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福地行踪/八闽风采纪实文学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何少川
出版社 海峡文艺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福清写意

位于福建东南,枕山面海的福清市,是座人杰地灵的千年古邑。它在八闽大地上作用重要,一直为人们所关注。

来到福清,当地的朋友告诉我,福清自置县以来比较定型的陆地,从平面的轮廓看,“像一朵顶朝西北的大蘑菇,也像一把柄向东南的大雨伞”。蘑菇,让我想象到核爆炸时形成上大下小的蘑菇云,火焰和浓烟滚滚,声播四面八方,令人震撼!或许是一种巧合,福清历史上创造了一件又一件震撼人心的事件,而正是这些耀眼事件所形成的大伞,庇护着这片土地,为百姓的生存和发展造福!

一 千年古邑

唐武后圣历二年(699年),析长乐县南万安等8乡设万安县,先后曾更名福唐县、永昌县。后唐长兴四年(933年),从“山自永福里,水自清源里,会于治所”一语中,取“福”与“清”二字,改县名为福清。县城郊外有玉融山,取名融城,县亦简称“融”。福清置县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堪称历史悠久。

早就听说福清有座天宝陂,近日前去探视。陂址倒也不偏僻,位于融城西南双旌山下,距人口稠密的城区仅2公里左右。我站在新建的“观陂亭”上,尽览银带般的龙江水缓缓而来,遇陂分流哗哗欢腾淌过。明代福清籍宰相叶向高撰文《重修天宝陂记》,写道:“吾邑滨海,土田瘠薄,又鲜泉源灌溉之利,雨呖一不时,苗立槁矣。惟西南有陂名天宝,水自仙游而来,历清源、善福,达新丰、仁寿二里,沃田数千顷。”把陂的成因和功能,作了全面的概括。

此陂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坝体为台阶式结构,系壳灰黄土浆砌条石滚水坝。宋代两次重修,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修筑西陈石圳700多米。加固西陈沟头的滨江海堤坝,提高蓄水量。福清朋友指指点点地向我介绍,现存坝长289米,其中右岸150米为唐、宋、明保留的老坝;64米是1950年重修的坝体;75米是1963年砌的副坝。右岸建一座引水闸,引水渠长2.3公里,可灌溉农田1.9万多亩和提供部分工业用水。用现代的标准来看,天宝陂不算一座大型水利工程。但是,它始建于唐代福清置县后仅43年的时间,与四川都江堰有异曲同工之妙,比宋元丰六年(1083年)建成的莆田木兰陂早出300年。建设场面之浩大,人力用工之艰难可想而知,从时代之古远来说,无疑是-八闽第一陂”,铭刻下时代震撼深深的印记!

福清有“梦乡”之谓,缘起石竹寺祈梦信俗。创建于唐大中元年(847年),坐落在石竹山半山腰状元峰下的石竹寺,是信众祈梦祝福的所在,历来香火兴旺,久负盛名,并成为旅游的一大景观。

而作为福清规模最大、更古老的寺庙,是在渔溪西北方向黄檗山麓的万福禅寺(亦称黄檗寺)。万福禅寺始建于唐贞元五年(789年),时名“般若堂”,比石竹寺早近一甲子。明万历年间,明神宗敕额“万福禅寺”,从此寺院驰名海内外,寺名一直沿袭至今。我两次拜访该寺院,特别喜欢其景致的幽雅秀丽,崇敬其历史上开拓传法的精神。

明末清初,高僧隐元禅师住持万福禅寺期间,他扩建寺院,潜心研读御赐藏经,重修寺志,使临济宗风大振。日本长崎兴福寺住持、中国杭州僧人逸然四次邀请隐元禅师赴日弘法。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隐元禅师率38名弟子,经厦门东渡日本。住日期间,隐元禅师在日本京都创建寺庙,仍定名为“黄檗山万福寺”。皈依隐元门下的僧人众多,使黄檗宗成为日本佛教的三大宗派之一。隐元禅师是唐代鉴真和尚之后,在佛教界发展中日两国人民友谊和促进中日文化交流的又一位佼佼者。此后,日本佛教黄檗宗信徒对福清万福禅寺也怀有深厚感情,经常组团前来谒祖朝拜。福清万福禅寺不仅是禅宗临济派的祖庭,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且是国际佛教圣地之一。福清也因此提高了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同时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宋元明清时期,福清地面上仍有众多文物遗存至今。如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宋代龙江古石桥、元末明初的立体弥勒佛石造像,以及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明代瑞云塔、黄阁重纶坊等。人们从中可感受到,福清历史上曾有过延续不断的辉煌!

