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可以理解为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按属性的数量,可分为单向比较和综合比较;按时空的区别,可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按目标的指向,可分成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按比较的性质,可分成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按比较的范围,可分为宏观比较和微观比较。
定量分析法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在企业管理上,定量分析法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主要数据来源,按照某种数理方式进行加工整理,得出企业的信用结果。定量分析是投资分析师使用数学模块对公司可量化数据进行的分析,通过这些分析对公司经营给予评价并做出投资判断。其功能在于,揭示和描述社会现象的相互作用和发展趋势。
案例分析法,又称个案研究法是由哈佛大学于1880年开发完成的,后被哈佛商学院用于培养高级经理和管理精英的教育实践,并逐渐发展成今天的“案例分析法”。哈佛大学的“案例分析法”,开始时只是作为一种教育技法,用于高级经理人及商业政策的相关教育实践中,后来被许多公司借鉴用于培养公司企业得力员工的一种重要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对员工进行培训,能明显增加员工对公司各项业务的了解,培养员工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员工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公司的凝聚力。
而作为一名妈妈,我们学习管理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组织(家庭),充分激发组织成员(孩子、丈夫等)的效率,从而最大程度地提高组织的绩效(比如,孩子的成绩、自己的幸福感,等等)。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是能够迅速将知识转换为实践的方法,而不是在狂啃大部头之后,对管理学心生厌恶——我们需要应用管理学而非教授管理学!
所以在这里,我推荐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不是理论先行的,而是以实际问题作为出发点,由学习者自行面对。因而,无论是否具有专业知识,我们都能够凭借常识对问题进行理解和判断,并得出自己的结论。然后经过专业导师的点评和分析,问题中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就被揭示出来,并且进入我们的认知体系中。
和其他学科不同(比如,化学的知识就来自于实验),管理学的知识都来自于实践的总结。从知识发生的方式看来,案例分析法和管理知识产生的过程非常相似,它让我们从知识的接受者变成了知识的总结者和发出者。这样有助于我们自发地获得管理学的经验和知识,从而迅速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及执行业务的能力。
如果说历史研究法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学习方法,是一种教授式的学习方法,相对被动,那么案例分析法就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学习方法,是一种理解式的学习方法,相对主动。对于妈妈们而言,学起来也更加愉快和轻松。
为了让大家迅速进入管理的思维模式,在第二部分的每一个章节,我都会给出相应的案例供大家思考。如果可能的话,希望大家可以在阅读案例之后,自己对其进行分析,或者为了达到最佳效果可与他人进行讨论和头脑风暴。当然,这些案例不是随意选择的,它们和亲子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只有记住这一点,讨论才有意义。
在每个案例之后,我都会阐释案例所揭示的管理学原理,然后通过它在亲子教育方面的应用来揭示二者之间的联系。通过这样一次一次的连接,我最希望的是帮助大家建立一种思考的习惯,即将管理学甚至其他科学的经验都应用到我们的亲子关系中。只有这样,你才能超越知识,成为一个融会贯通的教育者。
当然,更重要的是,书中所呈现的这些知识和技巧都来自于我的思考和经验。而你只有通过不断地练习它们,才有可能进入到你的知识体系,真正转化成为你的管理技巧。
学习管理学不是案头工作,而是实践、实践、再实践!只有这样,你才会发现,那些看似简单的原理,其实多么精辟!P17-18
这本书用管理学的理论来阐释亲子关系。作者余哲既以一个妈妈的身份存感知,又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存思考存这本书中,她告诉我们,管理孩子是一门艺术,并且是一门很容易学习的艺术。
王伯伟
当我存育儿的过程中精疲力竭时,看到这本书,发现真正聪明的管理者不会单打独斗,而是利用资源。让管理孩子的效率成倍增长。
谢婵姬
这本书让我懂得管理孩子和管理企业是一样的,都需要方法和技巧。
柳香兰
管理企业是一门学问,管理孩子也是从这本书中我领悟到,父母不仅是管理者。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父母必须有效管理自我,才能成为孩子的理想范本。
韩露
这本书不仅是一本“育儿宝典”,更是一个女人成长的心路历程、管理艺术能够让父母更好地陪伴孩子成长。并且完成自我蜕变。
Anna Chow
管理孩子的目标是让孩子通过科学的引导学会自我管理,擅于自我管理的孩子不仅可以在生活中游刃有余,也能够轻松应对学习和工作,这本书应该能够给妈妈们很多实用的方法和观念。
周文国
完成此书时正值春末夏初,这是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我的心情却非常忐忑。我既为自己终于完成了一个作品而感到骄傲,也对于书中还存在的很多不足感到遗憾,但我还是勇敢地将书稿拖进电子邮箱,点击了发送键,准备接受各位妈妈的批评。我害怕,时间拖得越久,我就越没有勇气,因为这本书永远都有修改的余地。
这本书从构思到封笔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人的帮助,我根本不可能完成。
首先我要感谢的人是我的女儿,如果没有你,我完全无法想象作为一个妈妈将会收获的那些无与伦比的快乐和喜悦;如果没有你,我就不会得到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因为你不需要对我进行任何指导,我就能够从你身上获得行动的方向和动力,谢谢你,宝贝,是你让我惊喜!
