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王安石传(经典图文版)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梁启超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现代企业创新发展、政治思想改革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书!

温总理引用王安石著名的“三不足”论断,表达不断革新之决心。毛泽东、胡适、黄仁宇、柏杨等盛情赞评。

梁启超版本经典传记,解玺璋译写通透晓畅。

本书把阐述和发挥王安石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作为最重要的内容,对于他所创立的各种新法的内容及其得失,讨论得最为详细,而且往往和当今世界,特别是欧美的政治制度加以比较,使读者能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内容推荐

作为千年不遇的杰出人士,生前却被世人责难,死后数代都不能洗刷骂名,在西方有英国之克伦威尔,在中国则有宋代王安石。千百年来,王安石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设施之事功,适应于时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传诸今日莫之能废。

梁启超是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先行者。本书是代表其立宪理想的现代传记经典。钩稽甲乙、衡量是非,还原一个真实的王安石、一段真实的历史。本书视角独特、意识创新、论述严谨、评判公允,可谓是人物传记中的经典之作,读来耳目一新,启人心智。

目录

例言

叙论

王安石的时代(上)

王安石的时代(下)

王安石小传

执政前的王安石(上)

执政前的王安石(中)

执政前的王安石(下)

王安石与宋神宗

总论——王安石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一)

分配、税收和国家财政——王安石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二)

军队和国防——王安石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三)

教育和选举——王安石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四)

王安石打了哪些仗

罢官之后的王安石

王安石新政的成绩

王安石新政受到的阻挠和破坏(上)

王安石新政受到的阻挠和破坏(下)

王安石的用人和交友

王安石的家庭

王安石的学术成就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上)

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下)

试读章节

王安石的时代(上)

有史以来,中国的衰弱没有比宋代的时候更严重的了。宋代为什么这样衰弱呢?最初是由于宋太祖的猜忌,中间又有宋仁宗的松懈和丧失信心,最后则断送在朋党的互相排挤争斗之中。而王安石则不幸恰好遭逢这样一个时代,结果,只能拿生命与时势抗争,最终也未能取得胜利。了解这一点,才可以和你说一说王安石啊。

宋太祖拥有天下,实在是开创了此前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局面。为什么这么说呢?过去拥有天下的人,或者起兵于藩镇,或者起兵于草莽,或者靠了征讨和诛杀,或者靠了篡夺和禅让。周秦以前,那些成为天子的人,大概都有过与前代君主同时统治数百年的经历,这就不必说了。至于汉朝、唐朝的兴起,都是乘着天下大乱的时候,身经百战而消灭了争夺天下的群雄,他们得到天下都很不容易,花的气力也是十分巨大的。其次是曹操、刘裕之辈,他们开始都曾有功于天下,民众都对他们寄予很大希望。又等而下之的,像萧道成、萧衍这样的人,他们在本朝的朝廷上干了很久,处心积虑想得到这个位置已经好几年了,直到羽毛丰满之后,才一举夺到手中。只有宋代不是这样。赵匡胤不过是区区一个殿前都检点,相当于现在的卫戍司令吧,从一开始就不曾有过赫赫之功,也不曾想过要做皇帝。但陈桥兵变,在他醉酒尚未起床之时,黄袍已经披在他的身上了,并从孤儿寡母手里夺取了江山,太阳还没落山,事情已经办好了。所以最初他对诸将说:“你们贪图富贵,立我为天子,我有号令,你们能服从我吗?”这番话说明他是不放心的。由此看来,此前得到天下的人,他们得到天下靠的是自己的力量,只有宋代得到天下是靠了别人的力量。而能以别人的力量夺取天下给我的,也将有能力凭借他人的力量夺走我的天下给别人。宋太祖终其一生为了这件事而惴惴不安,而宋朝积弱的根本原因,就在这里。

凭借将士的力量拥立一人为天子,是宋朝的首创。但是,以将士胁迫天子,拥立他们的统帅,却不是从宋朝开始的,而是从唐朝开始的。唐代各个藩镇实行由子弟或亲信继承其职位,其实是陈桥兵变的先声。而陈桥兵变不过是这些干惯了这种僭越之事的人做的一件更厉害的事而已。很显然,废除天子这样的事,竟可以由将士来完成,这简直太可怕了。即使不是这样,而将士如果常常因为拥护另一个人就胁迫天子,那么,宋朝作为宋朝,也很难得到安宁。宋太祖赵匡胤很担心这件事,所以,他从后周的孤儿寡母手中得到政权之后,他什么事也不做,只是把削弱其将领的兵权作为首要大事来抓。藩镇制度毒害天下,大约已经有两百年了,摧毁并肃清这种制度,谁说不是好事呢?然而,过去的君主为什么安排这样的制度呢?一定有他的道理。当初设置节度使,不过是想加强边境地区的防御,使他们成为捍卫国家的长城罢了。古今中外所有的国家,没有听说过谁把军队强大当作心腹大患的。但是宋朝不是这样,它是相当急迫地想要削弱举国之民的权利,而加强君主一个人的权利。它似乎从来也没想过,如果举国之民都很弱,那么,君主用什么办法使自己强大起来呢?宋太祖说:“在我睡觉的床边,怎么能容忍他人酣睡呢!”他却不想想,在他的卧室门外,正有人惦记着他昵。看来,宋太祖的视野只是限于他的卧床而已。这就是宋朝所以为宋朝啊!