二 奋斗不息

苦难折磨和摧残人们脆弱的肌体,却能培养和锻炼人们的坚强意志,激发人们奋起斗争的精神,从而感天动地夺取最后的胜利。

抗击倭寇斗争,应该在福清史册上留下浓墨重彩。《福清市志》记载,从明代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至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问,福清沿海屡遭倭寇骚扰。他们登陆后,抢夺货物,奸淫烧杀,无恶不作,百姓遭殃。激起的民愤,化作团结的力量,民众多次自发组织起来,.抵抗倭寇的入侵。

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11月上旬,倭寇从莆田侵入上迳、海口等地。海口方民里义士林廷兴率领群众,扼守龙江桥(海口桥)桥头,杀死数名倭寇挡其来路,海口镇内老弱妇幼才得以逃生。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4月,倭寇一千多人进犯福清,5月12日攻陷县城。举人陈见率领百姓抗敌,与训导邬中涵、监生林鼎等壮烈牺牲。海口人谢介夫带领群众协助官兵抗倭,保卫镇东城。

P1-3

后记

之前,我出版过八本散文随笔集,两本理论评论专著,现在出版的是第九本散文随笔集。

本书汇集56篇文章,都是2006年下半年至2014年的作品。其中,大部分是从2007年4月底开始,参加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福建省作家协会组织到各县市(区)采访的成果,有46篇之多。可以说没有连续几年的采风活动,就没有这本书的问世。因此,我特别感谢各市县(区)给采风活动创造良好的条件,以及各级领导和社会方方面面对采风活动的支持帮助。

这本书能够出版,我还要感谢海峡文艺出版社编辑、校对等精心细致的辛勤工作。也感谢愿意花宝贵时间阅览这本书的读者,并欢迎批评指正!

2015年3月25日

目录

福清写意

连江旅游琐记

永泰旅游开发“三部曲”

南阳,福建的“茨坪”

怡情白云山

平潭命脉之湖

 ——重访三十六脚湖纪实

从发祥起步一路走来

 ——厦门湖里漫笔

沧海桑田 岁月如歌

我写厦门

翔安的红色记忆

一座连接古远的桥

描绘农村变化的画卷

 ——记久负盛名的“同安农民画”

海西发展新亮点

跨越海峡走向世界

山城熙熙和气中

 ——感受长泰“慢生活”

土楼奇观华夏一绝

威震闽西南的“红军会师”

 ——参观红军三平会师纪念馆记

天下水仙数漳州

花卉文化异彩纷呈

从听锦歌说起

再读晋江

山风海涛话石狮

走进安溪

海山媚韵

 ——惠安旅游胜景巡礼

德化四赞

闽南文化聚集古城魅力彰显

净峰寺与弘一法师

访□埔 探“三宝”

飞跃中的湄洲岛

再振商贸重镇雄风

仙游“仙游”

诗意凤凰山

感受魅力山城

沙县漫笔

钟灵毓秀县域幸地阜民殷百姓福

 ——泰宁发展旅游旺百业纪实

曼妙的“太极之城”

一福造端百福并臻

绿韵灵瑞

古诗文中的武夷茶

“止其所止”

 ——访武夷山止止庵

北苑勘茶小记

奇木巧结妈祖神缘

上杭百年筑“梦”

一县“四市”

