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继昌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廊坊三河卷)》里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本书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本书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本书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本书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廊坊三河卷) |
分类 | |
作者 |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崔继昌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廊坊三河卷)》里集结着散落于民间的故事瑰宝,本书对我国民间故事最真实、科学、全面的收集和整理,本书对日益流失的民间文化遗产的国家级抢救,本书不可复制的口述活历史,本书包罗万象的故事版地方百科,这些原汁原味、通俗易懂,充满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故事,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启迪性于一体,让我们于妙趣横生中品味本土异乡风土人情,于奇思妙想中感悟世间百态、懂理明智。 内容推荐 《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是由国家立项批准,属国家级重点社科项目之一。“廊坊卷”这套书经过全市民间文艺家和民间文艺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历经数载终于告罄。崔继昌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丛书(河北廊坊三河卷)》被列入廊坊市文联“文艺成果出版工程”,是廊坊文艺工程的又一丰硕成果。廊坊1989年建市,是一座淳朴而年轻的城市。作为中国这片古老而广袤土地上的一个开放较早的区域,廊坊有着灿烂悠久的地域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该卷本收录了当地包括神话、故事、传说、笑话在内的民间故事三十余万字,这些口口相传的民间文学为读者生动地展示了当地人民的生活与劳动画卷。 目录 神话 孤山和留山 喉结的由来 为什么只有人会说话 传说 历史人物传说 孔子和如来佛打赌 崇祯测字 乾隆爹出家 乾隆江南遇亲父 乾隆为何三下江南 刘罗锅戏弄乾隆爷 雍正换子 李世民拆毁甘泉寺 风物传说 大阎各庄的由来 大郎台 七姐墓 小清河 西关塔 沙龙的传说 西三庙 火烧甘泉寺 狗福庄的由来 马起乏的由来 草桥的由来 潮白河的传说(一) 潮白河的传说(二) 潮白河的传说(三) 潮白河为什么东深西浅 孤山塔的传说(一) 孤山塔的传说(二) 孤山和留山 孤山的来历 孤山夜变城 鸡鸣谷的传说 神水的传说 接年豆的传说 仙女修塔 雷神劈塔 神仙锔塔 齐心庄的传说 草家河出皇上 蛤蟆山和乌龟石 红娘巷 马起乏下雹子 粪庄的由来 民俗传说 药渣倒在路上的来历 坟头上压砖的来历 其他传说 皮影戏的由来 六十岁不死活埋 日久见人心的由来 人心不足蛇吞相 故事 生活故事 侠女 斗金不换的神腿 打醋 神腿训徒 斗金不换 一副象棋子 二诸葛智斗小辣椒 稀粥不稀了 要毛巾 半截儿 是你叫我们回来的 看门 元宝化了 拨魂杖 小淘气 箭箭不离眼儿 一匣银元 吴大人羞辱西太后 白小姐生子得宠 王巧巧蒙冤遇清官 刘三斗财主 先生与木匠 东西白塔情 救命仙草 公鸡变金鸡 贼父子 张金龙当当 祝寿题联 好卖弄的秀才 胡二赔酒席 哭哭笑笑 县官选先生 秀才夺牛 秀才戏县官 县官选衙役 宰相肚里能撑船 孝子 幻想故事 谎张三 借道 老大与老二 黑龙潭的故事 好心眼与孬心眼 三只白鸽子 畦里不知畦外事 斗狼 赵贪心破产 神匾的传说 孤山取宝 王龙和王凤 鬼怪故事 鬼朋友 狐仙的传说 李二把独胆斗恶魔 遇兔精 人物故事 李希三冒死救村 通臂拳师符茂坤 京师学艺 铁掌平险 白崇禧选镖客 拳打冈村 战“群蝗” 燕子李三命丧亲人手 王绪的故事 大粪勺显威 巧要牛钱 脚踢“大尾巴杨” 彭公的故事 彭公巧对畅春园 彭公私访李八侯 彭公智断双尸案 