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培根随笔集(中外名著榜中榜)/六角丛书
分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作者 (英)弗兰西斯·培根
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本书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文作家、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的随笔集。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培根的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

内容推荐

英国本无随笔,《培根随笔集》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在世界文学史上,《培根随笔集》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书中内容涉及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处世之道、治家准则等,还包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建议,当然也不乏对艺术和对大自然的欣赏。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出版,至今畅销不衰。

本书由著名翻译家蒲隆根据英文版《培根随笔集》翻译。

目录

一 谈真理/1

二 谈死亡/4

三 谈宗教统一(略)/6

四 谈报复/6

五 谈厄运/8

六 谈作假与掩饰/10

七 谈父母与子女/13

八 谈结婚与独身/15

九 谈嫉妒/17

十 谈爱情/22

十一 谈高位/24

十二 谈胆大/27

十三 谈善与性善/29

十四 谈贵族/32

十五 谈叛乱与骚动/34

十六 谈无神论/40

十七 谈迷信/43

十八 谈旅游/45

十九 谈君权/47

二十 谈诤谏/52

二十一 谈拖延/56

二十二 谈狡猾/58

二十三 谈利己之道/62

二十四 谈革新/64

二十五 谈快捷/66

二十六 谈假聪明/68

二十七 谈友谊/70

二十八 谈花销/77

二十九 谈国家的真正强大/78

三十 谈养生之道/85

三十一 谈猜疑/87

三十二 谈话语/89

三十三 谈殖民地/91

三十四 谈财富/94

三十五 谈预言/97

三十六 谈野心/102

三十七 谈假面剧与演武会/104

三十八 谈人的天性/106

三十九 谈习惯与教育/108

四十 谈幸运/110

四十一 谈放债/112

四十二 谈青年与老年/116

四十三 谈美/119

四十四 谈残疾/121

四十五 谈建房/123

四十六 谈园林/127

四十七 谈协商/132

四十八 谈随从与朋友/134

四十九 谈求情办事者/136

五十 谈学养/138

五十一 谈党派/140

五十二 谈礼貌/142

五十三 谈赞扬/144

五十四 谈虚荣/146

五十五 谈荣誉和名声/148

五十六 谈司法/151

五十七 谈愤怒/155

五十八 谈事变/157

附录:作者年表/161

试读章节

掩饰是一种荏弱的策略或智谋;因为要知道什么时候该讲真话,什么时候该办实事,都需要强健的心智,因此孱弱的政治家都是掩饰大家。

塔西佗说:“莉维娅融会贯通了其夫的谋略与其子的掩饰。”这话的意思是奥古斯都有谋略,提比略善掩饰,而当穆西亚努斯鼓动韦斯巴芗举兵反抗韦特利乌斯时,他说:“我们起兵反抗的既非奥古斯都的明察秋毫,亦非提比略的谨慎或诡秘。”计谋或韬略,掩饰或诡秘的此类性质的确是不同的习惯与才能,应当加以区分。如果一个人真有洞察秋毫的本领,能看出什么事应当公开,什么事应当保密。什么事应当显露得若明若暗,而且能因人而异,因时而化(这才是塔西佗真正的治国立身的要术),那么对他而言,掩饰的习惯是一种障碍,一种贫弱的表现;然而一个人如果达不到那种明察秋毫的水平,他就只有事事保密,处处掩饰了。因为每当一个人在具体事情上无法选择、难以变通时,笼统地采取这种万无一失的举措实为上策,就好像眼神不好的人行路时蹑手蹑脚一样。毫无疑问,自古以来干练之才办事开诚布公,享有诚实可靠的美名。然而他们就像调教得当的马匹,因为他们明白何时该止步,何时当转弯;而且在他们认为情况确实需要掩饰,假如他们果真进行了掩饰,那他们诚信、清廉的美名早已远扬,所以几乎不会受到怀疑。

自我掩饰可分三等:第一等是守口如瓶,秘而不宣。他是何种人,叫人看不出破绽,抓不住把柄;第二等,消极掩饰。就是故意放出空气,说他并不是他就是的那种人;第三等,积极作假。就是处心积虑装成他不是的那种人。

关于第一等,秘而不宣。这的确是告解神甫的德行。守口如瓶的人无疑能听到很多告白。因为谁愿意向一个贪嘴长舌之人敞开心扉呢?如果一个人被认为能严守秘密,就会招人向他吐露隐私,就像密闭的空气能吸取开放的空气一样。忏悔时的袒露不是为了什么实际用处,而是为了减轻心里的负担。于是,严守秘密的人就用这种手段知道了很多事情。而人们与其说是交心,毋宁说是散心。简言之,秘密应为保密的习惯占有。况且(实话实说),裸露,无论肉体的还是精神的,都是不雅观的,如果人们的举止行为不完全公开,就会增添不少尊严。至于碎嘴饶舌之辈,他们通常既愚蠢,又轻信。爱说知道的事情的人,也爱谈不知道的事情。因此可以断定:保密的习惯对治国修身都有裨益。就此而言,一个人的面孔最好让他的舌头讲话。因为一个人的自我由他的面部特征暴露出来是个大弱点,大泄露,要比由人的语言暴露出来不知引人注目、让人可信多少倍。

