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尧,就是放勋。他的仁德像苍天般广大,智慧如神仙般高深。人民亲附他如同草木趋向阳光,盼望他如同百谷仰望云雨。他富有却不骄傲自大,尊贵却不怠慢放纵。他戴黄色的帽子,穿黄黑色的衣裳,朱漆车子用白马拉着。他能与人为善,使同族之人相互亲爱。同族的人既已相互亲和,他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显著,天下的诸侯也都能和睦相处。
尧帝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又命令羲仲,住在郁夷,在叫畅谷的地方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别步骤安排春季耕作。根据春分时鸟星的出现来确定仲春时节。这时,民众都分散劳作,鸟兽生育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谨慎地预报夏季耕种时节,根据心宿出现在正南方来确定仲夏时节。这时候,民众继续劳作,鸟兽开始换上稀疏的毛羽。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叫作昧谷的地方,恭敬地送太阳落下,审慎地安排秋收时日。根据虚宿的出现来确定仲秋节气。这时候民众生活安适怡悦,鸟兽也更换了新毛。再命令和叔,住在北方叫作幽都的地方,认真地安排好过冬的步骤。根据昴宿的出现来确定仲冬的节气。这时候,人民穿上冬装,进屋御寒,鸟兽也长出了细密的绒毛。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尧帝还认真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
尧问:“谁可以继承我的事业?”大臣放齐说:“您的儿子丹朱通达事理。”尧说:“哎!丹朱这个人愚顽不顺,不能任用。”尧又问:“还有谁可以?”灌兜说:“共工广泛聚集民众,立了大功,可以任用。”尧说:“共工这个人巧言令色,心术不正,表面恭敬,却欺瞒上天,不能任用。”
尧又问:“唉,四岳啊,当今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高山,漫过丘陵,民众愁苦万分,可派谁去治理呢?”四岳都说鲧可以。尧说:“鲧这个人好违背命令,损害善类,不可任用。”四岳都说:“没有别人可推荐了,姑且任用他吧,不行再将其换掉。”尧因此听从了四岳的建议,起用了鲧。鲧治水九年,没能成功。
尧说:“唉!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我们鄙俚无德,不敢有辱帝位。”尧说:“那就从所有贵戚大臣及疏远隐匿的人当中推举吧。”众人都对尧说:“有个单身汉遗落民间,叫作虞舜。”尧说:“是的,我曾听说过,这个人怎么样?”四岳回答:“他是盲人的儿子。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以孝悌之道和他们和睦相处,使他们逐渐改变,不至于走向奸邪。”尧说:“那我就试试他吧。”于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舜以义理教训两个妻子,让她们降下身段住到妫水之滨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尧觉得他做得很好,就让舜治理人民,谨慎地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人伦,人民都能遵守。尧又让舜参与各种官事,各种官事都变得井井有条。尧又派舜在明堂四门迎接宾客,四门处处整肃,远道而来的诸侯宾客都恭敬有礼。尧派舜进入川林沼泽之中,遇上了暴风雷雨的天气,舜没有迷失其中。尧更认为舜是个圣贤之人,召来他说:“你谋事周密,说到做到,如今已经三年了。现在你就登上帝位吧。”舜推让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堪帝位。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文祖,就是尧的始祖。
此时,尧帝年事已高,让舜代理天子的政事,借以观察天意。舜于是敬观天文来定准日月五星的位置。又祭祀上帝,祭祀各种神祗,举行望礼遥祭名山大川,遍祭群臣。他收集五种玉制成等级不同的符信,选择吉日良辰,召见四岳诸侯,将符信颁发给他们。二月,舜到东方巡视,到泰山时,举行柴礼祭祀东岳,遥祭各地名山大川。接着召见东方各诸侯,协调校正四时节气,核对季节、月份,定准一天的时刻,统一了音律和度量衡。(舜)又制定五类礼仪,规定诸侯用五种圭璧、三种彩缯,卿大夫用羊羔、大雁二种动物,士用死雉作为朝见时的礼物,而五种圭璧,朝见典礼完毕以后仍还给诸侯。五月,舜到南方巡视;八月到西方巡视;十一月到北方巡视:都像起初到东方巡视时一样。回来以后,他告祭祖庙和父庙,用一头牛作为祭品。以后每五年巡视一次,在期间的四年中,各地诸侯按时来京师朝见。舜向诸侯们普遍地陈述治国之道,根据他们的功绩进行考察,根据功劳赏赐车马衣服。舜开始将天下划为十二个州,疏浚合川。他遵照正常的刑罚来执法,用流放的方法宽减刺字、割鼻、断足、阉割、杀头五种刑罚,官府里治事用鞭子施刑,学府教育用戒尺惩罚,罚以黄金可用作赎罪。因灾害而造成过失的,予以赦免;怙恶不悛、坚持为害的要施以刑罚。他教导诸侯大臣:“谨慎啊,谨慎啊,可要审慎使用刑罚啊!”
蕹兜曾举荐过共工,尧说“不行”,但还是试用他做工师,共工果然邪僻放纵。四岳曾推举鲧去治理洪水,尧说“不行”,而四岳硬说要试试看,结果试用了,鲧却没有建立任何功绩,因此百姓生活不便。三苗在江淮及荆州一带屡屡作乱。于是舜巡视回来便向尧进谏,请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改变北狄的风俗;把蕹兜流放到崇山,以改变南蛮的风俗;将三苗迁徙到三危山,以改变西戎的风俗;将鲧诛杀在羽山,以改变东夷的风俗。这四个罪人都得到了惩处,天下人无不心悦诚服。
尧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过二十年年老引退,让舜代行天子之政,并将其推荐给上天。尧让出帝位二十八年后逝世。百姓悲戚,如同死了父母一般。三年之内,四方没有人奏乐,以此表明思念尧。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不足以将天下传授给他,因此权且试着将帝位让给舜。让给舜,天下人都得到惠利而只对丹朱一人不利;传给丹朱,天下人都遭到殃祸而只有丹朱一人受利。故尧说:“我毕竟不能使天下人受祸害而只让一人得利”,所以最终还是把天下传给了舜。尧去世,三年守丧之期过后,舜让位于丹朱,自己避于南河南岸。诸侯朝见的不去丹朱那里而来找舜,诉讼纠纷的不去丹朱那里而来找舜,歌功颂德的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于是,舜说“天命啊”,然后回到中国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帝舜。
P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