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雨廷编著的《寻找伊甸园》内容简介:伊甸园。在那里应该有鸟语花香、草木葱郁、蔬果芬芳、衣食无忧、无妄无灾、无病无痛。那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福祉。是遥远星空中人类的乐园所在。如果真的有那样的一个地方,我们不惜用我们的生命去寻找它。然而以伊甸园为名的秘密,却在人性隐秘的暗河之中流淌,最终化为剧毒,让美丽凋落。
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书名 | 寻找伊甸园 |
分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作者 | 郭雨廷 |
出版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下载 | ![]() |
简介 | 编辑推荐 郭雨廷编著的《寻找伊甸园》内容简介:伊甸园。在那里应该有鸟语花香、草木葱郁、蔬果芬芳、衣食无忧、无妄无灾、无病无痛。那是上帝赐予人类的福祉。是遥远星空中人类的乐园所在。如果真的有那样的一个地方,我们不惜用我们的生命去寻找它。然而以伊甸园为名的秘密,却在人性隐秘的暗河之中流淌,最终化为剧毒,让美丽凋落。 内容推荐 郭雨廷编著的《寻找伊甸园》是一部展现一代知识分子奋斗经历的长篇小说,《寻找伊甸园》也是一部具有传记性质的情感小说。作品所塑造的人物是以真人真事为摹本,将男女主人公吴文博和白馨如这对有理想、有志向、有才华的有情人二十五年间悲欢离合的情恋史和命途多舛的事业奋斗史,在充分的时空隧道中不疾不徐地一步步展现出来。 目录 第一章 爱上白衣少女 第二章 突然的难题 第三章 薛家两姊妹 第四章 血染的诗集 第五章 洮白河之恋 第六章 留城通知书 第七章 疯狂的自由 第八章 中学女教师 第九章 治校老贫农 第十章 白馨如进退维谷 第十一章 在失爱的日子里 第十二章 难堪新婚夜 第十三章 官太太与小保姆 第十四章 都是爱情惹的祸 第十五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 第十六章 察见渊鱼者不祥 第十七章 沉舟 后 记 试读章节 回顾青少年时代,吴文博总是十分留恋共和国初春时那段虽然短暂,但却风清气正、给人宽松和谐的自由时光。那时候提倡“个性发展”。正是这样一种风气,使吴文博从读初中起就酷爱文学,到读高中时简直成了文学的狂热追求者。在黑板报“文学园地”版和《校园生活》刊物上,在将近两年的时间里,几乎期期都有吴文博的诗作发表,短诗、长诗都像泉水一样喷涌。霞飞霞落、草长莺飞、月落乌啼、春华秋实,都能使他浮想联翩,诗意大发。在“个性发展”的氛围中,他尽情地宣泄自己内心的感受。 他狂热追求一夜成名,除了对文学事业的挚爱,在他内心深处还隐藏着一个隐秘情由:他悄悄爱上了初三年级一位漂亮小女生。 吴文博最爱回忆的就是他的初恋。 一个阳光明媚、春风和煦而静谧的早晨,进入校园的学生们如同进人一块净土、一方圣地,没有一个大声喧哗的。恰好那一天出刊的是“文学园地”版,上面发表了吴文博的50行诗歌《啊,朋友,你开始了吗》。那是一首吟唱少年立志、切莫光阴虚掷、珍惜名誉从少年开始的诗作。宣传阵地由四面大块黑板组成,吴文博的这首诗竟占据了一块整版;题图和尾花也画得漂亮。