彭公严惩黄带子 彭公主斩左青龙 彭公和京东肉饼 彭公与豆片张 彭公缉盗蒋富山 彭公邻邑平冤 彭公智擒杀童犯 彭公建坊彰节妇 彭公审狗 彭公被弹劾 彭公求雨 彭公除邪 白马李七侯的故事 缉拿武文华 公冶长 神枪刘五 武师郑九爷 动植物故事 黄瓜为什么长刺 老人与狼 为什么属相里没有猫 鸡为什么没“鸡儿” 红鲤鱼的故事 狗和狼的故事 猴子的故事 白龙马的传说 金鸡的传说 蝲蝲蛄的传说 猫和狗的传说 蛋和鸡的传说 乌龟的由来 六十四搂白果树 鱼燕相争 笑话 一囤妈妈 还来点芥末 草驴卧倒拽尾巴 傻姑爷报喜 四菜一汤 握一夜的手 不过如此 我是教授你放心 话谜买卖 学官话 大萝卜 你笑我不笑 二百五 抽烟 哥儿仨打赌 女婿戏丈人 阔人现丑 两个懒汉 吝啬的老头儿 吹牛 学懒 分梨 得病便死 鬼迷心 吃请 张磨蹭 偷锅 死人知道我知道 用刀挑着的 长寿秘诀 不抽烟喝酒的男人 白字先生 比快 试读章节 孤山和留山 采录:李宝才57岁干部大专 1979年采录于三河市小石庄村 三河市西北有两座山,南边的那座叫“留山”,北边的那座叫“孤山”。很久很久以前,三河西北没有山,北边东面也没有燕山和长白山。那时。天上有十个太阳,没白天黑夜,太阳老那么毒,晒得大地跟锅底一样。人任嘛不穿都热得难受,这还是三九;要是到了夏天,遭的罪更大,就像在蒸笼里一样,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要熬过这样的夏天比过鬼门关还难。有钱的好说,天热不出屋,手巾一搭,小扇子一摇就过去了。穷人就难了,不种庄稼没饭吃。因此,不管多热,都得下地千活。可是,就是这么拼命,也打不了多少粮食。人们缺吃少穿,又冒着火热的太阳千活,晒得死的死,病的病。 二郎爷看了心如刀绞:世上的人太惨了,说什么也得把太阳整死,救他们!他走出天宫,来到大山底下。一念咒,山“刷拉”一下变成石块,叽里咕噜滚到脚下。他砍倒大树,变成两个大筐,把石块捡到筐里。把大戟变成一条扁担,挑起大筐就找太阳算账去了。 太阳吓得心惊肉跳。有个太阳抱怨说:“没招您,没惹您,为啥对我们这样呀?”二郎爷一听就恼了:“你们把人晒得死的死,病的病,罪过还小哇?”有个太阳说:“我们是晒死晒病了很多人,可是,这也碍不着您呀!吹胡子瞪眼,这是何必呀?”其他几个太阳随声附和,也埋怨二郎爷多管闲事。二郎爷大发雷霆:“你们晒死晒病了人,我看了心疼,瞧了难受,这还不够吗?告诉你们,我是堂堂的天神,不允许你们这样祸害世上的人!” 有个太阳一看不好,扭头就跑。二郎爷从筐里拿出一块石头,大吼一声,砸了过去。石头忽悠一下变成一座大山,把那个太阳压死了。剩下的太阳急忙说好话,请求饶命,并且答应,要什么给什么,让干什么干什么。二郎爷十分生气,饶了你们,肯定接茬害人,就说:“你们害了那么多人还想求饶,想得多美呀!告诉你们,我想要你们的命,让你们去死!” 太阳一看二郎爷软硬不吃,急忙跑了。二郎爷迈开大步,追了过去,追上一个压死一个。这些石头立刻变成一溜大山,这溜山就是现在的长白山。 二郎爷左压一个右压一个,时间不长,就剩一个太阳了。天不热了,凉风也刮起来了。花草树木展开叶片,庄稼伸开腰身,飞禽走兽也抬起了脑袋。剩下的太阳一看,它到哪二郎爷追到哪,登时傻了。马莲菜一看,二郎爷又奔这个太阳来了,急忙提醒它躲藏。太阳如梦方醒,急忙钻到马莲菜底下藏起来了。为啥多旱马莲菜都死不了呢,就是因为当年救过太阳,太阳总是偏护它。 可是,马莲菜没有挡住二郎爷的神眼。二郎爷一跺脚,追了过去。现在,三河小石庄北边的山坳里还有一个大脚印哪,那就是二郎爷那时候踩的。太阳一看,二郎爷非要弄死它,慌忙求饶。二郎爷也觉得不能把它们全害死,要是一个太阳都没有,人怎么过日子呀?再说花草树木也需要太阳,飞禽走兽没它也不能活呀!太阳看出他的心思,忙说:“二郎爷,饶了我吧,我保证不做恶事了。” 二郎爷说:“饶你行,得答应我几件事。”太阳说:“只要饶我,别说几件,几百件我都答应!”二郎爷告诉它,每天早上出来,晚上回去,从东往西一天走一趟。太阳答应一定照办。二郎爷又说:“从现在开始,头三个月你要离地不高不低走,下三个月离地低一点走,再下三个月,还要离地不高不低走,再再下三个月,离地高一点走。”太阳发誓,样样照办。二郎爷十分高兴。马上放它走了。从那时起,就有了白天黑夜,春夏秋冬。 太阳走后,二郎爷把石头往地上一倒,筐往上一扔,就回天宫了。石头立刻变成一溜大山,大筐登时变成一片绿树。这溜山就是现在的燕山。 二郎爷走到三河高楼西北,觉得脚硌得挺难受。低头一看,敢情土和沙子把鞋壳都灌满了。他坐在地上脱下鞋,一手拿一只,往地上“啪啪”一磕,“哗啦”一下,倒出两堆土来。两堆土因为有仙气,二郎爷走后就长起来了。也就做顿饭的工夫,两堆土变成两座大山,就是现在的孤山和留山。 喉结的由来 采录:王世民59岁文化站站长 相传,人是女娲用泥捏的。可是,没分男女。