关于第二等,掩饰。掩饰必然与保密形影不离。因此谁要保密,谁就要在某种程度上进行掩饰。因为人们太精明,不可能让一个人持骑墙态度,不可能既要保密又要不偏不倚。人们一定会用各种问题困扰他,引诱他,探他的口风。这样一来,除非他荒唐得拒不开口,否则一定会说出他的倾向来;即使他不说出来,人们从他的沉默中也会猜出一个大概,跟他说出来没有两样。如果含糊其辞、故弄玄虚,那也无法坚持长久。所以谁也无法保密,除非他留给自己一点掩饰的余地,掩饰可以说是保密的裙裾。

至于第三等,作伪和假冒。我认为这种做法犯罪的成分多,谋略的成分少,除非它表现在重大而罕见的事情上。因此,作假的习惯(就是这最后一等)是一种恶行,起因不是生性虚伪,就是天生胆小,要不就是因为有重大的心理缺陷;因为这些弱点必须掩盖,就使一个人在别的事情上作假,以免生疏其技。

作假与掩饰有三大好处:其一,使对手高枕无忧,然后搞突然袭击。因为人的意图一公开,那就等于发出了唤醒反对者的警报;其二,给自己留有一条安全的退路。如果一个人发表了宣言,为了言而有信,他就必须一干到底,要么只有接受失败的下场;其三,更好地识破他人的居心。因为对于一个开诚布公的人,别人很难表示反对,就索性让他继续说下去,他们只好闭上嘴巴,心里做事。因此西班牙有句妙语:“谎后见真情”,仿佛除了作假再没有办法发现真情似的。作假与掩饰也有三大弊端,结果拉成了平局。一、作假与掩饰总是面带惧色,这在做事时有碍于一箭中的;二、它使许多人感到莫名其妙,难以跟他合作,他只好单枪匹马去实现目标;三、这也是最大的弊端,它剥夺了一个人立身行事的最重要的工具一一信任。而最佳组合则是享有坦诚的美名;养成保密的习惯;适当使用掩饰;无可奈何时有能力作假。

P10-12

序言

光明日报出版社的编辑将《中外名著榜中榜》的书目寄给了我。看到这些书目,一种无法言说的亲切感油然而生。那实在是一些再熟悉不过的书名,让我一下子回到了40多年前的中学时代。

1959年,我读完小学,考上初中。这在今日,实属平常,但在当时,还真算回事儿。家里人认为,中学生就不能再看作小孩子了。身份变了,待遇也随之改变。印象深刻的有三条:一是有了早餐费,可以到街上“自主择食”(上小学时只能在家吃早点);二是可以使用钢笔(上小学时只能使用铅笔);三就是可以读大人们读的书了(上小学时只能看童话和连环画)。这第三条待遇我还提前享受了:在开学前的暑假中,我一口气读了许多“大人书”。

这是我和中外名著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当时,我的母亲在大学里当资料员,借书有“近水楼台”之便,每天下班,她都会给我带书回来,我也就一通狼吞虎咽,看完再让母亲去借。读些什么,早已记不清了,无非挑那些好玩的读,半懂不懂,囫囵吞枣。现在回忆起来,最喜欢读的外国名著,竟是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神秘岛》。如果还有什么,那就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探案集》了。这些书,肯定读了不止一遍,否则不会如此刻骨铭心,念念不忘。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这些书决不是我的启蒙读物。我的启蒙读物和许多孩子一样,也是《伊索寓言》、《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格列佛游记》等等。但为什么记忆深刻的还是前面提到的那些带有探索(探案或探险)性质的书呢?我想,这与心智的逐渐成熟有关。初中,是一个人的心智由懵懂开始走向成熟的阶段。中外名著的作用,就像是为我们的心灵打开一扇又一扇窗户,让我们看见外面那五彩缤纷的世界。这个时期,读到什么并不重要,读懂多少也不重要,重要的;是读,是想读,是读个没完。

有了这份好奇心,就有了阅读名著的冲动;而有了这份)中动,就能培养阅读的习惯。进入高中以后,我的阅读范围更加广泛了。比如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和维克多·雨果的《悲惨世界》,就是我在高中时阅读的,当然还有契诃夫的小说和泰戈尔的诗。至于中国文学名著,则最爱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尤其是他的小说和杂文。我很晚才读《红楼梦》(这与时代有关),但我认为:《红楼梦》是最应该推荐的不朽之作。

说这些话,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不过讲讲个人的经历和心得体会;提到的那些书,也未必人人必读,不过举例说明而已。

读书是一件“谋心”的事。归根结底,是要让我们的灵魂得到安顿,心智得到开启,精神得到寄托,情操得到陶冶。因此,它是每个人自己的事,任何人都无法替代或强求。也因此,我不主张什么“青年必读书”。在我看来,书只有“可读”,没有“必读”(做研究除外),所以只能“推荐”,不能“要求”。我作此推荐,因为在我看来,这套丛书所选,大多都值得推荐。

尤其值得一提的,光明日报出版社还做了一件极好的事,就是把这些书的价格定到了最低。这可真是功德无量!记得我上学的时候,虽然家境尚好,却也买不起许多书。每次逛书店,往往乘兴而去,惆怅而归。我们知道,名著,并不是读读就可以的,它应该伴随我们的一生。名著,也不该束之高阁,让人仰望,而应该像朋友一样就在我们身边。这就需要将名著的出版“平民化”,让“旧时王谢堂前燕”,能够“飞入寻常百姓家”。我想,这大约是这套丛书的又一个意义吧!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4 10:3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