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一个写字女子的漂泊异国心史。
这是一个漫游者的表白,一种新生活的记录,一次关于人类命运的抵达!
这些文字适宜在夜晚的台灯下阅读,它带你走过辽阔无垠的地球表面,也带你进入深邃而平静的内心。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如花美眷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刘利 |
出版社 | 长安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本书是一个写字女子的漂泊异国心史。 这是一个漫游者的表白,一种新生活的记录,一次关于人类命运的抵达! 这些文字适宜在夜晚的台灯下阅读,它带你走过辽阔无垠的地球表面,也带你进入深邃而平静的内心。 内容推荐 这是一些适宜在夜晚的台灯下阅读的文字,它带你走过辽阔无垠的地球表面,也带你进入深邃而平静的内心。 汤显祖的《牡丹亭》里,“如花美眷”的下一句是“似水流年”。刘利的这本《如花美眷》,正是一些有关转瞬即逝的爱、生命和美的文字。 十余年来,作者不断地出发,从这里到那里,似乎只有在漂泊中才能找到自己。 一文不名,走遍天涯,这是作者的生活理念。作者在书中说,在不同的地方旅行、定居似乎使一个人的生命可以变成“多次生命”。书中写到作者在欧洲、北美、拉美、非洲等地的游历,不同地点有不同情调。 目录 自序 瞬间 Livorno,一个初夏的傍晚 夜行列车 生命中的某些时刻 有乌鸦的麦田 远方 洛杉矶的威尼斯 在路上 塞舌尔 如歌如画 在波兰 在克尔克岛 塞浦路斯散记 关于远方的梦想 美丽 怀念一种芳香 蜕变 捅马蜂窝 月亮代表我的心 美丽 怀念夏天 冬季 花朵 生活 乞儿 笑话一则 回归自然 老夫老妻 张口结舌 街坊邻居 怕进医院 东西饮食 悉心饮食 精品用餐 失眠 爱物之情 信仰 夏日时光 邂逅 怀念吉拉 墓园 跳车记 卡琳太太 书先生 寻找吉拉 与陌生人走过的佛罗伦萨 梦中的居所 后记 试读章节 生命中的某些时刻 阳光似乎已经把小院里的杂草晒淡了颜色,有细小的几乎看不见的蝇虫飞来飞去,树叶在初夏的微风中轻微地摇摆,我新洗的衣服排挂在那里,发出清洁温馨的气息。在很多时候,只是简单地觉得:活着真好。 于是在这样的午后时分,在这样普通而惬意的午后时分,我会很自然地想起我生命中的某些片断,某些平常得或许不能再平常,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片断。这些片断,它们属于我的贮存,就像电脑的软盘一样,在适当的时候,我会把这些软盘从记忆中调出来,拿到大脑里去播放。 是在Rimini(意大利亚德里亚海边的一个渡假城市)。从我们住的房间敞开的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远处的海。其实海和沙滩并不远,它和我们只隔一条街和一小片楼群,天空蓝得不似真实,那是一个春日的黄昏,清新而温馨。和我同屋的四个年轻的女孩子,席地坐在小小的阳台上,喝着酒,吸着烟,轻声细语地交谈。四个年轻的女孩子都非常美丽:其中唯一黑头发的那个,明媚艳丽得像20世纪30年代好莱坞的明星;住我上铺的蒂娜,细小娇弱,白皙得几乎透明;安德莉亚像是从中世纪画上走下来的圣女,脸孔眉眼有一种典雅异常的古典美,安详而无辜;第四个女孩子有一头长长的直直的修剪整齐的金发,她长得像那个上唇边有一个美人痣的著名的美国女模特。 在那一刻里,我的心里充满温馨与柔情,我感到我对这四个美丽的女孩子的爱——对陌生人的爱。陌生人,与熟悉的人,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又能有什么区别呢?她们或许像我的姐妹,或许像我中学、大学的同学和好朋友,尽管我知道几天以后我们的旅行团解散,或许我们便不再相见,但在这几天里,我们住在一起,相互关照,情同手足。 