吴文博看到有那么多同学围着诵读,心中的喜悦是不言而喻的,他也悄悄凑到跟前观察读者的反应。 这时,站立在身旁的一位白衣白裙小女生引起了他的注意,只见她一边诵读,一边往一个小本子上抄录她喜欢的诗句。她那清纯的模样、她那俏丽的面庞、她那心思专注的神情、她那楚楚动人的仪态,一下子就把吴文博完全吸引住了。他情不自禁地多看了她几眼,愈看愈觉得眼前这位小女生十分招人怜爱,他真希望自己就这样一直站下去,永远站在她身边,成为她的保护人,哪怕成为永立在她身边的一根柱子也行。 吴文博忍不住低声发问:“你在抄录这些诗句?” 白衣少女迅疾瞄了吴文博一眼,未做回答,仍是快速地抄录。 此时吴文博已嗅到那少女身上散发出的诱人的气息,不自觉地朝她身边靠近些,鼓起勇气问:“你抄录它,一定认为这些诗句很不错喽?……这值得吗?” 白衣少女上上下下打量着吴文博,流露出不屑的神情:“看你的样子是位高年级同学,难道连这首诗的高低优劣都看不出吗?” 吴文博无言以对,自觉脸上有些火辣辣的,但内心又隐隐地有些得意和自豪。 恰在这时,上课的预备铃声响了,室外的学生纷纷跑向自己的教室。那白衣女孩携着她的同伴朝初中部教室疾步走去。他望着她娉娉婷婷离去的样子,痴迷得像个傻瓜,丢了魂儿似的呆立着,眼见她跑进初三(甲)班教室,才不得不扭转身惘然若失地朝自己的教室走去…… 第一堂是语文课,老师讲些什么他根本没听进去,老师提问他,他竞答非所问,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他眼前一直浮现着那位女孩亭亭玉立的影像,头脑里一直转悠着那几个出现了十遍百遍的问题:她叫什么名字?家住哪里?…… 怎样才能知道她的名字呢?吴文博绞尽脑汁终于想到一个办法:每到下午课外活动时间,他就转悠到她们班级的教室门前,站在花坛边的一棵杨树下假装翻阅一本刊物,眼睛却悄悄地往四下里溜。他曾多次看见她和几位同学玩跳绳或做其他游戏。他只希望有人喊她的名字,这样他就可以不声不响地获得想知道的东西了。但他这样静候了四五次,竞一无所获,只得垂头丧气地收场。无奈之中,他就偷偷地写情诗,深受俄罗斯诗人普希金和英国诗人拜伦影响的吴文博,也多少有些“欧化”了。但这些情诗写得不算直白’,多用比拟和寄托的手法。十几年后,吴文博还记得那些诗的题目:《啊,山岗上的小白杨》、《春日里的桦树林》、《你好,芳草地上的小溪》、《鸽子,我和平的鸽子》、《白衣小天使》、《月亮的期盼》、《茫茫旷野夜行人》、《密林深处的小屋》、《寄给养蜂老人》……那时,他差不多每天写一首,手头很快就已攒下二十多首,却无法寄出,这使他陷入暗恋、单恋的苦闷之中……他在把那白衣女孩不断美化的同时,也在不间断地加深加浓着内心深处对她的恋情。 一个周六的下午,吴文博忽然想到一个切实可行的新方案:跟踪那白衣女孩,探明她家住哪里。傍晚放学时,他像个不怀好意的歹徒似的跟踪那女孩,一直见她走进铁路住宅区一栋普通的砖房里。吴文博记准了那栋房子的位置,到周日的早晨他带了一本书,潇潇洒洒地来到白衣女孩家的院门前。院落南门外约七米远有一池塘,塘边有几棵大柳树,他假装坐在树下一块方石上看书,却一刻不停地留意院里的动静。过了大约一个小时,从院里走出一位比白衣女孩高半头的姑娘,他留意一看,是同年级乙班的一位女生,名叫薛红岩,是乙班的团支部书记,声望不在他们甲班团支部书记何运涛之下。她发现吴文博坐在树下看书,笑着迎上来,说:“咦,吴文博,你咋到这儿来了?” 