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与《堂吉诃德》齐名的世界讽刺文学名著。小说通过一位普通士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种种遭遇及他周围各类人物的活动,以谑而不虐,寓庄于谐,含怒骂于嬉笑之中的绝妙手法,将残暴腐朽的奥匈帝国及其一切丑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好兵帅克(名家名译双色插图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作者 | (捷克)哈谢克 |
出版社 | 三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一部与《堂吉诃德》齐名的世界讽刺文学名著。小说通过一位普通士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种种遭遇及他周围各类人物的活动,以谑而不虐,寓庄于谐,含怒骂于嬉笑之中的绝妙手法,将残暴腐朽的奥匈帝国及其一切丑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内容推荐 《好兵帅克》是捷克最具有讽刺才能的作家哈谢克的代表作,作品通过普通士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应征入伍到开赴前线的经历。以犀利的笔锋对色厉内荏的奥匈帝国内部的强横暴虐、昏愦无能进行了无情的揭露与控诉。 欧洲评论家曾将哈谢克与16世纪的拉伯雷和塞万提斯相提并论。这部奇书是捷克有史以来的杰作之一,已被译成近三十种文字,畅销于世界各地。 目录 卷首语 第一卷 在后方 第一章 好兵帅克干预世界大战 第二章 好兵帅克在警察署 第三章 帅克在法医们面前 第四章 帅克从疯人院里被赶了出来 第五章 帅克在萨尔莫瓦大街的警察署里 第六章 帅克冲出怪圈,又回了家 第七章 帅克入伍 第八章 帅克成了一名假病号 第九章 帅克在拘留所里 第十章 帅克当了随军神甫的勤务兵 第十一章 帅克陪随军神甫去做战地弥撒 第十二章 一场有关宗教的闲扯 第十三章 帅克要去举行临终涂油礼式 第十四章 帅克当了卢卡什上尉的勤务兵 第十五章 大祸临头 第二卷 在前线 第一章 帅克在列车上惹的乱子 第二章 帅克的布杰约维采的远征 第三章 帅克在基拉利希达遭横祸 第四章 新的磨难 第五章 从利塔河畔的摩斯特到索卡尔 第三卷 光荣的败北 第一章 穿过匈牙利 第二章 在布达佩斯 第三章 从豪特万到加里西亚边境 第四章 齐步走! 第四卷 光荣败北续编 第一章 帅克在俄国俘虏押送队里 第二章 临刑前的祈祷 第三章 帅克重返先遣连 试读章节 “他们就这样杀了我们的斐迪南。”女用人告诉帅克。几年前,当军医审查委员会鉴定帅克为白痴后,他就被退伍还乡,在家以贩狗谋生,专替奇丑无比的杂种狗伪造血统证明书。 除了干这档子买卖外,帅克还患着风湿症。这时,他正用风湿油搓着他的膝盖。 “哪个斐迪南呀,米勒太太?”帅克问道,一面继续搓着他的膝盖。“我认得两个斐迪南。一个是给杂货店老普鲁什当用人的;另一个就是斐迪南·柯柯什卡,他是一个捡狗屎的。这两个随便哪个被杀掉我都没什么可惜的。” “可是,老爷啊,死的是斐迪南大公呀。就是住在科诺皮什捷的那个,又胖又虔诚(qianq chenq)的那个呀。” “我的天哪!”帅克尖叫了一声,“事故在哪儿发生的?” “在萨拉热窝,老爷。用的是左轮手枪。当时他正带着自己的大公夫人坐着小轿车兜风呢。” “多神气呀!米勒太太,坐的还是小轿车呀!当然哪,也只有像他那样的阔老爷才坐得上啊。可他没料到,坐一下小轿就会出这事。还是在萨拉热窝哩,这不是波斯尼亚的省会吗,米勒太太!那大概就是土耳其人干的了。原来我们就不该把他们的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抢过来。你瞧,结果怎么着,那位大公大概受了好半天罪才死去的吧?” “大公当场就中弹身亡。听说他们有一帮子,老爷。” “那就对啦,米勒太太,”帅克说,这时正搓完他的膝盖。“打个比方,要是你想去干掉一个大公或皇帝老儿什么的,你肯定得找些人商量合计。常言道,人多智广嘛。这个人出个主意,那个人再献个妙计,就像我们的国歌上说的,功德就圆满了,事业马到成功。要紧的是你得瞅准了那位大人的车子开过来的那一刹那。 “这人朝他身上开了一枪还是几枪?” “报上是这么说的,大公成了个筛子。” “活干得真麻利,米勒太太。如果让我去干这档子事情,那我得去买支白朗宁。