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做一回久违的自己勿忘初心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沈万九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生活已经很辛苦了,为什么还要折腾不休?

你看上去好极了,却孤独得像个怪物。

你不能假装忽略生活,抛给你的难题。

致所有在生活里起伏的人:你可以不坚强,不成功,不勇敢,但是不可以不是自己。

沈万九所著《做一回久违的自己勿忘初心》致那个努力使自己看起来无所不能的你,愿你能过得比从前好。

内容推荐

沈万九所著《做一回久违的自己勿忘初心》讲述的是都市丛林中迷失自我的人。他们太在乎他人的期望,以至于忽略自己的真实憧憬;他们太在乎外界的声音,以至于在现实面前三缄其口成了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渴望美好却又把目光浪费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历经过沧桑,遭遇过孤独,隐匿过喧嚣,他们开始渴望返璞归真,做真实的自己。

目录

1 左耳 听的是风

2 右眼 看的是雾

3 口中 说的是谎

4 情里 藏的是讷

5 心扉 感受的是空

后记

试读章节

佛教有六道轮回之说法。六道具体可分为:天道、人间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地狱道。如今这个世界高速发展,信息日益爆炸,爱人随时变脸,天地更是随时变样。如果不严肃来说的话,恐怕得多加一个道了,那就是“网络道”。它既非善道,亦非恶道,游离于无间道之间。或许说,它两种都能沾上,是黑白善恶的矛盾统一体。

在网络这条道上,很多原本在人间恶贯满盈的中年失业大叔可以是刚回国的温文尔雅的硅谷有为青年,原本跟修女一样的纯洁大学小清新可以一夜之间变成满口秽语的艳舞视频女郎……至于说到变性啊、变国籍啊、变形金刚啊,那就更加易如反掌,套用卖运动服的李老板的一句广告语则是:一切皆有可能。

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统计,截至2013年,中国的网民突破六个亿了。正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网络上这么多人,这个江湖肯定小不了。

“江湖险恶”这个公论相信大家是不用质疑的吧。依此类推,网络这个大江湖里的险恶情况更是如此:深陷网言之间,轻则名誉扫地,重则身败名裂,更重者甚至丢了“卿卿性命”。比如说唐骏的“学历门”、韩寒的“代笔门”都是跟方大侠之间的江湖较劲。前扇门让“打工皇帝”摘下了荣誉称号;后者的主角只能靠不知从哪里翻出来的十年前的手稿以正清身,却越辩越浊,甚至连一米七的疑似身高都难以保障。

这一切,当然还得感谢1990年的英国教授蒂姆。伯纳斯。李。拜其所赐,“网络”这种新玩意儿横空出世,如同一道巨大的惊雷,把我们的世界炸得变了一个样。在这个世界彻底变样之前,我的世界已经逐渐开始变样。

记得我第一次触网的时候还是初中,那是一个苦闷无聊的夏天,青春痘和隔壁班漂亮姑娘的音容笑貌日夜纠缠着我,网络突然没有预兆地降临到了我们那个小城,如同后来的SARS一样轰动而猝不及防。

学校坊间传闻网络的世界丰富多彩,除了可以一口气看完鸟叔的《七龙珠》和高哥的《足球小将》之外,还可以看想看的任何东西。为此,我同一个叫作“瘦鬼”的朋友存了一个礼拜的零花钱,带着忐忑的心情,像是去参加传说中的美国成人派对一样,奔赴那虚拟而充满着诱惑的“黑客帝国”。

记得那天晚上,网吧的光线有些昏暗,但不至于昏暗到让人昏睡,我们喝着冰冻的百事可乐,异常欢乐地在网吧里消磨了一个晚上,畅游那个充满着新奇的网络世界,其问上洗手间的时候居然还邂逅了四十不惑依旧单身的班主任——这件事后来大家都没有提,仿佛从未发生一般。

一转眼,网络便迅猛地发展了这么多年,“网络道”也逐渐形成了规模,其首要特征就是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兴职业,比如说网络作家、网络歌手、“五毛党”、网络警察、网络风水师,更有网络视频女郎。

