患者 “十全老人”——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 后记 试读章节 说起李隆基,我们当然不能不提及他是平定诸韦的英雄,是使唐王朝顺利渡过瓶颈危机的明主。有许多喜爱田园牧歌式悲剧格调的人,曾经一次次为白居易的《长恨歌》所倾倒。每当读到“蜀江水碧蜀山青,圣主朝朝暮暮情”,都禁不住击节赞赏,认为李隆基是个多情种子。尤其是读到或听到李隆基以春秋鼎盛之身,并无大过大恶,而竞被其子李亨逼迫退位,以“太上皇”的虚衔了却余生时,更是欷欺者再三,甚而涕泗为之交流。 其实,历史上的李隆基与文人笔下的李隆基,就像《三国演义》中的曹孟德不能等同于《三国志》中的曹操一样。 不错,李隆基是喜爱女人,尤其是喜爱年轻貌美的女子,杨玉环也的确是他从儿子李瑁怀中夺来的。但与对权力的追求相比,李隆基永远是舍弃前者而死死抱住后者的。不然,他为什么舍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妃“宛转蛾眉马前死”,而不能自杀殉情呢?问题很简单,李隆基像中国古代的大多数帝王一样,爱女人只是在养尊处优无任何危险之时,此刻,女人如同他们的玩偶。 至于对权力的追求,李隆基是个热衷者,但不是一个痴迷者。史家在论及他时,将其一生分为开元及天宝两个时期加以说明。 在开元以及开元以前的时期,李隆基本人十分热衷于权力。可以说,正是由于对权力的热衷,才促使李隆基与太平公主、公主之子薛崇谏、苑总监钟绍京、前朝邑尉刘幽求等结成松散同盟,一起铲除诸韦。正是由于对权力的热衷,才使得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先把被武则天废黜的相王李旦请出来做天子,然后在时机成熟之后,又逼李旦下台自己做皇帝,而以太上皇的虚衔去打发他的父亲李旦(李隆基系李旦第三子)。记得有一位史学家在论及李旦、李隆基、李亨祖孙三代三个皇帝的错综复杂关系时,曾有一句歇后语,叫“父为太上皇,子为太上皇,一皇不如一皇”。这句歇后语真是恰当极了。 论起政治才能,李隆基可能远胜于李旦,但他的晚年为什么反不如李旦了呢?是不是像有人所说的那样,是因为“李隆基的儿子不如李旦的儿子”呢?从根本上来说,不是。 因为李旦到了晚年还热衷于权力,而李隆基到了晚年则根本不想处理国政。 穷其一生,李隆基最喜爱的究竟是什么呢?说出来你也许不信,三个字:洗温泉。 李隆基是先天元年(712)八月庚子日即皇帝位的,次年,他就开始“幸温泉”了。 为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先摘录几段出自欧阳修之手的《新唐书·睿宗玄宗纪》: (开元元年)十月己亥幸温汤。 (开元二年)九月戊申幸温汤。十月戊午至自温汤。 (开元三年)十月甲子如凤泉汤。十一月己卯,至自凤泉汤。乙酉幸温汤,甲午至自温汤。 十二月乙丑降凤泉汤。 (开元四年)二月丙辰幸温汤。丁卯至自温汤。十二月乙丑至自温汤。 在其后的几十年中,李隆基是每逢冬季必到温泉。除了因为白居易《长恨歌》中,“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的诗句而名声大噪的华清池(时称“华清宫”)温泉以外,李隆基喜爱的温泉还有凤泉、广成泉等。 据笔者统计,仅在欧阳修笔下的正史记载中,李隆基在位期间就幸温汤七十九次。正史所未载的恐怕亦不在少数。在这些温汤池中,他最喜欢的大概是凤泉和华清二泉了。有趣的是,即使是天宝四载八月壬寅日,册立杨太真(杨玉环)为贵妃以后,李隆基爱洗温泉的习惯仍然未改。这时,他已是年过花甲了。经过多年的比较,他将洗温汤的地点由多而改一,专门垂青于华清池。但不管怎么说吧!他爱好洗温泉的习惯至死也没有改变。这在历代帝王的本纪中,也可以算做是一个“之最”吧!P15-17 后记 在古希腊词汇中,哲学就是“爱智慧”的意思。在我的辞典里,历史,就是爱与恨的交织。献身哲学的哲学家们总是“怀着一种永恒的乡愁去寻找失落的精神家园”,历史学家或历史报告(纪实)文学工作者的任务,则是为活着的人们重现“伊甸园”。 今天是昨天的发展,明天是今天的继续! 人无法割断历史,正如利刃不能截断急流。 自从亚当和夏娃偷食了智慧果之后,光明与黑暗、伟大与渺小、痛苦与欢乐、瞬间与永恒时时交织在一起。带给人间灾难的,并不仅是那只被无数人诅咒过的“潘多拉匣子”,更多的还是人类自己。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但这五千年的时间里所发生的一切却并不都是那么“文明”!从司马迁的《史记》,到数十人合撰的《清史稿》,一部二十五史,诚如鲁迅先生所说的“歪歪斜斜的只有‘吃人’两个字”,害人、坑人、抢人、杀人、尔虞我诈、钩心斗角、嘴上含笑、底下使绊、子母乱伦、父子相残等等“不该发生的故事”实在太多。真应了那句老话:“一部二十五史,不知叫我从何说起!”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芸芸众生用自己的双手,造起了一座座偶像——各个朝代的帝王将相,然后对他们顶礼膜拜。这种“造神运动”帮了那些自己都不敢过分相信自己的帝王将相们的大忙,于是乎,周而复始地重复着一出出的闹剧。 生生不息的人群!生生不息的命运! 由于一个偶然的原因,使我对中国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过去所学教科书上所不曾记载的东西。越查越多,越看越有趣。一种超然于物外的力量驱使我把这些东西写出来。于是,我拿起了笔,呕尽数年心血,剥去了几十个“天之骄奴”、“天之骄子”、“天之骄媳”、“天之骄戚”们脸上的神秘面纱,还其以本来面目。我不想重复“汗牛充栋”的“正史”上的记载,也不愿受已凝固了的各种“名分”的约束,愿意让那支没有佩戴“缰绳”的笔在故纸堆里自由驰骋,写到哪儿算哪儿。 因系“左道旁门”,所以本书侧重于:1.避“重”就“轻”,揭私泄密。本书所叙的帝王、后妃、宦官、外戚们的情况大多系正史如《二十五史》、《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所少言,一般史学教科书亦语焉不详或不屑提及的私生活,而对别的书中大书特书的军国大事则有意从略;2.辑杂钩沉,拾遗补缺。着意挖掘历史“死角”里的素材。读者朋友翻阅本书时,一定会发现在一般史书中常见的那些老面孔如秦皇、汉武、唐宗、洪武、康熙诸公都没怎么露面,而那些一直为史学家们所忽略的一大批“小”人物,却摇头晃脑地占据了本书的许多篇幅。这似乎有一点大不敬的味道。然而也只好如此,若不,就不是这本书了。 我还在每篇篇首有意摘引了一首古诗、古词或古曲,意在营造一种意境。有的可能文不对题,有的可能题不对文,请读者谅解作者的匆忙。 由于作者学识所限,本书的缺点、错误一定很多,恳请海内外有识之士不吝指教。 张志君 于北京西郊雕虫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