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斯特劳斯编著的《美国银行家(摩根传)(精)》历时十余年,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镀金时代最具争议的公众人物摩根做了全面深刻的剖析。作者细致而生动地描述了摩根传奇的一生,重点讲述了摩根从欧洲筹集资本,对破产的铁路进行重组,在经济危机中稳定市场,几次挽救濒于破产的美国政府,并创建了多家大公司和金融机构,对银行业务进行各种创新(这些创新在今天看来都理所当然,当时却是石破天惊),开创了银行家在国家政治经济领域中所起作用的新局面。生动地再现了摩根的立体生活景象,更再现了美国镀金时代的经济和社会冲突,尤其让人们重新审视美国经济崛起中银行家所扮演的角色。作者是美国最杰出的传记作家,本书获得最高奖班克罗夫传记大奖。本书是关于美国上世纪镀金时代的公众人物、银行家摩根的传记。此稿为续签图书。全书约45万字。图片22幅。
100年前,摩根像巨人一样掌控着整个金融世界。摩根和当时世界上最有权势和最有智慧的人合作,他不仅是他在世时历届美国总统、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和德国皇帝威廉二世的密友,还是美国、英国、法国、墨西哥等国政府的债主。琼·斯特劳斯编著的《美国银行家(摩根传)(精)》通过摩根令人敬畏的外表,充满支配力量的意志,生动地再现了摩根的立体生活,反映了美国镀金时代的文化和政治斗争以及社会冲突,让人们重新审视美国崛起中银行家的作用。《美国银行家(摩根传)(精)》获得最高奖班克罗夫传记大奖。
权力的转移在过去的30年间渐渐地进行着——从伦敦到纽约、从老一辈的摩根到下一代的摩根——并开始进入尾声。早在1887年初,朱尼厄斯曾告诉德雷克塞尔和摩根,J·S·摩根公司打算在不知道股价和业务持续时间的情况下加入一个铁路辛迪加:“你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在所有这些关键之处做好了安排,这令我们非常满意,我们也做好了充分准备,在你们认为恰当的时候加入你们的行列。”
30年来,他一直在组织投资者将其资金越过大西洋源源不断地输入美国,也一直关注着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到80年代后期,尽管美国仍是一个净债务国,但已成为世界领先的工业强国。对此朱尼厄斯表现出了宽宏大量的骄傲,1887年年初,他向纽约的合伙人称,美国拥有最好的市场就是为自己提供了最有价值的保险,这也意味着已不再需要他提供过去那样的服务了:“如今美国已经非常富有,能够承受也愿意为自身安全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比外国人所可能认为的还要大,”他进一步思考,“对于我国来说,这是一种健康发展的表现,尽管对我们的口袋来说得到的利润可能会减少。”
在客居国外的35年里,朱尼厄斯就像一位英国乡村大院的贵族业主一样,一直使自己的周围布满了漂亮的物件,包括其他家族祖先的画像。在其18世纪作品画廊里,摩根祖先的画像与那些精致一流的人物画布置在一起,看上去显得非常简约朴素。1887年当他决定要把自己的形象绘制到画布上时,他选择了一位英国艺术家弗兰克·霍尔为自己作画。朱尼厄斯非常喜欢这幅画像,并于1888年让这位艺术家再为自己的儿子画了一幅。这件画作以黑色为背景绘制了身着黑衣的皮尔庞特的形象,给头部和手部加了亮光,他向后梳理的头发呈灰白色,眉毛和胡须依然很黑。西装背心盖住了他那粗壮的腰围,尽管他的右手很随便地搭在椅背上,但如果让一位艺术家或普通人以挑剔的目光凝视片刻,就会发现他实际上一点儿也不显得轻松。
霍尔把摩根刚刚50岁时身体上最明显的特征,即他鼻子的增生做了收缩处理。他利用绘画技巧把这一特征稍稍掩入阴影中——一种微妙的视觉效果,让人几乎分辨不出阴影和肌肤。皮尔庞特也喜欢这幅作品,让人把它拍成照片送给朋友们。
