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信息?如何收集信息?哪些信息是科学的?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如何对信息进行分类?哪些信息是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哪些帮助?如何识别真假信息?……华春编著的《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信息》从信息的识别、收集、筛选、分类、整理、传播、特征、应用等几个方面介绍信息的基础知识,进而使我们享受信息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相信本书能够带给青少年朋友更多的信息知识。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信息/青少年科普图书馆 |
分类 | 少儿童书-启蒙益智-科普百科 |
作者 | 华春 |
出版社 | 团结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什么是信息?如何收集信息?哪些信息是科学的?信息是如何传递的?如何对信息进行分类?哪些信息是对我们有用的?信息对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有哪些帮助?如何识别真假信息?……华春编著的《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信息》从信息的识别、收集、筛选、分类、整理、传播、特征、应用等几个方面介绍信息的基础知识,进而使我们享受信息给我们工作和生活带来的便利和舒适。相信本书能够带给青少年朋友更多的信息知识。 内容推荐 华春编著的《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信息》讲述对于我们来说信息并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信息。我们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每天都不可避免的和成千上万条信息打着交道。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它的传播途径都有哪些?我们经常称现代为信息时代,在当今社会,我们人类又是如何利用信息?读完《青少年应该知道的信息》,希望并相信你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 目录 第一章 科技与财富的源泉——信息的世界 第一节 信息概述 1.漫谈信息——信息的概念 2.重要资源——信息的价值 3.五次演变——信息活动发展史 4.个性鲜明——信息的特征 第二节 信息百态 1.生命信息——大自然里的语言 2.信息存在的形式——信息的载体 第三节 信息安全 1.信息安全的概念 2.脆弱的神经——网络安全 3.行家出招——网络安全手段 4.防患于未然——逐步消除网络安全隐患 第四节 信息管理 第五节 信息市场 1.信息市场的特点 第四节 整合资源——信息收集 1.采摘撷取——信息收集 2.汲取精华——信息加工 3.慧眼独具——信息的真伪 4.去伪存真——信息的筛选 5.耳听面授——信息的传递 6.学以致用——信息的处理和使用 第五节 信息市场 1.信息市场的特点 2.信息市场的意义 第二章 科学的“顺风耳”——信息的传播 第一节 信息传播发展史 1.通信之初——烽火狼烟 2.声音通信——击鼓传声 3.地上通信——快马传书 4.天上的通信——飞鸟传书 5.新的发明——通信塔 6.远距离传声——电话通信 7.移动通信——手机 第二节 邮政通信 1.邮政的由来一邮政业的兴起 2.国家名片——邮票 第三节 电话通信 1.推陈出新——电话新秀 2.跨越空间的会议——电话会议 3.无绳电话 4.书写电话 5.IP电话 第四节 雷达 1.仿生——由蝙蝠到雷达 2.军事应用——秘密雷达站 3.神奇的“眼镜蛇”——雷达的新发展 第五节 网络通信 1.追本溯源——计算机网络发展史 2.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第三章 信息是生产力——信息的应用 第一节 信息化 1.知识改变世界——信息化 2.现代化办公——企业信息化 3.打造新型城市——城市信息化 4.现代化教育——教育信息化 第二节 信息技术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内容 第三节 信息科学 1.刨根问底——信息科学的由来 2.信息科学的内容 第四节 信息资源管理 1.企业信息资源管理 2.重要地位 3.信息资源管理与竞争情报 4.信息不对称理论 5.实现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途径 第五节 信息组织 1.信息组织概念 2.信息组织研究对象 第六节 信息经济 1.信息经济的概念 2.独到之处——信息经济的特点 3.覆盖面——信息经济的范畴 4.信息经济的确立 5.信息经济的结构特征 6.信息经济与知识经济的关系 7.信息经济时代的新特征 试读章节 1.什么是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不过真要问及什么是信息技术,可能我们还难以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 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对信息技术,也许你还看到过这样的描述: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2.信息技术的内容 信息技术由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3大支柱组成。 (1)传感技术 前面我们提到,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一起被认为是信息技术的3大支柱。根据仿生学观点来看,如果我们把计算机看成处理和识别信息的“大脑”,把通信系统看作传递信息的“神经系统”的话,那么传感器就是“感觉器官”了。 传感技术是关于从自然信源获取信息,并对之进行处理(变换)和识别的一门多学科交叉的现代科学与工程技术,它涉及传感器(又称换能器)、信息处理和识别的规划设计、开发、制造、建造、测试、应用及评价改进等活动。我们通过传感器获取信息。我们用到的传感器有各种物理量、化学量或生物量的传感器。按照信息论的凸性定理,传感系统获取自然信息的信息量和信息质量取决于传感器的功能与品质。传感器的功能与品质也是高品质传感技术系统的构造首要因素。 我们知道,信息处理包括了信号的预处理、后置处理、特征提取与选择等几个步骤。识别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经过处理信息进行辨识与分类。即利用被识别对象与特征信息间的关联关系模型对输入的特征信息集进行辨识、比较、分类和判断。传感技术包含了众多的高新技术、被众多的产业广泛采用。它也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条件,应该受到足够的重视。 为了提高制造企业的生产率(或降低运行时间)和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工业界对传感技术的基本要求,是能可靠地应用于现场,完成规定的功能。 