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嬉笑人生(历代幽默小品)/中华传世小品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 张豫,舒鹗主编
出版社 崇文书局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乐不思蜀

司马文王①问刘禅:“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郤正②教禅:“若再问,宜泣对曰:‘先墓在蜀,无日不思。’”会王复问,禅如正言,因闭眼。王曰:“何乃似邵正语?”禅惊视日:“诚如尊命!”

冯梦龙评:大受用福人。

【注释】

①司马文王:即三国时魏国大将军司马昭。魏军灭蜀汉后,他自称晋公,后封为晋王。他死后,其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晋朝,追尊司马昭为文帝。

②郤正:蜀汉大臣。刘禅降魏后,郤正舍家随刘禅往洛阳。

【译文】

司马昭在洛阳问被俘的蜀汉后主刘禅:“思念不思念蜀地?”刘禅回答说:“在这里很快乐,不思念蜀地。”随从刘禅的蜀汉旧臣郤正教刘禅说:“如果再问您这个问题,应该哭泣着回答说:‘先父陵墓在蜀,因此没有一天不思念的。’”后来又遇上司马昭问及,刘禅照郤正所教作了回答,并闭上眼睛。司马昭说:“你的回答怎么那么像郤正所说?”刘禅惊讶地看着司马昭说:“真给您说对了。”

冯梦龙评:是一个大受用的有福之人。

大有人在

杨玄感①败。帝②命推其党与,曰:“玄感一呼而从者十万,益知天下人不欲多,多则相聚为盗耳。不尽加诛,无以惩后!”由是所杀三万余人。帝后至东都③,顾盼街衢,谓侍臣曰:“犹大有人在!”

冯梦龙评:笑话有独民县知县,如杨广之言,须作独民国皇帝方可。

【注释】

①杨玄感:隋朝大臣,,官至礼部尚书,袭封楚国公。大业九年(613年)起兵反隋,集众至十余万。后兵败被杀。

②帝:即隋炀帝杨广。

③东都:指洛阳。

【译文】

杨玄感起兵反隋失败,隋炀帝下令追查他的同党。隋炀帝说:“杨玄感一号召就有十万人响应,由此更可以相信天下人不能太多,多了就会相聚为乱。不把这些人都杀了,无以惩戒以后。”因此杀了三万多人。隋炀帝后来到了东都洛阳,环视街道对侍臣说:“还是大有人在。”

冯梦龙评:笑话中曾有“只有一个百姓的县的县官”,照杨广这么说,必须做“只有一个百姓的国家的皇帝”才行。

蠢夫

平原①陶丘氏娶妇,色甚令,复相敬重。及生男,妇母来看,年老矣。母既去,陶遣妇颇急。妇请罪。陶曰:“顷见夫人衰齿可憎,亦恐新妇老后,必复如此,是以相遣,实无他也。”

冯梦龙评:佛家作五不净②想,亦是如此,莫笑莫笑!

【注释】

①平原:县名,属山东。

②五不净:即五浊。佛教指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译文】

平原县陶丘氏娶了个媳妇非常漂亮,两人感情也很好。后来媳妇生了个男孩,媳妇的母亲来看望。岳母一走,陶就立即打发将媳妇送回娘家去了。媳妇问自己有什么罪过。陶说:“刚才我看到你母亲年老色衰,非常难看,恐怕你老了以后也是这个样子,所以就不想要你了,确实没有别的原因。”

冯梦龙评:佛家作五不净想,也是如此,莫笑!莫笑!

智短汉

则天①朝大禁屠杀。御史②娄师德使至陕,庖人进肉。问:“何为有此?”庖人曰:“豺咬杀羊。”师德曰:“豺大解事!”又进绘,复问之。庖人曰:“豺咬杀鱼。”师德叱曰:“智短汉!何不道是獭?”

【注释】

①则天:即武则天。

②御史:官名。历代皆置,名称职掌不一。唐代有侍御史、殿中御史和监察御史,是审讯案件、考察官吏的监察官。

【译文】

武则天当政时曾严禁杀生。御史娄师德巡视到陕州,(吃饭时)厨师端上肉来,娄师德就问:“怎么会有肉?”厨师说:“豺咬死了羊。”娄师德说:“豺真懂事!”说着厨师又端上来鲙鱼,娄师德又问怎么弄来的?厨师回,答说:“豺咬死了鱼。”娄止不住叱骂道:“你这个笨蛋,你为什么不说是水獭咬死的呢?”

