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伟所著的《风华正茂》是中国最具有红色亮点、青春亮点及艺术亮点的佳作。一部年轻人会喜欢的作品。因为它没有说教,极易让人联想起自自己“风华正茂”经历。
《风华正茂》是继《恰同学少年》后又一部讲述毛主席等革命先驱们年轻时代的红色青春剧。整个故事以1918年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为起点,1921年到上海参加一大为结束,时间跨度3年,真实地展现了毛泽东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逐渐成长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风华正茂(恰同学少年姊妹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王青伟 |
出版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王青伟所著的《风华正茂》是中国最具有红色亮点、青春亮点及艺术亮点的佳作。一部年轻人会喜欢的作品。因为它没有说教,极易让人联想起自自己“风华正茂”经历。 《风华正茂》是继《恰同学少年》后又一部讲述毛主席等革命先驱们年轻时代的红色青春剧。整个故事以1918年毛泽东从湖南第一师范毕业为起点,1921年到上海参加一大为结束,时间跨度3年,真实地展现了毛泽东从一个无政府主义者逐渐成长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 内容推荐 王青伟所著的《风华正茂》以1918年至1921年那个特殊历史时期的风云变幻为时代背景,描写了毛泽东、蔡和森、何叔衡、向警予等一批胸怀大志的青年从湖南一师毕业后,由于连年军阀混战,人人都难于找到工作,在他们苦闷到极点时,杨昌济的一封北京来信点燃了这群热血青年的希望,毛泽东与萧子升即刻率领首批新民学会成员二十余人奔赴北京……此后,毛泽东经历了迷茫、痛苦、抗争、追求等心灵的一次又一次洗礼,终于从青涩走向成熟,从迷茫走向坚定,并确立了自己一生再也没有改变的崇高信念。 《风华正茂》浓墨重彩、激情澎湃地抒写了父子情、母子情、师生情、同学情和战友情,细腻而深刻地记录了一代青年成长的经历、痛楚的心灵以及那一代青年满怀热情、充满朝气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 目录 第一章 父子 第二章 就业 第三章 张敬尧 第四章 留法 第五章 回家 第六章 许昌 第七章 北京 第八章 法语 第九章 毛说 第十章 聚散 第十一章 五四 第十二章 驱张 第十三章 见曹 第十四章 呼喊 第十五章 归去来 第十六章 矿灯 第十七章 十月 第十八章 蒙达尼 第十九章 婚礼 第二十章 决绝 第二十一章 新生 试读章节 第一章 父子 1918年5月,长沙城一连下了几天的雨。这一天终于放了晴,和暖的阳光从沿街一线高高低低商肆店铺深黑色的飞檐上折下来,照在早被雨水冲洗得干净明亮的麻石板街道上,就像染上了一层透明的琥珀。远处巷子口的白粉壁外一树榴花绽放开来,在清亮的阳光里仿佛映照着澄塘的霞色,鲜艳明丽。 毛泽东有些恼怒地穿过那树石榴,看也不看一眼,下意识握着的拳头似乎不知道怎么放好,随即把手伸进了裤兜里。巷子里或有或无的阳光斜斜掠过他那件半旧的白色学生制服,照见他脚上那双黑色布鞋上老大的一个豁口。他铁青的脸上略显清秀的眉毛微微扬起,清亮的眼睛里闪过一丝愤怒,还有一种无奈和抑郁。 这已经是他去应聘的第五所学校了,每一次都被拒绝。自湖南第一师范学校毕业这半年多来,他从一开始的满怀自信到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最后到无动于衷,他早已经习惯了这种被拒绝。