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大变局(危机时代中国经济的裂变与转型之路)/财富魔戒大系列
分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作者 彭超
出版社 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1720年4月20号,伟大的科学家牛顿卖出了所持的英国南海公司股票,获利7 000英镑。大概感觉到自己“踏空”了,牛顿后来又买回了南海股票。随着南海泡沫的破灭,作为散户的牛顿最终以亏损2万英镑出局。“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牛顿炒股赔钱后如此感叹道,但在群体性癫狂时刻,谁又会止住贪婪的脚步?

我们的回顾先从股市开始。

时至今日,仍被深套的股民回想起2007年激情燃烧的岁月总会感到兴奋,又有些恍惚。打开记忆,2007年的中国股市波澜壮阔,气势恢弘,充满了无数的财富神话。这是一个适合群体性癫狂的年头。

2007年末,上证综指报收于5 261.56点,全年涨幅为96.66%,年内最高为6 124.04点;深证成指报收17 700.62点,全年涨幅为166.29%,年内最高达到19 600.03点。

在这一波大牛市之前,A股有着从2001年到2005年的漫漫熊市,沪市最低时跌到998点,股票成为人见人弃的东西。

转折点来自2005年4月29日。证监会在这一天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了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以解决同股不同权的问题。随后,监管层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旨在抑制投机,促进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价值取向接轨的新的市场交易办法。伴随着人民币升值与中国宏观经济高速发展,再加上虎视眈眈来分享中国崛起成果的各路淘金者,这轮改革推升了迄今为止中国A股最为壮阔的一轮牛市行情,只是到最后,谁也没有想到牛市是如此的疯狂。

开户去!开户去!证券公司久违的排队场景又昔日重现,更有老人晕倒在证券公司柜台前。2007年底,‘沪深两市账户总数达到13 870.21万户,比2006年增加了6016.2万户。这一数字创下年度新增开户数纪录,是2006年新增开户数总和的近20倍。

与以往不一样,2007年以后,股票不再仅限于专业炒股者操作。随着电话交易、网络交易、手机炒股软件的流行,办公室白领、中产阶级大量进入股市。这是中国最有消费能力,经济收入最稳定的一个社会群体。

似乎一夜之间,投资的理念占据了中国公众的脑海,所有人都期待着在这场盛宴中为自己分得丰厚的一杯。

牛市改变了中国人的生活。在办公室、银行里、饭桌上,到处是谈论股票的人们。文员、售货员、甚至菜场卖菜的小贩,都言必称股票。在社交场合,如果不谈论股票,就基本注定要被冷落。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人民币升值、加息、奥运等等与股市相关的话题上。

在北京CBD,据白领中流传的说法是:经理们的单间办公室是“大户室”,外边的办公室隔间则是“散户厅”。而在广州等地,一3点收市后约见客户已经成了潜规则,因为,即使你不炒股,客户可能也要炒股。甚至有传言,法院都将开庭时间推到下午3点以后。在股指屡创新高的

诱惑下,人们的投资欲望被急速调动起来。不少人借高利贷人市,有人抵押房子人市,有人向亲戚朋友或同事集资人市,最胆大的还有挪用公款。在武汉,大学里还出现了留守股民。应届毕业生称工作难找,不如留在学校炒股。

P2-4

目录

前言 危局:中国经济的转型之路

引子 突围:没有硝烟的新货币战争,

第一章:热潮汹涌,做多中国

 疯狂股市,据说白痴都能赚钱

 开发商说:“狂涨不需要理由”

 “跑不过刘翔,一定要跑过CPl”

 本章链接:天价楼盘被查

第二章:梦醒时分,初遇冰寒

 幸福的烦恼,经济过热真头疼

 无可奈何花落去,牛市不复返

 隐忧初现,危险在慢慢迫近

 本章链接:教授夫妇炒ST股赚5000万

第三章:危机来袭,寒意蔓延

 王石说,拐点已成事实

 资本大佬们相继倒下了

 “跟错误的敌人打了一场错误的战争”

 本章链接:捐款“铁公鸡”排行榜

第四章:冬天来临,政策变脸

 “我们准备过冬吧!”

 被“三聚氰胺”污染的中国制造

 华尔街遭遇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本章链接:李宁:奥运经济受益者

 “万科松山湖讲话”风波

第五章:风暴过境,弊病凸现

 经济寒冬,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寒冷

 危机袭来,最弱小者最受伤

 东莞怎么了?“中国制造”怎么了?

