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一本通(超值白金版中国家庭必备书)
分类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作者 文若愚//任啸科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诸葛亮曾说,为将者,不识天文,不晓地理,是为庸才。对于我们普通人,学习地理、具备必要的地理知识,可以增加知识储备,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旅游等都大有裨益。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一本通(超值白金版中国家庭必备书)》(文若愚、任啸科主编)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国地理”,下篇为“世界地理”,系统介绍中国的地理风貌及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概况,讲述各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多彩的人文风情,涉及气候、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经济、旅游等诸方面,内容丰富,知识性强。中国地理部分辅以民间传说、名品制作工艺等链接,对相关地理事象加以补充拓展;世界地理部分设置有“概况”栏目,扼要说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基本地理信息。同时,将不同区域的自然特色、文化底蕴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融合,图文并茂,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帮助读者快速学习和掌握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知识。

内容推荐

地理是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的学科。诸葛亮曾说,为将者,不识天文,不晓地理,是为庸才。由此可见地理知识的重要性。有些知识对个人而言,多则有益,少亦无碍,但地理知识不是这样,缺少它会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多障碍和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会使我们失去很多成功的契机。学习地理、具备必要的地理知识,了解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地域文化差异,不仅能增长见识,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旅游等也大有裨益。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一本通(超值白金版中国家庭必备书)》(文若愚、任啸科主编)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国地理”,先介绍了中国的地理环境概况和自然区划,然后以省级行政单位为单元。详细讲述了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经济、旅游等状况。并设置有民间传说、名品制作工艺等相关链接,多层次立体解读中国各地的地理风貌。下篇为“世界地理”,先介绍了宇宙的组成、地球的结构、各大洋和大洲的基本概况,然后以国家为单元,详细讲述了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经济、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辅以“概况”栏目,扼要说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基本地理信息,其面积、人口、民族、首都、地理区等状况一目了然,便于读者翻阅查找,实用性强。

同时,《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一本通(超值白金版中国家庭必备书)》配以约600幅精美图片,直观展示真实美丽的自然风景、文化厚重的历史遗迹、宏伟壮丽的都会名城、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

目录

地理是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最密切相关

的学科。诸葛亮曾说,为将者,不识天

文,不晓地理,是为庸才。由此可见地理

知识的重要性。有些知识对个人而言,多

则有益,少亦无碍,但地理知识不是这

样,缺少它会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多障碍

和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会使我们失去很多

成功的契机。学习地理、具备必要的地理

知识,了解各地的自然条件和地域文化差

异,不仅能增长见识,对于我们的工作、

生活、旅游等也大有裨益。

《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一本通(超值白金版中国家庭必备书)》(文若愚、任啸科主编)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国

地理”,先介绍了中国的地理环境概况和

自然区划,然后以省级行政单位为单元。

详细讲述了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

区划、人口与民族、历史文化、自然资

源、经济、旅游等状况。并设置有民间传

说、名品制作工艺等相关链接,多层次立

体解读中国各地的地理风貌。下篇为“世

界地理”,先介绍了宇宙的组成、地球的

结构、各大洋和大洲的基本概况,然后以

国家为单元,详细讲述了世界200多个国

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

经济、习俗等方面的知识,而且辅以“概

况”栏目,扼要说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基

本地理信息,其面积、人口、民族、首

都、地理区等状况一目了然,便于读者翻

阅查找,实用性强。

同时,《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一本通(超值白金版中国家庭必备书)》配以约600幅精美图片,

直观展示真实美丽的自然风景、文化厚

重的历史遗迹、宏伟壮丽的都会名城、

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等。图文并茂,相

得益彰。

试读章节

中国南北跨纬度将近50°。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显著,导致中国热量分布自南向北递减。冬季,太阳辐射总量由南向北迅速减少;夏季,随纬度增高白昼时间变长,北部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正午太阳高度角偏小的影响,故南北差异不大。

中国各地年太阳辐射量大约为80~200千卡/平方厘米。其中,140千卡/平方厘米年太阳辐射量等值线大致从大兴安岭西麓向西南延伸到云南和函藏交界处。以该线为界,西北部高于东南部,这是由于东南部阴雨日数较多。年太阳辐射量的分布,西北部为170千卡/平方厘米,青藏高原高达170~200千卡/平方厘米,而云贵高原、四川盆地以及南岭山地则少于100千卡/平方厘米。