但令他意外的是,这一次被拒绝居然是因为他当初在第一师范太过优秀了,驱逐过校长,反对过帝制,缴过溃兵的枪,甚至作文曾经打过一百分加五分也成了被拒绝的理由。“我们只是一所普通的小学,实在留不下毛先生这样的高才生。”那位温和而又沉静的小学校长说话似乎斯文有礼,拒绝人和挖苦人几乎不带一丝烟火气,但毛泽东几次握紧了拳头,忍不住想一拳打碎他脸上的那副金丝边眼镜,大吼一声:“成绩不好找不到工作,成绩太好也不行,你到底想让我们怎么样?” 不过他最后还是忍住了,因为他也知道,这年头实在是世道不好,自从护国战争之后,国内大大小小的军阀就开始打个不停,北京城里更是城头变幻大王旗,总统总理走马灯一样地换也就算了,居然小皇帝溥仪又跑去过了一回皇帝瘾。这样一直闹腾到去年的7月14日,段祺瑞赶走张勋,就任民国总理。 但北京消停了湖南就开始热闹了,段祺瑞上台之后,一意孤行,废除《临时约法》,解散了国会,亮出刀来要武力统一全国。孙中山随即南下广州,召集国会非常会议,组织护法军政府,就任大元帅,开始护法战争。8月,段祺瑞皖系大军开始南下,其制定的军事战略重点第一个就是对湖南用兵,以制两广。而南方程潜则受孙中山委派,从广东潜入湖南,召集旧部,当上了湖南护法军总司令。这样湖南境内便打成了一锅粥。最后程潜好不容易率部攻占长沙,却没想到北洋的直系和皖系联起手来,曹锟、吴佩孚、张敬尧等几路大军一股脑儿都奔湖南杀来。护法军方面湘、桂、粤三省军队却又开始互相扯后腿,当程潜的湘军在岳阳一线死战时,留守长沙的桂军在大肆劫掠一番后,匆匆退回广西去了。程潜独力难支,无奈退守湘南,长沙被段祺瑞的大将张敬尧占领。 这位张敬尧,字勋臣,绰号黑虎。原籍安徽颍上,迁居霍邱临水乡三郢村。幼年当过粮坊学徒,据说还说过书,后来流落山东,犯了杀人罪后潜逃到京津,跑到袁世凯部下当了兵:不久进了北洋新军随营学堂,结业后任排长,又到保定军官学校受训;此后步步高升,护国战争开始后,被任命为第二路军司令,进攻四川,晋升陆军上将;张勋复辟失败,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后,被任命为苏鲁豫皖边境剿匪督办;民国七年(1918),被北洋政府任命为湖南督军兼署省长。 这位张督军大概是民国历任督湘中最为残酷的一个,即便是杀人如麻的汤芗铭,也比他的名声要好得多。他上任伊始,就开始埋头刮地皮。不仅他自己刮,他家一共有兄弟四个,依次是敬尧、敬舜、敬禹和敬汤,这哥儿四个一个比一个更会祸害老百姓,因此到长沙不过月余,就有一副对联流传:“堂堂乎张,尧舜禹汤;一二三四,虎豹豺狼。” 有了这样一群虎豹豺狼,长沙不但普通老百姓,就是有头有脸的士绅官商,日子也一天比一天难过。自然这些只能靠伸手向政府衙门要钱的学校日子也就更难过了。这位张督军到任的第一天,教育经费就减了一半,现在一些小学连’校长自己都快发不出工资了,谁还敢招聘新老师?所以毛泽东这一届毕业的同学大部分都还没找到工作,仅他这个班就有三十多个。 毛泽东不由摇一摇头,在学校的时候,他曾经无数次想的,都是怎么样读好书,储足能量后大展拳脚,根本就没有想过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怎么办。那时候他充满了自信,有时候甚至以为这世界上没有自己办不到的事,但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进入这个社会竟如此的艰难,连做一个小学教师,混一口饭吃都不可得。 不过更让他恼火的是,这些同学中,家里做官的,有关系的,即便是世道如此艰难,却一个一个都找到了好工作。那位王子鹏还进了长沙有名的华昌炼锑公司做高管。据说这个专门炼锑的公司由于世界大战,锑价扶摇直上,公司赢利丰厚,业务极盛,所以这家伙每天只管袖手高卧,却拿着比别人多十几倍的薪水。 