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飞机试验
各国海军为了将飞机应用到海战中,进行了种种设想,最终提出了两种比较可行的方案:一种是将大型军舰改装,铺设飞行甲板,供陆地飞机在军舰上起飞和降落;另一种设想是对飞机的构造做出调整,使其能在水面上起飞和降落。第一种设想在不久之后,通过伊利两次勇敢的尝试,已经证明完全可行。而与此同时,后一种试验也取得了成功。
1910年3月,法国人亨利·法布尔制造了世界上第1架浮筒式水上飞机,第1架样机装有3个浮筒和3台安扎尼发动机,但它却从未能飞起来。不久,法布尔制造了第2架样机,这架单翼机的结构非常有趣,多处反映出设计师作为船舶制造者的背景。机前部有1个浮筒,另有2个浮简装在机翼下。飞机的整个构架是木质的,浮筒用胶合板制成。这架飞机的首次飞行是1910年3月28日在马赛附近的海面上,28岁的法布尔以前从未飞行过。第1次试飞时,飞机以55千米/小时的速度在水面上滑行,却未能飞起来。第2次试飞中,飞机终于飞离了水面,直线飞行约500米。随后法布尔又驾机试飞了两次,并做了小坡度转弯飞行。第2天,飞行距离达到6千米。
在法布尔完成水上飞机试验后不到1年,格伦·柯蒂斯也进行了1次水上飞机的飞行表演。这架水上飞机是由柯蒂斯用柯蒂斯陆上飞机改装而成的。柯蒂斯在飞机的中心部位下方加装了1个木质浮筒,同时在机翼两端的下面各增加了1个小型的浮筒,以取代陆上飞机的3个轮子。
柯蒂斯对水上飞机做出了重大的改进,因此虽然他不是第一个在水面上起飞的飞行员,但他却是第一个对飞机在水上起飞和降落技术都十分精通的飞行员。在1911年的第2个月份里,柯蒂斯做了一次十分重要的飞行,他从北岛基地起飞.飞往停在圣迭戈湾的“宾夕法尼亚”号巡洋舰。飞机在巡洋舰附近成功降落,并被成功吊到军舰上,随后飞机又从舰上被吊到水面上,接着从水面起飞,顺利地飞回到了基地。这次飞行引起了美国海军当局的极大震动,它证明了飞机能够在近海基地附近独立作战。美国众议院也专门为海军做了2.5万美元的拨款,用以扶持海军航空事业的发展,满足海军购买飞机以及训练飞行员的需求。
海军利用这笔款项,从柯蒂斯那里购买了柯蒂斯A-1式飞机,这架飞机既可以使用浮筒,又可以用轮子,也可以将二者同时使用,因此这架飞机又被称作“三合一”式飞机。“三合一”式飞机很好地完成了试验的任务,充分地证明了飞机在和舰队一起行动时,能够很好地完成空中侦察的任务。
美国海军进行的水上飞机飞行试验的成功,也使世界各国海军对发展水上飞机重视起来,各国纷纷开始建造水上飞机,争先恐后地进行着水上飞机飞行试验。
伊利的勇敢尝试
水上飞机试验成功后,一些国家的海军改装了一批军舰和运输船,专门用来安置和吊放水上飞机。这些舰船通常可以装载4—10架水上飞机。在飞机起飞时,这些舰船先用吊杆将飞机吊放在水面上,然后飞机再从水面起飞。在降落时,飞机也要先降落在水面,再用吊杆将飞机吊到舰船甲板上,这一系列的吊放操作本就已十分麻烦,再加上飞机在水面起飞降落受到海浪的很大影响,这就使得各国对建造可提供飞机直接起飞和降落的舰船产生了更强烈的兴趣。在这方面,美国无疑又走在了世界各国的前列,两次勇敢的尝试为美国航空母舰在未来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10年11月14日是个看似平淡无奇的日子,然而一项伟大的壮举却在这一天创造了。
这天下午,改装完工的“伯明翰”号轻巡洋舰静静地停泊在美国东海岸汉普顿的锚地,它的舰首甲板上铺设着木质飞行跑道,这条26米长的跑道从巡洋舰的舰桥开始向前甲板延伸,跑道的起点,停放着一架“柯蒂斯”单座双翼民用飞机——“金鸟”号。试验本应在军舰逆风航行时进行,但现场突然刮起了狂风,乌云遮住了天空,不久大雨就从天而降,雨中还夹着阵阵的冰雹,能见度下降到了几乎为零的程度。人们不由得为这次试飞能否顺利进行感到担心。然而,勇敢的尤金·伊利为了赶在竞争对手之前完成首次试飞的任务,做出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定:在军舰停泊的条件下强行起飞!
15点整,尽管天气状况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甚至变得更加糟糕,但伊利的决心已定,他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了飞机,发动起飞机的发动机,并发出了准备起飞的信号。15点16分,伊利驾驶的飞机顺利地开动了,但由于滑跑距离太短,飞机未能达到应有的起飞速度,刚一离开飞行甲板……
P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