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史记精解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西汉)司马迁
出版社 中国华侨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帝尧,就是放勋。他的仁德像苍天般广大,智慧如神仙般高深。人民亲附他如同草木趋向阳光,盼望他如同百谷仰望云雨。他富有却不骄傲自大,尊贵却不怠慢放纵。他戴黄色的帽子,穿黄黑色的衣裳,朱漆车子用白马拉着。他能与人为善,使同族之人相互亲爱。同族的人既已相互亲和,他又去考察百官。百官政绩显著,天下的诸侯也都能和睦相处。

尧帝命令羲氏、和氏,遵循上天的意旨,根据日月的出没、星辰的位次,制定历法,谨慎地教给民众从事生产的节令。又命令羲仲,住在郁夷,在叫畅谷的地方恭敬地迎接日出,分别步骤安排春季耕作。根据春分时鸟星的出现来确定仲春时节。这时,民众都分散劳作,鸟兽生育交尾。又命令羲叔住在南交,谨慎地预报夏季耕种时节,根据心宿出现在正南方来确定仲夏时节。这时候,民众继续劳作,鸟兽开始换上稀疏的毛羽。又命令和仲,居住在西土叫作昧谷的地方,恭敬地送太阳落下,审慎地安排秋收时日。根据虚宿的出现来确定仲秋节气。这时候民众生活安适怡悦,鸟兽也更换了新毛。再命令和叔,住在北方叫作幽都的地方,认真地安排好过冬的步骤。根据昴宿的出现来确定仲冬的节气。这时候,人民穿上冬装,进屋御寒,鸟兽也长出了细密的绒毛。一年有三百六十六天,用置闰月的办法来校正春夏秋冬四季。尧帝还认真地告诫百官各守其职,各种事情都办起来了。

尧问:“谁可以继承我的事业?”大臣放齐说:“您的儿子丹朱通达事理。”尧说:“哎!丹朱这个人愚顽不顺,不能任用。”尧又问:“还有谁可以?”灌兜说:“共工广泛聚集民众,立了大功,可以任用。”尧说:“共工这个人巧言令色,心术不正,表面恭敬,却欺瞒上天,不能任用。”

尧又问:“唉,四岳啊,当今洪水滔天,浩浩荡荡,包围高山,漫过丘陵,民众愁苦万分,可派谁去治理呢?”四岳都说鲧可以。尧说:“鲧这个人好违背命令,损害善类,不可任用。”四岳都说:“没有别人可推荐了,姑且任用他吧,不行再将其换掉。”尧因此听从了四岳的建议,起用了鲧。鲧治水九年,没能成功。

尧说:“唉!四岳,我在位已经七十年了,你们谁能顺应天命,接替我的帝位?”四岳回答:“我们鄙俚无德,不敢有辱帝位。”尧说:“那就从所有贵戚大臣及疏远隐匿的人当中推举吧。”众人都对尧说:“有个单身汉遗落民间,叫作虞舜。”尧说:“是的,我曾听说过,这个人怎么样?”四岳回答:“他是盲人的儿子。父亲愚昧,母亲顽固,弟弟傲慢,而舜却能以孝悌之道和他们和睦相处,使他们逐渐改变,不至于走向奸邪。”尧说:“那我就试试他吧。”于是尧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嫁给舜,从两个女儿身上观察他的德行。舜以义理教训两个妻子,让她们降下身段住到妫水之滨的家中去,遵守为妇之道。尧觉得他做得很好,就让舜治理人民,谨慎地理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种人伦,人民都能遵守。尧又让舜参与各种官事,各种官事都变得井井有条。尧又派舜在明堂四门迎接宾客,四门处处整肃,远道而来的诸侯宾客都恭敬有礼。尧派舜进入川林沼泽之中,遇上了暴风雷雨的天气,舜没有迷失其中。尧更认为舜是个圣贤之人,召来他说:“你谋事周密,说到做到,如今已经三年了。现在你就登上帝位吧。”舜推让说自己的德行还不堪帝位。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文祖,就是尧的始祖。

