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荀子的为己之学(从性恶到养心以诚)
分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 邓小虎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邓小虎编著的《荀子的为己之学(从性恶到养心以诚)》从性恶出发,厘清人之性恶的主张不但和道德自主无碍,更恰恰是道德自主之所以能够展开的自然基础。其之所以如此,就因为性和伪其实都是多重结构的概念。心和伪并非和性情情欲同层的心理活动,而是高于自然活动的人类反省和思虑。化性起伪强调的恰恰是人做为价值主体的能动性──人能通过思虑和反省,了解道和规范,并从而安放人自然的情感欲望,使得其既得其养,更能成为别分礼等价值分际的构成元素。

内容推荐

邓小虎编著的《荀子的为己之学(从性恶到养心以诚)》之目的在于以"为己之学"来理解荀子的思想体系,而内容则集中在厘清"性恶"和"诚"这两个貌似对反的概念在这种"为己之学"中的理论地位。本书力图论证,对于求学为己的坚持,其实贯穿整个荀子思想。荀子虽然说"人之性恶",但他却不认为"性"是人的本质。对于荀子来说,"人之性恶"指的就是"情欲"有天生自然的倾向支配人,使人"役于物"。荀子所说的"化性起伪",其实就是奋起人为的主动性,建构礼义法度,转化情欲,使之不但得养,更能成为伦理价值体系的一部份,此之谓"性伪合而天下治"。"化性起伪"又同时是一种情理教育,其重点就在于通过"仁义"和"礼义"来"养心",而"诚"既是"养心"的方法,也是"养心"有成所达致的心灵状态。"仁义"和"礼义"提供了一套价值框架以供我们理解自身的情感欲望、经历感受,并指导我们对这些情感欲望、经历感受做出思虑判断和价值选取。在这个意义上,"仁义"和"礼义"构成了整全自我的基本结构。"诚"其实就是真诚、无自欺地面对一己的生命和自我,并通过"守仁"和"行义"来建构自我主宰、"重己役物"的整全自我,以及最终成就有意义的美好人生。

目录

自序

第一章 现代和为己之学

 一、现代文化的特质

 二、我为什么应该道德?

 三、儒学和己

 四、道德规范和道德主体

 五、荀子的为己之学

第二章 性恶和道德自主

 一、道德自主与性恶

 二、性恶的意涵

 三、善的根源

 四、小结

第三章 性伪的多重结构

 一、“性”的两重定义

 二、“伪”的两重定义

 三、“性伪合”的三重结构

 四、小结

第四章 道及礼的养和别

 一、“道”和礼

 二、道及礼的客观恒常

 三、礼的养和别

 四、情文俱尽

 五、性伪合及养别互构

 六、小结

第五章 人伦和学者为己

 一、基本益品

 二、人伦和情感

 三、为己和人伦

 四、养欲和化性

 五、人伦和价值追求

 六、小结

第六章 伪者文理隆盛

 一、《荀子》之前的“文”

 二、“文”“质”与“性”“伪”

 三、“文理”和“礼义”

 四、小结

第七章 诚及君子养心

 一、《不苟》篇的“诚”

 二、君子

 三、养心

 四、小结

第八章 仁义化变和诚

 一、先王和仁义

 二、为仁义法正

 三、化性和化人

 四、变应和应变

 五、小结

第九章 诚和心之主宰

 一、诚和真实

 二、“诚论”的内容

 三、仁义和心之主宰

 四、心及其主宰

 五、取舍的标准

 六、古今之正权

 七、小结

第十章 养心莫善于诚

 一、整全的自我

 二、思虑的对象

 三、自我整合

 四、道和整全自我

 五、如何生活

 六、养心莫善于诚

附录:《荀子》中的《诗》及其反映的伦理思想

 一、荀子论《诗》

 二、荀子引《诗》:君子之德操

 三、《诗》和伦理修养

附件一 《荀子》中的诗及其伦理思想

附件二 《荀子》篇章 论《诗》列表

参考文献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3: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