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古代民间工艺/中国传统民俗文化
分类
作者 王俊编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苗族古代工艺

相传苗族在从中原往南迁的途中,为了让子孙后代记住祖先跋山涉水的艰辛,记住他们走过的路,一位叫兰娟的女首领用彩线把途中的所经所见绣在裙子上,从此刺绣这一手艺在苗族女性中代代相传。

苗族的服饰习俗是“无花不成衣”,刺绣是苗族服装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个苗族姑娘的基本功。苗族女孩从七八岁开始就跟着大人学习运针,很早就练成了一手好手艺。苗族姑娘出嫁,都要穿上一身由自己亲手绣制的嫁衣。一件嫁衣常常耗费绣制者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心血。

苗族刺绣绣法多样,在针法、纹样、风格等方面都有着自己民族的鲜明特色。主要绣法有十几种,如平绣、辫绣、绉绣、结绣、绒线绣、网乡绣、贴绣、堆绣、卷绣、打字绣、缠绣、破线绣、压线绣、锁绣等,不同绣法交替使用,可以绣出丰富多变的纹样,形成不同的艺术效果。

苗族刺绣的图案十分丰富多样,多是取材于大自然中的动物和植物,比如锦鸡、画眉、燕子、鹭鸶、翠鸟、喜鹊、大象、老虎、鹿、马、兔、鱼、蝴蝶、蜜蜂、芍药、牡丹、莲花、桃花、梅花、葫芦花等,常常是人与动物、植物的图案相搭配,体现了与自然相亲的感情。许多图案都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热爱和美好寄托,如有“喜鹊跳梅”“双凤朝阳”“狮子滚绣球”“石榴多子”“荣华富贵”“福禄寿禧”等。

唐朝的时候,东谢苗族的服饰是“卉服鸟章”,即绣上花鸟图案。明朝的时候,贵阳苗族常用彩线挑成锦,织花布条,绣花衣裙。

苗族刺绣,人称“无字史书”或“穿在身上的史书”,展现了苗族的历史和民族变迁,有着极为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

有时刺绣需要用纸剪出一些花样来作为蓝本,因此剪纸工艺常常伴随着刺绣工艺,像一对孪生姐妹一样。苗族的剪纸工艺,即绣花剪纸,俗称“剪花”“绣花纸”“苗花纸”。

银配饰也是苗族最具民族特色的工艺之一,其历史和苗族的历史一样悠久。苗族银配饰种类繁多,如银冠、银衣、银珈、项圈、披肩、项链、簪子、耳环、手镯、戒指、胸牌、银梳、银角、银玉领、银牙签、银花枝等。总之,从头到脚——头饰、胸颈饰、衣饰、腰坠饰、脚饰,无处不饰。每逢盛大节日,苗族姑娘们便会穿上盛装,戴上各种银饰,光彩照人,引人注目。传说古代苗族姑娘出嫁时,为了防止途中野兽伤害,就给她穿上色彩斑斓的服饰,戴上银光闪闪的配饰,行走时银配饰叮当作响,显得雄壮威武,这样就能把野兽吓跑。

苗族的银匠几乎都是世袭的,手艺很少外传,饰品以家庭作坊的形式手工制作。如今的苗族自治区内还有银配饰加工作坊。  除此之外,苗族的民族工艺还有蜡染、织锦、芦笙制作、造纸等。苗族蜡染唐代已有,是苗族女性的副业,主要用于衣裙、被面、门帘等,图案多为几何纹、花鸟纹等,蓝底白花,清新素雅。苗族织锦在汉末三国时已见记载,也是苗女副业。苗锦经线多用棉线,纬线用丝线,制成几何纹,颜色多用桃红、粉绿、湖蓝、青紫等,十分绚丽。苗族的造纸是从唐朝开始的,一直师承祖法,用一种叫“毂皮麻”的树为原料,制造各种白纸和彩色纸。

P6-8

目录

第一章 古代民阃工艺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古代民间传统工艺传说

瓷葫芦的传说

紫砂壶的来历

美人祭的传说

碗底儿的传说

 第二节 古代各民族工艺

苗族古代工艺

蒙古族古代工艺

藏族古代工艺

维吾尔族古代工艺

壮族古代工艺

其他民族古代工艺

第二章 古代民间刺绣工艺

 第一节 刺绣的起源

刺绣的出现

四大名绣

 第二节 刺绣史话

崭露头角的汉魏刺绣

不断创新的汉代刺绣

枝繁叶茂的唐代刺绣

画绣结合的宋明刺绣

 第三节 刺绣外传

刺绣的“丝绸之路”