P3-5

目录

专愚

 乐不思蜀

 大有人在

 蠢夫

 智短汉

 马速非良

 黑棋

 争金

 自家臂

 屋漏

 凳矮毁楼

 天上坐

 特种行业

 岂有此理

 思想之自由

无术

 照样举笏

 金熙宗赦草

 谢朓诗

 杜荀鹤诗

 刘述引古

 讲《论语》

 说韩信

 生兵

 琵琶果

 蹲鸱

 昭执

 史思明诗

 邑丞通文

 《公羊传》

 川字

 书是印成的

 聂字三耳

 大人虎变

 僧人伸脚

 字误

苦海

 盘门诗伯

 自诧才华

 阳俊之

 卢延让

 二十八圈

 宋宗子

 登溷诗

 李廷彦

 孟浩然王安石

 嘲窃句

不韵

 不洗脚

 方竹杖

 国公诗

 《五马行春图》

 俗礼

 宣水

 元世祖定刑

 训子

 寿字令

 赋诗

 家语

 不利语

矜嫚

 首冠

 福先寺碑文

 李邕

 三灾石

 郑元礼诗

 殷安

 娄谅狂语

 刘真长

 谢仁祖

 郭忠恕画卷

 诋夫

 谑父

 狗脚朕

 不能林下立

 鞋底

 貂耳茸外褂

贪秽

 如意

 抱鸡养竹

 科钱造像

 张鹭鹚

 利赒给

 裴佶姑夫

 元诞不贪

 不动尊

 古物

 神仙酒

 宋景文

 四尽

 五大天地

 酸酒

 善有善报

 捐躯报国

 借用长生

 王知训

厚颜

 《金楼子》载子路事

 急泪无泪

 桓温似刘琨

 王建

 誉词成句

 山东好人

 冒诗并冒表丈

 诋诗

 陆居仁

 竞射

 聂以道断钞

 换羊书

 驴乞假

 脔婿

 廖恩无过

 称儿子

 送匾

 割股疗亲

惧内

 裴谈

 李大壮

 九锡

 王中令

 四畏堂

 池水清

 谢太傅夫人

 刘氏诗题

谲智

 魏太祖

 魏武

 崔、张豪侠

 贷金

 一钱诓百金

 乘驴妇

 秘法

 易术

 女巫

 智妇

 海刚峰

 黠竖子

 跳神

 节日门状

 科试郊饯

 孙兴公嫁女

 令人不忍欺

戏弄

 乘大家热铛

 胜伊一倍

 九百相戏

 上譬下譬

 石学士善谑

 东坡肉

 李璋题壁

 古物

 皛饭、毳饭

 庄乐

 巡按许挈家

 画梅

 祀真武

 丁谓

 呼如周名

 宋太祖乡邻

 论扬子云

 张幼于谜

 诱出户

 石

 忿撤乐

 王黼

 长江万里图

 迁居

 我家无男人

机警

 晏子

 马融女

 贾玄

 秦宓

 孔文举

 贾嘉隐

 腊月何处有蛇咬

 六斤半

 遭见贤尊

 蔡潮

 刘贡父

 六眼龟

 公猴

 佛头着粪

 问一知二

 风雨问卜

酬嘲

 张裔

 苏刘

 陶谷使吴越

 原父酬欧公

 祝石林

 王清

 增广检讨

 僧对鸟

 羊蟹

 多髯

 煮熟狗

 真、扬二娼

 耽饮

 僧壁画《西厢》

塞语

 祀灵山河伯

 骆猾牦好勇

 弹雀

 彭祖面长

 方口尖口

 轮回报应

 请僧住院

 重袈裟

 苏公论佛

 观灯

 红米饭

 道学语

 《牧誓》

 秽里

 争田

 捕蝗檄

 贪令

 蹩媪

雅浪

 千岁

 舍命陪君子

 靳阁老子

 安给事生辰

 何次道志勇

 墨磨人

 梓州郪县

 宋太宗语

 送还乡里

 崖州

 目送美姝

 《文选》

 徒以上罪

 破僧戒

 《阿房宫赋》两句

 马湘兰

 呼公子

 争猫

 没字碑

 佣

 柳如是

文戏

 旧绝句易字

 用旧诗句

 改用旧诗句

 歇后诗

 解大绅

 钱鹤滩

 欧阳景

 唐解元诗

 仿《春秋》

 云间酒淡

 《戒石铭》

 几回见了

 雌雄风

谈资

 李先主雪令

 陈祭酒令

 二十八宿令

 杜渭江

 劝和令

 刘端简公令

 都宪令

 《四书》令

 薛涛令

 礼夕行令

 笑县尹官令

 行令

 陈眉公

 御制对联

 蒋涛

 李空同对

 仙对

 纪晓岚戏馆对

微词

 凌阳台

 支解人

 油衣

 抽税

 徘徊

 馄饨不熟

 三百里湖

 文潞公

 远志

 荆公水利

 刺章子厚

 神童

 衣金紫

 讳出外

 泰山之力

 安石配享

 钻弥远

 头场题

 半日闲

 惜人品

序言

1993年,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版了“小品精华系列”,一共十册:《历代尺牍小品》《历代幽默小品》《历代妙语小品》《历代寓言小品》《历代山水小品》《历代诗话小品》《历代笔记小品》《历代禅语小品》《明清清言小品》《明清性灵小品》。这套“小品精华”,风格亲切幽默,平易近人,深受欢迎。二十多年过去了,许多想得到这套书的读者,早已无处可购。考虑到读者的需要,崇文书局拟在“小品精华系列”的基础上,精益求精,隆重推出“中华传世小品”,第一辑为十册。主持这套书的朋友嘱我写几句话,我也乐于应命,有些关于小品的想法,正好借这个机会跟读者交流交流。