这种手枪看上去像个玩具,可是只需两分钟,就可以打死他二十个大公,不管他是瘦的或胖的。不过,关起门来说,米勒太太,胖的还是比瘦的好打些。人们都还没忘记当年葡萄牙人是怎样枪杀自己的国王的。那家伙就是个胖子。好啦,我现在要去杯杯满酒馆啦。” 杯杯满酒馆就只有一位顾客,他就是干密探的便衣警察布雷特施奈德。老板巴里维茨正在洗着各种玻璃杯盘。布雷特施奈德想方设法要和他扯点正经事,可就是谈不起来。 “今年这夏天蛮不错的啦。”这是布雷特施奈德郑重谈话的前奏。 “不错个屁。”巴里维茨回答说,一面将杯盘放进橱柜里。 “他们在萨拉热窝可给我们干了桩好事啊。” “在哪个萨拉热窝呀?”巴里维茨(ci)反问了一句。 “是波斯尼亚的那个萨拉热窝,老板先生。那边他们枪杀了斐迪南大公。您对此有何看法?” “我向来不过问这类鸟事。”巴里维茨先生非常小心谨慎地回答,一边点上他的烟斗。“现如今,谁要是跟他妈的这类事情搅和在一起,那谁不就是去找死吗。我是个买卖人,顾客进门要喝杯啤酒,那我就去给他倒一杯。什么萨拉热窝,什么政治,或者死了个什么大公呀,跟我们毫不相干” 布雷特施奈德没再说下去,他四下望了望空无一人的酒馆,很感失望和扫兴。 “这里曾经是挂过一张皇上的像的,”过了一会儿他又找起话茬儿来说,“而且就是如今您挂镜子的地方。” “嗯,说对啦,”巴里维茨回答说,“可苍蝇总在画像上拉一摊摊的屎,我只得将它挪到房顶与天花板之间的顶间处,那儿最保险。” “萨拉热窝那边肯定糟透了,老板先生。” “嗯,波斯尼亚和黑塞奇维那的气候向来都热得要命。记得我在那边服役时,他们都得要往我们长官的头上搁冰块的。” “您在哪个团服役来着,老板先生?” “我可记不住这类屁大的事儿。”巴里维茨先生回答说。 这位便衣警察布雷特施奈德就再也不吭一声了。他阴沉不快的表情直到帅克的到来才变得好转起来。帅克一跨进酒馆门槛,就要了一杯黑啤酒,说道:“维也纳今天也披了黑纱了。” 布雷特施奈德的两眼立即放射出希望的光芒,简短地接上一句:“科诺皮什捷也有十幅黑纱披挂在国旗两旁。” “唁,该挂十二幅。”帅克足足地喝了一大口说。 “您为什么认定要挂十二幅呢?”布雷特施奈德问道。 “好记呗!也好算钱;成批成打地买肯定便宜多了。”帅克说。 又是一阵沉默。直到帅克用自己的一声叹息才将它打破:“唉,怎么就真的翘了辫子,归了西天啦。眼看就要当上皇帝老儿怎么就一命呜呼了呢!” “萨拉热窝的事是塞尔维亚人干的吧。”布雷特施奈德把话题又扯了回来。 “您错了,这是土耳其人干的,是为了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两个省才干的。”于是,帅克就奥地利当局对巴尔干半岛的外交政策发表了一通宏论。 “老板先生,”布雷特施奈德感到有希望能从这两人中抓住一点话柄。“可是您不得不承认这档子事情对奥地利是个很大的损失呀。” 帅克替老板回答说:“这无法否认。而且是个惊人可怕的损失。他斐迪南可不是随便哪个二百五都能代替得了的。可他似乎应该再胖点就好了。” “您这是什么意思?”布雷特施奈德更来劲了。 帅克甚为满意地回答道,“我的意思是,他要是长得再胖一些的话,那他肯定会在这档子事之前中风而死,也就不说死得这样丢人现眼了嘛。他好歹也是我们皇帝老儿的叔大人呀,他们就是把他给毙了。报纸整版整版不谈别的,专谈此事,唉,总之是够丢人的了!” 帅克大大喝了一口,接着又说:“您认为皇上会忍气吞声吗?那您对他就太不知晓了。同土耳其人开战那是板上钉(ding)钉(ding)的事。哼!你们竟敢杀了我的叔大人,那我就先给你一嘴巴子。仗是一定要打罗。塞尔维亚和俄国在这场战争中会助我们一臂之力的。不知谁要挨一顿好打。” 当帅克预卜未来的时候,他的神态着实壮观动人。他满脸一片纯真,焕发着热忱。对他来说,一切事情是那样的清楚、明白。 “可能,”帅克继续描绘着奥地利的前景,“我们同土耳其开起火来,德国人就会来进攻咱们,因为德国人同土耳其人是绑在一起的,他们都是些下流胚子。但咱们也可跟法国联合呀,他们从一八七一年起就看德国不顺眼。等着看热闹吧。仗那是要打的,更多的我就不说了。” 布雷特施奈德站起身来庄重地宣称:“更多的您也甭说了,您跟我到过道那儿去一下,该我给您说点什么了。” P2-5 序言 雅罗斯拉夫·哈谢克(1883-1923年)出生于捷克布拉格一个穷教员的家庭。商业学院毕业后,无固定职业。任过短期的编辑。中学时就积极参加反对统治者的游行示威。一度还受过无政府主义影响。一战爆发后被征入伍,随部队到俄国。1918年加入苏联红军,不久加入布尔什维克党。1920年返回祖国。1923年死于利普尼采村。他主要写短篇、政论、小品文。作品大多以讽刺笔调揭露奥匈帝国的腐败和捷克资产阶级的虚伪,反映下层人民的悲惨遭遇。 