天然古朴的九龙湖

与山水相融的古城墙

让中国茶成为世界第一饮

 ——福安问茶随想

松台山顶吉祥塔

 ——古田县另一座纪念碑

仁爱和谐大美周宁

蝉蜕龙变中的山城

感受福鼎山海

空濛瑰丽的嵛山岛

观翠郊古大厝“三叹”

柘荣的“小中见大”

白水洋览胜

缘起“泡蛋茶”

后记

序言

何少川

这套《“八闽风采”纪实文学丛书》,反映的都是有关福建的题材,大部分篇章是作者从《走进海西纪实文学丛书》中选取编辑而成的。

《走进海西纪实文学丛书》是一套反映八闽大地县域(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观的纪实文学集。自2007年春安溪有关方面邀请采风创作起,至今已应邀走进53个县(市、区),出版了52册集子(其中包括应省有关部门邀请采风创作的专集)。这套丛书作品都是作者深入基层创作的,体例统一,布局合理,内容全面,特色突出,文化味浓,可读性强,得到普遍欢迎。丛书由福建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福建省作家协会联合组织编写。写作和编撰过程中,得到各地党政部门的帮助和支持。

八年多来,在采风和编纂丛书过程中,共有1400多人次的作家和新闻工作者投入,是福建省史上参加人数最多、持续时间最长、成果丰硕的采风创作活动。作者老中青结合,有名老作家,也有初涉文坛的文学爱好者,有来自省里的,也有市、县的。到目前为止共创作了1100多万字作品,为福建留下了一批宝贵的文化财富,为建设先进文化和培养文学新人做出了积极贡献。

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进一步展示福建风貌,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研究决定,拟选取撰写丛书作品数量较多的作者,分期分批出版个人专辑,汇编《“八闽风采”纪实文学丛书》。专辑每册字数在20万字左右。收入专辑的文章主要选自“走进丛书”,不足的可补上撰写福建内容的纪实文学作品。第一批出12册,以后视情况将继续出版。

内容推荐

何少川此番出版的《福地行踪》,汇集56篇文章,均是“有福之地”的采风成果。这本文集的鲜明特色,可以用作者撰写厦门海沧的报告文学篇名《沧海桑田岁月如歌》来概括。该文从海沧20多年来的巨变,选取自己亲历的几个大事件,即大处落笔,细节描述,使通篇文章充满“沧海桑田,岁月如歌”的恢宏气势和历史厚重感。何少川同志独特的工作阅历是一座富矿资源,带给文章的历史穿越,纵横捭阖,思辨睿智,等等,与他“庾信文章老更成”的老道文笔融为一体,每每见诸文章之中,如《福清写意》,仅从四个章节的题目:“千年古邑”、“奋斗不息”、“屡创奇迹”、“面向海洋”,便可窥一斑;又如《永泰旅游开发“三步曲”》、《从发祥起步一路走来——厦门湖里漫笔》、《海西发展新亮点》、《跨越海峡走向世界》、《再读晋江》、《山风海涛话石狮》、《走进安溪》、《飞跃中的湄洲岛》、《感受魅力山城》、《泰宁发展旅游旺百业纪实》、《上杭百年筑“梦”》、《蝉蜕龙变中的山城》,等等,无不烙上这道鲜明的印记。当然,《福地寻踪》文集中也不泛婉约典雅如小桥流水的作品,如《一座连接古远的桥》、《绿韵灵瑞》、《“止其所止”——访武夷山止止庵》、《天然古朴九龙湖》,等等。

编辑推荐

《走进海西纪实文学丛书》是一套反映八闽大地县域(市、区)经济社会发展、地方文化特色和自然景观的纪实文学集。

何少川所著的《福地行踪》为丛书之一。

海岛,仿若坚实厚重和绵亘不断的洲陆,游离出抛撒在大海中的里星点点飞地,在浩瀚的碧波中浮游,与洲陆若即若离,一般而言都有种自然天成的魅力,引人向往。当然,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地形地貌的差异、自然气候的优劣,以及人文景观的厚薄,海岛各自有着千差万别的个性。正是这种个性使然,决定了它在人类社会中的使用价值,确立其重要与否的地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7: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