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金融崩溃与行业现状的现实主义小说!一部让中国人反思和借鉴的警世恒言录!
1990年,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被称为日本的“金融战败”,其影响不亚于二战战败对其国民经济造成的打击,日本从此陷入“失落的10年”。日本“经济小说之王”高杉良的这部畅销小说生动而详尽地描绘了经济萧条年代,银行界的生存现状和资本运作内幕,让我们得以借鉴日本经验,反思今中国的现状和我们自己的生活——
物价飞涨、房价畸高、货币升值,中国会步日本的后尘,陷入泡沫经济的泥潭吗?
日本银行业和金融政策到底出了哪些问题,我们应该如何避免?
作为银行从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职业操守,才足以在行业中长久立足?
20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国民经济陷入了漫长的低迷期。由于金融当局采取了严厉的货币紧缩政策,利率几乎降至零点,各大银行为了求得自身的生存、提高资金自有率,对所属的放贷企业发起资金回收运动,致使许多企业举步维艰、纷纷陷入破产的边缘。
东京的大型城市银行——协立银行正深陷于泡沫经济后遗症的泥潭之中。
在完成铃木工程公司的贷款项目之后,主人公竹中治夫迎来了自己事业的高峰。调回东京总部,升任执行常务,主管人事和总务工作,可此时在金融当局各种步步紧逼的行政干预下,JFG正濒临崩溃的边缘。要想突破政策限制存活下去,只有大规模增资放贷。银行内部的派系斗争像一堵高墙横亘在竹中面前,祸不单行的是,银行不良贷款的秘密资料在此时又被披露、告发……
第16章 对决
2003年4月3日下午4点刚过,JFG银行常务董事竹中治夫与最高顾问铃木一郎会面了。
上任以来,铃木一郎一直占据着原董事长宽敞的办公室,俨然一副至高权力者的姿态。这在任何人看来都是个奇怪得不能再奇怪的现象,但不可思议的是,在JFG银行里却被理所当然地接受了。
协立银行与东亚银行合并为JFG银行,东帮信托银行被JFG收编。铃木本应在JFG控股公司成立之后就被辞退的,可协立的管理层不负责任地并未这么做,这让竹中觉得很荒唐。
不仅如此,铃木作为JFG银行的最高顾问,权力大得可以介入董事会的大小事宜,有时甚至让人误以为他才是银行的守护神。
铃木虽然双下巴已经松弛,但精神矍铄,完全看不出已经74岁。
“竹中常务前来问候您了。”
听到松岛绿的引见,正坐在豪华皮沙发里翻报纸的铃木眼皮儿都没抬一下,在松岛绿“最高顾问”的催促声中才边缓慢地合上报纸边抬头瞟了一眼竹中。
铃木:“哦,是你啊,坐吧。”
竹中:“打扰了。”
竹中与铃木面对面地坐到了沙发上。
铃木:“冲杯咖啡来。”
松岛绿:“知道了。竹中常务也是咖啡吗?”
竹中:“可以。”
松岛绿退出了房间。
铃木:“你就是竹中?是来问候我的?老实说,我根本不想见你。你竞然让我不要跟川口、夏川见面,还对给熊野建设融资颇有意见,这些事儿我可没忘。”
铃木一上来就摆出一副气势汹汹的架势,看来他早就怀恨在心了。
竹中:“我当然记得。不过,我既然负责了总务,又身为常务,就有责任和权利清除夏川、川口这类危险人物。自然也不得不来拜会最高顾问您了。”
竹中的应对十分冷静也颇具勇气。他也没有想到在与铃木对峙的过程中,自己可以表现得如此岿然不动。
铃木:“我倒不认为夏川、川口有什么危险。”
竹中:“您身为最高顾问,如此看问题事情就麻烦了,也太危险了。在这个从严要求、遵纪守法的时代,我认为您不应该再接近那些反社会势力了。”
铃木:“夏川和川口跟你交往过的大人物儿玉由纪夫都是一丘之貉,他们还没儿玉那么坏。况且,他们对JFG是有用之人。那些都是你的偏见。戴着有色眼镜看人可不好啊。”
竹中没有说话。
铃木:“至于川口,他可是佐藤的后盾,是公司股票上市的功臣。你怎么可以把这么优秀的实业家定义为反社会势力呢?告你侵害名誉可就得不偿失啦。”
竹中听得出来铃木的此番言论并非夸大其词,也非故弄玄虚。不过,以往的大量事实足以证明川口正义是个危险人物;至于夏川美智雄,毫无疑问是敲诈JFG的坏蛋。
竹中从秘书室了解到,今天下午两点夏川还在最高顾问室里跟铃木密谈过。
“川口为森川股票的上市打通渠道一事我也有所耳闻,但这并不能改变川口是个危险人物的事实。”竹中口气缓和地反驳道,嘴角甚至挂着笑。
这时传来了敲门声,松岛绿端着咖啡走了进来。
也许铃木与竹中剑拔弩张的对话,在松岛绿看来还算气氛融洽。
松岛绿将咖啡杯放在茶几上。竹中还记得一年半前同样送来咖啡的这双手是在微微发抖的,想到这儿竹中面带笑容地朝松岛绿点了点头。
竹中:“谢谢!”
