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肖复兴编著的《面包房》是走进校园·走向经典书系之一种,主要收录了著名作家肖复兴的40多篇作品,包括有些年月、雨果故居前、白桦林、史可法的扬州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细腻,并以十多篇为大中学教材选用,基本体现出作家近年来的创作成就。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面包房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肖复兴 |
出版社 | 东方出版中心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由肖复兴编著的《面包房》是走进校园·走向经典书系之一种,主要收录了著名作家肖复兴的40多篇作品,包括有些年月、雨果故居前、白桦林、史可法的扬州等。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构思精巧,文笔细腻,并以十多篇为大中学教材选用,基本体现出作家近年来的创作成就。 内容推荐 由肖复兴编著的《面包房》这本散文集,所选的只是作者近年所写的散文的一部分。选择的标准,只有一条,即为了适合青年朋友特别是校园里的中小学生们的阅读。全书分为这样五大类内容,分别为写人、写景、写情、写生活拾零、写艺术感悟。这些文章,远谈不上经典,只是希望青少年朋友们还愿意读,读后还能够若有所悟,会心一笑。 目录 第三种友谊 朋友之间 友谊比爱情更长久 我的老师 北大荒散记 母亲的诗篇 清明忆 冷湖之春 童年往事 老街赋 有些年月 缤纷如雨的星花下 印第安纳速写 巴黎之外 博斯普鲁斯海峡漫步 雨果故居前 春天去看肖邦——肖邦故居记 来自波希米亚森林——德沃夏克故居记 面包房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母亲 喝得很慢的土豆汤 青木瓜之味 前面遭遇塌方 年轻时去远方漂泊 聪明只是一张漂亮的糖纸 拥你入睡 花边饺 荔枝 苦瓜 母亲和莫扎特 两角钱 超重 风中华尔兹 母亲的画 鱼鳞瓦 永远的校园 白桦林 胡杨树 杜鹃,杜鹃 水之经典 草是怎样一点点绿的 城市的雪 是什么把水弄脏 天池浪漫曲 阳光的感觉 童年的小花狗 宽容是一种爱 学会感恩 奥斯维辛的雪 孤独的普希金 史可法的扬州 暮年放翁和晚年雷诺阿 寻找贝多芬 小溪巴赫 莫扎特的单簧管,巴赫的双簧管 后记 322爱情和人的激情是连在一起的;而 试读章节 因此,即使平常的日子再忙,逢年过节,我们这些朋友都要聚一聚。我们这里许多朋友,虽然并不常见常联系,甚至连如现代年轻人煲粥一样方便打个电话或寄一张时髦的贺卡都不经常,而只是靠逢年过节这样仅仅少数几次的见面来维持友谊的,但那友谊是极其牢靠的。这是我们这一代友谊特殊的地方。这在可以轻易地找到一个朋友,也可以轻易地抛弃一个朋友的当今社会,就越发显得特殊而难能可贵。这种友谊讲究的不是实用,而是耐用;它有着时间作为铺垫,便厚重得犹如年轮积累的大树而枝叶参天。如果说那个悲凉的时代曾经让我们失去了一些什么,但也让我们得到了一些什么,那么,我们得到最可宝贵的之一就是友谊。友谊和爱情,从来都是在苦难土壤中开放的两朵美丽的花。只是和爱情不同,爱情需要天天一起的耳鬓厮磨,甚至性的交融,拒绝距离;而友谊只需哪怕再遥远的心的呼唤就可以了,并不害怕距离的阻隔。所以,这样的友谊之花就开得坚固而长久。 有一年春节,我们聚会的时候,得知一个当年在一起插队的朋友患了癌症,大家立刻倾囊相助,许多朋友是下岗的呀,但他们都毫不犹豫地拿出带着的所有的钱,那钱上带有他们的体温、血汗、辛酸和心意。看着这情景,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我知道这就是友谊的力量,是我们这一代人独特的友谊。 我想起1973年的春节,由于我是赶在春节前夕回北大荒去的,家中只剩下孤苦伶仃的父母。在春节这一天,我的三个留京的朋友买了面、白菜和肉馅,跑到我家陪伴两位老人包了一顿饺子过的春节,帮助我弥补闪失而尽一份情意。这大概是我的父母吃的唯一一次滋味最特殊的大年饺子了。就在吃完这顿饺子以后不久,我的父亲一个跟头倒在天安门广场前的花园里,脑溢血去世了。如果他没有吃过这一顿饺子,无论是父亲还是我,都该是多么的遗憾而永远无法补偿。那顿饺子的滋味,常让我想象着,除了内疚,我知道这里面还有的就是友谊的滋味,是我们这一代永远无法忘怀的友谊。 我还想起有一个冬天的夜晚,开始只是我们少数几个入的聚会,商量给我们当中朋友的孩子尽一点心意。因为他们的孩子在北大荒落生的时候,条件太艰苦简陋,落下了小儿麻痹瘫痪至今。如今孩子快20多岁了,我们想为孩子凑钱买一台电脑,让他学会一门本事将来好立足这样越发冷漠的世界,让他知道在这个世界上他不是孤独无助的,他的身边永远有我们这些人给予他的友谊。谁想,一下子来了那么多曾经在一起插队的朋友,当中还有下岗的人,纷纷掏出准备好的钱。一位朋友还特意带来了他弟弟的一份钱和一份心意。