中国各地太阳辐射平衡值除北纬40。以北冬季出现负值外,大部分地区全年均为正平衡,一般为50~70千卡(平方厘米·年)。海南岛地区纬度低,日照时间较长,太阳辐射平衡值较大,达70~80千卡(平方厘米·年)。川黔与南岭山地冬半年多阴雨,太阳辐射平衡值较小,只有30~40千卡(平方厘米·年)。这说明中国境内大部分地区热量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中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和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之间,季风气候显著。印度洋为中国西南部输送水分和能量。北非大陆对中国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如冬半年比较活跃的西南暖流(即热带大陆气团)。

海洋和陆地的热学性质不同,引起海陆表面热力状况的差异,导致温压场的变化,从而为季风环流的形成提供了基本条件。冬季,东亚热力性质差异十分显著,蒙古高压势力强大,太平洋上为阿留申低压,冷高压几乎控制全国,气压梯度力由大陆指向海洋,盛行偏北气流,是为冬季风。夏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作用方向与冬季相反,北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势力大为增强,印度低压发展,气压梯度力由海洋指向大陆,盛行偏南气流,是为夏季风。春秋两季是冬夏高低气压相互消长时期。高低气压中心势力的强弱,位置的年际变动,是制约中国气候季节变化的基本因素。同时,太阳辐射的季节变化、高空行星风系环流及其强度的变动,影响着对流层低层大气环流,从而也影响到中国各地的天气和气候。

地形对水热状况起着重新分配的作用,从而影响到天气与气候。中国境内山地分布很广,有不少绵延百里、千里的巨大山脉走向与气流运行方向近于直交,对气流起屏障与抬升作用。北方来的冷空气受到层层山地阻碍,其强度大大削弱,只是在穿越山口和东部平原时,冷空气势力才显现其强大。夏季暖湿气流在翻越山地时,迎风坡因气流抬升多雨,背风坡与谷地则因气流下沉,焚风效应显著,降水大为减少。青藏高原隆起后,对中国天气、气候乃至其他自然环境都产生重要的影响。高原所处纬度是北纬28。~36。,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其上空多属高空西风盛行区。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通过它的动力分支作用、阻挡作用、冷热源作用,对中国天气和气候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高原的动力分支作用

冬季由于高空西风带南移,青藏高原迫使4000米以下的高空西风分为南北两支,北支在大高原的西北侧成为西南气流,绕过新疆后又转为西北气流;南支在大高原的西南侧成为西北气流,绕过高原南侧后又转为西南气流。这两支气流物理属性不一,并在高原东侧汇合东流,从而影响到中国东部地区的天气和气候。高原的动力分支作用,扩大了高空西风带的影响范围,其南界可达北纬15。~20。,使得中国江南地区冬季经常受到来自热带的暖湿气流影响。

高原的阻挡作用

高原本身巨大的海拔,阻挡了高原低空南北气流交换。在冬季,高原阻挡着西北冷空气南下,这既有利于冷空气在高原北侧堆积,又迫使冷空气行径偏东,从而加强了东部地区冷空气势力;在夏季,西南季风盛行,高原既阻挡了西南季风北上,使高原内部和西北地区干旱程度加强,导致荒漠伸展到更高的纬度,又迫使西南季风绕高原东南侧循河谷北上,输送大量的能量和水汽,加强了高原东侧降水过程,使高原东侧热带范围循南北向河谷伸展到北纬29。附近:。·高原的冷热源作用 在冬季,因高原海拔高,冰雪覆盖面广,大气透明,地面长波辐射强烈,广大高原面是个冷源,近地面形成低温高压中心,它叠加在蒙古冷高压之上,从而大大加强了蒙古冷高压势力,使中国东部地区冬季更加寒冷,以至中国亚热带北界比同纬度大陆西岸要向南推移4~5个纬度;在夏季,正午太阳高度角增大,太阳辐射大为增强,裸露的地表吸热迅速,地面增温很快,低空气温高于四周同高度大气温度,高原近地面形成高温低压中心,它叠加在印度热低压之上,从而大大加强了印度热低压势力,越过赤道的东南信风转向为西南季风具有更为强大的吸引力,这是夏半年西南季风势力强大的重要原因。因此,青藏高原的冷热源作用,对中国季风环流起着维持和加强作用。夏季,高原200毫巴上空则形成高温高压,称西亚高压或青藏高压,它的位置相当稳定,范围较广。由于它的存在,青藏高原等压面向高原南北两侧倾斜。其北侧维持一支强劲的西风气流,是夏季华北、华西降水形成条件之一·南侧维持一支东风气流,同副高南侧偏东气流一致,它们,与西南季风交绥,形成热带辐合带,为夏半年台风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流条件。

