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宗一郎,日本实业家、工程师、本田汽车创始人。本出宗一郎出身贫寒,却是一个天才发明家,从小迷恋机器,为实现研制汽车的愿望,他应聘到一家汽车修理,一做了6年的帮工,直至全面掌握汽车的修理技术。作为本田汽车的创始人,本田宗一郎以过人的胆识和科研精神,把本田从一个摩托车修理厂发展为世界头号摩托车公司和汽车生产企业,被现代工业界誉为“继亨利·福特以来唯一的最杰出、最成功的机械工程企业家”。
兰涛编著的《别给人生设限:本田宗一郎的商道公开课》主要讲述了本田宗一郎的成长经历及创业心得,将一个最为真实的本田宗一郎展示给读者,并希望读者能从本书中得到一些有益的启迪。
《别给人生设限:本田宗一郎的商道公开课》共分3篇,第一篇讲本田宗一郎的创业史,读者可以在这点点滴滴中体悟到本田宗一郎对于事业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著追求。第二篇主要讲本田宗一郎的经营管理理念,读者可以从微观的角度领悟本田公司成功的秘诀,从中汲取宝贵经验。第三篇主要讲本田宗一郎的人生智慧,读者可以从其中感受到这位伟大企业家所散发出来的巨大的人格魅力。
《别给人生设限:本田宗一郎的商道公开课》由兰涛编著。
全村最淘气的孩子
本田的家乡是一个山清水秀的村庄,在这里生活的孩子们从来不缺少游玩的去处。春天,他们三五成群去山上采山菜,四处寻找蝙蝠巢,屁股坐在树叶上从斜坡急滑而下;夏天,河流就是他们的天堂,他们一头扎进河里游泳,坐着木筏顺流而下;秋天,是捡栗子的季节,他们经常吃栗子吃到肚子鼓鼓的;冬天,天气冷了起来,他们就在雪地里玩陀螺。本田对于这些孩子们的游戏,一项都没有落下过。
本田喜欢游泳,很多时候,他放学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跳进河里游上一圈。等游完泳再回家吃饭,父亲的责骂对他起不到多少作用。就是在他游泳玩水时,他发现了一个好玩的现象:即使是再重的石头,也会被水冲走;河里漂流的木头再大,也会顺着水流从上游往下游浮去。虽然这都是些司空见惯的事,但本田却觉得很有意思。这个细小的发现却和他后来搞水力发动机拥有很大关系。
本田的学习成绩是全班最差的,逃学是他经常干的事,而且本田很喜欢恶作剧,他是很多恶作剧的“始作俑者”。为此,老师给他带了一顶大帽子:全村最淘气的孩子。
他曾经讲过这样一件事:“父亲从未对我说过要好好念书之类的话,但我也不想让父亲看到成绩单上的丙字,于是我便用坏车胎橡皮刻了个章。因为成绩单上须盖有父母的印章才能证明确实给家长过目了。我就伪造了印章,瞒着父母,自己盖上后还给老师。但毕竟儿时的智慧有限,没注意到印章的字体必须反着刻,不过我的印章没事儿,因为‘本田’两个字均左右对称。我朋友也不想让家长看成绩单,让我给他刻个章,自己盖到成绩单上,结果因为字体左右颠倒坏了大事,挨了好一顿骂。”
