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尾巴(心理学极简史)》由肖戈著。一天看透心理学前世今生,一本书看懂心理学江湖门派。史上最简明的心理学史,彻底洞穿人类的灵魂地图。 一本让你看起来对心理学无所不知的劲爆科普书,一网打尽弗洛伊德等近百位心理学大师的主要研究成果。 有用,有趣,有料。爆料心理学史上奇闻趣闻,扒尽心理学大师们不为人知的边边角角。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弗洛伊德的尾巴(心理学极简史) |
分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作者 | 肖戈 |
出版社 |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弗洛伊德的尾巴(心理学极简史)》由肖戈著。一天看透心理学前世今生,一本书看懂心理学江湖门派。史上最简明的心理学史,彻底洞穿人类的灵魂地图。 一本让你看起来对心理学无所不知的劲爆科普书,一网打尽弗洛伊德等近百位心理学大师的主要研究成果。 有用,有趣,有料。爆料心理学史上奇闻趣闻,扒尽心理学大师们不为人知的边边角角。 内容推荐 现代社会,最宝贵的是时间,最重要的是了解别人,认识自己,与人进行良好勾通。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压力、生活压力的增加,不懂心理学会让人寸步难行! 但我们时间有限,浪费不起,所以在选择心理读物时,常希望选择那种知识点密集、通俗易懂又对自己有用的精品读物。 这本肖戈著的《《弗洛伊德的尾巴(心理学极简史)》》以弗洛伊德为经,以古往今来近百位心理学大师为纬,用最通俗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一条心理学发展的清晰脉络。 目录 序 第一章:心理学史前史 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 最早发现神经病的希波克拉底 ——心理疾病初体验 没事儿找抽 ——苏格拉底: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奠基人 亚历山大 ——国家局势对心理的影响 犬儒主义大行其道的时代 ——服从你内心的声音 新柏拉图主义的诞生 ——浪漫的理性 第二章:文艺复兴时期 当科学被权势吓倒,科学就会变成—个软骨病人! 我思故我在 ——寻找自己存在的证据 真正的伟大永远不会过时 ——后世各心理学派的先驱者们 第三章:心理启蒙时代 心灵犹如一张巨大的地图,被照亮的只是其中一角! 大卫·休谟的人性论 ——人性即是天性 为人不齿的卢梭 ——探寻心灵的“死角” 第四章:早期的重口味心理研究 心理虽然看不见,但产生心理的器官却能看见! 催眠疗法的鼻祖梅斯梅尔 ——骗子也能登上大雅之堂 天方夜谭 ——打开头颅,看见大脑 不死的盖奇 ——一个被永世铭记的倒霉鬼 劈开你的脑袋看一看 ——违背道德的心理学实验 赫尔姆霍兹 ——科学家用客观现实认识世界 缪勒 ——狂热地迷恋上活体解剖 第五章:达尔文的颠覆:谁才是心理学的真正鼻祖 对于水而言,喝下它远比在实验室里分析它的化学成分更重要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建立 ——威廉·冯特 铁钦纳和闵斯特伯格 ——从欧洲带到美国的心理学种子 达尔文的颠覆 ——生物学家对于心理学的不朽贡献 适应心理学 ——适者生存:一个天才的心理学发现之旅 优秀是可以遗传的 ——高尔顿 天性和教养是一驾双轮马车 ——高尔顿的折衷理论 第六章: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先驱 清醒总是意味着退缩,酣醉则总意味着扩张。 威廉·詹姆斯 ——盛开在美利坚大陆的心理学之花 发现一个名叫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家 ——詹姆斯与弗洛伊德 失忆究竟是怎么回事 ——失忆的心理学解释 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霍尔:美国总统的心理导师 费希纳:物理就是心理 ——关于心理物理学的设想 布伦塔诺和斯夫顿 ——战争对心理学的影响 第七章:弗洛伊德与荣格 男人都用下半身思考,撕掉人类最后一块遮羞布! 