汉朝、唐朝创业的君主,他们都有统一宇内澄清天下的远大志向。宋朝在这方面有什么打算昵?铲除并消灭那些割据的藩镇,这个功劳一大半应该属于周世宗,宋太祖不过是坐享其成罢了。剩下的江南、四川、南粤等地,那些君臣只知道舞文弄墨,恣肆游乐,更有甚者,骄奢淫逸,人心解体,大军一到,无不望风归降。所以,这些小国的灭亡,是他们自取灭亡,并不是宋朝能将他们灭亡。当时,宋朝的北面有辽国,西面有西夏国,成为宋朝朝廷百年之患,宋太祖从来没在这方面留意过。是他的智力达不到吗?不是。他正千方百计地想要削弱中国的军队和国民,哪里有剩余的精力关心这件事呢?

自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以贿赂契丹人,这就铸成了我国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奇耻大辱。到周世宗,几乎就要雪耻了。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后周军队先后打下了益津关、瓦桥关、淤口关,号称三关大捷,契丹人闻风丧胆,如果老天再给周世宗一年的时间,整个燕山地区的光复,就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P29-31

序言

一、本书把阐述和发挥王安石的政治主张和施政纲领作为最重要的内容,所以,对于他所创立的各种新法的内容及其得失,讨论得最为详细,而且往往和当今世界,特别是欧美的政治制度加以比较,使读者能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

一、《宋史》关于神宗熙宁、元丰年间所发生的那些事的记载,是在南宋时期由史官完成的,元代修《宋史》的人因袭了他们的记述,其中所收集的都是反对王安石新政的人一边倒的见解,是不能当作可以引证的材料而轻信的。在这里,我要把其中污蔑王安石的地方一条条都详细地分辨清楚,另外还有若干条有异议而有待进一步考证的,也分别单列出来。

一、王安石不仅是中国的大政治家,也是中国的大文学家,因此,本书对其文章采录得就比较多。其中散见于前面各章的文章,都是与政治关系十分密切的。还有一些可以当作范文的诗词散文,也挑选了十余篇,用在最后两章里,读者由此可以比较全面地对王安石有所了解和认识。

一、写本书时,参考书用了不下百种,其中取材最多的,是清代学者、江西金谿人蔡元凤先生撰写的(《王荆公年谱考略》,蔡先生名上翔,元凤是他的字,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进士,他的学问博大深厚,他的文章华采天成,都是那个时代非常罕见的。他修撰的这部年谱,正文共有二十五卷,附杂录两卷。完成这部书的时候,他已经八十八岁,他把一生的精力都用在这本书上了。这本书流传非常少,他这个人在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中也不属于名气叫得很响的,是个不追求虚名的真君子。于是写下这几句话,纪念这位历史学家。

一、本书的写作,信笔而成,没有深思熟虑,又不曾反复审读、修改,杂乱疏漏、敷衍简单之处,在所难免,希望海内精通历史的专家学者,有不同见解的,一定要不客气地给我指出来。

作者自记

书评(媒体评论)

欲行其意而托于古,注《周礼》,作《字说》,其文章亦傲睨汉唐,如此可谓有专门之学者矣,而卒以败者,无通识,并不同知社会之故,而行不适之策也。

——毛泽东

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要有新的突破,这就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需要勇气、决心和献身精神。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如果说前者是因的话,后者就是果。5年前,我曾面对大家立过誓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今天我还想加上一句话,就是“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温家宝

看惯了近世国家注重财政的趋势,自然不觉王安石的可怪了;懂得了近世社会主义的政策,自然不能不佩服王安石的见解和魄力了。

——胡适

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当王安石对神宗赵顼说“不加税而国用足”,他无疑已知道可以信用借款的办法刺激经济之成长。当生产增加货物流通时,即使用同一税率也能在高额的流通状态里收到增税之成果。这种扩张性的眼界与传统的看法不同,当时人的眼光将一切视为不能改变的定数。因此王安石与现代读者近,而反与他同时代人物远。

——黄仁宇

王安石具有超人的智慧。

——柏杨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4 12: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