此时,尧帝年事已高,让舜代理天子的政事,借以观察天意。舜于是敬观天文来定准日月五星的位置。又祭祀上帝,祭祀各种神祗,举行望礼遥祭名山大川,遍祭群臣。他收集五种玉制成等级不同的符信,选择吉日良辰,召见四岳诸侯,将符信颁发给他们。二月,舜到东方巡视,到泰山时,举行柴礼祭祀东岳,遥祭各地名山大川。接着召见东方各诸侯,协调校正四时节气,核对季节、月份,定准一天的时刻,统一了音律和度量衡。(舜)又制定五类礼仪,规定诸侯用五种圭璧、三种彩缯,卿大夫用羊羔、大雁二种动物,士用死雉作为朝见时的礼物,而五种圭璧,朝见典礼完毕以后仍还给诸侯。五月,舜到南方巡视;八月到西方巡视;十一月到北方巡视:都像起初到东方巡视时一样。回来以后,他告祭祖庙和父庙,用一头牛作为祭品。以后每五年巡视一次,在期间的四年中,各地诸侯按时来京师朝见。舜向诸侯们普遍地陈述治国之道,根据他们的功绩进行考察,根据功劳赏赐车马衣服。舜开始将天下划为十二个州,疏浚合川。他遵照正常的刑罚来执法,用流放的方法宽减刺字、割鼻、断足、阉割、杀头五种刑罚,官府里治事用鞭子施刑,学府教育用戒尺惩罚,罚以黄金可用作赎罪。因灾害而造成过失的,予以赦免;怙恶不悛、坚持为害的要施以刑罚。他教导诸侯大臣:“谨慎啊,谨慎啊,可要审慎使用刑罚啊!”

蕹兜曾举荐过共工,尧说“不行”,但还是试用他做工师,共工果然邪僻放纵。四岳曾推举鲧去治理洪水,尧说“不行”,而四岳硬说要试试看,结果试用了,鲧却没有建立任何功绩,因此百姓生活不便。三苗在江淮及荆州一带屡屡作乱。于是舜巡视回来便向尧进谏,请求把共工流放到幽陵,以改变北狄的风俗;把蕹兜流放到崇山,以改变南蛮的风俗;将三苗迁徙到三危山,以改变西戎的风俗;将鲧诛杀在羽山,以改变东夷的风俗。这四个罪人都得到了惩处,天下人无不心悦诚服。

尧在位七十年得到舜,又过二十年年老引退,让舜代行天子之政,并将其推荐给上天。尧让出帝位二十八年后逝世。百姓悲戚,如同死了父母一般。三年之内,四方没有人奏乐,以此表明思念尧。尧知道自己的儿子丹朱不贤,不足以将天下传授给他,因此权且试着将帝位让给舜。让给舜,天下人都得到惠利而只对丹朱一人不利;传给丹朱,天下人都遭到殃祸而只有丹朱一人受利。故尧说:“我毕竟不能使天下人受祸害而只让一人得利”,所以最终还是把天下传给了舜。尧去世,三年守丧之期过后,舜让位于丹朱,自己避于南河南岸。诸侯朝见的不去丹朱那里而来找舜,诉讼纠纷的不去丹朱那里而来找舜,歌功颂德的不歌颂丹朱而歌颂舜。于是,舜说“天命啊”,然后回到中国登上天子之位,这就是帝舜。

P7-9

书评(媒体评论)

