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是历史上颇受争议的皇帝,他组织编修了《永乐大典》,开创世界文化百科全是的先河;他派郑和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他几次亲征漠北,维护祖国统一。可是,他也暴虐出名,杀害建文工程;他重用宦官,为明朝埋下了重大祸根。
刘小沙编著的《明成祖朱棣传》以明成祖朱棣的一生为主线。从他的家族渊源入手,以历史小说的形式系统地介绍他一生的沉浮。在打天下与守天下的风云战场中凸显出明成祖朱棣的性格特点、历史功绩,最大限度地将明成祖朱棣和他的大臣们的传奇人生,不遗余力地展现在读者的眼前,让读者在趣味阅读的过程中,享受完美的历史文化盛宴。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朱棣在位期间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交趾),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立哈密卫,在西南贵州等地区建立行省行政区划,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刘小沙编著的《明成祖朱棣传》主要讲述了明成祖朱棣的政治生活、历史功绩、家庭生活、情感轶事等,充满了故事性、知识性与趣味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享受中体味人生的变化莫测;在“观看帝王大片”的过程中收取成功的法门秘诀。
第一章 皇四子被封为燕王
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天下局势混乱,群雄四起,而在朱元璋管辖的区域内,却显得宁静充裕。正是暮春,鸟语花香,群英乱舞的季节,江南的山水在这种景色的衬托下更加秀丽明朗,就连山坡上的麦苗都挺直了腰杆,田里的禾苗是一片片新绿。
根据朱元璋所说,他现在的年号为龙凤六年。自从四年前,朱元璋夺取了江南政权后,他便将其改为应天府,当做自己的事业基地。而后又占领了镇江、长兴、池州、扬州、徽州、常州、宁国、婺州、衢州、诸暨、江阴、常熟、处州等大多鱼米之乡、丝绸之地。朱元璋从大宋政权的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升为仪同三司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左丞相。朱元璋不仅在战场上节节胜利,而且把自己的领地内也治理得井井有条。两年前,他设置了营田使,专门负责水利工作,督促农耕产业,下令将士在荒地开辟农田,并以粮食收成作为奖惩的标准。与此同时,他还设立了管领民兵万户府,让民间壮丁农耕时耕作,闲暇时习武,这样便可以农战一体、兵民合一。就这样,朱元璋一步一步地巩固了自己的实力地位。
三月初,江南名士宋濂、刘基、叶琛、章溢一起来到应天,投靠在朱元璋的门下,这无疑给朱元璋又增添了很多不可多得的力量。四月十七日,这是一个大喜的日子,朱元璋的夫人马氏就要临盆了,朱元璋的脸上是遮掩不住的喜悦和交际。此时,朱元璋正伏在案几上看着当今的形势,突然内侍和宫娥相继前来报喜,原来夫人马氏生了一个男孩。说来奇怪,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屋内充满了五色光气,将门窗映得通明,好久都没有散去。一时间,宫里传为异闻,给这个孩子也添加了几分神秘。
朱元璋得了个儿子,心中自然是高兴万分,后来他给这孩子起名为棣。朱棣的几个儿子都用带木字偏旁的字为名。大儿子朱标,今年六岁,朱元璋想让他拜宋濂为师,学习经书。其余两个儿子也都非常可爱灵透。虽然他们都很年幼,不过却都是朱元璋的希望。将来,一旦成就大业,这些凤子龙孙,就是帝室的羽翼。皇子越多,羽翼越众,皇室就越不会感到孤立无援了。但现在毕竟创业时期,仍多艰难。东有张士诚,西有陈友谅,无不雄心勃勃。虽然,去年十月,方国珍归降了朱元璋,但他怀二心,竟推托有病,不接受朱元璋给他的福建行省平章的官衔,仅仅留下了朱元璋送去的符印。而同时元朝政府亦让方国珍当江浙行省平章政事,令他每年漕运十万石粮到京师大都。朱元璋还专程派人想说服他“心改过”,可惜他并不理睬,朱元璋也没有任何的办法。去年十二月,朱元璋派遣大将常遇春领兵攻打杭州,几次下来都没有胜利,元帅刘忙古歹、椽史商尚质都战死在城下,最后朱元璋只好把常遇春召回应天。