与此同时,网络环境也越来越多样化。从一开始乱七八糟的论坛到五花八门的博客、SNS,再到动辄转发上万条的微博,以及开始逐渐兴起用来“约炮”的微信……网民们交流的方式不断地发生变化,唯一不变的是那颗永远紧贴网络的心。

如今,几乎每个人都离不开网络,如同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偶尔断网了就像是浑身长了麻疹一样不舒服,要是网速加快了,我们的思考速度也仿佛加快了。就这样,我们的言谈举止通过网络传播,我们的痛苦绝望通过网络蔓延。然而却忘了,网络的世界有着太多的不安全,什么秘密都是透明的:艳照门让明星私房事不安全,人肉搜索让上海虐猫女不安全,郭美美事件让红十字会不安全,微博打拐更让犯罪分子不安全……可这一切的不安全,并没有让我们远离网络,反而让我们更加死心塌地地跳落网窝,自愿成为落网之民。

P87-P89

序言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人苏格拉底曾用一生的热情,去宣传这么一个命题:“认识你自己。”在他向其乡邻问了很多问题之后,某些领导觉得苏小朋友智商太低、疑问过多,外带不尊重上司,而且还跟传销似的扰乱公众视听,于是便恩赐毒酒,送其归西。由此可见,认识自己并不容易。

在认识自己的道路上,活在世界每个角落的人,不管是爱看《金刚经》还是《古兰经》,无论是说惯了法语还是客家话,总有人没有放弃,没有放弃寻找内心的声音;也总有一些人,早早便成了无脸之人,难鉴其魂,尤其是在当下这个时代。

正如大多数的国人一样,我无比地热爱我的祖国、我的故乡,热爱这片用无数人的热血浇灌出来的热土——当然,最热爱的还是这片热土中逐渐丰满和性感起来的姑娘。所以,我希望能够以一己之薄力,高扬当代国民特色,穿越时间、跨越空间,山寨一位神一样的苏哥回来,日日摇旗呐喊,夜夜振臂高呼,浑然不顾“认识你妹啊认识”的狗血谩骂。对此,有的朋友可能会立马奉劝道:“老兄,别装了,你不就想做个公知吗?告诉你,中国的公知已经够多了,你老就别在这里搅和了!”我当然不想搅和,所以我想说,哥们儿你太让我认同了。我宁愿做同志、专家、教授、表叔,甚至校长,也不想做你老兄,更不想做所谓的公知。

众所周知,在眼下这个“荒诞”社会的熔炉下,“公知”一词有了新的诠释,具体诠释了什么,大家都非常清楚,我也不打算添砖加瓦,更没必要添油加醋——不过在此之前,在“公知”变得声名狼藉之前,很多真正背负着社会责任的前辈曾不厌其烦地呐喊过,比如说王小波,他用好看、智慧而诗意的文笔,来告别曾经沉默了多年的大多数,试图让更多的人明白——“低智、偏执、思想贫乏是人类最大的邪恶”。

三十而立后的韩寒也曾说过,最近社评写得越来越少,主要是因为要讲的道理其实很多年前就已经讲了,而且还是

跟炒老饭一样翻来覆去地讲了很多回,再这样继续讲下去有失作为一名作家的趣味。此外,记者出身的李海鹏则是我喜欢的另外一位作家。他以“重申常识”为己任,以“思想自由”为目的,更以“文字之美”为利器……影响了无数的哥,改变了不少的妞,可是自从佛祖搭完一号线之后,便不知道换乘到哪号线了。

由此可见,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公知,他们要不已经做烦了,要不已经开始厌倦了……可我却始终坚信,正如他们改变了我一样,总有一些人会因此而改变。换句话来说,虽然改变不了一切的他们,但对于某些决定改变的人,便是一切了,而这也正是本书的初衷。