弗洛伊德 ——一个围绕“性”问题展开的心理学家 荣格 ——一百个杰出的才智之士凑在一起会产生一个白痴 弗洛伊德的小心机 ——大师与大师之间的恩怨 荣格的反击 ——是谁得了神经病 弗洛伊德与妻妹的“暖昧” ——三个“我”的战争 荣格的崛起 ——始于弗洛伊德、终于弗洛伊德 第八章:后弗洛伊德时代 心理学从来都不是一门可以闭门造车的学问 精神失常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文艺作品的心理学解读 藏在小屋中的“凶器” ——心理学的“超领域”发展 阿德勒 ——超越自卑:个体心理学的开端 卡伦·霍妮 ——通过冲突实现自我 第九章:实用主义心理学 心动不如行动 约翰·杜威 ——实用主义心理学集大成者 机能主义心理学 ——一切以实用为目的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成长的过程 ——改变现代教育模式的心理学 哈维·卡尔 ——研究心理的方法不止一种,也不能只用一种 伍德沃斯的S—O—R模式 ——用数学方式解决心理学问题 机能主义的兴衰 ——美国心理学的内核 第十章:行为主义心理学 我可以任意将你变成任何人:医生、律师、强盗、窃贼…… 桑代克 ——由一群鸡开始研究心理学 巴甫洛夫 ——从流口水的狗那里得到的启示…… 华生 ——行为主义不能作为花心的借口 新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的发展 斯金纳 ——“虐童者”的疯狂心理学 托尔曼 ——行为主义的衰落 行为主义的局限 ——冷酷的行为主义被冷酷地抛弃 第十一章:格式塔心理学 人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物 格式塔心理学的诞生 ——必然与偶然的内在联系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 ——一种更加复杂的心理学 学习不是通过尝试错误来实现的 ——对于行为主义的反击 因为成功而消亡 ——“格式塔三剑客”的出路 第十二章:认知心理学 预测未来的最好方式就是创造它 亚历山大·西蒙 ——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和纽厄尔 ——用计算机模拟人脑 心理学界的大地震 ——乔治·米勒 奈塞尔 ——现在是认知心理学的天下 第十三章:人本心理学 被战争扫荡后,心理学的象牙塔已荡然无存! 战场上的心理学 ——战争是心理学的催化剂 一切讲求实用 ——工业社会需要更实用的心理学 心理学家该不该被政府圈养 ——心理学家与政府的冲突与合作 人本主义心理学 ——美国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心理医师与心理学家的内斗 ——心理学界内部战争 试读章节 早在有文字记录之初,人类就已经开始关注自身的心理活动,最早如各种巫术与原始宗教,其后如中国的先秦诸子、印度的佛教以及西方的亚里士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等,都对人类心理学有过种种论述。之后,随着欧洲的文艺复兴,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等许多科学家的重大发现,为心理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基础。但作为一门科学,心理学却只有百余年的历史。 对于科学这个词语,所有人都不陌生,但“科学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却很难回答。 词典中对于科学的解释是:“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这就是说,科学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一、它必须是普遍真理。 二、系统化和公式化。 一个色盲宣称这个世界是黑白两色的,这不是科学,因为那仅仅是他自己眼中的世界,不是普遍真理。 一个古人通过冥想,突然悟出宇宙的起源来自于一场大爆炸,他虽然找到了真理,但也不能将他的发现称为科学,因为他无法系统地解释自己的发现。 所以,一门学问想要成为科学,必然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无数人发现真理、总结经验、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科学才算成立。心理学也是如此。 人类从何时开始发现心理现象?这恐怕要追溯到很远的过去。