在我的记忆中有那些寂寞无比的黄昏和傍晚。 我把自己反锁在家里,因为感到孤寂、害怕孤寂,所以只能沉浸于孤寂,我不会去按一个熟悉的电话号码,也不会想到街上去,简单地把自己混入人流,逃避或解脱似乎在此刻都不是我适当的方式。 我在给自己一根一根地涂指甲油。猩红猩红的指甲油,像浓稠的血液一样的颜色,涂在指甲上。我涂好左手,再涂右手,再涂脚指甲。然后我坐在黑暗里,开始吸烟,一支接一支。烟头的红光在黑暗中一明一灭,我感到我的生命就这样逝去了,像涂在指甲上的血红的正在风干的指甲油,像在一明一灭中、在飘忽消散的烟雾中的香烟…… 我知道,有一天,我会不再年轻了。 早年的时候,一个朋友写过这样的句子:我们失去了青春,便失去了一切…… 那时候,我们还能拥有什么呢,在作为一个人,整个的生命中,我们所能拥有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不想让自己总是由此跌入一种伤感和忧郁。只是孤寂已经够糟糕的了。 后来,我把指甲油换成了一种蓝颜色,一种亮丽的宝蓝色。它冷静、深邃而明亮,像深海的海水的颜色。 34岁的生日是在瑞士过的。本来是要去滑雪的,却遇上了很坏的天气,刮了两三天的大风,接着又下起了雨,而我又偏偏生病。尽管想着别的同伴们在山顶上顶着细雨滑雪也不见得有多大的乐趣,但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生病,总是无聊而让人气馁的事情,只好拾一张凳子坐在窗前,窗外是一片绿色草地,已经零零星星开满了细小的白花,草地的尽头是一所小学校。放学的时间到了,便有成群的小孩子从楼里面出来,三三两两地分道回家去,人渐渐走完了,还有一辆小小的黄色的自行车孤独地停在楼下。我怜悯地想到,大概是哪个不幸的小学生被留校了。再抬头看去,果然整个楼都黑了灯,只有一间教室的灯还亮着,那里一定坐着哪个不幸的孩子了,因为什么原因而被留校呢。我决定等下去,看看这个片断的故事能出现什么结局。又过了好久,那一间教室的灯也熄了,再过一会,几个孩子背着不同的乐器走了出来,他们相互招招手,便分散不见了。整个楼都黑了灯,想来是再也没有人了,只有那辆小小的黄色的自行车还在楼外的风里雨里。 我忽然感到自己像个小小的被留校的孩子。 P19-22 序言 序 这本书里收录的文章,大部分写作于1999年到2000年前后,有几篇文章早十年,有几篇晚十年。这就好比有一天你走在大街上,在杂乱无章的人群里,有一种你曾经熟悉的气息,它像在向你传达某种信息,它让你回想起过去的某一段时光,某一种氛围,一些渐渐遥远的人们和事情,一些失去的朋友和情感……或许它还夹杂着一些异域文化和异域民俗的味道。这本书记录的就是这样一些存留在逝去时光中的事情,它本身也是一些存留在已经逝去的光阴中的文字。 我很愿意走到一个地方,放下一切,忘记我本来的语言,忘掉我的面目,也忘掉我的来处和经历,我说当地人的语言,接受当地人的生活习惯,和当地人在一起,像当地人一样生活。我喜欢这种“本地人”的感觉,这样可以使我本来平淡无奇、一成不变的一生似乎变成“多次生命”,25岁前在中国是一次人生,25岁以后到欧洲是第二次生命,这几年我一直试图到南、北美洲或是澳大利亚、新西兰去重新开始我的第三次人生。 其实,“入乡随俗”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而庄生梦蝶,则又是另外一种人生意境。有时想想,二十年前在北大,那个每天午后在三十六楼后面对着墙打网球的女生,真的是我自己吗?偶然想起,便觉25岁前在中国的一生,真是有如旧梦前尘,是前生前世的事情。但那应该是完整而精彩的一生。所以,2000年、2006年,每次回中国,多少都有点“惊梦”之感。 旅行是从1996年末1997年初开始,到2000年主要是在欧洲各国和地中海、非洲北部一带,像耙子耙地一样,看得很细致,而且拍下了大量照片。有两三年我曾经试图迁居美国加州而没有成功,从加州回来以后,从2004年底的古巴之旅,开始了在世界各地的“长途”旅行。