如果你是姑娘,不管美丽不美丽,只要披上林志玲的皮都是美丽的;如果你是爷们儿,不管粗不粗犷,只要搭上小沈阳的腔调,都是特“纯”的,比千足金还纯——以上两个“如果”可统称为“面具原则”。小时候,我们都爱玩面具,即使买不起,也要让邻家的大眼睛姐姐帮忙画上一个。因为只要戴上面具,我们霎时便成为另外一个人。这个人可能是会七十二变的齐天大圣,也可能是风情万种的白娘子。在“大圣”和“娘子”的背后,我们尽情地挤眉弄眼、嘲笑沉默,别人看不到,也猜不透,既愚弄了大众,又娱乐了自己。不亦乐乎!

然而长大后,我们却惊讶地发现,“面具”对于那些已经走出社会的人士更加重要了,而且越来越不可或缺。大多数的姑娘还会在面具上浓妆淡抹一下,以增添其魅力;男人们会在面具上挂副黑超,以增强其吸引力——可每天回到家后,对于面具,我们却又希望像扔掉刚用完的避孕套一样,恨不得一完事就把它扔掉,干脆利落地回归自我。

前几天,又有朋友推荐我看《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说它是一本不可忽略的奇书,并用数据证明如下——该书以68种语言版本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并畅销了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截止到本书出版前,销量还在不断地刷新其3500万册的纪录。

但说实话,我并不是很喜欢这本书,并且严重怀疑这些数据的可信度。因为通书看完,“少年”的确有在“牧羊”,“之旅”却没见有多“奇幻”。不客气地说,倒不如咱们明代老吴同志的《西游记》,或随便一本金庸的武侠小说。然而,本书的魅力之处却在于它用了一个不算很好看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伟大的生命寓意:“真正的财富往往都在身边,在你出发寻找之前已经埋下了。”这样的寓意是否能在本书找到一个缩影呢?我不确定,我只知道对某些人而言,看山未必是山。

行文至此,也该点点题了。什么叫作无脸鉴人?大家应该都会有自己的见解和理解,至于本文所指的无脸,并非混

得不好、活得很菜,以致无脸见人。而是指没有了脸、失去了魂,很难鉴别还是不是人,过马路的时候还有没有必要走斑马线。耳听、口说、眼见、漠视、不觉——人脸之五要素,心灵之众窗口,如若因世事或环境失去或玷污,便好似丢弃了光泽之日月,没有芬芳之玫瑰,难鉴其人,如同亡魂,一如那宫崎骏《千与千寻》里的无脸怪,寂寞缠身,独闯汤屋,迷失自己,欲海难填,化作恶心而不自知的怪物一枚。

这么一说,大伙儿(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肯定会有所感触,因为每天都有无数的无脸怪游走在大都市的人潮里、公交站、写字楼……他们来自永远不为人知的地方,有着不为人知的背景,更带着清澈和最初的渴望——如果迷失了自己,都市便成了巨大的汤屋;如果仍有梦想,都市便会是最好的舞台。

说到舞台,我想起了2012年的《中国好声音》。这个舞台承载了很多人的梦想,唱红了很多首歌,其中有一首是汪峰的《北京北京》,冠军梁博曾声嘶力竭地唱道:“我们在这里祈祷,我们在这里迷惘;我们在这里寻找,也在这儿失去。”对此,相信很多蜗居在大城市里打拼的人都会心生共鸣,感动暗涌。

然而,不管是祈祷着寻找,还是迷惘地失去,我总希望大家能够人人如周星驰在电影《少林足球》中所说的那样:

“我心中的那团火永远都不会灭的。”

最后,亲爱的朋友,来自八方的看官,你们真是好样的!我是如此爱你们,除了我爸妈、爱人、兄弟,借我20元钱从未催我还的舍友、超甲级写字楼的前台MM……我最爱的就是你们了!要说“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我也一点儿不会害臊。相反,我非常陶醉,似乎刚堕入了爱河。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们在这个阅读逐渐变得贫乏的时代,花掉请姑娘吃一顿肯德基的钱,来跟我一起认识可能早就认识的自己;更因为你们在这个忙碌的时代,放弃看电影、看美剧、看《非诚勿扰》或《中国好声音》的黄金时间,来读你们从未看过的作家的文字。