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 远古时代,人类还没有文字,甚至没有语言。一天,有一个原始人从远处跑来,手指身后,满脸惊惧。他的同伴见状,马上意识到有什么危险的东西来了,于是便纷纷择路而逃…… 显然,这种在原始时代经常发生的事件中包含了心理学的影子——人们从他人的表情中,看出了对方的情绪(心理),并随之做出反应。这不就是当下很火的一个心理学分支——读心术吗? 所以说:心理学就像一件人类从出生开始就握在手里的工具,从古至今我们一直在使用它,尤其是那些所谓的成功者,使用起来更是得心应手。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庞勒(Gustave Le Bon)在《乌合之众》中曾说:“古往今来的伟大人物,包括一切帝国的建立者、杰出政治家、领袖,甚至说得平庸一点,一群人中的小头目,都是不自觉的心理学家,他们对于群体性格有着出自本能但往往非常准确的了解。” 虽然人们都自觉不自觉地使用着心理学,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却对它缺乏关注,甚至忽视它的存在。其实,这也是人类的一种普遍心理——对于个体已有经验的事物,往往缺乏主动关注的动力。(关于这种心理的发现和研究,我们将会在后面的内容中详细描述) 与使用心理学相比,人类研究心理学要晚得多(但也是2500年前的事情了)。不过,那时的一心理学并没有形成独立的体系,而是寄生在哲学、宗教、医学,甚至是数学等其他科学的羽翼之下。 现在,让我们将目光投向公元前3000年的古希腊,看看心理学在当时的模样。 这个时期的古希腊被称为“青铜时代”,完全是男人社会:所有的男人都是士兵,为战斗而生。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们的心理也会因环境而发生变化——人类有追求长寿、惧怕死亡的本能,但是在古希腊,人们更愿意在战争中建立功勋和荣耀,即便战死,也心甘情愿。在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神问阿喀琉斯:“你愿意长寿而平静地颐养天年,还是愿意短暂而辉煌地度过此生?” 阿喀琉斯回答:“我愿意在战斗中赢得短暂但荣耀的生命!” 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人们的心理状态和道德认知。 时间到了公元前700年,此时的古希腊开始出现大大小小的城邦,进入了城邦时代。 希腊土地上的每一个城邦,其实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小型的王国。城邦不受国王的统治,而是由城市中的公民共同管理。由于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所以每个人都是思考者,古希腊的学术风潮就此开始。 到了公元前500年,希腊城邦更加繁荣。而这一时期,地处亚洲西部、今日之伊朗一带的波斯帝国也正处于兴盛时期。两个文明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 从实力上来讲,波斯帝国更胜一筹,因此他们经常主动发起战争。而希腊人则依靠着英雄主义和聪明才智一次次抵挡住了敌人的进攻。 在当时,东西方既有冲突,也有文化的融合。希腊学者们的视野更加宽阔,并创造出了辉煌的文明。 P2-4 序言 《弗洛伊德的尾巴》提供了一个站在更有趣的维度看待心理学的机会。当我们把历史上的心理学大师放到一个统一的维度之后,便能以无障碍视角了解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百年历程。你可以从中看到心理学从无到有、从混沌初开到百花齐放的整个过程。当你这样去观察心理学史上的恩怨情仇、门派纷争时,看到的不是是非,而是真相。 你能看到许多个“弗洛伊德”,以及整个心理学史的变迁。这是一幅心理学大师的“群像”,大家在这幅画像中各有位置,而弗洛伊德作为心理学的招牌人物,则出现在画像的最中间……尾巴改变历史 1916年,凡尔登要塞。 德国人和法国人已经交战多日,双方疯狂地向对方阵地发射炮弹,上千万发炮弹在这小小的区域里爆炸。几十万人死于炮火之下。 德国人逐渐占据了上风,法国人损失惨重。位于马斯河上游的法军某炮兵阵地弹药所剩无几,士兵伤亡过半。不得已,指挥官只好起用一批毫无实战经验的后勤人员临时顶阵。 有位年轻的法军下士从来没开过炮,而且对此怀有与生俱来的恐惧。但是他却被揪到阵地上,指挥官命令他——“开炮”!下士手忙脚乱地填装炮弹,然后忘了瞄准就把炮弹打了出去。 炮弹一出膛,胆小的下士就失声叫道:“我的炮弹打偏了!”