少年时代的本田简直把淘气当成了自己的专利。他就像是一个不知疲倦的马达,时刻上演着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糗事。他的和服袖管上因为擦着鼻涕,老是像涂了层合成树脂般硬邦邦的,且咔嚓有声。学校后面有个瓜田,他经常悄悄钻到田里偷吃西瓜,他在西瓜上开个小口,插上麦管,把瓜汁吸得干干净净,然后将小口朝下放回原处。本田吃西瓜的方法很是有趣,从这点也能看出这个好玩机器的少年,满脑子都是鬼点子。
学校附近有一个寺庙,每天正午时分必敲钟鸣示,村里人都凭钟声来安排午饭时间。一天,本田从学校逃出来后跑到后山闲逛,结果肚子饿了,可是还不到吃饭的时间,这可怎么办呢?他一摸脑袋,计上心来。想到就干,于是他悄悄登上了寺庙的钟楼,敲响了寺庙的钟。敲完之后,一溜烟儿跑回了家,一进门就看见母亲正准备做饭,他因此如愿提早把午饭吃进了肚子。
本田家附近有个石材店,店前面的场地上放了一尊刚完工的地藏王菩萨石雕。本田对那尊地藏王菩萨石雕鼻子的形状不甚满意,于是,趁石材店老板不在,他就偷偷用铁锤给石雕做起了“整形手术”。结果由于用力过猛,石雕的鼻子一下子被敲掉了。这起看起来很损的恶作剧,却是本田爱好“修理”的最好证明。
父亲的教诲
本田宗一郎的父亲名叫本田仪平,曾是一名海军士兵,退役之后,回到家里开了一个铁匠铺。本田仪平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的人,为了能够改善家里的生活环境,他整天在铁匠铺里辛勤地劳作。
作为家里的长子,本田宗一郎在很小的时候就看着父亲整天没日没夜地干活。每当看见父亲浑身湿透的样子,本田的心里就很不是滋味。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本田似乎比其他孩子懂事很多。
本田常要背着妹妹上学,放学回来后,就会跑到铁匠铺帮父亲拉风箱、打农具。父亲每次看到本田的脸上挂满了汗珠,都会心疼地让他去别处玩。可本田从来不听,依旧坐在那里拉个不停。当然,他更关注的还是父亲到底是如何打铁的。 一次,他在给父亲拉风箱,拉得“吧哒吧哒”响,熊熊的火苗直往上蹿。半天,炉膛里的菜刀坯子终于烧得火红。只见父亲拿起一只长钳子,伸进火里熟练地把菜刀夹出来,放到了铁砧上,然后立马拿起一柄铁锤,叮叮哨哨地敲打起来,动作熟练而且迅速。本田见父亲满头冒汗,心里有些心疼,便问父亲:“爸,您一下一下慢点儿打不行吗?打得太快,多累人啊。”父亲看了他一眼,说道:“动作慢了,菜刀就冷了,冷了就打不出来了。所以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快,不能慢慢吞吞的。”
“要快,不能慢吞吞。”就是父亲的这句话,深深震撼了本田,从那以后他告诉自己:“做事就要雷厉风行,不能浪费时间。”直到几十年后,本田仍然把这句话铭记在心。又有一次,本田宗一郎见父亲一连把3块铁坯放在铁砧上,迅速轮换着锻打,那动作真是又快又熟练,而且一下一下的很有节奏感。本田宗一郎的好奇心又开始冒出来了,他随口问道:“为什么要把它们放在一起打呢?一块一块地打岂不是更容易?”
