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道大师葛吉夫一直是个千变万化、难以描述的神秘人物,他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
曾经遇过哪些奇人?
一生中遇过什麽不凡的人事物?
人有灵魂吗?它是否不朽?
人有自由意志吗?
生命是什麽?为什麽会受苦?
相信玄学和降神术吗?
是什麽引导他走向第四道的体系?
《与奇人相遇--第四道大师葛吉夫的觉醒之路》由G.I.葛吉夫所著,在本书中,葛吉夫谈到他一生中最不为人知的阶段,尤其与九位奇人相遇的片段事蹟,除了可清楚解答以上的问题外,更是认识葛吉夫真正的钥匙。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与奇人相遇--第四道大师葛吉夫的觉醒之路 |
分类 |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
作者 | (亚美)G.I.葛吉夫 |
出版社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第四道大师葛吉夫一直是个千变万化、难以描述的神秘人物,他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 曾经遇过哪些奇人? 一生中遇过什麽不凡的人事物? 人有灵魂吗?它是否不朽? 人有自由意志吗? 生命是什麽?为什麽会受苦? 相信玄学和降神术吗? 是什麽引导他走向第四道的体系? 《与奇人相遇--第四道大师葛吉夫的觉醒之路》由G.I.葛吉夫所著,在本书中,葛吉夫谈到他一生中最不为人知的阶段,尤其与九位奇人相遇的片段事蹟,除了可清楚解答以上的问题外,更是认识葛吉夫真正的钥匙。 内容推荐 《与奇人相遇--第四道大师葛吉夫的觉醒之路》由G.I.葛吉夫所著,第四道大师葛吉夫一直是个干变万化、难以描述的传奇式人物,他最常被问到这样一些问题: 曾经遇到过哪些奇人?在东方游历时有着什么样的奇遇?人有灵魂吗?+它是否不朽?人有自由意志吗?生命是什么?为什么会有痛苦存在?是否相信密教和灵性科学?第四道体系是如何开创的? 在《与奇人相遇--第四道大师葛吉夫的觉醒之路》中,葛吉夫谈到了他早期所不为人知的生命历程,尤其是与九位奇人相遇的经历,这些故事不但可以清楚地解答以上的问题,而且可以让我们对葛吉夫这位奇人获得更加深入的了解。但更为重要的是,葛吉夫通过描述自己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人要如何“竭尽所能,乃至去做不可能的事”,来超越自己局限,实现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内在的成长,就是一个奇迹。 目录 前言 英译者摘记 引 言 我的父亲 我的第一位导师 博格切夫斯基 X先生——又称博格逊船长 阿布銮-耶洛夫 尤里·鲁伯维斯基公爵 埃金·贝 皮欧特·卡本科 史基洛夫教授 附录 试读章节 如同我在前一章所提过的,我的第一位指导老师是波尔许主教。当时,他是卡尔斯军部附属大教堂的主教,也是那块新近被俄国征服的土地上最高的精神领袖。 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他成了——可以这么说吧——“构成我现今个体性的第二因素”。 当我就读卡尔斯市立学校的时候,要塞教堂合唱团的唱诗班正在我们学校选拔团员。我因为有一副好嗓子而被选中。从那时起,我就到这所俄国人的教堂唱歌和排练。 这位仪表堂堂的老人对这个新的合唱团很热衷,主要是因为那一年合唱团所唱的神圣颂歌都是由他谱曲。他常常来看我们练唱,而且因为很喜欢小孩,对我们这些小团员极为和善。 很快的,为了某种缘故,他开始对我特别好,或许因为以一个孩童而言,我有一副特别的好歌喉,甚至在一个大型合唱团中唱第二声部还显得突出。或者只是因为我很调皮,而他恰巧喜欢那种小坏蛋。总之,他开始对我越来越感兴趣,甚至开始帮助我准备学校的功课。 那年年底,我因为得了沙眼,整个礼拜都没去教堂。主教听说了这件事,便亲自来我家,还带了两位眼科军医同来。 他们到访时,我父亲也在家。医生们为我检查了以后,决定派一位助手每天为我做两次硫酸铜灼烧术,并且每三个钟头为我涂一次金药膏。医生们走了以后,这两位老人家便很自然地攀谈了起来。尽管他们在步入成年前的准备阶段时,生活的情况完全不同,却抱持几乎相同的人生信念。 从这第一次会面之后,他们便亲近起来。此后这位老主教常到我父亲的木工房来,坐在柔软的刨木屑上面,喝着家父为他泡的咖啡,两个人一小时又一小时地谈着,涉及各种宗教和历史主题。我记得每当我父亲谈到有关亚述人的事物时,主教就显得神采奕奕,兴味盎然——关于亚述人我的父亲知道得很多,而当时为了某种缘故,波尔许对此特别感兴趣。 