后来,这个孩子用这台电脑设计出自己构思的贺卡,并打出来他写给我们这些叔叔阿姨的信时,我看到许多朋友的眼睛湿润了。我知道这就是友谊的营养,滋润着我们的下一代,同时也滋润着我们自己的心灵。 现在,常有人说我们这一代太爱怀旧,有说是优点,有说是缺点。我们这一代怎么能不爱怀旧呢?那个逝去的悲凉时代,已经让我们彻底地失去了青春乃至一切,只剩下了这种美好的友谊,怎么能不常常念及而感怀呢?况且它又是那样温暖着、慰藉着我们在艰辛中曾经破碎的心、在忙碌而物欲横流中已经粗糙的心。这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第三种友谊,不带势利,而伴随美德;不随时世变迁,而常青常绿。 以感情而言,我以为爱情的本质是悲剧性的,真正的爱情在世界上极其稀少甚至是不存在的,所以千万年人们在艺术中才永无止境地讴歌和幻想它;而友谊却是存在于我们身边的,是对爱情悲剧性一种醒目而嘹亮的反弹。 P2-P3 序言 走近经典:当代散文的高端追求 古耜 经典化的概念应不应该与当代散文相衔接?这一问题涉及到时下文坛带有根本意味的分歧即“当代文学经典化究竟是不是伪命题”,所以,观点不同的论者很可能会作出截然相反的回答。 而在我看来,提出当代文学经典化,其真正的意义,恐怕不是匆匆忙忙地给同时代的作家作品贴标签,排座次,下断语;而是要确立一种标高,倡导二种追求,形成一种风气。这种标高、追求和风气,对作家而言是创作上的“取法乎上”;对社会而言是接受上的披沙拣金。正是立足于这样的认识和理解,把经典化概念引入当代散文,不仅是应该的,而且是必须的。 第一,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散文依旧保持着繁荣发展的态势,但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扰。这突出表现为:一种透显着后现代意味的“全民写作”潮流,强势袭来且历久不衰。这一潮流尽管包含着现代散文所珍视的民间性、原生态、率真感和自由感;但同时也加剧了散文写作须警惕的杂芜感、粗鄙感、碎片化、极端化,乃至“去深度化”、“非艺术化”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当代散文如何同“全民写作”展开积极有效的对话交流,进而撷英咀华,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优化自身,便成了一项无法回避的重要任务。 而要完成这项任务,无论精英散文家还是大众写作者,都需要付出多方面的探索与努力,其中最重要和最根本的一条,便是坚持对经典的敬畏,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起经典意识与经典诉求。因为只有这样,色彩缭乱、音质嘈杂却又生机勃勃的“全民写作”,才有可能获得正确引领和有效提升,并最终聚集和呈显自身的正能量;也只有这样,当下的散文创作,才有可能面对无边的喧嚣与扰攘,保持一种精神言说所必须的清醒、睿智与高蹈,进而叩问历史的发展和人类的生存。 第二,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散文的突出特征之一,是文体的边缘性和兼容性,即:它可以自我为圆心,同文史哲经诸领域几乎所有的现象与话题,作自由亦自然的融通与嫁接,从而直接准确地传递作家的所闻所见、所知所感和所思所悟。这种得天独厚的文体优势,决定了散文对于一个民族经典的生成,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而古今中外的思想和文化元典大都以散文形式存在,恰好说明了这一点。从这样的背景和事实出发,今天的散文家在创作实践中,理应有一种“与史同行”的庄严感和责任感,理应多一点自觉的经典意识和执着的经典追求,也就是说,要尽其所能,增添笔下作品的经典品质和经典元素,使其形成走向经典的积极态势——毋庸讳言,对于绝大多数当代写作者而言,跻身未来的经典之林,只有小之又小的概率。在这方面,我们可以放弃必成经典的盲目自信,也可以忽略谁是经典的无效纷争,只是绝对不能没有走近经典的虔诚态度。 对于当代散文来说,引入经典化概念既然理直气壮,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把握经典化规律,推动经典化进程,便显得至关重要。有论者认为: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是一个大浪淘沙,自然而然的过程。言外之意,文学经典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自动呈现。这样的说法仿佛有些道理,只是一旦质之以中国散文经典生成的历史,即可发现,它把问题简单化、粗疏化了。事实上,散文乃至一切文学作品的经典化过程,包含着更为复杂的内在机制,或者正如西哲所言,是一种隐藏了权力关系的积极运作和话语表达。 不是吗?陶渊明的辞赋散文在作家生活的东晋就已传布,但此后数百年并未得到广泛认同,它的名声远播得益于宋代苏东坡的鼎力褒扬。由此可见,作家与作品的经典化,与文坛巨擘的发现和推举大有关系。