“中国历史上写作小品文的作家,多半是所谓名士。”现代作家伯韩的这一说法,流传颇广。那么,什么是名士呢?伯韩以为,也就是一种绅士罢了,不过与普通绅士有所不同而已。他们“多读了几句书,晓得布置一间美妙的书斋,邀集三朋四友,吟风弄月,或者卖弄聪明,说几句俏皮话,或者还搭上什么姑娘们,弄出种种的风流韵事来。这都算是他们的风雅”。

这样来看中国历史上的小品,如果不是误解的话,真要算得上不怀好意了。

据《论语·先进》记载:一天,孔子和子路(仲由)、曾皙(曾点)、冉有(冉求)、公西华(公西赤)在一起,他要几个弟子谈谈自己的志愿。子路第一个发言说:“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处在几个大国之间,外有军队侵犯,内有连年灾荒。让我去治理,只消三年光景,便可使人人勇敢,而且懂得同列强抗争的办法。”孔子听了,淡淡一笑。冉有的志愿是:“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小国,让我去治理,三年时间,可使人人丰衣足食。至于修明礼乐,那就有待于贤人君子了。”第三个回答孔子的是公西华,他说:“不是我自以为有什么了不得的才能,只是说我愿意来学习一番。国家有了祭祀的典礼,或者随着国君去办外交,我愿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个好傧相!”公西华说话时,曾点正在弹瑟,昕孔子问他:“点,你怎么样?”曾点放下手中的瑟,站起来道:“我的志愿跟他们三位都不相同。暮春三月,穿一身轻暖的衣服,陪着年长的、年轻的同学,到沂水沙滩上去洗洗澡,到舞雩台上去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孔子感叹道:“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孔子以为,子路等三人拘于礼、仁,气象不够开阔、爽朗。只有精神发展到能够怡情于山水自然的境地,人格才算完善。

孔子这种陶醉于山水之美的情怀,由魏晋时代的名士做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有一部书,专记当时名士的言行,名叫《世说新语》。其中有个人物谢鲲,他本人引以自豪的即是对山水之美别有会心。晋明帝问谢鲲:“你自己以为和庾亮相比怎么样?”谢鲲回答说:“身穿礼服,庄严地站在朝廷之上,作百官表率,我不如庾亮;但是,一丘一壑(指在山水间自得其乐),臣自以为超过他。”以“一丘一壑”与朝廷政务并提,可见其自豪感。因此,当著名画家顾恺之为谢鲲画像时,便别出心裁地将他画在岩石中。问顾为什么这样,顾答道:“谢自己说过:‘一丘一壑,臣自以为超过他。’所以应该把这位先生安置在丘壑中。”足见魏晋名士的趣味相当一致。

也许是由于魏晋以降的儒生多拘束迂腐,也许是由于全身心陶醉于山水之美的魏晋名士对老庄更偏爱些,后世人往往将名士风流与儒家截然分为二事,似乎它们水火不容。晚明袁宏道在《寿存斋张公七十序》中批评这种误解说:

山有色,岚是也。水有文,波是也。学道有致,韵是也。山无岚则枯,水无波则腐,学道元韵,则老学究而已。昔夫子之贤回也以乐,而其与曾点也以童冠咏歌,固学道人之波澜色泽也。江左之士,喜为任达,而至今谈名理者必宗之。-俗儒不知,叱为放诞,而一一绳之以理,于是.高明玄旷清虚澹远者,一切皆归之二氏。而所谓腐滥纤啬卑滞扃局者,尽取为吾儒之受用,吾不知诸儒何所师承,而冒焉以为孔氏之学脉也。袁宏道的结论是:“颜之乐,点之歌,圣门之所谓真儒也。”这话是有几分道理的。

上面说了那么多,其实是要说明一点: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位小品文作家,《论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小品文著作。以小品的眼光来读《论语》,不难发现一个亲切而又伟大的孔子。