在环流转变期间,某些重要的环流现象几乎同时或有顺序地出现。例如,西南季风的爆发与长江流域梅雨几乎同时开始。青藏高压是夏季东亚大气环流中的一个重要系统,它对中国东部地区的旱涝有一定影响。7、8月份,东经120°和东经110°上空高压脊线位置如果偏北,长江中下游大范围地区将出现干旱,华北多雨;高压脊线位置如果偏南,长江流域多雨,华北将出现干旱。青藏高原的动力和热力作用的综合影响,扩大了高原地形作用的有效高度,高原地区准静止高气压系统可以发展东移,使高原以东地区产生暴雨和洪涝。大气环流的基本特征

【冬季】蒙古高原中心气压值极盛时可达1050毫巴,势力强大,控制着亚洲大陆;盘踞在北太平洋的阿留申低压,中心气压在1000毫巴以下,势力大为扩展。前者是大陆反气旋中心,中纬度大陆气团的重要源地,后者是西来气旋的归宿。蒙古冷高压活动,影响到中国大部分地区冬季的天气与气候。大致说来,冬季的天气过程,就是一次又一次冷空气活动,并实现降温的过程。川西、云南高原,冬季主要受热带大陆气团(西南暖流)的影响,成为中国冬季的相对温暖中心。高空西风气流被青藏高原分为南北两支,南支自大高原南侧流过,转变为暖湿的西南气流,它与南下冷空气交锋,造成贵州高原、四川盆地等地区的冬季阴雨连绵。

[春季】这是气压场转换的过渡季节。蒙古高压和阿留申低压势力衰退,海洋上副热带高压逐渐增强西伸,大陆热低压开始形成。因此,四个气压中心都影响中国,风向多变,南北气流交换复杂,中纬度地区气旋活动频繁。

【夏季】与冬季相反,夏季亚洲大陆是强盛的热低压,中心气压值约为995毫巴,西北太平洋是强盛的高压区,中心气压值常在1030毫巴上下。中国大部分地区受热带、副热带气压系统控制,热带海洋气团盛行,影响范围广,历时亦较久。每年约在6月上旬,副高北移,西南季风势力增强,江淮梅雨随即开始。7、8月,当副高再次北跳,长江中下游产生伏旱、酷暑,华北与东北雨季先后开始。此时,副高南侧以南是赤道辐合线位置所在,为台风的生成与发展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

【秋季】这是夏季环流转换为冬季环流的过渡季节。9月上旬,蒙古高压出现,并可南侵到较低纬度,此时副高仍在较高纬度,从而形成暂时的高低空高压重合现象。除西南地区仍受西南季风影响多阴雨外,全国大部分地区呈现秋高气爽天气。10月份西风带南移,西南季风撤离大陆。这时,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向东南退缩,阿留申低压加紧扩展。11月上旬后,蒙古高压控制着大陆,冬季风迅速南下,出现冬季环流形势。

季风进退  .

3月上旬,中国南部开始受夏季风(东南季风)的影响。此后,夏季风逐渐北进。4月下旬华南夏季风盛行,华中受影响。7月中旬华北夏季风盛行,内蒙古南部、东北南部受影响。盛夏夏季风到达最北位置我国东北。夏季风自北向南撤退,一般始干8月底9月初。冬季风随即南下,9月底或10月初到达华南。冬季风自北向南先后不到一个月即可影响全国,而夏季风从开始登陆到全国盛行,历时四个月。这表明,中国夏季风的来临是缓进的,它的退却是相当迅速的。中国西南部,夏半年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西南季风在6月上旬以突然爆发的形式向北推进,极盛时可循青藏高原东缘影响到北纬30。以北。华南也可受到西南季风影响,但通常只能达南岭山地附近。在冬夏季风进退过程中,随着每一次季风进退,气象要素都相应地发生变化,其中以降水量空间变化尤为突出。从多年平均状况来说,4月中旬华南沿海出现雨带,以后有顺序地北移。6月上旬雨带北进到华南,6月中旬雨带跃进到江淮流域,7月中旬雨带跃过淮河而达黄河中下游,7月下旬华北雨季开始,8月中旬雨带达最北位置我国东北。