接下来要感谢我的先生,他一直用自己宽厚的(有些胖胖)的肩膀支撑着我,容忍着我,鼓励着我,让我可以做一切自己想做的事情。当然,在女儿出生之后他也成为了世界上最棒的父亲,如果没有他的无私奉献(女儿半岁前都是先生陪睡,为此他整整瘦了8公斤),我可能会因为女儿无休无止的夜啼而陷人难以自拔的忧郁和沮丧中。谢谢你,亲爱的,我的所有荣誉将与你分享!
然后要感谢的人是我的母亲,她不仅给与了我生命,还对我及我的女儿无私奉献,为了我产后能够尽快恢复身体,她几乎是以牺牲自己的健康作为代价。妈妈,谢谢你一直以来的付出!
当然,还有我的父亲,他和母亲一样,也一直为我们默默付出。作为世界上最棒的大厨,他总是用美味可口的佳肴温暖着我们的胃和心灵!
我的感谢名单上还包括亲爱的公公婆婆,你们像对待女儿一样宽容、宽厚地接纳我,并且帮我度过女儿入托前最困难、最需要人照顾的时期,谢谢你们!
感谢亲爱的老妹,你总是能在关键时候给我及时的建议,并且包容我的种种鲁莽和自以为是。
特别的感谢还要送给我的博士导师王伯伟教授,您对我在亲子方面的探索给予了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建议。
也感谢我的朋友章玲,她在我写作此书的时候,帮我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照顾和陪伴女儿的工作,让我能够安心投入地完成任务,被女儿亲昵地称之为“章玲阿姨妈妈”。
非常感谢豆豆妈妈、子瑞妈妈等无私奉献自己育儿经验的妈妈,我从你们身上获得了最直接的经验。
当然,我还要感谢那些儿童教育和管理学的先驱们。如果不是你们的成功经验,我可能会在育儿的道路上经历很多不必要的弯路;如果不是你们的成果,我可能不会有勇气将自己的经验集结成书,和更多人分享,并且努力成为你们之中骄傲的一员。谢谢你们,也谢谢我自己,这个世界上又多了一本可以帮助新手妈妈的小册子!
你准备好和小熊一起跳舞了吗
初为人母的你兴奋又充满期待,为了迎接小生命,你开始积极准备。我们的孩子是一群可爱又略显笨拙的小熊,他们的智商很高,身心却还没有发育成熟。你准备好和他们一起跳舞了吗?