《史记》之列传,借人以明史;《史记》之行文,叙一人能将其面目活现;《史记》叙事,能剖析条理,缜密而清晰。

——梁启超

司马迁这位史学大师实在值得我们夸耀,他的一部《史记》不啻是我们中国的—部古代的史诗,或者说它是—部历史小说集也可以。

——郭沫若

中国的历史学之成为一种独立的学问,是从西汉起,这种学问之开山祖师是大史学家司马迁。《史记》是中国历史学出发点上一座不朽的纪念碑。

——翦伯赞

目录

五帝本纪

 黄帝

 唐尧

 虞舜

夏本纪

 大禹治水

 夏启世袭

殷本纪

 商汤灭夏

 殷纣亡国

周本纪

 周先祖后稷

 周穆王伐犬戎而无功

 召公谏厉王弭谤

 烽火戏诸侯

秦本纪

 缪公重贤

 缪公要由余

 孝公求贤

秦始皇本纪

 定号皇帝

 二世之死

项羽本纪

 破釜沉舟

 鸿门宴

 垓下之围

高祖本纪

 沛公入咸阳

 高祖论成败

 识人之明

孝文本纪

 文帝除连坐律令

 缇萦救父

平准书

 卜式输家财助边

 太史公论财用

吴太伯世家

 季子使诸国

 夫差亡国

齐太公世家

 齐桓公任用管仲

 晏子吊庄公

 晏子谏齐景公

鲁周公世家

 周公相成王

 周宣王为鲁立后

燕召公世家

 燕昭王求贤

 粟腹伐赵

卫康叔世家

 兄弟争死

 子路赴难

宋微子世家

 殷之三仁

 宋襄公败于泓

晋世家

 骊姬之乱

 文公流亡

 赵盾弑灵公

楚世家

 一鸣惊人

 怀王见欺于张仪

越王勾践世家

 卧薪尝胆

 朱公丧子

郑世家

 郑庄公黄泉见母

 解扬不辱使命

赵世家

 赵氏孤儿

 触龙说赵太后

魏世家

 魏文侯择相

 中旗诫秦昭王

田敬仲完世家

 威王赏罚

 齐威王论宝

孔子世家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适卫

 孔子在陈蔡之间

陈涉世家

 大泽乡起事

 陈王失人心

萧相国世家

 功封第一

 自污避嫌

陈丞相世家

 巧对谗言

 善为丞相

管晏列传

 管仲

 晏婴

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

 庄子

孙子吴起列传

 孙武

 孙膑

 吴起

商君列传

 徙木立信

 商君之死

张仪列传

 张仪入秦

 司马错论伐蜀

樗里子甘茂列传

 甘茂“借光”

 甘罗使赵

白起王翦列传

 长平之战

 王翦灭楚

孟尝君列传

 鸡鸣狗盗

 冯谖市义

平原君虞卿列传

 毛遂自荐

 李同说平原君

 虞卿止赵赂秦

魏公子列传

 明察见疑

 礼贤下士

 信陵君救赵

春申君列传

 谋归楚太子

 身死家灭

范雎蔡泽列传

 范雎入秦

 复仇抱怨

廉颇蔺相如列传

 完璧归赵

 纸上谈兵

 李牧破匈奴

田单列传

 田单复齐

 王蝎绝脏

刺客列传

 专诸刺王僚

 豫让吞炭

 聂政刺侠累

 荆轲刺秦王

张耳陈馀列传

 朋友反目

 贯高保王

淮阴侯列传

 登台拜将

 背水而战

 兔死狗烹

郦生陆贾列传

 陆贾出使南越

 朱建报主

 郦生取陈留

季布栾布列传

 季布

 栾布

张释之冯唐列传

 张释之

 冯唐荐魏尚

李将军列传

 解鞍脱险

 自杀身亡

循吏列传

 孙叔敖相楚

 公仪休辞鱼

游侠列传

 太史公论侠

 大侠郭解

滑稽列传

 淳于髡

 优孟

 西门豹

太史公自序

序言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读史使人明智,读史使人博闻;读史让人了解到自己国家、民族的历史渊源,让人不至于在喧嚣的世界中忘掉自己的根本;读史能让人看到无数先贤达士,在他们身上学习做人、做事的道理。浩如烟海的中华史籍如满天繁星一样,点缀在中国人的精神天空之中,让我们的灵魂世界得到扩展,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史记》正是这些繁星中最灿烂、最美妙的一颗。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由汉武帝时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共130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中华民族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