要我说,你们太爱冒险了,亲们。

后记

十年前的那个夏天,月色迷漫,夜凉如水,我在这片静静的水中浮出水面。清醒前,以为全世界都睡了;睁眼后,发现宿舍就有人未眠。

首当其冲的就是一位“帅锅”,紧挨着我的床位,只见他头戴生日时女友送给他的“森海塞尔”耳塞,正目不转睛地欣赏着最新下载的日本A片。液晶屏的幽光和乳白色的宜家台灯灯光交织在一起,折射到他那250度的镜片上,反射出一圈圈炫目的光晕,让人想到王家卫电影里最擅长的长镜头拍摄。

顺着帅哥的床位,目光往前走,是一位长年累月打游戏的兄弟。这位清华落选生四年来留给大家的画面都非常纯粹:那是一个盘着多毛的左腿在凳子上,右手的鼠标不断在书桌上滑动的微瘦背影——即便这样,这位神一样的小哥大学四年从未挂过科,毕业之后还找到一个公务员的铁饭碗,从此跟我们这些所谓的白领人鬼殊途,各念各经。

在我的正对面则是一位正酣畅地嚼着梦话的潮汕人,梦里自然说的也是潮汕话——这种据说有八个声调的话语我后来听了四年都没听明白,更别说那阵子才刚上大学,而且还是从梦里说出的。

唯一能听明白他话的人是我接下来要给大家隆重介绍的,该舍友也是一潮汕人。不过都这个点了,人还没回来,估计是被人约去打麻将了,要不就是去KTV房拼酒了——这两项都是他的爱好。值得一提的是,此人最喜欢看的电影是《无间道》,最喜欢的人物是《无间道》里梁朝伟所扮演的陈永仁,最喜欢的歌曲则是“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总之,他那阵子一切的喜欢都表明这人正活在无间道上,而非正道。

是夜,面对此情此景,一种淋漓而清醒的优越感瞬间升起,并在我浑身上下的血液中缓缓淌过。我沐着夜风,望着月色,堂而皇之地觉得这个世界就在我的脚下,岁月如此静好,未来一片明亮,让人忍不住当空歌唱……

十天之后,在图书馆回宿舍根据地的路上,一位美丽大方而且伶俐早熟的姑娘送给我了一本书,同时也无情地拒绝了我的表白。

值得一说的是,送给我的书虽然不怎么好读,但我一直保留至今。那是台湾作家吴若权的《下雨天里的松风声》,里面有很多爱情故事,而且大多以完美结局收场,非常应景地反衬出我现实生活的悲凉。

姑娘轻描淡写地说:“我们不合适,的确不——合——适!”字正腔圆,毫不含糊。我开始讨厌起她那曾让我无比着迷的标准北方口音。我问:“为什么?”内心仓皇,强掩紧张。她当时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也没有说,总之多年之后的现在,已经完全没有印象了。不过我仍记得那天傍晚的天空,觉得这么美丽的天空不适合失恋,跟任何剧情里的不一样,跟小说故事里的也不一样,跟所有我听过、看过、梦里出现过的场景都不一样……可是她还是离我而去,踩着单车,追着暮色,一骑红尘,留我原地。

再后来,很偶然的机会,我听她一位朋友(刚好我们在同一个大学社团)说,其实当时如果我被拒后再坚定地去追一下,她就会心动了。她只是在考验我的决心而已。我听完后,木然很久,恍然顿悟:原来梦想跟梦中情人都一样,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的选择,还有——决心。

半年之后,我的成绩一再下滑,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对所学的生物化学专业有生理性排斥,如同卡马乔接手后的中国足球队一样。我开始怀疑自己,逐渐迷失自己,觉得人生虚幻,恍如一梦。

