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桑榆集/中国杂文》收入当代杂文作家梅桑榆五十篇左右的文学作品。本丛书遴选的杂文作家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梅桑榆集/中国杂文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梅桑榆 |
出版社 |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梅桑榆集/中国杂文》收入当代杂文作家梅桑榆五十篇左右的文学作品。本丛书遴选的杂文作家大致有以下特点:一、杂文创作时间超过二十年;二、曾创作有影响的杂文作品在三十篇以上;三、曾创作经典性杂文作品;四、作品强调思想倾向的同时,艺术性也不为之忽视;五、曾在国内组织带领作家创作杂文卓有成就者。 内容推荐 《梅桑榆集/中国杂文》收录梅桑榆从事杂文创作以来最具影响力的杂文代表作《“弄潮儿”简历》、《一字师》、《忙人》、《假人》、《马屁文章写作真经》、《“敲门砖”的变迁》《超级“克隆”》、《“功德碑”工程》、《反视察六大妙法》、《我得官心我怕谁?》等数十篇。 《梅桑榆集/中国杂文》适合文学爱好者阅读。 目录 “弄潮儿”简历 一字师 忙人 假人 马屁文章写作真经 “敲门砖”的变迁 超级“克隆” “功德碑”工程 反视察六大妙法 我得官心我怕谁? 人才与奴才 假大空先生传 示儿 杂文家与跳蚤 提前进入共产主义 选才与择偶之比较 人民不答应又怎样? 挨骂者的心态 历史是否可以随意抹去? 求名六字真言 哀荣 说真话的环境如何? 头脑 索贿六大秘法 论权威 求官八大妙招 申冤得靠好运气? 论崇拜 土皇帝 说“忠心” 沉默的时机 万金油先生传 他和他 农民怨 “官场定律”评释 成功掩盖一切 贿托儿 个个都是金口玉言 “跪着写”的效果 官场三十六计 做戏大师 家中有宝自不识 假无神论者 小朝廷 你喝汤了没有? 发现式用人 被颠倒的爱国 天大的难题 试读章节 忙人 本文专述忙人之一种。此类忙人之忙,岂是一个“忙”字了得!诸如“马不停蹄”、“席不暇暖”、“不可开交”等词已不足以形容其忙。 忙人对吟诗作赋之雕虫小技不屑一顾,当然不知“功夫在诗外”一说。但他却深信,升迁之道不在工作之中而在工作之外,乃是至理名言。故忙人之所忙,多与工作无关。而其忙的内容、忙的学问,也非在工作上埋头苦干的“老黄牛”们所能知其一二。 忙人多信息灵通。赵某长喜获升迁,钱某长患病住院,孙某长公子结婚,李某长岳母归天……忙人必先于他人获悉。先于他人获悉,方可捷足先登。而忙人多具高超之演技,该道贺时必笑容可掬,满口吉利好辞;该志哀时必痛哭流涕,如丧考妣。捷足先登与精彩表演,再加上一笔厚礼,何愁不给首长留下深刻而良好的印象?至于周某长爱好搓麻,吴某长喜欢跳舞,郑某长爱喝茅台,王某长喜吃鳖蟹……忙人无不了然于胸。了然于胸,方可投其所好。投其所好,何愁不能讨其欢心? 忙人多不怕牺牲。首长欲搓麻,忙人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输。来之能战,哪怕是家中失火,他也不闻不问;战之能输,即使输得囊空如洗,他也乐如得宝。首长要跳舞,忙人立即为其物色舞伴,若一时无中意的人选,他可以慷慨地荐上自己的姐妹妻女。首长要喝茅台、吃鳖蟹,忙人立即为其采购送上,若不能变着法子报销,即使是掏尽腰包也在所不惜。俗语说:“舍不得金弹子,打不着巧鸳鸯。”为了似锦前程,眼前勒裤带,过几天紧日子算个啥?如此长期坚持以使首长快乐为己任,何愁不能成为首长心目中人? 忙人整日忙得像一只被人用鞭子不停抽打的陀螺,看似完全为首长之所需,其实骨子里却是一心为己之所欲。他投出的是砖瓦,索取的是金玉。