唐宋八大家固然久负盛名,只是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最终确立身份,却以明人茅坤的《唐宋八大家文钞》为标志,这分明告诉人们,优秀的选本是作家作品进入经典的又一重要路径。鲁迅的散文和杂文是当之无愧的现代经典,而在它不断经典化的过程中,革命领袖毛泽东的高度赞赏,无疑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它说明文学经典的出现,有时也需要体制和权力的扶持。史铁生的散文《我与地坛》,也许算得上离我们最近的经典或准经典。这篇作品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赢得普遍的声誉,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它的一再进入各类校园,频频收入各种教材、教案与试题。这又形成一种启示:文学教育是散文成为经典的强大有力的推手……无须再作胪陈,仅凭上述,我们已经触到了散文走向经典的奥妙之门。 正因为如此,散文界应当悉心研究与经典化密切相关的诸多因素,深入总结它们的特征、功能和作用,从而在走近经典的过程中,保持更多的洞彻、从容与自由。然而,必须指出的是,在散文经典化过程中,权力关系等因素所起的作用,固然是显著的、重要的,但终究不带有根本性和决定性。散文史上的无数事实证明,一个作家或一篇作品之所以成为经典,最终取决于其自身的品质——如果否定这一点,神圣的散文经典将失去应有的尊严,从而沦为可以任意炒作或“打造”的流行读物。 那么,什么是经典散文应当具备的品质?这无疑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其中的难点不仅在于经典散文的命名是相对的;而且人们对经典的理解也常常见仁见智,相距甚远。这里,我只能依据自己的经典认知以及对经典散文的阅读,谈点简单概括的想法:一,经典散文的题旨和内容,无疑应该深深植根于民族和时代的生活与文化之中,应该积极反映或表现这个民族和时代的现实景观与精神风貌,由此构成一种历史镜鉴和社会良知;除此之外,它还必须超越具体的时空条件,去探究生命终极和人类发展,去寻找一些更具普遍意义的东西,从而实现自身价值的开放性和召唤性。二,经典散文大都承载强健丰沛的人性内涵,善于表现复杂曲折的精神轨迹。其笔墨所致,可以照亮人性最幽深的洞穴,也能够触动人心最柔软的草滩。一部经典散文不啻于精彩细密而又变化有致的精神图谱,足以让世代读者感同身受,最终认识和提升自我。三,经典散文在“说什么”和“怎么说”两个方面,必须具有强劲的原创性。就前者而言,它应该有效地拓展人类的视野,同时为民族和时代提供崭新的视角与话题;依后者而论,它能够让读者惊异地发现,文章还可以这么写,进而领略表达的智慧和语言的美丽。而所有这些随着时光的推移,还会繁衍出新的言说主题和话语方式,直到无尽的将来。 在话语多元,选择多样,秩序重构的今天,走近经典是散文创作不可或缺的高端追求。尽管“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但“身不能至,心向往之”,我们依然要朝着经典的高度攀援。 后记 这本散文集,所选的只是我近年所写的散文的一部分。选择的标准,只有一条,即为了适合青年朋友特别是校园里的中小学生们的阅读。全书分为这样五大类内容,分别为写人、写景、写情、写生活拾零、写艺术感悟。这些文章,远谈不上经典,只是希望青少年朋友们还愿意读,读后还能够若有所悟,会心一笑。 需要说明的是,这样的分类并不严格,只是大致的分法而已。其中后三大类内容,是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各地的中小学语文教材和各地中学语文试题的文章。很多中小学的老师和同学,曾经希望能够搜集齐全这些文章,这里尽管所选的也并不齐全,但大部分应该在这里了。这样做,是为了方便那些校园里的老师和同学们的集中阅读,只是其中的文章会和前两大类写入写景的有所交叉。 感谢本书系的主编和出版社的朋友、责任编辑张爱民先生。 希望读者朋友能够喜欢,也期待着读者朋友的批评。 书评(媒体评论) 对美的尺度的经年修行与磨练,来自对小说诸要素的玩味、当他把玩散文这一体裁,恰恰成为一个优秀且个性独出的散文家。肖复兴散文由此植入了介乎小说和散文之间的诗的种籽。 文学评论家朱向前 肖复兴的散文写人物.也写风景;谈音乐,也谈戏剧:记北大荒、也记老北京……其对象和画面时常有变.而不变的是作家对真善美的锲而不舍,对世闻万物的悲悯仁爱.对艺术至境的孜孜以求。 辽宁省作协名誉主席王充闾 肖复兴的作品总能带给人安静、温暖与美丽。好的文学作品、是以审美的力量、情感的力量、道义的力量、语言的力量打动人,感染人的。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泉根 文学是提高文化艺术素养、陶冶道德情操的重要载体:学校需要通过成立一系列的学生文学社团、来着力营造一种纯净的校园文学氛围。 上海著名语文特级教师、市北中学校长陈军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