1999年秋季,我的健康状况开始出现问题,从那时起,日子便是在持续不断的旅行和持续不断的病痛中过去的。也许是由于长期生活于疾病和旅途之中,经常让我有一种生命无常、恍然如梦的感觉。2006年初,在我第二次到墨西哥的时候,在墨西哥城我特地去看了著名墨西哥女画家芙莱达的故居“蓝屋(blue house)”。这个女子在她十八岁那年去上学的路上,坐公交车出了车祸,身上多处骨骼被撞断,之后她在医院躺了一年才将全身撞断的骨头重新接起来,并不得不终生忍受各种病痛。在她的画里,经常表述了这种由病痛带来的终生的折磨,有时她把自己画成一只万箭穿心的无辜的小鹿,那满身箭伤和血迹中无辜清亮的眼睛,让我有一种类似认同一样的亲近感。她手里如果不拿画笔的时候永远有一支香烟,想那些年里,我自己也永远是手里一支香烟出入干世界各地的机场和饭店。这么多年其实我一直扛着我自己的十字架在路上,尽管我并不信上帝。有时候我甚至希望我能信奉什么,那样人可以从根本上有所依赖、有所信托,不至于完全只靠自己。可惜我过于清醒。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十字架。从开始就尽力避免,到头来终究在劫难逃,这就是所谓“命运”,或者叫“宿命”吧——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后记 在我回欧洲前的一两个星期,和朋友开车去了天津。天津,是我出生的城市,我在这个城市里生活了十八年,到北京上大学时才离开。1989年姥姥去世以后,我再没有回过天津。事隔二十年,天津变成了一座完全陌生的城市。重新说出了“天津话”,天津的种种地方特色的饮食也让我感到亲切。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故乡故土”吧。 因为在天津的时间匆忙,只见了一个朋友,初中的同班同学,我在《美丽》里面写到的玉文。我们那时候是男女分班,四五十个女生在一起,至今说起来还无限亲切。说到南开中学,教我们晤文的李溥老师已经退休,作了校友会的董事长,还像以前一样热心南开的事,教我们物理的穆老师还在,还有教我们英语的柴老师和齐老师,教我们体育的孙老师……可惜时间太紧凑,竟然没有抽出空来回南开看看,希望下次吧。 我的姥爷和姥姥都是南开学校建校初的第一代学人,在当时很有名,也很有影响力。姥爷的名字叫李世珍,字伯续,姥姥的名字叫赵德葆,李伯续的名字曾因是南开学校篮球队的“五虎将”之一而响彻海河两岸,赵德葆的名字曾因在张伯苓校长生日寿辰(十月十七日,也是南开校庆日)庆典上全本的《龙凤呈祥》而名驰津卫,不亚于当时的赵四小姐(她们其实是表姐妹,天津“八大家”全都联姻,我的姥爷和姥姥也是表兄妹)。我在南开中学读书时,当时教我们语文的李溥老师曾希望我趁姥爷姥姥身体康健在世之日,多纪录下一些南开旧事,可以成为为数不多的珍贵史料。 是呀,关于天津,种种的人和事,八大家,南开学校,各类名流先范,各路志士仁人(如鲁迅先生《纪念刘和珍君》中的魏仕毅,她的妹妹魏仕茹和弟弟魏仕贵都是南开学人,并和姥爷姥姥终生交往甚厚;还有周恩来总理在南开学校时的同班同学——比姥爷高两个年级,著名的妇科名医顾学勤大夫和他的比利时太太,如我在《有乌鸦的麦田》第一节里所记述)。我很想有时间能够静下心,把它们写出来,都是精彩至极的故事,都是真人真事,却是比我所读过的任何小说都要传奇。 2003年感恩节前夕,在美国加州洛杉矶,在车驶向长滩方向的时候,有这样几行德文字,出现在我脑子里的屏幕上: Ich werde bestimmt Steben irgendwe Unterwegs Den wege Zur dir zurfjde ZUr dir 在2008年5月30日凌晨,我坐在北京机场的大玻璃窗前等候上回欧洲的飞机,我手机收到的最后一条告别信息来自西藏的岗仁波切,它是这样写的: 仁者无敌 勇者无惧 智者无惑 大爱无疆 谨此珍重。 作者 2008.6.14域外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