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不忍面对的真相(近代史的30个疑问)
分类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作者 冯学荣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人们平素深信不疑的一些“历史常识”,往往未必就是真相。《不忍面对的真相(近代史的30个疑问)》作者冯学荣,无意哗众取宠,只是把国人不敢面对、不愿面对、不忍面对的史实细节未加掩饰地介绍给大家。偏见比无知更可怕,如果国人对历史没有切实的理解,那么不堪回首的历史一定会再现。

内容推荐

冯学荣编著的《不忍面对的真相(近代史的30个疑问)》从中国近代史中找出30个事件,以凿实的第一手史料为证据,刨根问底,去伪存真,所揭示的许多真相,令人大吃一惊。作者无意哗众取宠,只是把国人不敢面对、不愿面对、不忍面对的史实细节未加掩饰地介绍给大家。偏见比无知更可怕,如果国人对历史没有切实的理解,那么不堪回首的历史一定会再现。

目录

1.民国为何不禁枪

2.民国为何光棍多

3.民国为何不禁娼

4.民国为何抓壮丁

5.是谁策划了“北京兵变”

6.“府院之争”是怎么回事

7.蔡锷是怎样逃离北京的

8.保路运动和股票的故事

9.五四运动再回眸

10.孙中山亲日吗

11.皇姑屯命案新证

12.朱自清之死,

13.红领巾的来历

14.黄花岗暴动为何失败

15.冯玉祥为什么倒戈

16.文绣、溥仪离婚始末

17.瞎子阿炳的故事

18.“济南惨案”全景解读

19.日本为何管东北叫满洲

20.“支那”一词是什么来历

21.日俄战争是争夺东北吗

22.鬼子为何要杀张作霖

23.“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

24.“卢沟桥事变”始末

25.上海租界是怎么来的

26.小议反入城运动

27.“天津教案”始末

28.“华人与狗不得人内”的牌子存在吗

29.英国人为何要九龙和新界

30.“三个月灭中国”是怎么回事

试读章节

民国为何不禁枪

民国时期的中国,有许多光怪陆离的事物,这些事物在当年,人们司空见惯,并不觉得古怪。但是,由于七八十年时光的隔阂,我们今天回首看来,却发现它们是那样的难以想象、匪夷所思,用现代的网络语言,真是“三观尽毁、节操丧尽”。

这些令人三观尽毁的事物,有娼业合法、一夫多妻制、鸦片专卖,还有一个就是持枪自由。

持枪自由这件事,令今天的中国人难以理解。在民国时期,中国的国民竟然大量持枪,例如据统计,在20世纪20年代末,广东仅番禺一县,就有民枪18万支以上——看清楚了,不是18支,而是18万支。

持枪自由?这不是美利坚合众国的国民才可以干的事情吗?中华民国竟然曾经也是如此?老百姓公然持有枪支?这还得了?

事实上,“民国不禁枪”这件事,现在看起来尽管是不敢想象,但确有它存在的历史渊源和特定的发展逻辑。

它的渊源,其实说起来并不复杂,请听笔者慢慢道来。要讲清楚“民国为何不禁枪”这个问题,还要从古代中国的“保甲制度”说起。

什么叫作“保甲制度”?古代中国的皇朝政府,基本上都是小政府。其行政只到县一级,也就是说,最低一级的行政机关,是县衙,也就是县政府。县衙之下呢?没有了,既没有乡政府,也没有镇政府,更没有什么村委会、街道办事处之类的。

那么,县以下的地方是怎么回事?就是无政府状态吗?无法无天了吗?其实也不是。当时县以下所实行的,是一种半官方的治安管理制度“保甲制度”,由乡绅将村民组织起来,以若干户为一“保”,若干户为一“甲”,并推选村里的贤能之士,充当“保长”“甲长”。

为什么要这样组织起来呢?其中一个主要的动机,就是为了治安。山高皇帝远,县衙门离咱们村,是上百里地,倘若土匪要来咱村里抢劫、杀人、放火,俺们派人到县衙去报案,人还没跑到县衙呢,村里的人都死光了。怎么办?所以俺们要自卫。古代中国政府是穷政府、小政府、弱政府,基层人民自己组织起来自卫,这样一来,人民好,政府也好,为什么说政府也好?因为人民自己组织自卫,政府就可以节省一笔巨额的治安经费。

正因为中国历代以来有“保甲制度”和乡村自卫的传统,所以中国民间的自卫武装历来都能合法存在。这也是中华武术在中国大地得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土壤之一。人民要练拳习武,练好了拳,就可以自卫,不但可以自卫,而且还可以参加一种叫作“团练”的人民基层武装。

