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消失的生物/领先一步学科学
分类 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生物科学
作者 陈小和
出版社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回望来时路

——生命进化的足迹

每过一年,大家都要长大一岁。一年,对我们大家来说是个比较长的时间,可是这在地球的历史上,简直是微不足道的一瞬。地质学家发现:覆盖在原始地壳上的层层叠叠的岩层,是一部地球几十亿年演变发展留下的“石头大书”。翻开这部大书,层层叠叠,厚厚重重。

地球是怎么来的?生命是怎么产生的?地球的年龄是按照什么来划分的?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这块浩瀚宇宙的宝石,透析它的结构和了解它的秘密吧。

47亿年前的宇宙奇迹

——地球诞生

在群星闪烁的夜晚,仰望天际,我们就可以感觉到宇宙的神秘。就连天文学家,对宇宙的了解也不多,因为我们现有的探测手段对于这个奥妙无穷的宇宙来说,仍然相当落后。浩瀚的宇宙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奇特得多,它以无比强劲的磁力吸引着我们不断去探索和发现。

宇宙这么大,它里面到底有什么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得先说星系。星系实际上就是一个巨大的恒星组成的大家庭。现在,我们可以说宇宙里面有什么了,那就是超过1000亿个星系和无数星际物质。银河系就是一个星系,它集中了至少1000亿颗以上的恒星,太阳系又是银河系的一个成员。而地球是太阳系里的行星,却也是一颗最特殊的行星。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块闪闪发光的浩瀚宇宙宝石吧。

地球亦作“地毯”,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它是太阳系从内到外的第三颗行星,也是太阳系中直径、质量和密度最大的类地行星。它也经常被称作“世界”。英语的地球“Earth”一词来自于古英语及日耳曼语。地球已有44亿~46亿岁,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以29.53天的周期旋转,而地球以近24小时的周期自转并且以一年的周期绕太阳公转。

原始地球的形成

大约在47亿年前,宇宙中有许多小行星绕着太阳转,这些行星互相撞击,形成了原始的地球。最初的地球很小,但不断有宇宙中的尘埃及小的星体撞击,体积不断增大。而且撞击时能量聚集,温度不断上升,最终熔化为液体。不久以后,星体撞击的次数渐渐减少,地球开始由外往内慢慢冷却,产生了一层薄薄的硬壳一地壳。这就是今天的地表。但是,这时候地球内部还是呈现炽热的状态,里面的岩浆不断喷涌,形成大量的火山。

同时,岩浆喷涌带出大量气体,气体中带着大量的水蒸气,这些水蒸气就形成了一圈包围在地球外围的大气层。地球距离太阳的位置不会太近,致使水蒸气不被太阳蒸干,地球本身的大小又有足够的引力将大气层拉住,所以地球才会有得天独厚的大气环境。大气层形成之后就开始降雨,从而形成了原始的海洋。

地球的结构分析

地球,当然不需要飞行器即可被观测,然而我们直到20世纪才有了整个行星的地图。

地球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地幔、地壳。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地球各层的压力和密度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物质的放射性及地热增温率,均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近地心的温度几乎不变。地核与地幔之间以古登堡面相隔,地幔与地壳之间以莫霍面相隔。

地核又称铁镍核心,其物质组成以铁、镍为主,又分为内核和外核。内核的顶界面距地表约5100千米,约占地核直径的1/3,可能是固态的。外核的顶界面距地表2900千米,可能是液态的。地核之所以成为实心,因为地心引力在此创造出的压力是地球表面压力的300万倍。英国科学家通过精密电脑计算,发现地核的温度竞高达5500℃,几乎接近太阳的温度,亦比科学界之前估计的为高。地核内的铁流使物质产生巨大的磁场,可以保护地球免受外来射线的干扰。  地幔又可分为下地幔、上地幔。下地幔顶界面距地表1000千米,密度为4.7克/立方厘米,上地幔顶界面距地表33千米,密度3.4克/立方厘米,因为它主要由橄榄岩组成,故也称橄榄岩圈。地壳的厚度约33千米,上部由沉积岩、花岗岩类组成,叫硅铝层,在山区最厚达40千米,在平原厚仅10余千米,而在海洋区则显著变薄,大洋洋底缺失。

其他的类地行星可能也有相似的结构与物质组成,当然也有一些区别:月球至少有一个小内核;水星有一个超大内核(相当于它的直径);火星与月球的地幔要厚得多;月球与水星可能没有由不同化学元素构成的地壳;地球可能是唯一一颗有内核与外核的类地行星。