父亲笑了笑说:“这几块形状小,可以一起打。能够一起打的铁,就不要分开打,这样可以加快速度、节省时间。你要记住:做事要讲速度,一天能干完的活不要拖到第二天,因为每天都有新的工作等着你去做。”本田边看着父亲,边点头。
对于童年的本田来说,父亲的教诲就像是一盏启明灯,照亮了他那颗小小的心灵。在此后的几十年里,本田一直奉行着童年时父亲教给他的这种原则,无论做什么,都要在第一时间里解决,决不拖拖拉拉,明日复明日。
因为本田仪平是军人出身,所以对时间要求非常严格。他经常教育本田要拥有时间观念。如果本田起床晚了或吃饭不能按时赶到,父亲就会对他大发脾气。他常说:“趁热打铁,‘趁热’是指铁烧得通红,达到最高温度,从炉中取出来的那一瞬间。抓住这一瞬间下锤,就会产生新的热能,降下来的温度就会回升。如果错过良机,铁变脆了,容易折断,就有可能前功尽弃。”
这是父亲从无数次的失败中得出的经验。他不希望本田从小就养成散漫的习惯,由于父亲的长期影响与管教,本田宗一郎也逐渐养成了良好的时间观念。从某种程度上说,本田日后之所以能够成就辉煌的事业,与他拥有良好的时间观念是分不开的。
本田曾这样说:“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满足自己多少要求呢?这就是人生的目标,所以速度很重要d这样一来,时问就比金钱更重要。”
在短短的50年间,本田技研工业公司急速跨进世界级大企业的行列。如今,在摩托车王国里,本田技研工业公司不仅在日本称雄,就是放在全球来看,也是首屈一指的。父亲“趁热打铁”的经验,培养了本田宗一郎“分秒必争”的信念。日后,当本田成立了自己的本田公司之后,他还把这种信念演化成了经营理论:“许多人把事业的要素归纳为资本、劳动、经营这三者,而把最重要的因素——时间给疏忽了。不管何等卓越的创新和发明,在迫切需要它时不能提供,它就毫无价值。”P4-7
本田宗一郎是国际著名汽车品牌——本田汽车的创始人。可以说,他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国际汽车业内名声最为响亮的人物。在那个年代里,本田宗一郎凭借着自己超强的实力亲手打造出了当今世界顶级的摩托车、汽车国王。如今,本田汽车遍布在世界每一个角落,这些都是本田宗一郎用心血和汗水造就的奇迹。
我们不能不承认,本田宗一郎的一生是充满传奇的一生。
和其他创业者相比来说,本田因家境贫寒,而且他并没有读过太多的书,很小的时候就辍学在家和父亲一起打理他的铁匠铺。但他拥有着一种对机械的热爱之情。当其他孩子都在成群结队地玩耍时,他却对汽车着了迷。那个时候,只要街上驶过一辆汽车,本田就遇到了一件值得开心的事——看到汽车对他来说就是一件最兴奋的事。汽车在前面跑,他就不管不顾地在后面追,虽然最终还是被汽车甩得很远,但他却因为闻到了汽油味儿而显得心满意足。
因为对汽车的狂爱,本田从小就为自己立下了一个远大的志向:将来一定要亲手制造出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自从树立了自己的梦想,本田浑身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他每时每刻都在想着怎么为实现这个梦想而奋斗。此时,父亲的铁匠铺也已经改为了修理铺。本田每天在修理铺里帮忙,他对自行车的修理非常感兴趣,但是他的目光却完全不在修理自行车上面。
突然有一天,他在一份杂志上看到东京的一家修理厂正在招收学徒,他兴奋得不得了,跟父母商量过后,便只身一人去了东京,当了一名汽车修理学徒。起初,本田的师父并没有给他安排正经事做,而是让他看管孩子。本田为此十分沮丧,但想到心中的梦想,本田还是硬着头皮坚持了下来。在这期间,他边看管孩子,边学习修理知识,最后终于得到师父的肯定,成为一名正式的汽车修理工。
但这根本不是他的最终目标,他的目标是要建立起自己的汽车公司。几年之后,有了技术和积蓄的本田创办了一家摩托车生产公司,由于经营有方,本田赚取了很高的利润。
随着实力的增强,本田开始把目光对准了汽车业。以此为目标,本田开始了夜以继日地研究,几年之后,本田汽车公司终于在东京落户了。然而,此时的汽车市场早已是美国的天下,想要从那些汽车巨头的手里争夺一块领地,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本田倔犟的性格和不服输的精神让他从未想到过后退半步。
他坚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努力,就没有什么难事。就这样,在周围一片质疑声中,本田带领着他的员工开始了向世界汽车顶峰的艰难跋涉。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本田的精心经营下,本田汽车公司用了几十年的时间,成为世界汽车业里最具实力的公司之一。这是一个让业界不得不刮目相看的奇迹,而本田自己也因此成为国际汽车业内赫赫有名的人物。