民间的荷包刺绣

第三章 古代民间剪纸工艺

 第一节 剪纸的产生与用途

剪纸的出现

剪纸的巧用

 第二节 剪纸史话

西周剪纸

隋唐剪纸

宋代剪纸

明代剪纸

清代剪纸

第四章 古代民阃玩具工艺

 第一节 玩具的含义和种类

什么是玩具

玩具的种类

 第二节 玩具史话

先秦时期的玩具

春秋战国时的玩具

汉代的玩具

隋唐时期的玩具

宋元时期的玩具

明清时期的玩具

 第三节 各类有趣的民间玩具

蹴鞠

空竹

哨子

兔儿爷

竹蜻蜓

哗啷棒

第五章 古代民间年画与版画工艺

 第一节 年画的含义与产生

什么是年画

年画的产生

 第二节 各类民间年画

门画

挂笺、中堂、条屏类

炕头画

木版年画

其他年画

 第三节 版画的含义与产生

什么是版画

版画的产生

 第四节 各类民间版画

佛像版画

手工业图

农事版画

人物版画

地理版画

戏曲版画

第六章 古代民阃金银器工艺

 第一节 金银器文化

灿烂的金银文化

黄金隆重登场

 第二节 金银器史话

秦汉时期的金银器

隋唐时期的金银器

两宋时期的金银器

满清时期的金银器

第七章 其他古代民阃工艺

 第一节 古代烟花爆竹与灯彩

爆竹

烟花

花灯

冰灯

孔明灯

 第二节 古代布艺编制工艺

蓝印花布

织锦

布艺

手工编织

 第三节 古代木偶皮影与脸谱面具

木偶

皮影

脸谱

面具

 第四节 古代泥塑与雕塑

泥玩偶

惠山泥人

竹雕

根雕

微雕

果蔬雕

骨角牙雕

糖塑

蜡塑

参考书目

序言

《说文》日:“工,巧也,匠也,善其事也。凡执艺事成器物以利用,皆谓之工”;又云:“工,巧饰也。”中国甲骨文的“艺”字,是原始种植姿态的写照,象征劳动技巧。

显然.“工艺”一词的本义,是指制造器物以利人的手工之艺,其中包含了今日概念的“技术”和“。艺术”,可谓两者的统一和综合。它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工艺美术”概念。

“工艺”概念的古代含义,不是单纯的词义学问题,而是牵涉到美学和艺术观念的问题,它反映了古人与现代人的认识上的差别。

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是靠手工进行文明创造的。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生产,成为人类物质创造的主要生产方式。传统工艺,指的是手工生产以及手工艺品。它属于手工业文明的产物。

手工艺是历史的产物,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达数千年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据记载:早在数十万年前,当华夏民族的祖先从中华大地上站立起来,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以后,为了生存和繁衍,他们曾对自己的生存环境进行了不懈的创造和再创造,即利用粗糙简单的工具对自然物进行加工改造。手工艺便是在不断地总结“获取”和“加工改造”经验的过程中产生的。手工艺最初的样式虽然单调,但对手艺人更有效地掌握对自然再创造却有利,通过有目的和有选择的造物改善,大大提高了我们祖先的生活质量和对美的追求。

在中国,制作手工艺品所需要的智慧和技术是要靠艺人们一代代传承积累的。这些经过千锤百炼的手工艺,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历史与文化的原因,其重要的绝技必须要以世袭或师徒方式单传。我们今天仍有幸看到的这些令人惊叹、精关绝伦的手工艺品,警示着我们保护、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这些绝艺早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没有历史沉淀的国家是肤浅的,而有光辉历史、高度文明的国家不懂得继承和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是可悲的。我们希望从中国古代的科技方面入手,把优秀的传统工艺技术和传统文化继承下来,把曾经辉煌但现在过时的糟粕剔除掉,重新构建适合当代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和社会机制,让科技创新成为社会生活中的主流,以迎接中华民族下一个辉煌的未来。

内容推荐

中国古代的民间工艺不仅以品类浩繁、流派众多著称于世,而且也以它淳美的艺术风格和刚健直率的审美情趣丰富了世界文化宝库,从而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誉和喜爱。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民间工艺》着重介绍这些古代民间工艺形式的形成、发展与创作,具体包括年画、剪纸、泥面塑、木偶、皮影、玩具、香包、风筝、花灯、龙舟等。

编辑推荐

民间工艺是劳动人民以传统的、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就地取材

用手工制作的工艺。它的特点是自生自发,土生土长,为劳动人民

所创造,为劳动人民所享用,具有浓厚的泥土气息。

由王俊编著的《中国古代民间工艺》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民间手工艺、民间玩具、民间年画版画等艺术门类,展示了有别于国外的中国民间艺术。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2 11: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