 本章链接:“梁山伯”指点东莞“过冬”

第六章:危局之中,谁呛了水

 被想出海弄潮,结果呛水而归

 大鳄坐庄,可怕的油价之赌

 红色资本家遭遇衍生品“滑铁卢”

 本章链接:中国首富落马

第七章:绝地突围,政府救市

 最后的底线,誓死“保8”

 救市第一枪,四万亿重磅出击

 粮草先行,宽松货币保驾护航

 产业振兴,挺直中国经济的脊梁

 本章链接:10教授联名上书救股市

第八章:经济变局,启动转型

 从“国富民弱”到“藏富于民”

 刮骨疗伤,积小流而成江海

 楼市怎么救,不再是难题

 留给“转型”的10个问题

 本章链接:3G发牌

第九章:未来之路,走出泥沼

 与狼共舞,迎接冲突的世界

 2010年,走出危机之时

 期待“中国模式2.0”到来

 本章链接:奥巴马新政

序言

对于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而言,眼前正在发生的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还是第一次经历。

谈到经济危机,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同样源于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的那场大萧条,席卷了几乎所有工业化国家,并在一些国家持续了10年之久。在世界名著威廉·曼切斯特的《光荣与梦想》里,对那个时代做了详细的记录。书中描述的情形异常凄惨,以至于我们今天读起来仍心有余悸。

当然,更多的人是通过学校的教科书了解到大萧条的。不过,在我们熟悉的教科书里,大萧条往往是被当做资本主义腐朽的证据来叙述的,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必然结果。这种观点充满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论调,难掩其局限性。

更重要的是,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经历过那场危机。由于是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事情,现在的读者甚至都懒得去弄明白其来龙去脉,更别提还想让他们从中找出一些可资借鉴之处。

其后,这个世界还发生了石油危机、拉丁美洲债务危机、日本泡沫经济崩溃等大的经济危机事件。

但离当代中国人最近,感受最为贴近的一次危机应该是1 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这场发生在我们近邻的金融风暴使很多中国人第一次真正近距离感受到了经济危机的威力。

不过,亚洲金融风暴只是在部分亚洲国家小范围内肆虐,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影响不大。甚至可以这样说,普通读者仅仅是隔岸观火,或许对“金融大鳄疯狂攻击泰铢”、“港币保卫战”等金融故事更感兴趣。

只有这一次突如其来的全球金融危机,才给了我们切身的体验和震动!

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首先陷入困境,华尔街四面楚歌、噩梦连连,代表美国精神的汽车业也一片萧条……这是曾经在好莱坞电影里才有的情节,却真实地在2008年上演了。企业破产,失业蔓延,信用体系遭到破坏,经济景气一落千丈,世界主要经济大国相继被卷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都符合一次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定义。至于称其为金融危机,还是经济危机?这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随后,中国这个欣欣向荣、多年来一直持续高增长的国家,也出现了严重的经济滑坡。危机不仅来势凶猛,其带来的变化还异常地诡异。仅仅在一两年前,我们的股市还高达6 000多点,凌晨就有人搬着板凳排队买房。转瞬之间,就像当年偷袭珍珠港事件一样,几分钟前的港口还晴空万里,顷刻之间就哀鸿遍野。

危机也将中国经济的诸多命门一一点出。过度依赖出口, “中国制造”又处于产业链末端,这些决定了中国经济抗风险能力异常脆弱。依赖出口的同时,是长期内需乏力。说起来很难相信,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大国,居民消费在GDP中的比例远不如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长期的“高积累低分配”导致“国富民穷”,十三亿人口的内需市场无法承担起拉动经济的重任。

内容推荐

仅在一两年前,中国经济还风调雨顺,四处洋溢着乐观的情绪。突然之间,宏观经济迅速“变脸”,从上调;隹备金率到降息,从流动性过剩到资金匮乏,从隔岸观火到自顾不暇,中国经济经历了一次“过山车”似的转变……

中国经济突然“变脸”的原因是什么?曾经辉煌的“中国模式”到底存在哪些问题?危机之中,中国经济又该如何转型?何时才能走出危局?

全书既有在全球化视野下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深刻把握,又有对大量热点经济事件的细致描述。书中通过生动、精彩的案例故事,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中国经济如何转型及其未来走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预测,力图给读者以现实的启发和思考。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全面解读金融危机在中国发展与蔓延过程的创新之作。全书既有在全球化视野下对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的深刻把握,又有对大量热点经济事件的细致描述。书中通过生动、精彩的案例故事,对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存在的弊端进行了深入剖析,并对中国经济如何转型及其未来走势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预测,力图给读者以现实的启发和思考。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13:2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