地壳变动与生物存亡

1620年英国人培根提出了西半球曾经与欧洲和非洲连接的可能性。1668年法国普拉赛认为在大洪水以前,美洲与地球的其他部分不是分开的。到19世纪末,奥地利地质学家修斯注意到南半球各大陆上的岩层非常一致,因而将它们拟合成一个单一大陆,称之为冈瓦纳古陆。1912年魏格纳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大陆漂移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较轻硅铝质的大陆块漂浮在较重的黏性的硅镁层之上,由于潮汐力和离极力的作用,使泛大陆破裂并与硅镁层分离,而向西、向赤道作大规模水平漂移。P1-6

目录

·回望来时路——生命进化的足迹·

47亿年前的宇宙奇迹——地球诞生

偶然中的必然——地球生命诞生

地球年龄如何知——地质年代与生物

不说话的证人——化石

探索生物和地质演变——古生物学

6亿年前海洋中发生什么——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生物进化学说

·奥陶纪——海洋生物发展和灭绝·

开始于5亿年前——奥陶纪简介

无脊椎动物的繁盛——奥陶纪的海洋

发生了什么——海洋生物在奥陶纪大量消失

物种为何灭绝——奥陶纪气候变冷?

.泥盆纪——鱼类的时代,后期海洋生物大灭绝·

气候催生生物界变革——泥盆纪简介

从海洋走向陆地——泥盆纪的生物演化

七成物种大灭绝——泥盆纪的后期

物种因何大灭绝——可能因气候变化

·二叠纪——生物繁盛,末期大浩劫·

生物界从繁盛到灭绝——二叠纪简介

爬行动物大繁盛——二叠纪的生物演化

2.5亿年前大事变——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

谁是刽子手——火山爆发OR小行星撞击

·三叠纪——生物界的巨大变化·

爬行动物、裸子植物的舞台——三叠纪简介

恐龙来了——三叠纪生物演化

五成物种消失了——三叠纪生物大灭绝

物种因何消失——庐山还在云雾中

·白垩纪——新老交替的纪元·

海陆空欣欣向荣——白垩纪简介

生物界急剧变化——白垩纪生物演化

恐龙灭绝——白垩纪消失的物种

恐龙因何灭绝——陨石撞击说及其他假说

·第六次大灭绝会来临吗——保护地球生态·

谜团谁能解——生物大灭绝有规律吗

物种消失太快了——远去的生物多样性

第六次大灭绝进行时——元凶是人类

大灭绝能否逆转——保护物种就是保护人类

序言

地球属于生活在其上的一切时代的生物。对个体而言,生命的归宿是死亡,而对于一个物种,一个群体来说,不幸的归途就是灭绝了。据科学家推测,现存的不同种类的生物或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超过1200万种。但是曾经生活过而且再也不会复活的物种数量,则是这个数字的近千倍,这是一个怎样的数量级?

生物灭绝又叫生物绝种。它并不总是匀速的、逐渐进行的,经常会有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即生物大灭绝。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残存下来。在集群灭绝过程中,往往是整个分类单元中的所有物种,无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过劫难,而且还常常是很多不同的生物类群一起灭绝,却总有其他一些类群幸免于难,还有另一些类群从此诞生或开始繁盛。大规模的集群灭绝有一定的周期性,大约6200万年就会发生一次。集群灭绝对动物的影响最大,而陆生植物的集群灭绝不像动物那样显著。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拂去生物进化的历史积尘,回眸生命交替的轮回,去了解那些曾经在地球上存在过、发展过,最终又走向灭绝的各种生物所走过的生命历程吧……

内容推荐

《消失的生物》:生物灭绝又叫生物绝种。它并不总是匀速的、逐渐进行的,经常会有大规模的集群灭绝,即生物大灭绝。整科、整目甚至整纲的生物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彻底消失或仅有极少数残存下来。在集群灭绝过程中,往往是整个分类单元中的所有物种,无论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如何,都逃不过劫难,而且还常常是很多不同的生物类群一起灭绝,却总有其他一些类群幸免于难,还有另一些类群从此诞生或开始繁盛。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拂去生物进化的历史积尘,回眸生命交替的轮回,去了解那些曾经在地球上存在过、发展过,最终又走向灭绝的各种生物所走过的生命历程吧……《消失的生物》由陈小和编著。

编辑推荐

陈小和编著的《消失的生物》是“领先一步学科学”系列之一。地球属于生活在其上的一切时代的生物。对个体而言,生命的归宿是死亡,而对于一个物种,一个群体来说,不幸的归途就是灭绝了。据科学家推测,现存的不同种类的生物或物种,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超过1200万种。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6 4: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