目前,我国在传感技术上有相对的优势:我国已经形成了研究、生产和应用的体系,在人才队伍和部分传感技术方面也有相对的优势,并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基础。第二,我们目前已经有一批先进的成果。第三,这一技术作为新兴产业,有一个广阔的用户市场。第四,传感技术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在国内有一个发展的良好内部环境。 (2)计算机技术 交流包括:运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算器设计、指令系统、中央处理器设计、流水线原理及其在中央处理器设计中的应用、存储体系、总线与输入输出。 计算机领域中所运用的技术方法和技术手段。计算机技术具有明显的综合特性,它与电子工程、应用物理、机械工程、现代通信技术和数学等紧密结合,发展很快。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就是以当时雷达脉冲技术、核物理电子计数技术、通信技术等为基础的。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对计算机技术产生重大影响,二者相互渗透,密切结合。应用物理方面的成就,为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真空电子技术、磁记录技术、光学和激光技术、超导技术、光导纤维技术、热敏和光敏技术等,均在计算机中得到广泛应用。机械工程技术,尤其是精密机械及其工艺和计量技术,是计算机外部设备的技术支柱。随着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各自的进步,以及社会对于将计算机结成网络以实现资源共享的要求日益增长,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也已紧密地结合起来,将成为社会的强大物质技术基础。离散数学、算法论、语言理论、控制论、信息论、自动机论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计算机技术在许多学科和工业技术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又在几乎所有科学技术和国民经济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基本内容计算机技术的内容非常广泛,可粗分为计算机系统技术、计算机器件技术、计算机部件技术和计算机组装技术等几个方面。 P128-132 序言 莽莽苍苍的山川大地,茫茫无际的宇宙星空,人类生活在一个充满神奇变化的大千世界中。面对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古往今来曾引发多少人的惊诧和探索。它是科学家研究的课题,更是充满了幻想和好奇的青少年渴望了解的知识。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系统、全面、准确、深入地学习和掌握有关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用科学发展观引领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团结出版社按照国家确定的学生科普知识标准,编辑出版了《青少年科普图书馆》大型丛书,应该说这是一个很有意义、值得支持和推广的出版工程。 加强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工作,是加快国家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中共十七大提出要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为加快国家发展,要抓紧时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战略。把科教兴国战略放在第一位,就是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依靠科技进步,建设创新型国家;要着眼于长远,努力培养新一代创新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创新能力。大量优秀的科普读物的出版发行正是科学的教育和普及的基础性工作,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文化基础工程。 加强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工作,同时也是我们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中共十七大强调“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是“建设和谐文化,培养文明风尚”的重要内容,特别提出要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和边远地区的精神文化生活,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有关科普教育和科普读物出版发行工作,多年来得到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和相关社会团体的广泛支持。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科普事业进入法制建设和发展的轨道。为持续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科普活动,中国科协决定从2(005年起,将每年9月第三周的公休日定为全国科普日。自2003年以来,为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文化事业发展,由国家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送书下乡工程。2009年2月,中国科协等单位五年内在全国城乡建千所科普图书室的活动举行了启动仪式。多年来有关政府部门和社会团体坚持不懈的送书下乡活动,推动了科普工作在全国,特别是在农村、边远地区和广大青少年中的开展,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 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适应国家建设的发展需要,特别是广大农村、边远地区发展的需要,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像《青少年科普图书馆》丛书这样一类科普读物的大量出版,符合广大青少年探究自然科学的阅读兴趣和求知欲望,相信一定会得到青少年朋友的欢迎和喜爱。希望有更多更好的青少年科普读物出版,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为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和文化大繁荣作出新的贡献。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