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成语中的心理学
分类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作者 邓多
出版社 中国商业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成语中的心理学》编著者邓多。

成语与心理学其实有着密切及有趣的联系。成语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

学知识,而一些成语又是心理学原理的最好诠释,例如:

“三人成虎”体现了人们喜欢随大流的心理;

“守株待兔”体现了人们经常受到定势思维的束缚,不懂得变通地看

待事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体现了“心理代偿”在人的心理健康方面

的作用;

“滥竽充数”折射出群体中非常常见的偷懒现象;

“四面楚歌”表现出音乐对人情绪的巨大感染作用;

本书讲述了许多蕴含心理知识的常见的成语故事,并揭开其背后的心

理学奥秘。

内容推荐

《成语中的心理学》编著者邓多。

《成语中的心理学》内容提要: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文明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相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汉语成语具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含义深刻、易学易记。

目录

上篇 心理引导行为——发现人们所特有的心理属性

1.得陇望蜀:逐渐升高的需求  

2.见猎心喜:兴趣的心理特征  

3.专心致志:怎样集中注意力 

4.声东击西:注意的选择性

5.鲍鱼之肆:感觉可以逐渐“适应”

6.小巫见大巫:不比不知道

7.一鼓作气:开头总是很重要

8.后来居上:人为什么会喜新厌旧

9.卧薪尝胆:记忆是选择的结果

10.草船借箭:眼见未必为实

11.一日三秋:时间是“相对”的

12.洛阳纸贵:得不到的是最好的

13.夜郎自大:你的“自我认知”客观吗

14.饮鸩止渴:你能够“延迟满足”吗

15.歧路亡羊:选择太多,无所适从

16.守株待兔:定势思维的束缚

17.爱屋及乌:以点代面会导致偏激

18.胸有成竹:从全局去看问题

19.半途而废:做事情的“心理张力”

20.柳暗花明:灵感是怎样形成的

21.南柯一梦:梦的奥秘

22.班门弄斧:人们为何相信权威

23.大义灭亲:道德感的形成

中篇 心理影响健康——透析心灵震荡下的情绪密码

24.穷途之哭:情绪需要宣泄

25.悬梁刺骨:感觉缺失有何后果

26.食不甘昧:身体与心灵的互相影响

27.四面楚歌:情绪会互相感染

28.五十步笑百步:“自我安慰”能减少痛苦

29.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心理代偿有何作用

30.乐此不疲:不良情绪会造成心理疲劳..

31.谈笑自若:恐惧对判断力的影响

32.方寸已乱:心情决定事情 ..  

33.往者不谏。来者可追: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

34.后顾之忧:什么让你心神不宁

35.垂头丧气:怎样战胜“习得性无助” 

36.杯弓蛇影:别自己吓唬自己  

37.乐极生悲:避免过大的“心理斜坡”  

38.杞人忧天:人生不满百,常怀干岁忧

39.举棋不定:犹豫不决会误大事  

40.数见不鲜:多了会导致腻烦  

41.望梅止渴: “润物细无声”的心理暗示

42.痛饮黄龙:许诺自己奖励,可以增加干劲

下篇 心理改变交际——揭示社会交往中的心理效应

43.嗟来之食:人人都需要尊重

44.感恩图报:人际交往中的“互惠原理”

45.以貌取人:容貌对印象的影响

46.三迁之教:周围的人会影响到你  

47.狼狈为奸:能力互补,互相吸引  

48.解衣推食:成为“自己人”,事情就好办了

49.越俎代庖:人人都要扮演社会角色

50.东施效颦:自觉与不自觉的模仿

51.三人成虎:人为什么会随大流

52.一诺千金:让人失望,你会失信

53.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竞争还是合作

5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学坏容易学好难

55.道昕途说:消息传多了会走样

56.人言可畏:闲话对人的心理影响

57.尔虞我诈:有谁没撒过谎

58.约法三章:团队公约的作用  

59.滥竽充数:群体中的偷懒现象

60.刎颈之交:共同的敌人促进团结

试读章节

见猎心喜这个成语,体现了人的兴趣对人的影响。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个体力求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是人对事物的真正关心。而不是表面的关心。它是推动人们去寻求知识和从事某种活动的一种精神力量,一种动力。它主要表现为个体对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

兴趣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由于对事物本身感到需要而引起的兴趣,叫做直接兴趣,例如看电影、戏剧或小说等。对事物本身并没有兴趣,而是对事物未来的结果感到需要而有兴趣,叫做间接兴趣,例如对学习本身没有兴趣,但为了学习到知识才具有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的发展有三个阶段:有趣一乐趣一志趣。有趣是初级的兴趣,是引人入门的第一步;乐趣是中级的兴趣,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活动过程;志趣是高级的兴趣,是联系着事业的志向目标。兴趣,还分物质兴趣、精神兴趣、社会兴趣等。

人们的兴趣倾向与人们的情绪状态有直接的联系,于是产生了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好奇心,这种求知欲和好奇心得到满足是一种精神上的幸福和快乐。相反,如果得不到它,就会在精神上陷于痛苦。