在你成为母亲的过程中,你可能会经历很多甜蜜的烦恼。当然,有些没法解决的烦恼,就成为了真正的烦恼。
兴奋与不安
在知道自己怀孕的那一刻,大多数妈妈都会体验到非常复杂的情绪。通常一阵狂喜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兴奋和不安,因为自己从此就要进入到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当然,这个阶段所带来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是大多数人始料未及的)。你将遇见你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人,你会为他(她)发生彻头彻尾的改变,比如,由一个自我中心主义者变成一个盘旋在孩子周围的“直升机”妈妈,从一个不打扮一小时就不出门的美女变成抓起一件衣服就推着孩子出门的实用主义者。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你会觉得你自己好像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于是,刚开始的兴奋变成了不安。当你稍有时间停下来去思考的时候,可能会有些恍惚,“这是真的吗?现在的我,浑身充满奶香和婴儿气息,几乎已经完全没有自由时间。我会一直这样吗?”
对此,你完全不用担心,这个看似漫长得没有尽头的过程不会持续太久。根据每个人自我调节的能力不同,或早或晚,你都能找回自我。我在女儿一岁零一个月的时候和最好的朋友去云南徒步,我以为自己会疯狂地想她。但实际上我更享受这次没有她陪伴在身边的旅行,我觉得自己逐渐在“妈妈”和“自我”这两个角色中找到了平衡。一天黄昏,我和朋友坐在当地金碧辉煌的寺庙中看夕阳,女儿用稚嫩的声音在电话里跟我说“妈妈,我想你!”就在那一瞬间,内心涌上一种从未有过的幸福感,这是我人生最充盈的时刻之一,平静而又灿烂。
选择与失误
我们每天都在面临着选择。有时候,仅是吃苹果还是吃香蕉之类的小事;有时候,却是工作还是辞职这样事关重大的选择。但是对于一个妈妈而言,一旦她知道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都会对宝宝的人生产生影响的时候,她可能会变得更加谨慎。
我在生孩子之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晓各种育儿理论,自以为有了这些知识的武装,自己一定会成为一个淡定的妈妈,在一片混乱中闪亮登场。事实证明,一旦你面对一个鲜活的小生命,任何知识都必须重新排列和验证真伪。
我看到一种育儿理论是:孩子哭的时候不抱他,笑的时候才抱,这样你就会拥有一个微笑的天使。我很喜欢这个说法,也对书中的案例深信不疑。可是,当我具体执行的时候却碰到了困难——我在孩子无助的哭声中感受到了自己内心的煎熬。妈妈的本能告诉我自己,不能这样做,于是我冲过去抱起了孩子。那一刻,我的内心再次充满宁静和喜悦,我的宝宝也立刻停止了哭泣。后来,我才知道,这个曾经在国外风靡一时的观点,实际上带来了严重的心理问题,包括观点的提出者本人及其子女都深受其害。
不可避免的,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出错的时候,有时候是做选择所依赖的信息发生了错误,有时候是选择本身发生了错误。作为一个对自己要求严格的妈妈,尽管你会后悔与自责,但是你一定要知道,无论如何,做出错误的选择总比不做选择要好,而且你是应该做出选择的那个人。
经历与成长
如果一定要将每个人的人生划分为两个阶段,我愿意这样划分,生孩子之前和生孩子之后,特别是对于女人!
在生孩子之前,我们每天都在为自己如何变成一个更有能力和吸引力的女人而奋斗,但是生了孩子之后,这一切就完全不同了!
记得生完孩子从医院回家那天,等在家里的爸爸妈妈照例在我按响门铃时,开始点火、下锅炒菜。等我进门之后,一桌丰盛的美食已经呈现在眼前,但是我没有进餐厅,而是对他们说,“你们先吃吧,宝宝饿了,我先给她喂奶!”在此之前,我一直都难以理解,一个人居然可以自己饿着肚子先照顾另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在自己睡得迷迷糊糊的时候居然因为一声啼哭就立刻精神百倍地跳下床。但是,就在那一刻,我忽然明白了。因为我丝毫不觉得自己饿,我只知道我怀里的这个小家伙需要我。看见她那么努力而满足地发出“巴咂巴咂”的声音的时候,我根本忘记了自己是饱还是饿!
但是,几分钟之后,妈妈端着一碗饭菜走进了我的房间。在我喂宝宝吃奶的时候,妈妈在喂我吃饭!尽管我坚持要求待会儿自己吃,这几十分钟的等待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妈妈也同样地坚持!在前一秒钟我理解了天下所有的妈妈;而在后一秒钟,我理解了自己的妈妈。她那么多的唠叨和看似无理的要求,实际上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爱!