比如,从《论语》中不仅能看出孔子陶醉于山水之美的情怀,还能感受到他那无坚不摧的幽默感。孔子曾领着一群学生周游列国,再三受到冷遇,途经陈、蔡时,被两国大夫率众围困,“不得行”,粮食没有了,随行的人也病了,而孔子依然“讲诵弦歌不衰”。他开玩笑地问:“‘我们不是野兽,怎么会来到旷野上?’莫非我的学说错了吗?”颜渊回答说:“夫子的学说极其宏大,所以天下不能容纳。不能容纳有什么不好呢?这才见出你是真正的君子。”孔子听了,油然而笑,说:“你要是有很多财产的话,我愿给你当管家。”置身于天下不容的困境中,孔子师徒仍其乐陶陶,在于他们互为知己,确信所追求的目标是伟大的。北宋的苏轼由此归纳出一个命题:“师友以道相乐,乃人间之至乐也。”

在人们的感觉中,身居显位的周公是快乐的、幸福的。其实未必然。召公负一代盛名,管叔、蔡叔是周公的弟弟,连他们都怀疑周公有篡夺君位的野心,何况别人呢?这样看来,周公虽坐拥富贵,却无亲朋与之共乐。苏轼由此体会到:周公之富贵,不如孔子之贫贱:富贵不值得看重。他的《上梅直讲书》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据《论语》记载,孔子还曾有过一件韵事。跟孔子同时,有个名叫南子的美女,身为卫灵公夫人,却极度风流淫荡。一次,她特地召见孔子。孔子拜见了她,还坐着她的马车,在城内兜了一圈。性情爽直的子路很不高兴,.对孔子提出非议,孔子急得发誓说:“假如我孔某有什么邪念的话,老天爷打雷劈死我!”

对孔子的这件浪漫故事,历史上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种说法认为:孔子是迷恋南子的漂亮。另一种意见则较为规矩,其代表人物是南宋的罗大经。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南子虽然淫荡,却极有识见。“有后世老师宿儒之所不能道者”。孔子之所以去见南子,即因看重她的识见,希望她改掉淫行,成为卫灵公的好内助。“子路不悦,是未知夫子之心也。”

前一种说法似乎亵渎了孔子,但未必没有可取之处。孔子讲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在他看来,好色是人的不可抗拒的天性,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假定自己从不好色。所以,当孔子向子路发誓,说他行端影直的时候,我们真羡慕子路,有这样一位可以跟学生赌咒发誓的老师。孔子让我们相信:圣人确有不同凡俗的自制力,但并不认为他人的猜疑是对他的不敬。相反,他理解这种猜疑,甚至觉得这种猜疑是理所当然的。

孔子是一个伟大而又亲切的小品作家,《论语》是一部伟大而又亲切的小品文著作。亲切而又伟大,这就是小品的魅力。关于中国历代小品的定位,理应以《论语》作为坐标。我想与读者交流的,主要的也就是这个看法。

回到“中华传世小品”,这里要强调的是,这套书所秉承的正是《论语》的传统。它们的作者,不是伯韩所说的那种“名士”,而是孔子、颜渊、曾点这类既活出了情怀、又活出了情调的哲人。不需要故作庄严,也绝无油滑浅薄,那份温暖,那份睿智,那份幽默,那份倜傥,那份自在,那份超然,足以把生活提升到一个令人陶然的境界。读这样的书,才当得起“开卷有益”的说法。

愿读者诸君与“中华传世小品”成为朋友!

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文新

内容推荐

张豫、舒鹗主编的《嬉笑人生(历代幽默小品)》是一本幽默小品选集,也是一副恰似一幅世情漫画,一幅人生百相图。略仿冯梦龙《古今谭概》的分类,编列成集。文中涉及的人和事,上自王侯将相,下至僧俗小民,三教九流,无一不具。冯梦龙、赵南星、石成金、李贽诸公的评点,发幽抉隐,厚积薄发,嬉笑怒骂,美妙绝伦。

让我们一笑之余,对生活、对人生有进一步的认识吧。

编辑推荐

古代小品文短小隽永、活泼灵动,富有情趣,在中国散文史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小品文内容自由广泛,除立身处世、修身养性、奇闻逸事、寓言哲理,还有山水园林、花鸟虫鱼、琴棋书画等,表现平凡人生的喜怒哀乐和世俗生活的闲情逸致。

与那些经世致用的宏文巨篇相比,小品文更加亲切可人。张豫、舒鹗主编的《嬉笑人生(历代幽默小品)》选取可爱逗趣的幽默小品,搜尽天下乐。

匆匆又匆匆,日子如白驹过隙。快节奏的生活是否觉得心灵落上了灰尘,思维变得愚钝,翻翻中华传世小品吧,也许会让你会心一笑,也许会你豁然开朗。也许只是随意翻翻,也会领略一番别样的趣味。愿“中华传世小品”像一阵清风,给我们带来一丝清爽与愉悦。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9 5: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