皇四子的出生对朱元璋来说是个好兆头,五月初,便传来了徐达在池州打败友谅军的捷报。陈友谅带兵攻打池州,徐达、常遇春依照朱元璋的计划,派遣五千人守城,一万人在九华山下埋伏,等到陈友谅兵临城下时,城上扬旗鸣鼓,伏兵尽发,缘山而出,循江而下,打他个措手不及,同时徐达等切断陈军的归路,城中守兵又出城夹击,把陈军打得落花流水,一万多人被斩首,三千多人被擒获,此次战役获得全胜。
天气乍晴乍阴,形势也明暗不定。据上次战役不足一个月的时间,陈友谅便带领军队东进,攻下了朱元璋占有的太平。这一仗打得异常惨烈,太平守将朱文逊战死,行枢密院判花云、王鼎及知府许瑗被俘殉难。不久,陈友谅将他的主人徐寿辉杀死,自称为大汉皇帝,地盘囊括了江西湖广地区。据说,西南的明玉珍原本是徐寿辉的部下,徐寿辉被杀的消息传来后,他也自立为陇蜀王。随后,陈友谅又和张士诚合谋攻打应天,一时间,江东大震。朱元璋和部下将士商议战争策略,竟然有人提出投降、或者放弃应天撤退钟山的意见。
乌云逼迫着钟山。石头城里,人们在战火的冲击下,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位刚刚诞生的皇子,而朱元璋却还沉浸在皇四子的喜悦中,时刻将他放心心尖上。朱元璋看着襁褓中的朱棣,想着他有一天会替自己在疆场南征北战,无敌于天下。这一天一定会来到的,就像紧锁着钟山的乌云,一定会散开,阳光一定会再洒满石头城一样。
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封为吴国公,随后,他和陈友谅大战于鄱阳湖。陈友谅大败,中流矢而死,他的儿子陈理被迫投降。龙凤十年,朱元璋自立为吴王,建立百宫,立下了制度,俨然已经成为一方之主了。形势安定后,他又进攻江北张士诚,夺得泰州、高邮等地。然后,又进攻张士诚的根据地,拿下了湖州、杭州,逼近平江,取得了节节胜利。这时大宋政权的主公小明王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他所在的安丰一度被张士诚围困,小明王乘着黑风暴雨逃到了滁州。朱元璋派廖永忠把小明王迎往应天,谁知,船行驶到江心的时候,竟然舟毁人亡,不论是风暴也好,还是廖永志的粗心也罢,或者其他的原因,反正这个被朱元璋的谋臣称为“牧竖”的小明王已经死了。朱元璋也因此取消了大宋的龙凤年号,改称吴元年(1376)。这年,强敌张士诚被俘,方国珍投降。现在,朱元璋所面临的的就是挥师北上、逐鹿中原了。
这一年,朱棣八岁,长得虎虎生威,深得朱元璋夫妇的喜爱。这时,朱元璋膝下总共有七个儿子,大儿子十三岁,在宋濂门下学习经书,在朱元璋自立为吴王的时候,便立他为世子。二儿子朱棱十二岁,三儿子朱?十岁,就连最小的儿子都已经四岁了。虽然这时天下仍然争战不已,但这些王公子弟毕竟是生于安逸,长于富贵。他们体会不到朱元璋幼年时期所受的苦楚,不用去放牛,不用吃草根树皮,也用不做那形同乞丐的游方僧了。朱元璋对他们寄有很大期望,指望他们将来继承自己开创的大业。他深知不谙世事的纨绔子弟是无法担当大任的。他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明白什么是疾苦,什么是劳碌。这年十月二十二,他让老大朱标、老二朱樉前往临濠拜见祖宗的陵墓,顺便体验一下民间疾苦和创业的艰难,这样也可以为弟弟们做个好榜样。朱标临行前,他对各位儿子说:
世人称商高宗、周成王为贤君,你们知道为什么吗?高宗在外劳作,深知百姓疾苦,成王早就知道安逸的教训,他才知道农事的艰难,所以他们在位期间都不敢懈怠半分,能修勤俭之政,为商周令主。而你们这些人都出生富贵,丝毫没有感受过艰难的生活。人性习惯了安逸,就必定会骄惰。况且,你们几人日后都有国有家,不可不戒。