波尔许神父当时七十岁,长得高而瘦,面容俊秀,体格纤弱,但精神强韧而坚定。他渊博的知识使他显得与众不同,而他的生活和观念也和周遭人相当不同,因此被认为是个独特的人。 而的确,他的外在生活也令人觉得他很特别,也许正因为如此:虽然他相当富有,并领有大笔俸禄,又有权住在特别的居所,但他仅在大教堂守卫的房舍占用一个房间和一个厨房;而他的助理牧师,虽然俸禄比他少得多,却住在配有各种舒适设备、包含六到十个房间的居所。 他过着非常僻静的生活,很少跟周围的人打交道,也不走访相识的人。当时,他不允许任何人进他的房间,除了我和他的传令兵之外;而当他不在时,那名传令兵也不准进他房间。 除了秉持良知善尽职责之外,他把所有的闲暇时间都用在科学研究上,特别是天文学和化学;有时候为了休息,他就研究音乐,拉拉小提琴或谱写赞美诗,其中有几首在俄国成了名曲。 这些在我面前谱就的赞美诗中,有好几首我在多年后偶然从留声机中听到,例如:“喔,您全能的神!”、“平静之光”、“光荣归于您”等等。 主教常常在傍晚,亦即他和我父亲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之后,来看我父亲。正如他所说,为了“不使人陷于诱惑”,他来访时总是尽量避人耳目,因为他在城里拥有很崇高的地位,几乎每个人看见他就知道他是谁,而我的父亲只不过是一名单纯的木匠而已。 有一次,当我在父亲的木工房时,主教谈到我,以及我的学业。 他说他看得出我是个能力很强的孩子,因此他觉得让我待在学校拖个八年,只为了得到一纸三年级的证书,实在毫无意义。 P44-45 序言 第四道是基于希腊-亚美尼亚裔大师乔治·伊万诺维奇·葛吉夫于19世纪末叶至20世纪初叶在包括中东、中亚、印度、埃及等地在内的广大地区探寻二十余年所获得的知识及体验建立起来的一套博大精深的修行体系。 葛吉夫很尊重与灵性转化有关的传统宗教和法门,并把它们采用的不同方法总结为三类:着重于驾驭身体的“苦行僧之道”、基于信仰和宗教情感的“僧侣之道”以及专注于发展头脑的“瑜珈士之道”。他把自己的教学称为“第四道”,这条道路同时在上述三个方面下工夫。 第四道通过一系列理论和练习来点醒和帮助人们。让人们意识到自己在沉睡,像一台机器一样在无意识而混乱地运作,认同于周遭的一切,被小我的幻象所蒙蔽,受制于内在和外在的各种力量。他不能做,没有一个统一的我,没有自由意志,也难以掌控自身的注意力。 为了清醒过来,第四道体系要求我们从“自我观察”开始,觉察到自己真实的状态,并且保持面对,自愿地承受觉察到自己的低等状态所带来的痛苦,自愿地在有意识和无意识的状态之间去进行挣扎,从而提升素质,实现内在的统一与和谐,发展出高等意识状态,以及更高等的无形身体。 在第四道中,理论部分只是一个教学工具,而非一个需要被死记硬背或绝对奉行的真理。葛吉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宇宙观和世界观,其目的不是为了科研和满足头脑对认识世界的渴望。他希望我们借此能够了解自己在宇宙进化序列中的真正卑微位置,了解控制自身的那些宇宙法则,从而打破我们对于人类地位的自大幻象,激发出我们向着更高层面进化的动力。 学习理论不是修行,在生活中去尝试和体验这些理论才是实修。葛吉夫要求我们去“找到自己的真相”,不要盲目听信任何理论,要亲身去验证。他讲给学生的理论有时是互相矛盾的,故意让学生迷惑乃至对他产生愤怒和失望,以便让他们下决心去自己验证所学的理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和消化这些理论,并且掌握一种在修行道路上独立前行,不盲听盲信的宝贵能力。 第四道是一条非常生活的道路,需要在生活中并借由生活来进行。在第四道中没有任何对神或对导师的崇拜,没有任何的仪式或仪轨,没有任何特定的衣着或打扮。一个修行第四道的人可能修行一辈子,周遭的人都根本看不出来。即使是共修时,也无法从外在形式有所甄别。参与者大多时候可能只是从事一些诸如种植、木工,手工,烹饪等很“世俗”的工作,但从事这些活动的目的,以及参与者的内在状态则是不同寻常的。 与第四道相关的出版物在西方有成百上千种,而在国内的相关出版物却寥寥无几。为了将这套在西方近代举足轻重的修行体系介绍给中国的读者,我们精心策划了这套“第四道丛书”,它的翻译和引进得到了多家出版机构的大力支持。其中包括了经典著作,也包括了最浅显的人门著作,既有理论性的著作,也有故事性的著作。希望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需求,并且能够更为全面和立体地把第四道呈现给大家。 第四道丛书策划人:孙霖 2012年8月20日于北京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