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之精髓,经典名句之荟萃。
由游红、徐自军、刘亮等编著《中华经典名句(典藏版)/国学传世经典》包括古代诗词名句、古代散文名句、古代小说名句、四书五经名句、古代兵法名句等几部分。这些名句浓缩了中国在哲学、文学、历史、军事等各方面的最高成就,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中最最经典的东西。
本书所选名句分为原文、出处和赏析三部分,出处指出该名句所出朝代、作者和作品;赏析的前面是难字注解和原句释义,赏析是编者个人对原句的理解,仅供参考。本书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一句名句,不仅是一扇哲理的窗户,更是一位良师益友。《中华经典名句》集学术性、通俗性、趣味性、可读性、哲理性于一体。脍炙人口、传诵不衰。阅读本书,能够使读者在较短时间内对中国古代的精髓有一个基本了解,并能从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精神营养。
《中华经典名句(典藏版)/国学传世经典》由游红、徐自军、刘亮等编著。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出处
《中庸·第二十二章》: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译文
能够得到与天地至德相媲美的赞同称颂,这种修养的大德是完全可以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并列了。
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出处
《中庸·第二十八章》:子日:“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译文
愚昧的人总是自以为是,卑贱的人往往独断专行;处在当今这个时代,却僵化地推行古人的治国举措,照搬复兴古人的制度,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事业未立而灾祸一定已经降临到自己的身上了。
不日坚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不缁。
出处
《论语.阳货》:子日:“然,有是言也。不日坚乎,磨而不磷;不日白乎,涅而不缁。吾岂匏瓜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译文
不是说坚硬的东西磨也磨不坏吗?不是说洁白的东西染也染不黑吗?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出处
《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译文
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生活环境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别。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出处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恼怒、不怨恨,不也是君子风度吗?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出处
《论语.颜渊》: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出处
《论语。子路》: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
不要求快,不要贪求小利。求快反而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三思而后行。
出处
《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
译文
做事情要经过再三考虑后才行动,也就是告诫人们考虑问题要周到,做事情要谨慎。现在也说“三思而行”。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出处
《论语·八佾》: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译文
已经做过的事情不再去解释它,已经完成的事情不再去纠正它,已经过去的事情不再去责备、追究它。说明人们对既成事实不必强行更改,对过去的错误不要抓住不放。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
出处
《论语。为政》: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度哉?人焉度哉?”
译文
了解一个人,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做事途径和方法,考察他的爱好。
食不语,寝不言。
出处
《论语·乡党》:食不语,寝不言。
译文
吃饭的时候不聊天,睡觉的时候也不能说话。
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P14-18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卷帙浩繁,蔚为壮观,而散布其中的经典名句,却如串串珠玑,闪烁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智慧之光,成为积淀和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它们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对不同的人在不同阶段所起的作用都是不同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数千年来,它们启迪了炎黄子孙对宇宙自然的体悟、对人生哲理的深刻认识、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阐释,提供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智慧和经验。
常言道:“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名句是每个中国人所必备的。一个腹中拥有千百古典名句的人往往是一个高雅而有修养的人。
人的一生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却往往只有几步。对这关键几步造成影响的,有时候竟然就是那么两三句充满哲理的名言。阅读本书,适时地引经据典,来几句古典名句,必然是口吐莲花,影响力倍增,让你获得众人的青睐。让古典名句为你拓展人脉、走通人生助一臂之力!
这是一本能够让你明事理,知道义,修德身,辨善恶,正方向的书。本书所收名句,都是历经千百年流传下来,脍炙人口的精华,涉及哲学、伦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语言、艺术、教育、科技、自然等各方面。科学而精细的分类,实用性和审美性的兼顾,忠于文本的对译,紧扣现行教材的编排取舍,都是本书编者所精心编写、尽力而为的。能有这样一部优秀的工具书常备案头,您身边无异于多了一位学识渊博的良师益友。
把丰富的知识浓缩,定格为您的必需。愿你从中取得巨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