寒潮、梅雨是对中国气候有重要影响的天气系统,涉及范围很广,东南沿海则还受到台风的侵袭。这三类天气系统与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尤其影响到农业生产。

在冬季,一次冷高压活动,会同时带来一股冷空气侵袭。当强冷空气南下时,其经过的地区急剧降温,出现严重霜冻,并伴随大风或雨雪天气过程,称为“寒潮”天气。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一次强冷空气活动对各地的影响程度并不相同。中国气象部门规定:就全国来说,一次冷空气入侵,能使长江中下游及其以北地区48小时内降温10℃以上,长江中下游最低气温≤4℃,陆上有相当于3个大区出现5~7级以上大风,则称为“寒潮”。如果在48小时内降温14℃以上,大陆上有3~4个大区出现5~7级大风,沿海所有海区先后出现7级以上大风,则称为“强寒潮”。寒潮同时带来的大风降温对农牧渔业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负面影响很大,属灾害性天气。但寒潮活动又会给一些地区带来降水,有利于农业生产。P11-13

序言

我们中国评价一个人有学问,常用“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这句话,足见国人对地理知识的重视。有些知识对个人而言,多则有益,少亦无碍,但地理知识不是这样,缺少它会给工作、生活带来很多障碍和不必要的麻烦,而且会使我们失去很多成功的契机。古往今来的政治家、军事家无不重视对地理知识的学习。诸葛亮曾说,为将者,不识天文,不晓地理,是为庸才。一代伟人毛泽东年青时就博览了许多地理书籍,在艰苦的抗战年代,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会认真考察当地的地理条件,抓住有利时机果断做出战略决策,赢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胜利。对于我们普通人,学习地理、具备必要的地理知识,可以增加知识储备,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旅游等都大有裨益。

现实生活中,通过出差旅游、资源开发、筑路架桥、商业投资等日常活动,人们都在有意或无意地与“地理”打交道。当你打开电视,看到巴西正在举行丰富多彩的节日庆祝活动,或印度尼西亚遭遇了重大灾难时;当你打算出国留学或出差旅游,需要提前了解必要的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相关地理信息时;当你的家乡在建设国家重点工程项目,要开发当地的某种自然资源,或采取措施减轻环境污染时;当你所经营的生产型企业要在外地开拓新市场,想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降低成本,或更好地满足当地居民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时;当你想游遍大江南北,却对中国各地的地理风貌知之甚少时……你一定会深刻体会到地理知识的匮乏带给你的遗憾。

所以,对于普通读者而言,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内容广博庞杂的地理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一本通》。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中国地理”,先介组了中国的地理环’境概况和自然区划,然后以省级行政单位为单元,详细讲述了中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行政区划、人口与民族、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经济、旅游等状况,系统展示悠久的中华文明渊源、壮美绮丽的疆域风光、地域分异明显的环境资源、因地制宜的工农业生产,还有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并设置有民间传说、名品制作工艺等相关链接,多层次立体解读中国各地的地理风貌。下篇为“世界地理”,先介绍了宇宙的组成、地球的结构、各大洋和大洲的基本概况,然后以国家为单元,详细讲述了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经济、习俗等方面的知识,系统、全面地展示了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地域风情。而且辅以“概况”栏目,扼要说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基本地理信息,其面积、人口、民族、首都、地理区等状况一目了然,便于读者翻阅查找,实用性强。

同时,我们也没有忽视本书的审美要求。在配图方面,我们配以约600幅精美图片,包括真实美丽的自然风景、文化厚重的历史遗迹、宏伟壮丽的都会名城、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采用科学简明的体例、通俗流畅的表述、精美的装帧设计,全方位展现中外地理的“差异之美”和“变化之美”。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在编写过程中,部分参考了地理方面的经典著作中的相关论述,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网站最新公布的有关数据资料,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时效性。

本书将不同区域的自然特色、文化底蕴与现代设计理念完美结合,融科学性、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可读、可查、可藏,是一部权威实用的地理工具书。在阅读过程中,读者既能提纲挈领地把握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的总体面貌,轻松获取地理知识,又能获取愉快的阅读体验和广阔的想象空间。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 18:1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