长官被他的愚蠢激怒了,气势汹汹地准备用皮靴踢他的屁股。突然,前方阵地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下士胡乱射出的炮弹,居然击中了德军的秘密弹药基地,这发炮弹幸运地穿过了狭窄的通风口直捣弹药库,引爆了秘密基地所储备的全部弹药。 德军60多万发大口径炮弹和其他数十吨弹药被毁得一干二净,连一发臭子儿都没留下。刚才还焦头烂额的法军元帅喜出望外,抓住时机大举反攻。于是,凡尔登会战以德军的失败而载入史册,并进而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 作为一个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进程的人物,这位下士连个名字也没有留下。就如同彗星划过天空,只留下了一点若有若无的尾巴。还有一件事情估计是那位下士没有想到的,那就是他间接影响了心理学这门学科的命运。 “一战”过后,德国战败,德国社会人心浮动,大批从战场回到社会上的士兵患上了当时所谓的战场神经质病。为了治疗这种疾病,德国政府找到了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希望以他为首的“精神分析学派”能够出面帮忙。弗洛伊德在自传中写道:“中欧同盟国派官方代表参加精神分析学派会议.他们赞同设立一些精神分析站,以治疗战后心理疾病。” 从此之后,心理学得到了更加广泛的重视,从而迅速发展,而弗洛伊德也成了心理学大发展的受益者之一。 事实上,战争对于心理学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器。心理学的两次大发展和两次世界大战密切相关。第一次世界大战成就了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学派。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促成了格式塔学派、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的大发展。 从更高维度看待历史的特异之处,你会发现,两件看似毫不相干之事,竞然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历史上许许多多容易被人忽视的“尾巴”,原来那么重要。 心理学上那条重要的尾巴 社会越进步、文明越先进,人们对心理学越关注。到今天,心理学已经成为一门不可不知的学问,人人都在了解,人人都会使用一些心理学技巧,以至于各种“读心术”“洗脑术”横行。 但是,心理学绝非你看到的那样简单。它的历史虽然短暂.可它的孕育过程却极为漫长。人类从出现的那一天,就已经开始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经过了数万年,直到一百年以前,这种探索才变成一门学科。这就如同一个人的诞生,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呱呱坠地,可事实上早在十个月前,就已经有一条跑得飞快的精子为此长途跋涉、历尽艰辛,甩着尾巴PK掉上亿同胞——这个过程对于它而言极其漫长和壮烈。在尾巴的推动下,它由一个细胞成了一个拥有复杂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的高等动物。 弗洛伊德与摇曳着长尾巴的精子有着“不解之缘”,有人评价他是一个“精虫上脑”的心理学家。因为弗洛伊德的整个心理学理论都构建在“性”的基础之上,他也由此成为泛性论的集大成者,“甩着一条尾巴”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 大师难当 大师难当。如果弗洛伊德还活着的话,他对此一定深有体会。 崇拜弗洛伊德的人视他为真理的发现者和捍卫者,而诟病他的人则认为他是一个野心勃勃的精神病。 1959年的时候,学者菲力普·里夫说:“弗洛伊德的伟大之处不容置疑,他的思想也许是20世纪既成著作中最重要的思想体系。”可不久之后.诺贝尔奖得主彼德·梅达沃爵士则说:“弗洛伊德的理论是本世纪最惊人的知识欺诈。” 另一位心理学大师荣格,前半生把弗洛伊德当成自己的导师甚至父亲,之后却成了弗洛伊德的死对头,不仅质疑弗洛伊德的学术成果,还揭发弗洛伊德有作风问题——声称弗洛伊德和小姨子之间存在不正当男女关系。这对于一贯以正人君子形象出现在大众视野的弗洛伊德而言,无疑是一个难堪的污点。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