一旦觉得为首长之所需忙到了火候,便开始为自己之所欲大忙特忙:忙职称也,忙晋级也,忙换房也……总之,一切利己之事,忙人都要闻风而动,见空就钻,忙得不亦乐乎。然而,这一切并非伸手可摘的苹果,而是众僧争食的一碗甜粥,要想吃到自己嘴里,还须以排除万难的精神争他个你死我活,以不怕挫折的精神忙他个焦头烂额。 忙人既然靠忙起家,因此一旦忙出了名堂,忙到了甜头儿,就忙得更加奋不顾身:忽而在会场主席台上补个缺,忽而在宴会上占个座;忽而在剪彩仪式上陪个剪,忽而在歌厅里找个乐……这时的忙人,已不是转个不停的陀螺,而是似有分身法,凡是可以接近首长、可以一饱口福、可以一出风头、可以一娱声色的场合,总可以看见他的身影,因为诸如此类的机会,他绝对不愿放过。然而这只是忙人日常生活的一个丰富多彩的侧面,房子、车子、票子、女子、孩子才是忙人为之而忙的核心所在。对于自己确定的每一个目标,忙人无不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忙得全力以赴。 清人张潮《幽梦影》中有言:“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忙人当然无兴趣去读什么《幽梦影》,但忙人之所闲正是寻常百姓之所忙,忙人之所忙正是寻常百姓之所闲,岂不妙哉! 【原载1995年6月27日《中国青年报》】 P7-9 序言 杂文,勿让美文“专美"(代序) 梅桑榆 杂文作为散文的分支,并称之为“文艺性的议论文”,有无必要追求文章之美,或者说应在语言、文体方面有自觉的追求?我认为是必要的。 所谓文章之美,除应具有内在的思想性、哲理性与真情实感之外,外在的体现大概有语言美、修辞美、结构美、音乐美、意境美等诸多方面。我认为,除营造意境非杂文之所长,哪一种美都是杂文可以达到的,或者说是杂文作者应该自觉追求的。中国历代散文大家的作品中,有许多可以归为杂文一类,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佐证。余光中说:“不论是议论文或杂文,只要能做到声调铿锵,形象生动,加上文字整洁,条理分明,则尽管所言无关柔情美景或是慷慨悲歌,仍然有其感性,能够感人,甚至成为美文。”又说,一篇议论文“只要逻辑的张力饱满,再佐以恰到好处的声调和比喻,仍然可以成为散文极品,不让美文的名作‘专美’”。可见杂文与美文并非势不两立。 然而,自杂文被喻为“匕首投枪”之后,一些人就将这种文体与美文对立起来了,而美文的诸多要素,也统统被摒弃之,结果其杂文大作或是嚷几句教条喊几句口号,或是疾言厉色板脸训人,或是挺胸梗脖汹汹说教,或是捧上忠心献计献策……文章千人一腔,语言乏味,如蓑草枯木,既无看头,更无品头,明明只有催眠的功效,却自以为雄文可以振聋发聩。如此文章想要激起读者的共鸣,让人读之称快,且有所悟,岂可得乎?有些人一写杂文,就以斗士自诩。自以为可以“铁肩担道义”了,却不知下联还有“妙手著文章”。仅有一副铁肩,甚至钢肩,或许可以“担道义”,可以“路见不平一声吼”,但那只适合效仿梁山好汉,要想写好文章,还需“妙手”。妙手何来?则不但须博览群书,充实学养,使自己有识见,有思想,还须在文章的语言、修辞、结构等诸多方面下工夫,使文章具备美文的要素。 我不敢自夸已经有了著文章的“妙手”,我的诸多文章中也不乏应景之文、平庸之作。但自写作杂文以来,注重语言、文体,力求把文章写得好读耐看,一直是我的追求。我相信,有追求,才会有进步;肯努力,才会有收获。我的努力与追求,可以通过这本杂文集略窥其大概,是优是劣,恭请读者阁下评判。 2012年7月28日于北京 注:原文曾发表于2011年4月(中)《杂文选刊》,题目与正文有改动。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