他总是特别注意自己外貌上的细微之处。他喜欢用研磨皂、科隆香水、银质梳子及所有能体现男性阳刚之气的服饰:领子、宽领带、领带别针、表袋、袖口链扣、手套等等。但是无论怎样注意修饰,也掩盖不了青春期就出现在脸上的皮疹和潮红——到1888年,鼻息肉使他的鼻子开始变形。他在社会生活中和专业领域里都非常自信,绝不会因为这些小缺陷而受到影响,但由于是一位声名日显的公众人物,他粗暴的举止和摄人的眼神招致不少人的反感,就好像他在考验人们能否坦然过来见他而不会感到自惭形秽,而他这种个性的力量是通过那张丑陋的脸展现出来的。
杰克在哈佛大学的第一年也饱受痛苦的折磨,他向母亲抱怨说:“我恨不得四年的学习快点结束,那样我就可以离开这鬼地方了。”那年秋天,他不得不强迫自己回到学校:“离开自己的家让我很难过,”他写道,“我越来越全身心地痛恨什么坎布里奇(哈拂所在地)之类的东西。”哈佛大学所存在的社会等级现象颇像镀金时代的纽约,占据上层的都是些家境殷实、有预科学校背景、经常出入波士顿上流社会且拥有高级社交俱乐部会员证的男生。
遗产的大部分留给他的儿子皮尔庇特。皮尔庞特得到的明确具体的遗产有:60万英镑,同时还有朱尼厄斯投放在J·S·摩根公司的资本金、在伦救和罗汉普顿的房产、投资(主要在美国的保险业)、私人物品和几幅绘画。除了这些艺术品,他继承的遗产总额接近300万英镑(1500万美元),相当于20世纪90年代的大约2.25亿美元。
朱尼厄斯的离世使皮尔庞特生活中最坚固的情感世界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不像咪咪的死,不管怎样,她的去世并没有对生活的正常运转造成本质上的伤害,老摩根还活着,长寿又健康,成就了一番不同凡响的事业,主动退休并把工作和高尚的创业精神传给了自己的儿子。皮尔庞特在年轻时,由于一直受到父亲的管制而不能畅意。年满30岁后,却从那些说教中找到了有关“个性”和“尊重”的感觉,他压抑着自己的某些冲动,但没有放弃为商业冒险而大胆进言,厄对他的建议,朱尼厄斯也总是不太愿意接受。慢慢地,经过了30年的社会锻炼,年轻的摩根终于显示出了他自己作为一名联邦政府的银行家和国家铁路建设领域的“医生”所具有的出色才干和综合素质,在这一过程中,由于表现出的那种最严厉的批判精神,他赢得了人们无条件的尊敬。在其有生之年,他实现了来之不易的父亲的祝福和期盼,而且保持了对于和父亲有关的一切事物的敬仰之心。
1913年,75岁的皮尔庞特·摩根去世。他是世界上当时最具实力的银行家:组建了庞大的铁路系统和“托拉斯”,掌管着从欧洲输往美国的大批资本,而且在美国尚无中央银行的时候,担当起美国资本市场监管者的角色,总是在最后关头挺身而出。正是在美国从以农牧业为主的社会逐渐转变为现代化工业国家的这一进程中,他参与到了从杰斐逊和汉密尔顿就已经开始的关于美国治国理念的斗争之中。
在一个充满竞争的领域占统治地位,无论是谁,都会在政治上引来激烈的争论。因此,右派推崇摩根为经济发展中的英雄,左派贬低他为资本家贪欲的化身,就不足为怪了。一百年过去了,这样的争论仍喋喋不休,余波未了。
对于这种情况,作为皮尔庞特·摩根的传记作家中最出色的一位,弗里德里克·刘易斯·艾伦提到了几个原因:摩根是位沉默寡言之人,有关摩根的信息很稀少,各种相关金融报道枯燥乏味,大量事实模糊不清而且难免不受主观情绪所局限。艾伦在1949年指出:“传闻轶事倒是很多,但大都不太准确……所搜集到的有关皮尔庞特·摩根的资料,不是一味赞赏,就是一味诋毁。”
在赞赏摩根一面,耶鲁在1908年授予摩根荣誉学位时,大学一位教授将摩根和亚历山大大帝相提并论。他引用《新约圣经》的话说:“加倍赐与谁,就加倍向他索要;世人向谁交托得多,就向他索取得多。”《福布斯》杂志创始人福布斯引用《新约圣经》的话,称摩根是“新世界金融领域的摩西”。摩根的女婿赫伯特·萨特利是摩根授权的传记作者,他搜集了一些有用的资料,但没有分析和置评,遗漏了有关摩根大量公开活动和私生活的片段资料,还把某些重要事实给弄错了。萨特利通过强调摩根的爱国主义精神及欢快的圣诞节聚会,来回应摩根的批评者,使原本生动的故事变得索然无味了。
