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一、时代的呼唤
二、研究内容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两廊一圈”概念的提出及区域的界定
一、“两廊一圈”概念的形成
二、“两廊一圈”区域的界定
第二章 “两廊一圈”的地理概况与资源禀赋
一、“东廊”:“南宁—河内—海防”经济走廊
二、“西廊”:“昆明—老街—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
三、“一圈”——“环北部湾经济圈”
第三章 “两廊一圈”:国际国内经济环境及动因
一、“两廊一圈”:国际大环境
二、“两廊一圈”:中越双方各自国内经济环境
三、“两廊一圈”:中越双方根本利益一致
第四章 “两廊一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根据
一、生产力空间布局:经典作家的区域经济思想
二、资本扩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观点
三、遵循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原理
第五章 “两廊一圈”的空间经济学理论根据
一、国际贸易与区际分工问题理论
二、空间经济学理论
三、“两廊一圈”:比较优势理论与空间经济学理论的具体运用
第六章 “两廊一圈”空间结构重组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区域空间结构重组:“两廊一圈”的理论基础
二、“两廊一圈”:空间结构及其惯性
三、“两廊一圈”:区域发展与区域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
四、“两廊一圈”:空间区域结构的三大关系及其发展顺序
第七章 “两廊一圈”: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动力机制
一、“两廊一圈”: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外部动力
二、“两廊一圈”:区域空间结构重组的内生动力
三、实证分析:“西廊”空间重组动力——发展目标、创新举措与空间依托
第八章 “两廊一圈”:空间结构重组的实现
一、点、线、面:区域空间结构重组要素
二、要素优化:空间结构重组的内容
三、“两廊一圈”:空间结构重组的实现
四、“同、通、共”:“两廊一圈”实现的具体路径
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