我开始思考苏格拉底、王小波和博派变形金刚年轻时都曾思考过的问题:我为何会来到这里?最初的梦想是什么?我是否已经失去了人生的方向?我曾经一直坚持的东西是否真正是我要的呢?这些问题像当年夜夜在舍友电脑里播放的歌曲“是谁,在敲打我窗”那样,夜夜敲打着我的心窗,直到大学快毕业之际,我才算多少搞清楚一些答案——即便还不是那么确定,但起码有了几分把握。

梦想到底是什么?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着自己的答案:不管是当年跑龙套中尝尽人间冷暖却赢不了一盒饭尊重的周星驰,还是两次联考落榜由学妹偷偷替他报名参加《超级新人王》的害羞男孩周杰伦;无论是出道前因骨骼发育缓慢屡屡被鄙视的世界球星梅西,还是从北大退学的中国合伙人……很多人即便不知道梦想是什么,他们却依旧在坚持梦想的路上,直到有一天,闪耀着曙光的幸福不期而至。

或者,还有一些人的梦想并非如此恢宏远大,未必一定要功成名就,但却往往是发自内心最深层的声音:比如说我一位朋友的梦想就是在有生之年到美国的自然森林公园,去看看那里的动物和植物;又或者是有些人毕生的梦想就是爬上一个个世界的高峰,即便是有一天长眠于山上。

由此可见,梦想无关乎大小、无关乎来源,只要能在某个人心里驻扎,只要能经过岁月沉淀,只要能够穿越生活的无数阴霾和荆棘,便如同夜空中的每一颗星星一样,清澈闪亮,独一无二。

小时候,我曾无比地热爱足球,喜欢过维埃里、欧文、贝克汉姆、大罗、小罗、C罗等球星,希望有朝一日能够披上中国队战袍征战世界足坛;也曾天真地梦想过做歌星、影星,或是歌影双栖明星,希望有生之年可以在聚光灯下载歌载舞,一呼百应,银幕大片上主打一号,永远不死……我不知道这些算不算是我曾经的梦想,或者只是青春期的一种躁动。不过有一点我是可以确认的,真正的梦想是没有保质期的。

众所周知,当下这一届领导人正在努力提倡“中国梦”,不管做得好不好,这份热情我是非常喜欢的。咱们中国虽然有众多的国情,有着自己的土壤,土壤上的大多数人可能都活得很累……但即便是这样,中国老百姓的梦还是不能说丢就丢的。  前阵子看到《中国好声音》,有一位六十岁的老歌手上台演出,香港过来的,唱了英国灵魂女声Adele的经典曲目《RollingInTheDeep》。他说他当时跟张国荣同时参加了1977年的“亚洲歌唱比赛”,后者得了亚军后出道成名,作为冠军的他却一直不为人知,不过他一路坚持唱歌到现在。这份对梦想的执著,我相信绝不会因为世俗的功成名就而有任何的褪色。

众所周知,在《盗梦空间》里,梦与现实只隔着一枚旋转陀螺的距离。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梦想离我们又到底有多远呢?

对于当年取西经的唐三藏来说,梦想就是十万八千里;对于伊斯兰教徒来说,梦想就是去麦加朝圣的路上;对于《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安迪来说,梦想就是一个挖了十九年的通往自由的地道;对于我家楼下的小区保安来说,梦想就是下个月能够涨五百元以上的工资……所以梦想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是一种无比坚定的信仰。

还记得发表第一篇文章的那一年,是一篇有关爱情的小说,整整一万字。

那是一个异常炎热的夏天,臭氧层也无法遮挡的太阳当空猛照,比老舍《骆驼祥子》里所描述的场景还要热上一百倍,我拿着到手的千元稿费单,内心一阵狂喜,一路从家狂奔了五公里去地铁站,记得那时的脚步是如此轻盈,耳边的风声是如此悦耳——如果你要问我是去哪里,我会告诉你:

“亲爱的朋友,我要去心爱的姑娘那儿。她的名字叫作……”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23: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