哈谢克的代表作长篇小说《世界大战中的好兵帅克的遭遇》(1921-1923年,一译《好兵帅克》《好兵帅克历险记》《好兵帅克的遭遇》)是一部杰出的政治讽刺作品,已被译成包括中文在内的五十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 哈谢克以他独具的讽刺才能,通过帅克这个“天才的傻瓜”的奇迹般的经历,揭示出一个历史时期的面貌,特别是一战中许多意义重大的生活现象——奥匈帝国统治者的残暴、专横、穷兵黩武,教会的贪婪腐朽,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互相残杀。帅克忠于军人的天职,无条件执行命令的行为,由于他的“蠢笨”,往往导致适得其反的的后果——破坏了长官的意图,成为独特的反抗方式,而上司受到愚弄却又对他无可奈何。敢于藐视大人物,拿将军的秃头开玩笑,愚弄吃喝嫖赌的随军神甫,使他们狼狈不堪、丑态百出。帅克作为神甫、上尉的勤务兵即奴仆,其关系同堂吉诃德与仆人桑丘-潘沙、匹克威克与山姆·维勒以及我国《西厢记》里的莺莺与红娘等主仆关系截然不同。这些聪明的仆人都能帮助自己主人渡过一道道难关,而帅克则把他主人的生活变为真正的地狱,致使卢卡什上尉喊出:“你给我滚,你这个天字第一号的白痴。别人活一千年,也没有你在几个星期之内干出的蠢事多。”是的,上尉说的“蠢事”则是帅克捉弄他们的妙举。帅克在哪里出现,哪里就要被搅得盆翻罐倒、鸡飞狗跳,反动统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秩序被搅得一团糟。哈谢克就是通过这样一个集捷克人民机智、风趣、乐观、热忱、憨厚于一身的帅克,来表示捷克民族对帝国主义战争、军国主义、教权主义的反抗。正如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家尤·伏契克所说,帅克“仿佛是条虫子,在蛀蚀奥匈帝国那个反动统治制度时是很起劲的,尽管并不是始终都很自觉的,在摧毁这座压迫与暴政的大厦上,他是起了作用的”。帅克这种反抗是通过他独有的语言、动作和心理表现出来的。帅克这个人物的特点与别的作品的人物形象绝无雷同之处。帅克用他对唯命是从现象的讽刺,用他的民间笑话来破坏反动分子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生活秩序。看来他似乎永远也不会终止玩笑,但是在困难关头他能够极其严肃而又顽强地进行战斗。他是黑暗时代里一个被压迫民族的不屈的灵魂,不仅成了捷克文学和生活中的典型,而且还是世界文学史上不朽的典型人物之一。有人说,捷克到处有帅克,每个捷克人身上都多少有点帅克味,有人就称捷克人为帅克。在捷克人民生活里,时常可以听到有人被爱称为“咱们的帅克”。 书里还塑造了另一些生动的人物典型,像好色的上尉;把祷告书放在厨房里,床头上挂着“苏珊珊沐浴图”晚上抱着《十日谈》入睡的神甫等。哈谢克塑造人物形象时,不是着力于人物内心世界的细腻刻画,而是注意描写人物的外部特征,采用漫画的夸张、怪诞的手法渲染性格的特点,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一看到那张月亮似的半满笑脸,一双无忧无虑、天真无邪的蓝色的眼睛和他的镇定、安详并且似乎在问“请问,我干了什么错事吗?有什么事能怪我吗?”的表情一听到说起话来那种温柔、平静、毫无犯罪感的语调,头头是道的辩解词,推心置腹的解释,热情洋溢的叙述,那他是谁?大家会异口同声地谠他就是好兵帅克。一听到张口闭口就是“你现在还不认识我,你会认识我的!”准是那位为人奸险、蠢不可及的杜布中尉。 哈谢克的讽刺手法是多姿多彩的:写好人用亲切、轻微的讥讽口吻;写那些坏人则是嬉笑怒骂、辛辣尖刻。《好兵帅克》自始至终都显露出讽刺艺术的锋芒。一个一个的故事、人物对话以及帅克的一百二十多个传闻轶事,讽刺了那个本身就十分荒诞无稽的世界。哈谢克讽刺艺术的高超处就在于讽刺的意味是通过情节的发展自然地流露出来的。波澜起伏的情节,严谨完整的结构是这书的又一特色,它有些像中国的章回小说,大故事套小故事,一桩一桩有趣的故事特别引人入胜。 蒋承俊 书评(媒体评论) 仿佛是一条虫子,在蛀蚀(奥匈帝国)那个反动制度时是很起劲的,尽管并不是始终都很自觉的:在摧毁这座充满压迫与暴政的大厦上,他是起了作用的。 ——[捷克]伏契克 《好兵帅克》是当今最伟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假如捷克斯洛伐克只产生了哈谢克这么一位作家,她对人类就作了不朽的贡献。 ——[法]布洛克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