什么叫作“团练”呢?所谓“团练”,它不是政府的武装,而是基层人民自己的武装。在古代中国,“团练”在整个中国大地,到处开花,俺们村有“团练”,你们村也有“团练”。老百姓自己组织起来,操练兵器,练习搏击,以防止盗匪来抢劫、杀人、放火。县太爷鞭长莫及,乡亲们只好自己管自己。

“团练”这种民间武装,有时候也非常厉害,怎么个厉害法呢?我举个例子。在明代的历史上,有一个很出名的人物——闯王李自成。这闯王李白成是怎么死的呢?他不是被明军打死的,也不是被鞑子杀死的,是被“团练”干掉的。当年,李自成带了一些残兵败将,溃逃到湖北九宫山地区的一个小村,当地村里的“团练”发现一伙操陕西口音的大汉,骑着高头大马、携刀带枪,闯进村来,以为是盗匪,于是一哄而上,那闯王李自成尽管是久经沙场,但毕竟是虎落平阳、寡不敌众,李自成被湖北的“团练”武装杀死,横尸郊野。

还有一个例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广州三元里村民的抗英事件,其实也是靠当地以及周边乡村的“团练”,敲锣打鼓,四面八方都来支援,声势才变得壮大起来,才得以直接给广州官府和英国洋兵施加了足够的压力,才使洋兵不敢前来报复,最后以息事宁人告终。P1-3

序言

“常识”一定就是真相吗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其实挺奇妙,人们平素深信不疑的“常识”,往往未必就是真相。例如在过去,人们普遍相信臀部丰满的女子容易生男孩,这个“常识”在中国的民间,曾经长期作为村夫野老选择配偶的铁标准之一。但是,现代科学却告诉我们,生男生女,其实取决于男性精子的染色体,与女方臀部是否丰满,完全无关。

谈起中国历史,其实也是如此。人们脑海中根深蒂固的“历史常识”,也未必就是事情的真相。

比如说日俄战争,人们一般都认为日俄战争是日本和俄国为了“争夺中国东北”而打的一场仗,可是史料和档案却在白纸黑字之间告诉我们,日本和俄国打的这场仗,主要并不是为了争夺东北,而是为了争夺朝鲜半岛的控制权。

再如,人们几乎都相信孙中山亲日。事实上,孙中山只是在早期态度比较亲近日本,而从20世纪20年代初,甚至更早一些时候开始,孙中山对日本的态度,已经产生了剧变,变成了反日。原来,我们探讨历史要有一个时空坐标,一旦离开了这个时空坐标,人们很容易犯下“刻舟求剑”、“关公战秦琼”式的谬误。

还有,人们都说,蔡锷将军是在名妓小凤仙的掩护下,从青楼出发,潜到火车站,偷偷逃出北京的,但是,民国档案却白纸黑字地记录着,蔡锷是向袁世凯请了长期的病假,光明正大、大摇大摆地离开北京的。

再说历史上的“支那”一词,大家伙长期认为这个词是日本鬼子特地造出来羞辱中国人的,但是历史的真相却令人大跌眼镜--原来我们中国的皇帝唐玄宗,老早就在自己的诗文里,称呼中国为“支那”了。

还有音乐家瞎子阿炳的眼睛,人们一般认为,是万恶的旧社会对阿炳进行了摧残,但是,阿炳的朋友乃至他的研究者们却发现了一个令人尴尬不已的事实——阿炳的失明,竟然是个人生活作风有失检点的后果。

再说那冯玉祥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的“倒戈”,不少历史爱好者一直相信他此举是出于对国民革命的热爱,可是,张作霖父子及其幕僚的回忆和记述却显示,这其实是张作霖花了120万小洋钱而促成的“杰作”。

大家还记得辛亥革命那一年在四川爆发的“保路运动”吗?长期以来,多少人相信四川的爱国乡绅,是出于民族情感而发起了这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运动。其实,事件发生背后却与民族企业家炒股亏空的内情,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文学家朱自清,无数读者朋友曾经以为他是拒绝吃美国面粉而活活饿死的,可是,事实的真相却令人大吃一惊。朱自清真实的死因,是严重的胃病,他的死,和吃不吃美国面粉,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诸如此类的“常识”,以及它们面纱后面的真面目,真是说不完、道不尽,在这册小书中,有详细的论述,我在这里就不多啰嗦了。

我们时常会被这一类的“常识”所误导,每当我们得知真相时,往往又不忍面对。事实的真相,往往是如此的颠覆,如此的出人意料,我们不禁惊叹,讹传和谣言的能量,是多么的惊人。

当然,比起讹传和谣言,更有生命力,拥有更伟大能量的,无疑是人们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的精神。长江后浪推前浪,事实和真相,也总是越来越清晰,它们终究会有水落石出的一天。

愿与读者朋友共勉。

冯学荣

中国香港

2015年1月1日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7 2: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