他的成功让当时很多有名望的人都啧啧称赞。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美国汽车推销商乔治·吉拉德曾经这样评价本田宗一郎说:“本田宗一郎是自亨利·福特之后世界上最有才气、最成功的机械工程企业家。”
人们在称赞本田宗一郎成功的同时也在质问,究竟是什么造就了他的成功?其实,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本田宗一郎本身对于汽车的狂热;二是因为他那独树一帜的经营理念。
本田宗一郎是地地道道的技术家,他天生聪颖、爱动脑筋,每次研究起技术来,都会废寝忘食。可以说,他对于技术有着天生的向往和追求。他永远不会满足现状,在他看来,只有不断地创新才能赢得胜利。所以,他经常鼓励研究人员要学会动脑筋,多搞发明创造。也正因为此,本田公司的很多项技术和专利引领着世界汽车业的潮流,对汽车业技术的革新起着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除了对技术的执著追求以外,本田宗一郎对于公司的管理也十分重视。在他看来,人是一切的根本,他认为管理公司的中心就是管理人。而且在本田宗一郎掌管本田公司的几十年里,创造出了很多独特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比如,他从不聘用唯命是从的人,因为他认为只有敢于挑战权威的人才有可能发明出别人发明不了的东西。他对于员工从来都讲究一视同仁、平等相处。因此,他设立了提案制度,鼓励员工提出自己的意见,然后要求公司的管理层根据员工的提议对工作做出相应的调整。他不喜欢模仿别人,因此他总是要求员工们要想别人所未想,勇于创新。他要求公司的管理人员不能整天待在办公室里,要到现场去亲自监督、参与生产,等等。正是在这些理念的浸润下,本田公司的员工成为当时最有竞争力和执行力的员工。当时所有人都以能进本田公司工作而感到自豪。
此外,本田宗一郎对于产品的质量要求极高,甚至近乎苛刻。在他看来,产品只有保证质量,才能赢得顾客的喜爱和信赖,公司才能不断发展下去。对待顾客,本田宗一郎认为顾客就是上帝,本田公司的工作宗旨就是要竭尽全力让顾客满意。他经常告诫员工,严把质量关,所有不合格的产品都必须返工。为此,他提出了“三高兴”原则,即生产者高兴、销售者高兴、购买者高兴。他把这一原则当成是本田公司的宗旨。 对于这样一个传奇人物,很多人都抱着敬而远之的心态,其实本田宗一郎在日常生活中是个极其平易近人的人。他不仅具有着让人赞叹的能力,也同时是一个充满人格魅力的人。
他公私分明,不让自己的亲属在公司工作,坚决禁止亲属动用公司的共有财产。他相信榜样的力量,一直以身作则。甚至有一次顾客的牙套掉进了厕所里,他都亲自捡起来洗干净。他把员工当成是自己的家人,经常和他们聊天,甚至是开玩笑。他也从不像其他领导那样等级分明、高高在上,他一生中,穿得最多的衣服就是工作服。他几乎不会待在办公室,他一生中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到了晚年,他辞职退休之后,仍然没忘对社会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为此,他经常参加一些慈善活动,为的是要回报社会多年来对本田公司的支持和帮助。
本田虽然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创造了数不清的财富,但他十分节俭。在他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刻,他还立下了葬礼从简的遗嘱。
如果你对这位创造了无数传奇的人物感兴趣,就请继续读下去,在文中细细品味他的成功与辉煌。
本书共分3篇。第一篇的内容主要是讲本田宗一郎的创业史。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本田宗一郎一步步走向成功的点点滴滴,你可以在这点点滴滴中体悟本田宗一郎对于事业的热爱和对梦想的执著追求。第二篇的内容主要是本田宗一郎的经营管理理念。在这里,你可以从微观的角度深刻领悟本田公司成功的秘诀,并且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第三篇的内容主要是讲本田宗一郎的人生智慧。在这里,你可以进一步领略这位伟大人物在日常生活中所散发出来的巨大人格魅力。
最后,希望本书可以为你带来一次愉快的阅读体验,希望你能从书中领悟到做人的哲理和经营事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