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明中、兰源红编著的这本《鄂伦春火山探秘》主要介绍了鄂伦春地质公园的概况、各园区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特别是火山)和形成过程,以及有关火山的地学知识,然后又介绍了鄂伦春其他自然与人文景观、旅游线路、交通、民族风情、特产等旅游信息,是鄂伦春地质公园的旅游指南,也是介绍鄂伦春地质遗迹的科普读物。本书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图片精美,可以使读者在获得地学知识,尤其是火山知识的同时,也领略到这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鄂伦春火山探秘/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丛书 |
分类 | 生活休闲-旅游地图-地图 |
作者 | 田明中//兰源红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田明中、兰源红编著的这本《鄂伦春火山探秘》主要介绍了鄂伦春地质公园的概况、各园区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特别是火山)和形成过程,以及有关火山的地学知识,然后又介绍了鄂伦春其他自然与人文景观、旅游线路、交通、民族风情、特产等旅游信息,是鄂伦春地质公园的旅游指南,也是介绍鄂伦春地质遗迹的科普读物。本书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图片精美,可以使读者在获得地学知识,尤其是火山知识的同时,也领略到这里独特的民族风情。 内容推荐 鄂伦春——大兴安岭脚下的神秘乐园,这里有平坦无垠的绿草地,也有幽深莫测的大森林,有湖水碧波荡漾的美丽,也有火山怪石嶙峋的雄壮,还有烂漫的杜鹃花,与火山为伴,与峡谷为邻。走进这里,探秘一片别样的天地。 《鄂伦春火山探秘》可以是你最细致周到的导游。她能带你登临火山,引领你探寻火山的奥秘、它的形成与发展、它的美丽与残酷,让你领略一个最完整的火山世界;她能带你在森林里穿梭,在草地上奔腾,在湖水上游荡;她能带你走进“嘎仙洞”,回顾中华文明的北方源起,带你住进“仙人柱”,感受鄂伦春人的朴实与热情,在现代化的大街上,依然可以与鄂伦春人一起翩翩起舞,体验生活的祥和与快乐。 带上她,开始你的探秘之旅吧! 《鄂伦春火山探秘》由田明中、兰源红编著。 目录 第1章 森林秘境、别样人世——鄂伦春 1.1 行政交通 1.2 自然地理 1.3 历史沿革 1.4 鄂伦春地质公园 1.4.1 腾空出世 1.4.2 孑然立世 1.4.3 了解公园的地质历史 第2章 探秘火山 2.1 火山的前世今生 2.1.1 源自地下 2.1.2 生于地表 2.2 形形色色的火山 2.2.1 火山的生与死 2.2.2 火山的动与静 2.2.3 火山的表与里 2.2.4 火山的好与坏 2.3 暴力与柔情的交错 2.3.1 世界著名火山旅游胜地 2.3.2 中国的火山美景 第3章 大地的馈赠——火山遗迹 3.1 火山群区域分布 3.1.1 奎勒河火山区 3.1.2 诺敏河火山区 3.1.3 毕拉河火山区 3.2 火山活动期次 3.3 火山地质遗迹 3.3.1 斯通博利式火山——四方山 3.3.2 夏威夷式火山——小土葫芦火山 3.3.3 亚布里尼式火山——马鞍山 3.3.4 多期复合型火山——达来滨呼通火山 3.3.5 玛珥式火山——西热克特奇呼通火山 3.3.6 火山熔岩流 3.3.7 堰塞湖 3.3.8 熔岩峡谷(神指峡) 3.3.9 熔岩台地 3.3.10 烟囱石——中生代潜英安岩石柱景观 3.3.11 窟窿山岩臼景观 第4章 中华文明的北归源 4.1 鄂伦春族 4.2 民族文化与风俗 4.2.1 生活 4.2.2 习俗 4.2.3 节庆 4.3 文化看点 4.3.1 嘎仙洞景区 4.3.2 岩画 4.3.3 布苏里山庄 4.3.4 猎民村 4.3.5 鄂伦春博物馆 4.3.6 库图尔其广场 4.4 地方特色 4.4.1 动物 4.4.2 植物 4.4.3 手工艺品 4.4.4 美食 第5章 松涛林海里的神醉情迷 5.1 达尔滨湖国家森林公园 5.1.1 达尔滨湖 5.1.2 林海石瀑 5.1.3 神指峡 5.1.4 四方山天池 5.2 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 5.2.1 相思谷原始林风景区 5.2.2 