吴文博登时羞得满脸通红,忙遮掩着说:“随便散散步,竞遇到这么个幽静的好去处,就坐下来看看书。”他又不失时机地问,“你家住在这里?真没想到……” 薛红岩说:“啊!你到家里坐会吧!”恰巧一位中年妇女从院门口探出头来催促说:“红岩,咋还不快去?你爸在单位等着你哪!”薛红岩说:“我遇见一位同学。我这就去,妈。”她又转向吴文博,认真地问,“你没什么事吧?” 吴文博想,这可是稍纵即逝不能失掉的好机会,就赶忙说:“薛红岩同学,是这么回事,我想读《傲慢与偏见》,连去图书馆两次,都说书在你妹妹手里……”其实他也不知道那白衣女孩是不是她妹妹;至于那本书,还是两天前曾见她拿在手里,此刻他也只能硬着头皮这样编排了。也许因为有事要忙,薛红岩根本没细想他那漏洞百出的话,就转身冲院里喊:“红梅!红梅!你出来一下!”喊声过后,从院里扭扭搭搭走出一位靓丽的女孩,她显然没经过认真梳妆,头发有些散乱,一副娇慵懒散的样子;她这时穿的是红衣红裙,增添了几分艳丽与妩媚。她来到姐姐面前问:“什么事呀,大呼小叫的?” 姐姐问:“《傲慢与偏见》在你手里吗?” “是呀,在我手里,咋的啦?”因为迎着晨阳,妹妹那双睁大的好看的杏核眼不断地扑闪着,像是一对黑色蝴蝶在不停地亮翅儿。 “吴文博同学急于读它。他可是我们年级的大文豪……”姐姐半是认真半是戏谑地说。 薛红梅似乎漫不经心地瞅了吴文博几眼,突然冒出一句:“原来你就是吴文博呀!”她这句没头没脑的话令吴文博窘迫已极,他既读不懂她这句感叹的意蕴,也读不懂她表情的含义:他不知道她究竟是赞赏呢是惊奇呢还是嘲笑。只见她调皮地笑了笑,毫不客气地说:“敢情你是个书虫!好了,明天一到校,我就还给图书馆,借不到可别怨我!”说完,她似笑非笑地瞅了吴文博几眼,低声嘟囔一句,“诗倒写得不错……”说完她双手插进前襟的衣兜里,走起路来故意一左一右地摇摆着,显出哏哏气气、扬扬自得的样子,径直走回自家院落里,再也没回头瞧吴文博一眼。 薛红岩解释说:“我老妹在家里大家都依从她,她任性惯了。”说着她笑了,“我爸是铁一中校长,他让我去帮他抄几份材料,就没时间接待你了。”说完就匆匆离去了。 吴文博当时的心情真是忧喜参半。看薛红梅那样子,哪有丝毫对自己感兴趣的意思。自己贸然来到人家门前,给她留下的印象也未必佳。但无论如何他知晓了她的姓名,下一步也就好进行了。对他的目的而言,这总算一个不小的收获。 从这以后,吴文博每周都给薛红梅寄去一首诗,是将诗句工工整整誊写在稿纸上,通过邮局寄给她的。里边没有书信,没有一句“我爱你”呀、“我爱你爱得发疯”呀之类的话,只有在他看来是纯洁优美、情思无限的诗句。每首诗的后边都有他大大方方的署名。 就这样,半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吴文博寄给薛红梅的诗稿已将近有三十首了。可她那边却一直没有反响,没有回音,连一个字都不寄给他。偶尔在校园内或在街道上相遇,吴文博刚想露出笑脸上前搭话,却发现她总是用探究的、怀疑的或者半是陌生半是顽皮的眼光打量着他,没有半点笑意和对话的意思,好像根本没有读过他的诗稿,没有“每周一诗”那回事似的。吴文博便信心大失,心里发毛,甚至害怕她会说出奚落、嘲笑或斥责的话。但不论怎样,她的举止神态蛮逗吴文博喜爱的,总是让他想人非非,把小红梅美化得如同天使,简直成了他心目中的维纳斯。 这种将自以为写得华丽优美的诗篇寄给心仪的“小情人”的做法,一开始给他带来的欣慰和企盼,因为石沉大海般的没有消息,终于渐渐地令他感到焦虑和不安了,有时他甚至很怕见到小红梅。