他不觉有些沮丧起来,由于找不到工作,这半年多来他一直都由家里负担着,每次母亲托人来信,问到他的近况,他都踌躇了老半天才回信,总之是避重就轻,敷衍着混过去。但时间长了,他又怕家里起疑心,被父亲给强行拎回去到米店做学徒,所以不断地安慰母亲,说自己现在很好,一找到了差事,就把母亲接到长沙来享福云云。他不觉苦笑一声,也不知道这样糊弄到底还能支撑多久。 他一面胡思乱想着,一面穿过一条小巷,走到大街上来。长沙从雍正年间开始,一直到清末,主要的街巷路面全部是用麻石铺砌的。这些麻石均取自于湘江下游号称“花岗石之乡”的丁字湾,显得古拙而质朴。他慢慢步过这些光洁清凉的麻石板,不觉想起去年1月尚在任上的湖南都督谭延闿下令拟定的《长沙北关外商埠马路工程计划书》来。这个计划书是第一次对长沙的城市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结束了长沙城上千年自然无序的发展状态,也是长沙第一次尝试进行现代意义的城市化。他当时还为此欢呼雀跃,备受鼓舞,以为这种麻石板街道很快就会被全新的西方式街道所替代。但不久谭延闽就被段祺瑞下令免去湖南督军一职,以自己的小舅子傅良佐代替。谭延闾知道失去督军这个掌握兵权的职务,仅仅一个空头省长是当不下去的,于是化装逃往上海。这个计划也就成了镜中之花,水中之月。 毛泽东脸上不由露出一丝自嘲的神情来。谭延闽志向远大,可惜手里没兵,总是被人如同丧家之犬一样赶来赶去,最后什么抱负都成一场空。而自己这些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当初孔昭绶和杨昌济也是壮志满怀,要教育救国,教育强国,耗尽心血教出自己这一群学生,谁知现在大家连糊口都成了问题。现在杨昌济已经去了北京大学任教,自己就是有一肚子的疑惑,也没有人去问。 他这样想着,越想越感到烦躁,脚步加快,不知不觉走到驿步门的湘江渡口来。驿步门(大西门)渡在清代是长沙城第一大渡口,也就是今天长沙五一大道湘江大桥的东端。当年湘江穿城而过,把长沙分成东、西两部,古人就在这里设渡口,有官渡和义渡。义渡不收钱,官渡也不过是意思一下而已,但现在张敬尧却把义渡给废了,派士兵把守官渡,挨个收钱。 看着这些斜挎着枪的士兵,毛泽东不由自主地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压抑感来,心中仿佛有一块巨石横亘在那里,搬不动,移不去,但总是压得人难受。四周又仿佛有一张无形的大网,无处不在,让人无所遁形,而且正在一点一点地收紧,他不知道怎么办,也不知道怎么去挣脱。他握了握拳头,有些无力地又摇一摇头,他感觉自己快要爆裂开来,想要呐喊,想要尽情地发泄,这种感觉越来越沉重,令人无可排遣。 P1-3 书评(媒体评论) 《风华正茂》跟《恰同学少年》形成了一个姊妹篇,在内容上和风格上都衔接了起来,它们在毛泽东题材的作品中将占有一席之地,甚至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中部会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 ——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 杨胜群 《风华正茂》是中国最具有红色亮点、青春亮点及艺术亮点的佳作。这是一部年轻人会喜欢的作品。因为它没有说教,极易让人联想起自己“风华正茂”的人生经历。 ——湖南广播电视台执行副总编辑 盛伯骥 《恰同学少年》着力呈现的是毛泽东那代人是如何读书、读书后如何做人等,而《风华正茂》突出展现的是读书之后,他们怎么面对社会。所谓风华正茂,不仅是指青春年少,而且是指在青春年少这样美好的年华中,在面对社会的纷繁复杂时,既充满对生命炽热的激情,同时又洋溢着出众的才情。 作者感言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