P1-3
悠悠几千年,纵横五万里,站在中国文明辽阔而又源远流长的历史天幕下,仰望着令无数人叹为观止的帝王的流光溢彩的天空,尽阅朝代更迭的波澜起伏,无处不闪耀着先人用心、用生命谱写的辉煌。
封建帝王是历史的缩影,自赢政以来,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或以盖世雄才称霸天下,或以绝妙文采震烁古今,或以宏韬伟略彪炳史册,或以残暴不仁毁灭帝业,铸就了一部洋洋洒洒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帝王史……
恍然间,我们看到了“千古一帝”秦始皇“横扫六合”的雄伟身姿;大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从“市井无赖”到“真龙天子”的大变身;汉武帝刘彻雄赳赳地将中华帝国带上顶峰的威风场景;光武帝刘秀吞血碎齿战八方,于乱世中成就霸业的冲天豪情;乱世枭雄曹操耍尽“奸计”,玩转三国的高超智慧;亡国之君隋炀帝的骄纵狂妄;唐高祖李渊率众起义、揭竿而起,建立唐王朝的惊天伟业;唐太宗李世民玄武门兵变的狠辣果断;一代女皇武则天勇于创造命运的步步惊心;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聪明睿智;元世祖忽必烈以蒙古铁骑横扫欧亚大陆的英雄豪迈;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开创铁血王朝的钢铁毅力;“草根帝”朱元璋从“乞丐”到“皇帝”的辛酸血泪;清太祖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开辟锦绣前程的创业史;大清王朝第一帝皇太极夺取江山的谋略手段;少年天子顺治为爱妃做到极致的痴心情意;清军入关的第二位皇帝康熙除权臣,平叛逆,锐意改革的天才谋略;最富争议的皇帝雍正的精彩人生;乾隆皇帝钟情于香妃的风流韵事;慈禧太后将皇帝与权臣操纵于鼓掌之间的惊天手段……
在浩瀚无边的中国历史长河之中,帝王始终是核心人物,或直接或间接地掌控着历史的舰舵,影响着历史的进程。虽然他们已是昨日黄花、过眼云烟,但查看他们的传奇人生,研究他们的功过是非,仍然可以让读者借鉴与警醒!
即便如此,很多人依然会“坚定”地摇着头回答:“NO!”因为在他们看来,“历史、帝王”等于“正统、严肃”,这些东西早被当年的历史考试浇到了冰点!尽管明知“读史可以使人明智”,也再没有耐心去研读、探索那些“枯燥”的帝王传了。其实,历史并不是课本上那些无聊的年份表,帝王传也不是人物事件的简单罗列。真实的帝王生活要丰富得多,有趣得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读者心甘情愿地“抢读”帝王传,本套图书精心挑选了在历史上影响力颇大的帝王,突破了枯燥无味、干巴巴的“讲授”形式,以一种幽默诙谐的语言,用一种立体的方式将一个帝王的多样性与丰富性展现在广大的读者面前。
全书妙语如珠,犀利峥嵘,细述每个帝王的政治生活、历史功绩、家庭生活、情感轶事等,充满了故事性、知识性与趣味性,让读者在轻松愉悦的享受中体味人生的变化莫测;在“观看帝王大片”的过程中收取成功的法门秘诀。
为了保证书稿的质量,编辑工作者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与文献,并且专门请教了很多长期从事历史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不过,由于时间与精力有限,如果本套图书存在些许错误,敬请广大的读者朋友们批评指正。
“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与浩瀚的宇宙相比,人类的生命短暂得微不足道。因此,在这有限的时光中,我们要尽一切可能多学知识,少走弯路,让我们的人生变得更加绚丽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