他几次想要终止这种自我煎熬又毫无效果的邮寄,但由于这种单恋的情愫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愈加浓厚强烈,所以他一时还拿不定主意。然而恰恰在这时,一场出乎意外的打击毫不留情地朝他袭来,它给吴文博心灵造成的创伤几乎是终生的……P1-5 后记 可以确定地说,《寻找伊甸园》在我迄今创作并出版发表的所有作品中,是我的最爱。它的问世,使我久久沉浸在愉悦感和成就感之中。 一部作品的产生,对作者而言完全是一种偶然。也许作者有了一个整体的构思、一个整体的框架、主要人物的轮廓,但人物的所有作为、情节的起伏走向、联翩的场景和生动真切的细节,并非都是事先料定的。往往是在创作过程中突然涌现,在朦胧中灵光闪现,不期然而然,正所谓妙手偶得,自然天成。 就说这部小说的结尾,就与我最初的构思完全不同,与后来的几番设计也大有区别。 最初设想的结尾是,在女主人公与丈夫沈冰默分居后,性欲奇强的沈冰默再次粗暴地对她弄强,她愤怒已极,忍无可忍,顺手摸起一把水果刀刺向他的腹部,眼看着他倒在血泊中挣扎,她决然吞下100片安定片自杀。这样结尾是够酷够爽,也够惨烈的,也更刺激读者的神经。但后来我觉得杀人的行为不符合女主人公的性格,且与英国某部名著的结尾有些雷同,于是舍弃了。 设想的第二种结尾是,男女主人公抛弃现有的一切——岗位、事业、亲友,双双出走,浪迹天涯,或者逃往大兴安岭的原始密林中,或者逃往云南中缅边界,过着野人般的穴居生活。这样结尾,“浪漫”是够“浪漫”的了,“情真”也足够“情真”。但这对于都是“事业型”的男女主人公来说,口头上说说还可以,但若真的付之行动,则万难实行。 设想的第三种结尾是,女主人公的丈夫沈冰默对妻子与他分居并不十分挂在心上,因为他已获知省里对他另有任用,不久将调任省文化厅厅长。于是他顺水推舟与妻子离婚,到省城后很快就另觅新欢。而我的女主人公则陷入无边的枯寂和孤苦中,高不成低不就,像烈日下的一枝玫瑰,渐渐枯萎、凋零。但这种结尾让作者内心十分不快活,终于决计摒弃不用。 我思虑再三,找到第四种结尾,即现在书上的结尾。它看似平淡、平静、平和,实则人物的内心深处时时在掀起情感的波澜,涌动着心灵风暴,只是彼此都装作平和的样子罢了。而这样结尾可以将事件提升到伦理和人生哲学的高度上,给人物预留更多反省和灵魂救赎的机会(时间和空间)。因此作者自以为它更具有蕴藉的意味。 上述都是作者的想当然,读者定会有自己的评判。 借此机会,我要向安徽文艺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给予关心、支持并付出辛劳的社长、副总编、编辑,表示自己最诚挚的感谢!我与他们素昧平生,但他们绝不因与作者不相识就慢待这部作品。张堃副总编的负责任、有担当;责任编辑刘姗姗对人的热情诚恳,对工作的认真周密、不厌其烦(十几次的长途通话,上百次的短信互动),审阅稿件一丝不苟,真是令我既感慨又感动!我还要感谢北京的两位先生:我的同事和朋友、中国石油《汽车生活报》新闻总监刘建生和《世界报》发行总监汪成绩,他们为本书的出版所做的推荐之功,我将永志不忘。 最后,我相信读过本书的读者一定会喜欢我的这部作品! 郭雨廷 2013年1月10日于长春 |
随便看 |
|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