松岛绿:“不客气。”
松岛绿鞠躬退了出去。
铃木的表情突然阴沉下来。
铃木:“川口是危险人物?太危言耸听了吧!你有什么根据?”
铃木松弛的双下巴抖动了一下,右手做手枪状直指竹中的胸口。
竹中:“他以与最高顾问的千金雅枝小姐的关系做担保,从原协立银行融了十多亿日元的资金之后就不认账了。森川被视为暴力团伙的后台。这些难道最高顾问您都不知道吗?”
竹中端起咖啡杯,啜了一口后,继续冷静地说道:“至于夏川,明摆着就是个投机倒把之人。我很费解您身为最高顾问为何要与夏川之流接近。就在今天,我听说夏川还出现在了这个房间里,这可是万万使不得的。”
铃木:“森川是暴力团伙的后台可是事实?”
竹中:“千真万确。”
铃木:“果真如此的话,东亚证券何以会认可这种公司的股票上市呢?”
竹中:“只能说是因为他们还没有看穿这点。恳请最高顾问您不要让川口和夏川再大摇大摆地出入JFG银行了。总务部的督察也向我们发出了警告。”
铃木恶狠狠地瞪着竹中。竹中直视回去,二人无言地对视了十几秒钟。
铃木:“我不知道你是作为总务负责人回到总部的,只听说你是人事常务。真不知道山崎到底是怎么想的。你一出现就生乱子,扫帚星说的就是你这种人吧。”
竹中:“不管您怎么说,在清除川口和夏川这件事上,我绝不让步。我不希望因为这种事有损最高顾问的名声,也不希望您受到伤害。”
P1-3
《金融腐蚀列岛》第一部是在1997年(平成9年)5月出版发行的。为配合角川书店50周年纪念,以及作家生活20周年纪念而出版的《高杉良经济小说全集》(全15卷),我决定重写本书。
该小说出版后,原第一劝业银行和野村证券雇用专人在股东大会上捣乱的事件被曝光,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本书的主人公竹中治夫是1974年(昭和49年)进入银行的,在银行连续工作19年,是一个41岁的中层管理人员。当他从协立银行虎门分行的副分行长被调到总部总务部“涉外班”担任主任调查员时,故事就拉开了帷幕。
在经济泡沫破灭以后,竹中负责行长和董事长的特别命令事项,从此不得不和经常在股东大会上捣乱的人交往,处在一个很辛苦的位置上。当时的银行不是战后经济高速增长的支撑,而且被黑暗势力侵蚀,因此正是走下坡路的时期。
在当时的财务省庇护下的银行职员,根本无法应对这一局势。银行日子不好过,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经营管理者的觉悟低和无能。他们过去从来没有想过要正视困难局面,认为在财务省的庇护下,没有必要自己作出经营判断。银行里历任人事、计划等经营中枢领导,很多人都没有基层工作的经验。
竹中治夫绝对不是个英雄,也不算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银行家,但是他敢于直面艰难困苦,打破了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局面。
竹中在大银行摸爬滚打的十多年,也是“金融村”腐败,银行界苦闷的十多年。我可以自负地说,我的这部小说就是金融界动荡时期的真实缩影。
我倾注心血最多的这部《金融腐蚀列岛》完结篇是以在金融厅严格检查中,牺牲的大多数中层管理人员为题材的。虽然每一个事件都没有落到最惨的境地,但是在现实世界中,确实有无数的中小企业成了金融行政的牺牲品。
如今,次贷危机使银行再次陷入严峻的危机之中,可以说”金融的腐蚀”正在蔓延。我希望银行不要再次出现小说里所描写的情况。为此,每一个银行职员都应该怀有强烈的危机感和使命感。
《金融腐蚀列岛》系列小说在《东京体育报》上连载了9年,主要有几个原因:一是我很怀念小说《日本兴业银行》(讲谈社文库)中描写的支撑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银行家;另外一个原因是,想通过竹中这个人物,表达我对于银行中层管理者的支持。面对指责银行丑闻的儿子,竹中是这样说的:“在银行中,做坏事的人不到全员的0.1%。所有的人都在拼命地工作。”
虽然我在《危局》中主要刻画的是爬到副行长位置上后,竹中的使命感和志向,但是我希望读者能把它理解为我对于在激流中咬紧牙关、努力工作的普通银行职员,或者说日本所有工薪阶层的加油颂歌。
2008年8月
高杉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