一直坚持晚婚晚育的我,以为这样就可以享受更加完整的自我。但是,我发现自己错了。在我成为妈妈之后,我才真正地变成了一个完整的我!很少牵挂他人的我,在女儿出生之后经常会有莫名其妙的担心;以前我对于别人的批评总是虚心接受但从不改正,可是当我发现女儿在用一模一样的腔调和我说话时,我就发现自己必须得改了;对于整洁有着高标准的我,在女儿出生之后也开始接受家里不断出现的混乱场景。总之,以前那个坚不可摧的我,开始一点一点地瓦解了。我发现自己变得更加柔软,更加容易感受幸福,也更加懂得倾听——我居然变得更有女人味!
所以,我特别感谢女儿的出生,是她让我拥有了从未有过的体验,并成为我最好的人生导师。通过和她的朝夕相处,我开始自觉自愿地学习、思考、对话和实践,并且迅速升级为一个更好的自我。在这本书中,我非常愿意和大家分享的就是这样一个过程!
如何善用本书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一个挑剔的读者,那么你一定会在拿到这本书的时候,问自己两个问题:我怎样知道从这本书中我将获得什么?我如何确定自己投入到这本书上的时间和金钱都没有被浪费?
首先,请你浏览一下这本书的章节目录。作为一个训练有素的读者,你应该知道,从一本书的目录中,即可以获知作者的大部分意图,并且决定自己是否有必要看下去。如果你在第一眼就明白了我写作本书的主旨和思路,并且对于管理学方法和育儿技巧之间的关系能够自如切换,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在亲子管理方面具有非常完善的知识和技巧,请按照扉页上的邮箱地址给我发邮件,我将非常愿意向你学习。
如果你已经认定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那么你或许想知道该如何善用此书?我的建议是,你不要一口气读完,当然,如果你愿意将这种做法当作对我的褒奖的话,我也不会拒绝。不过更好的方式是,每天读一个小节,仔细体会每一个管理案例和我们亲子教育的具体联系;然后,你就会逐渐明白这本书的写作意图;进而,你就可以像读一本侦探小说一样预期这本书会如何发展,并且通过阅读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你会发现这本书的确和你的思路完全吻合。也就是说,是你自己和我一起做出了书中的结论,那么你就不会认为自己是在被动地接受我的观点。实际上,我们是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一起写了这本书。
为了让你更加容易理解,我在这本书的开头,会首先提供一幅框架图,它将向你解释本书的核心观点,并且让你清晰地知道每一章节具体涉及这幅框架图的哪一个部分,让你不至于在阅读此书的时候由于激烈的头脑风暴而迷失方位。现在,你准备好了吗,我们将开始一段奇妙的旅程!
每个妈妈在面对孩子的时候多少都会有些束手策,因为从未有一门课程教我们学会如何做家长。在余哲编著的《好妈妈应该懂点管理学》中,作者从不同的视角探索和总结了做妈妈的艺术,提出了养育孩子的终极目标――培养孩子自我管理的能力。作者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深入浅出的文字,与妈妈们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及身边的经典案例。新颖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可操作性的方法让爱学习的妈妈们跃跃欲试!
如果你已经认定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那么你或许想知道该如何善用此书?我的建议是,你不要一口气读完,当然,如果你愿意将这种做法当作对我的褒奖的话,我也不会拒绝。不过更好的方式是,每天读一个小节,仔细体会每一个管理案例和我们亲子教育的具体联系;然后,你就会逐渐明白余哲编著的《好妈妈应该懂点管理学》的写作意图;进而,你就可以像读一本侦探小说一样预期这本书会如何发展,并且通过阅读验证自己的猜想;最后,你会发现这本书的确和你的思路完全吻合。也就是说,是你自己和我一起做出了书中的结论,那么你就不会认为自己是在被动地接受我的观点。实际上,我们是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一起写了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