为了让人繁衍下去,女娲把两个人带到蟠桃园说,一会儿我请你们吃桃,谁先吃完当男人,谁后吃完当女人。俩人很乐意。女娲嘱咐俩人,下凡后,要做恩爱夫妻,让子孙万代绵延不绝。俩人发誓,一定照办。 女娲很高兴,摘下两个又红又大的蟠桃,递给他们。其中一个张开大嘴,三口两口就把桃子吃完了。可是,因为嘴急,一不留神把桃核卡在嗓子眼了。憋得直眉瞪眼,脸都紫了。女娲怕他憋死,慌忙在他脖颈子点了一下。桃核往前一顶,嗓子通气了,人舒坦了。可是,喉咙却出现一个鼓包,再也下不去了。说话粗声粗气,跟原来也不一样了。 女娲看看想想,哈哈大笑,指着那个人说:“我说了,先吃完桃子的当男人,你就当男人吧!”然后,对没吃完桃子的人说:“你就当女人吧。”两个人急忙跪下,磕头谢恩,到凡间去了。从那以后,喉结就成了男性的特征。P3-5 序言 人类不能没有故事(序一) 罗杨 故事,是人类对历史的记忆,它记叙和传播着社会的文化传统与价值观念,引导着社会性格的形成,构建着社会的文化形态。具有五千年文明底蕴的古老中国,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度,有着悠久的讲故事的传统。那些“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奇的故事,至今仍散发着迷人的魅力,澎湃着感人的生命张力。作为先人创造和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财富,民间故事中充满了民族的智慧和生命的记忆,它传承了朴素的文化血脉,是民族文化得以认同的载体。 我们每个人都是听着故事长大的。那些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讲给孩子们的故事,对于生命尊严的守护和价值观的养成,甚至比上学读书带来的影响力还要绵久和强大。民间故事中蕴含着的历史文化、理想信仰、价值观念、情感道德、生活知识等丰富内容,具有精神娱乐、知识传播和教化启蒙三重作用,不仅给人以知识和智慧,也给人以启迪和力量;不仅传播着社会价值理念,也构建着美好的精神家园。 纵观中华民族的文明文化史,我们的祖先讲着“女娲补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的创世纪元;伟大领袖毛泽东讲着脍炙人口的故事“愚公移山”,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改革开放大潮中,我们又讲着春天的故事,跨入了豪迈的新时代。一个有故事的人生是辉煌的人生,一个有故事的民族是充满希望的民族。故事,始终伴随着我们的民族走向成熟,也伴随着我们的国家走向强大。 伟大的民族不能没有故事,强大的国家不能没有故事,复兴的时代不能没有故事。那些美妙动人的民间故事,在世代的传承中,已经内化为我们的民族精神,融入到中华儿女的品格中。然而,在文明更迭、社会转型的年代,很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正面临着失传的危险。把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抢救下来、保存下来,完整地交给后人,是几代民间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为此,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把对民间故事的抢救和传承作为一项长期工作延续了半个多世纪,并将《中国民间故事丛书》列入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常抓不懈。 除了中国,哪个国家还能有如此丰富的故事,并有如此众多的故事传承人和听众?作为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和娱乐方式,民间故事或许会被人们冷落,但我相信,作为中华文明的血脉,民间文化的基因始终流淌在亿万人民的血液里,它的根不会断。 人类没有故事将会平淡无奇,世界没有故事将会索然无味。随着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我们越来越需要倾听那些本真的、自然的,充满着文化多样性魅力的故事。让我们把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美好故事世世代代地讲下去,让中国的崭新故事向人类倾诉更多的精彩。 2014年4月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