太史公司马迁出生于史学世家,他年轻的时候就很幸运地有机会阅读国家收藏的一些史籍典藏,对历史充满了兴趣。在写《史记》之前,他曾两次游历全国,考察史迹,验证自己在书中读到的记述。他沿长江而行,到过三皇五帝留下遗迹的会稽山、九嶷山等,寻找先贤足迹;又渡过淮河、黄河,北至太行与“燕赵间豪俊交游”;还曾经奔赴楚汉相争时的旧战场,寻访刘邦、项羽战争的遗存;后来甚至还深入当时偏远的蛮夷之地,贵州、广西一带,寻访当地的史海遗珠……这些宝贵的旅行经历,既开拓了他的眼界,巩固了他的史学知识,更给他的胸中增添了一股雄豪之气,这在他的文字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除了雄奇,《史记》中还经常流露出一种难言的悲壮,这和司马迁后来的经历息息相关。汉武帝天汉二年,将军李陵北伐匈奴,因为寡不敌众而全军覆灭,李陵不得已投降,汉武帝大怒,朝中群臣此时落井下石,纷纷指责李陵失节,有损国威。司马迁深知李陵为人,为其竭力辩护,没想到却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宫刑。宫刑对于男子来说是莫大的耻辱,简直比死亡还要痛苦。司马迁仿佛一下子堕入了地狱,但他并没有选择死亡,也没有自暴自弃,他知道自己身上承载的重任。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他还要将《史记》继续写下去。无情的打击,让他对世间冷暖、命运不公更加敏感,于是在他的文字之中,无处不流露出对人性的深刻批判,对世间不公的强烈抗议,对悲剧英雄的深深同情。这种对个人命运的悲愤和来自大川山河的雄奇气息,在司马迁的胸膛中融合、酝酿,流露于笔端,便绘画出一幅饱含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三千年的锦绣图卷,这便是《史记》。

《史记》既是一部了解古人、古事的历史典籍,也是一部精彩绝伦的文学作品,其中写事则情节跌宕,动人心魄;写人则悲欢交融,让人感同身受。在这里我们能看到人性中最美好的那些东西,忠诚、仁爱、正义、正直;也能看到各种丑恶,贪婪、欲望、虚伪、残忍。与普通小说不同的是,这些都是历史上确确实实存在的,它们就发生在我们生活的土地之上,就发生在我们的先祖身上。正是这些让我们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也告诉我们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所以说,阅读《史记》不仅仅是在读一本书,更是在读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个真实、鲜活的灵魂,读我们自己的根基和源泉。这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磨炼,更是一种对灵魂的洗礼和升华。

《史记》写成于古文,卷帙浩繁,普通读者读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也难以一下子将书中精华从繁复的文字中撷取出来。本书节选了一些最具代表性的章节,对其进行详尽的注释、翻译,使读者能够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用最少的时间一览此经典中的精华。在选择这些典型章节时,我们尽量保持故事情节的完整,读者依然可以从这些章节中看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同时还能学到很多做人、处世的道理。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会出现疏漏、贻误之处,祈望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推荐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由汉武帝时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共130篇,分为八书、十表、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记载了中华民族从黄帝到汉武帝年间长达3000年的历史,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古代社会的生活面貌。

《史记》写成于古文,卷帙浩繁,普通读者读起来可能有一定的困难,也难以一下子将书中精华从繁复的文字中撷取出来。墨非编译的这本《史记精解》节选了一些最具代表性的章节,对其进行详尽的注释、翻译,使读者能够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用最少的时间一览此经典中的精华。在选择这些典型章节时,编者们尽量保持故事情节的完整,读者依然可以从这些章节中看到一个个精彩的故事,同时还能学到很多做人、处世的道理。

编辑推荐

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史记》(司马迁著),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对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高的价值。

墨非编译的这本《史记精解》共选取了《史记》其中的部分内容精华之处,加以编译注解展示在读者的面前,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内容涉及五帝本纪、夏本纪、周本纪、秦本纪、孝文本纪、平准书、赵世家、刺客列传等。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1 15:3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