伊勒呼里山阿里河源头风景区 5.2.3 仙子湖风景区 5.2.4 窟窿山风景区 5.3 兴安森林公园 5.3.1 钢索吊桥 5.3.2 杜鹃植物园 5.3.3 民族风情园 5.3.4 诺敏大山 第6章 畅游鄂伦春 6.1 旅游交通 6.1.1 交通概况 6.1.2 具体交通信息 6.2 旅游线路 6.2.1 地质科普观光游 6.2.2 生态休闲度假游 6.2.3 文化旅游 6.2.4 旅游路线组合 6.3 住宿餐饮 6.3.1 住在鄂伦春 6.3.2 吃在鄂伦春 6.4 娱乐购物 6.4.1 特色桦树皮、兽皮制品 6.4.2 特色野味 6.4.3 特色购物娱乐点 参考文献 编后语 试读章节 鄂伦春族信仰具有自然属性和万物有灵观念的萨满教,这种宗教与该民族特有的原始观念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萨满教是西伯利亚和中亚各民族自古以来的信仰体系,这个体系的中心就是萨满。萨满是神明和精灵的代理人,既是巫医、降神者、预言者、秘传者、占卜者,又是宗教祭仪的祭司,是沟通神人之间的使者。他们认为萨满与超自然的神明和精灵有着特殊交往,某个神明和精灵在一定的场合下附在他们的身体上,借他们的口直接宣示神灵的旨意。“万物有灵、灵魂不灭”是萨满教的核心,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萨满教认为山岳、树木、动物、河流、岩石等等,都有灵魂,并相信这些自然物种被赋予超自然性能,把它们奉为神圣而对之崇拜。因为这些才是人类生命所依、生存所系的依赖对象。鄂伦舂人对各种自然物都无尚地崇拜,对古老的树木、高大的石堆和一些奇怪的影子,都认为有神,不敢轻易触犯。他们出门远猎的时候,在有高大石堆的地方都不敢吵吵闹闹。 由于鄂伦春人信奉“万物有灵”,因而他们供奉的神也很多,如: ①“得勒钦”是太阳神,“别亚”是月亮神,“莫都日”是龙神。 ②“吉亚其”是财神,它管人畜疾病和保佑狩猎丰收,祭品是狍子、鸭子、飞龙等。 ③“居拉西其”是灶神,也管吃饭,祭物是狍子,神像是用草绑成的人,或布上画一人形。 ④“透欧博如坎”是火神,没有神像,供它是为家里不失火,由妇女来供,因她们每天接触火,而且火神是一位老太婆。火神的供品是狍子,祭祀的狍子吃完后要把骨头全扔到火里焚烧。 ⑤“楚卡博如坎”是管草的神,没有神像,马有病时在草甸子上向它祷告,供品是野鸭和细鳞鱼。 ⑥“斯文博如坎”是凶神,如附于人体,人就要生病,说胡话。供物是狍子,要用狍血来涂嘴。神像是用木头刻成的人形,上有日、月形象。 ⑦“翁库鲁博如坎”是掌管各种病灾的神,供物是狍子。神像是在布上或纸上画四个、七个或八个人形。。 ⑧“阿格迪达仁”是雷神,人从雷击的树木旁走过或踩着雷击木就要得病,得病发高烧,心难受。 ⑨“根球鲁阿狄尔”是风神,得病发疯,这是触犯了风神。给雷神、旋风神、风神上供用狍子、鹿肉等,上供的肉妇女不能吃。 ⑩“阿娇儒博如坎”是祖神,据说是祖先传下来的,因为鄂伦舂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并保佑子孙后代,所以每家都供有祖神。神像是用松木刻成的人形,但也有画在布上的,上面附有太阳、月亮、鸟兽等。平时打到野兽以后,先要供奉祖先,然后家人才吃。据说用狍子来祭它能治病。 此外,还有“额胡老热格”、“德乐库达日依尔”、“额尼音博如坎”、“胡路斤哈达尔”、“卡达尔博如坎”、“阿狄达力”、“翁库鲁”、“额古都娘娘”、“尼其昆娘娘”、“额胡娘娘”等等。鄂伦舂族每个萨满的神多少不一,最多的有三十五以上。据说,在众神当中,“透伦玛路”最大,能管所有诸神。过去鄂伦春人每家都供它,它不但能保护人马安全,保佑多多打猎,还能统治别的神。所以当人马得病,或打不到猎物时,都是向它祷告,给它供狍子、飞禽等。 从上述诸神的形态与内涵里不难看出,鄂伦春人信仰的萨满教中,把自然现象、自然力和自然物当成某种神秘力量和神圣事物,并对之进行祭祀崇拜活动。除自然崇拜外,鄂伦春先民还崇拜“牛牛库(熊)”、“老玛斯(虎)”图腾,鄂伦春人忌讳直乎熊、虎名,而是称它“宝日坎(神)”,“诺彦(官)”、“乌塔其(老爷)”。鄂伦春族的祖先崇拜也十分盛行,而且现在亦如此。 P105-108 序言 广袤无垠的土地,雕琢着河川峡谷的雄浑、豪迈 美丽富饶的土地,孕育着松涛林海的苍茫、浩瀚 神秘传奇的土地,谱写着鄂伦春人的勇敢、坚毅 亘古不老的土地,闪耀着火山熔岩的澎湃、激昂 鄂伦春——森林秘境,火山王国 在中国北端,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东北部,大兴安岭脚下,坐落着一片神秘的园地——鄂伦春。这里草原广布,林海浩瀚,河流纵横,火山耸立,鄂伦春地质公园即诞生于此。