某城市晚间将首次上演一部侦探剧,这部剧被认为惊险绝伦,将引起空前的轰动,首场票在几星期以前就被抢购一空了。人们站在剧场门前议论着:“剧名叫什么?”“《公园街谋杀案》。”“听这剧名还挺惊险的。”“剧情才有悬念呢。听说快到终场时,还没有人能弄明白究竟谁是谋杀者。当幕布徐徐落下的一刹那,才会使人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刚刚下火车到达此城的约翰,素来喜欢看侦探故事,听说这非同一般的议论,实在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情,于是花了近10倍的价钱在黑市买了一张包厢里的席票,以便认真听好每一句台词。当他神情激动地踏进剧院大门时,观众席里已是漆黑一片。一位包厢侍者殷勤地领着约翰来到他的包厢,此时,舞台上的幕布正缓缓开启。

“先生,这座位还不错吧?”侍者伸出手来等着他的小费。可约翰此时目不斜视直盯舞台,哪里顾得上他。侍者不甘心放弃,就轻声问:“是否可以替您去存衣处存衣帽?”“不用了,谢谢。”片刻之后,侍者又问:“来份节目单怎么样?上面还有剧照呢!”“不,谢谢。”“散场后,您是否希望叫辆出租车?”“不用!”

剧情一开始就扣人心弦,约翰生怕错过一句台词,可身边侍者却不甘心放弃小费,仍在喋喋不休:“场间休息时,来杯香槟酒或是来几个面包卷什么的,好吗?”约翰的忍耐终于到了极限,他吼道:“不,不要,我什么都不要!见鬼,你给我滚远点!不要影响我看剧!”

侍者终于明白从他这里赚不到分文了,而且因为受到呵斥,心里非常恼火。他马上想出了一个报复约翰的妙招。只见他深深一鞠躬,然后伸手指着舞台,凑近约翰的耳朵.压低了嗓音说:  “瞧那个园丁,他就是凶手!”之后,悄悄退出包厢。

约翰顿时怒火万丈,并且沮丧至极,因为他花费高价寻求的乐趣随着这一句话,一下子就变为乌有了。

正因为兴趣对人的巨大吸引力,破坏别人的兴趣,对人是一种精神上的打击,上面故事中的侍者就是利用人的这种心理,报复了约翰对他的无礼。

兴趣一旦被激发,人们会伴随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去积极地认识事物,因此兴趣对我们的事业具有无法替代的促进作用。牛顿对苹果落地发生兴趣,才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看到蒸汽对周围的物体产生动力,非常好奇,才发明了蒸汽机;当诺贝尔在实验中发现了炸药的配方时,他的十指和脸被炸得血肉模糊,他却兴奋地叫道:“我找到了!”可见,兴趣对人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  甚至跟报酬比起来,人们也会觉得兴趣有更大的吸引力。心理学家德西在实验中发现: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P6-P7

序言

中华民族拥有五千年的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悠久的历史变迁和发展过程中,劳动人民不断创造出异彩纷呈的文化和艺术。成语,无疑是光彩夺目的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亮丽的珍珠。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文明的一部分。成语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经过时间的打磨,千万人的口口相传,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

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汉语成语具有这样几个显著特点: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含义深刻、易学易记。

那么成语和心理学有什么关系呢?

顾名思义,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亦称“心理科学”。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就是要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用以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对人心理的研究,总结规律,能使你在社会交往中把握分寸,洞悉对方,大大提高人际能力;通过对人与人之间思想行为的研究,辨证地看待问题,遵循一定的原则,可以在大方向上准确地驾驭自己,从而加强自我的约束能力。

从现代科学发展的特点上看,在科学高度分化的同时,日益显示着科学的高度整体关联性,表现为一些学科同另一些学科的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心理学与其他学科的综合研究、交叉研究,心理学工作者和其他学科作者的协作研究,已成为必然的趋势。本书就是这种交叉研究的一种尝试。

成语与心理学其实有着密切及有趣的联系。成语中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知识,而一些成语又是心理学原理的最好诠释,例如:

“三人成虎”体现了人们喜欢随大流的心理;

“守株待兔”体现了人们经常受到定势思维的束缚,不懂得变通地看待事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体现了“心理代偿”在人的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滥竽充数”折射出群体中非常常见的偷懒现象;

“四面楚歌”表现出音乐对人情绪的巨大感染作用;

本书讲述了许多蕴含心理知识的常见的成语故事,并揭开其背后的心理学奥秘。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题材新颖独特。此书是我国少有的从成语的角度研究心理学的著作。它既开拓了我国心理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又为研究成语的园地增添了一朵奇葩。

(2)言语生动,通俗易懂。成语故事情节奇特,趣味无穷;对其进行的心理分析深入浅出,生动活泼,雅俗共赏,耐人寻味,内容丰富,科学性强。作者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对文学、历史和社会生活中的成语故事进行了科学分析,把丰富的文学、历史、社会生活知识同科学的心理学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人们对心理现象和心理学知识的深入理解。

(3)心理学的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实用性强。作者在揭示成语典故所反映的心理现象时,不仅有科学的心理分析,而且对于培养和锻炼有关的心理品质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意见。这对于帮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分析心理现象,丰富心理生活,保持心理健康,运用心理规律指导生活、工作和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愿本书使您在普通心理学以及传统文化知识方面获得双重收获。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3 23: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