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物质世界,生物世界,精神世界与社会世界等层面探讨宇宙的哲学意义,厘清天与人之间的内在关系。书中充满思辨,视野广阔,环环相扣,许多见解发人深省。
本书适合哲学领域的专业研究人员阅读。
序言
导论
第零章 数学残差与历史理性
第零节 宇宙的有机性及信息量的不守恒性
第一节 数学残差
第二节 宇宙历史理性
第三节 历史理性的语义学转换——形式逻辑一程序逻辑一心灵逻辑
第一章 物质物世界
第零节 无中生有
第一节 宇宙的有机整体性
第二节 宇宙物质物系统的复杂化——微观进化与宏观进化的并行
第三节 物质物的物性与宇宙历史的合目的性的洽合
第二章 生物世界
第零节 地球——作为宇宙微观进化与宏观进化的产物
第一节 原始自组织结构的逐渐复杂化:从原子结构到耗散结构
第二节 生命的诞生
第三节 智能跃迁
第三章 精神世界与社会世界
第零节 精神世界在生物世界中的缘起
第一节 精神者作为自觉其自身之历史性存在的存在者
第二节 天我合一:精神世界影现精神世界
第三节 精神世界的结构
第四节 社会世界的形成
第五节 蕴涵于社会结构中的历史理性
第六节 人类制造物的异化暨人类社会世界的衰颓与终结
第四章 宇宙的终结与循环
第零节 对宇宙整体结构形态的猜测
第一节 (具体的)精神世界一生物世界一物质物世界的依次毁灭——归于无
第二节 无穷循环序列宇宙(正弦宇宙)模型
第三节 关于无量大千宇宙的玄想
附0:忒堤阿斯
引言
第一篇 天的人性与人的天性
第二篇 地的人性与人的地性
第三篇 神的人性与人的神性
尾声
附1:形而上学研究
导言
一、灵魂与上帝
二、进化与创造
三、数学、逻辑、几何学
附2:a≠a
附3:论宇宙信息量的不守恒
附4:“道法自然”与自因说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