鄂伦春地质公园是一座以火山地质遗迹为主体,辅以湿地、森林、草场等自然景观,结合鄂伦春民俗以及人类文明遗迹等人文景观,集科学研究、民俗文化体验、休闲避暑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地质公园。 雄伟壮美的火山地貌是这里最突出的特色。第四纪晚更新世以来,由于鄂伦春诺敏河地区断裂继承性活动加剧,导致强烈的火山活动,形成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火山地质景观。强烈的火山活动在这里留下了近40座火山,不仅喷发类型多样,而且保存完好。主要类型有夏威夷式、斯通博利式、亚布里尼式、玛珥式和复合型火山。锥体形态也各不相同,有截锥、圆形套迭锥、盾形熔岩锥、溅落锥、复合锥等。此外,星罗棋布的堰塞湖,千姿百态的熔岩地貌,幽深狭长的火山峡谷,平静中掩饰不住曾经的炙热。 在鄂伦春这片神奇壮美的土地上,草原与林海相接,湿地与河流依存。这里是绿的世界,花的海洋,更是动物的天堂。春季,兴安杜鹃——映山红漫山遍野,绿树、红花掩映于皑皑白雪之中,令人流连忘返。夏季,观茫茫林海,听松涛阵阵,林间鸟语婉转清脆,花香馥郁醉人。秋季,林间秋叶,红似丹霞,绿如翡翠,黄像傲菊,橙似火焰,让人心醉如痴。每年10月,鄂伦春便已是茫茫大地一片银装素裹,玉树琼花,一派北国风光。 鄂伦舂地质公园内动植物资源丰富,是千余种植物和近三百种野生动物的家园。夏末秋初,榛子、山葡萄、蓝莓、红豆、稠李子等多种野果挂满枝头。梅花鹿、马鹿、狍子、榛鸡(飞龙)等在这里自在生活,游人在这里可以真正体会“棒打狍子飘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的原野情趣。 鄂伦春自治旗是中国古代鲜卑族的发祥地,作为“英雄民族的根祖地,中华文明的北归源”,这里千百年传承下来的鄂伦春特色文化,古朴而神秘。历史的河流汩汩流淌,给鄂伦春留下了宝贵的人类文明遗迹,如鲜卑旧墟石室“嘎仙洞”、远古岩画以及现代军事遗址——一布苏里山庄。当然,这里少不了最热闹欢快的篝火节,人们彩衣盛装,跳起“依哈嫩”,唱起“赞达仁”,歌唱着对自然与信仰的敬畏和忠诚,歌唱着对故乡和生活的热爱和憧憬。 青山绿水的旁边还坐落着充满现代化气息的城镇,宽广明朗的天空、极富民族特色的建筑、宽敞整洁的街道,无一不将这个坐落于祖国北疆边陲的小城点缀得多姿多彩。 鄂伦舂,携着她的神秘与美丽,期待您的到来! 后记 鄂伦春,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园地,也是一个新开发的旅游胜地,随着旅游建设工作的开展,将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这里是火山爱好者的圣地,是大自然爱好者的天堂,值得您的到访与欣赏。 编写《鄂伦舂火山探秘》是为了向广大游客介绍鄂伦春地质公园以及鄂伦舂的地质遗迹和旅游资源,使每一位读者在阅读本书以后,对大自然所赋予的珍贵地质遗迹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尤其是与火山有关的科学知识有一个比较详细而深刻的了解,启迪人们热爱自然科学、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本书既是一本游览鄂伦春地质公园以及鄂伦春的旅游指南,又是一本介绍鄂伦春地质遗迹的科普读物。 本书是在内蒙古鄂伦舂自治旗国土资源局、旅游局、规划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完成的。在编写过程中曾得到过鄂伦春国土资源局王义夫局长、陈宪君副局长、张国强主任、闫国柱科员等人的帮助。内蒙古摄影家杨孝、白志达等提供了大量精美的摄影作品。在此,对以上单位和个人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 本书是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田明中教授主编,参加本书编写的还有中国地质大学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评价研究中心的兰源红博士,此外,该研究中心的王丽丽博士、周培培、王浩参与了该书编写的野外调查工作。 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5年7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