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藏于北京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宝坻县刑房档案与河北省档案馆馆藏的获鹿县档案,采用了针对某一地区的长时段研究,通过横向的类比和纵向的对比,既表现了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治理模式,又呈现出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社会变迁。在研究中将视角由近及远,延伸到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整个发生发展和稳定过程,以求厘清作为近代转型起点的原型态势,通过对清末获鹿与宝坻两地的比较,显现出传统时代乡村治理在国家一体化行政体系完成后,由于乡村内生秩序不同而呈现的多元性形态;而在探讨近代化过程中国家政权下沉所导致的乡村社会转型时,又通过对民初获鹿县的考察,揭示出因为国家政权建设对乡村的改造而出现的一体化趋势。正是这种多元性存在与一体化趋势,使得乡村社会治理展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和面貌。
序
引 言
第一章 传统乡村组织结构与政治特征
第一节 地方社会的制度管理
一、乡里制度的起源与嬗变
二、地方基层的人员与管理
第二节 传统乡村的自生力量
一、土绅阶层的组成与功能
二、宗族势力的机体与影响
第二章 近代地方社会变迁与制度演变
第一节 传说与考证:华北乡村历史沿革
一、村落的起源
二、华北村落的形成与特点
第二节 解构与重组:近代地方社会变迁
一、清末新政与教育变革
二、地方自治与社会变迁
第三章 地方多元性的治理模式:获鹿和宝坻的对比
第一节 获鹿与宝坻:帝制下的地方社会
第二节 乡地与乡保:传统中的乡村生活
一、获鹿县乡村社会与运作模式
二、宝坻县乡村组织与管理机制
第三节 传统与地方多元性取向:官绅博弈与庶民政治
一、乡保制下的官绅博弈
二、乡地制下的庶民政治
第四章 行政一体化的乡村“建设”运动:以获鹿为典型
第一节 近代获鹿县地方社会演变
第二节 转轨与蜕变:动荡下的乡村秩序
一、双轨制下的获鹿村政
二、新体制下的阶层催生
三、旧制度中的角色回归
四、新生活里的民绅百态
第三节 近代与行政一体化趋向:政权建设与绅权扩张
第五章 多元性与一体化:近代华北乡村治理型态探究
第一节 传统时期的地方多元性因素
第二节 近代进程的行政一体化趋势
第三节 一体化模式与多元性内核
结 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