批评者们则对摩根比较刻薄。1910年,威斯康星州共和党参议员罗伯特·拉弗莱特称摩根是“金融界的一头公牛,生得结实壮硕,脸红脖子粗的样子;沉湎于财富和权力,对股票市场、经理董事、法庭、政府乃至整个国家大喊大叫、发号施令”。20世纪30年代,在约翰·多斯·帕桑斯的小说《1919年记事》中,这位银行家被描绘为“华尔街的大老板”,一个“有着一双又小又黑的喜鹊眼,脖子短粗,脾气暴躁的人”,“当着来访者的面突然发怒”,而且他那“特有的一个手势:这事于我有何好处?”也使他闻名远近。马修·约瑟夫森在其历史著作《强盗资本家》(1934年)一书中,描写摩根“飞扬跋扈、粗鲁、孤僻、独断专行……当仆人答应为他取某样东西而忘记及时奉上时,他会把食物或衣服向仆人扔过去”。半个世纪之后,多克托罗在小说《拉格泰姆》中这样描绘摩根:他“身高六英尺,体格健壮,大脑袋顶上白发稀疏,留着一抹白胡须,两只眼睛离得很近,目光锐利偏执,让人不由得怀疑他精神上是否有问题”。
20世纪80年代,经编辑贾森·爱泼斯坦敦促,我考虑给摩根作传。当时我想,如果能找到隐藏在传闻轶事背后的新资料,摩根的故事还是值得再叙述一遍的。此后我了解到,纽约市的皮尔庞特·摩根图书馆里存有未经编目的原始材料,包括摩根童年时的日记和他使用过的课本、成年后的书信和电报、大量的商务通讯、数百张照片以及他收购艺术品的有关文件档案,数量……
贝尔在1913年4月写信告诉贝伦森说,摩根给她的5万美元遗产是给她个人的而不是为了照顾她全家的。她在信中写道,她每年的收入是1万美元,如果就这样离开公司的话是无法生活下去的。“如果我不择手段,我可以为我的家人挣到10万美元,那时我就可以明明白白地离开,挣100万也不是不可能。”总的来说她仍不想离开。在接下来的三十年里,随着她和杰克一起为扩大图书馆的收藏量而辛勤工作,她逐渐成为国际手稿与稀有图书鉴赏领域的重要人物。她于1948年退休,两年后去世。
杰克1914年把他父亲的收藏品以及图书馆内的其他物品在大都会博物馆展出。这是人们第一次看到它们的全貌(摩根本人也没有见到过它们被集中在一起的样子)。这次展出使博物馆当年的参观人数创下纪录。杰克希望通过此次展览筹集1 000~1 500万美元来完成他父亲的现金遗赠和交纳纽约州遗产税。当可能出售的消息传出后,《纽约时报》文章的标题宣称“全世界都想得到摩根的收藏”,同时报道说来自巴黎、伦敦和纽约的专家们认为这是全世界现存最精美的私人收藏。
1915年初,杰克卖给杜文兄弟两件中国瓷器(价格为300万美元),一组弗拉戈纳尔的作品(价格约为100万美元,亨利·弗里克立即花125万美元将它们买走),还有大部分的法国18世纪家具卖了大约200万美元。1915~1916年离开大都会博物馆的还有摩根的挂毯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青铜器(它们大部分都卖给了杜文兄弟并转手卖给了弗里克)。当博物馆馆长爱德华·罗宾逊对这些作品的离去表示惋惜时,杰克答道:“我为自己做过的任何让博物馆感到难过的事情表示歉意,让你觉得难过我就更抱歉了。”他提醒罗宾逊:“这些收藏品的价值也许会大大降低。我想你肯定知道借与赠的区别。”
1916年,杰克以他父亲的名义把一件拉斐尔的圣坛装饰画和部分霍恩茨切尔收藏品赠送给了大都会博物馆。一年后,他(同样以他父亲的名义)向博物馆赠送了大约7 000件其他文物,贝尔估计它们的总价值约800万美元,其中有亚述人和埃及人的楔形文字,还有来自拜占庭、古罗马和哥特的珐琅……
琼·施特劳斯是美国最杰出的人物传记作家,是一位卓有成效的学者和天才作家。她那富有想象力的敏感使她能够洞穿事物的本质,而她的过人才华使她能够把自己的发现生动连贯地叙述出来。摩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美国金融界的核心人物,也是镀金时代最具争议的公众人物。本书的完成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在这个引入入胜的故事里,作者注入了自身的活力和对主人公的痴迷——摩根终于遇到了知音。
——英国传记大师、作协主席迈克尔·霍尔罗伊德
摩根就是华尔街的大老板。
——美国参议员罗伯特·拉夫莱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