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敦(敦风化俗)/巅峰阅读文库
分类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中国政治
作者 于永玉//金文渝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下载
简介
试读章节

小时候,王充不喜欢和小伙伴一同玩耍,表现得孤介寡言,像个大人似的。父亲王诵认为他是个奇才,6岁便让他学习写字。王充从小听话,父母很疼爱他,邻里也没有人批评过他。

王充的同学有百余人,都被老师责罚过,不是因为淘气了,就是因为字没写好。王充不但字写得好,还不犯错,因此没受过责罚。

8岁时,王充从书馆毕业,开始学习《论语》和《尚书》,一天阅读上千字。他不但能背诵下来,而且明白其中的含意。他写出的文章,老师看后十分赞赏,对王充的父母说:“这孩子将来必能写出传世之作。”

王充虽然才学高,却不炫耀自己;虽然口才很好,却从不夸夸其谈。如果对方不是在学问道德方面有修养的人,他会整天一言不发。他的言论初听起来像是诡辩,及至讲到结尾,听者发现这正是自己想说而说不出来的。他写的文章也是这样。

不久,王充的父亲病危,临终前,他拉着王充的手对妻子说:“这孩子将来一定能成为国家栋梁,无论如何也要供他继续读书。”

父亲去世后,家中的生活陷入困境,母亲为完成父亲的遗愿,变卖家产,送王充到洛阳太学去读书。

王充从小是个神童,过目不忘。太学里只讲五经,不能满足王充的求知欲。

太学里的书不够读,王充就成了书市的常客。洛阳是东汉的京城,又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宫殿壮丽,王公贵戚的府第鳞次栉比。街道上有许多豪华的商店,出售各种贵重物品。洛阳也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这里不仅有全国最高学府太学,还有全国最大的书市。书市上出售各种书籍,真是琳琅满目、浩如烟海。

他在书市里如饥似渴地读书。天黑了,书市关门了,他真想把书买回去读,但他因家贫无力购买,只得心情惆怅地返回太学。

王充从太学毕业后,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从洛阳回到上虞,一边教书,一边写作。

读尽天下书,王充终于成了一位渊博的学者。他觉得天下虽然统一,但文化界和思想界却乌烟瘴气,官民迷信鬼神,热衷谶纬。他决定著书立说,敦风化俗,改变天下人的精神面貌。

为了把脑海中闪现的想法及时记下来,免得忘了,王充在家中门旁、窗台上、床头、书房的各个角落里都放了笔砚和竹简。经过30年的笔耕,王充终于完成了一部传世之作——《论衡》。

《论衡》是中国古代哲学史和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重要著作。王充在书中说:“天地是物质的,万物自生自灭,根本不是上天安排的。天与人之间没有任何感应关系,没有任何内在联系。人不能感动天,天也不会因受感动而作出反应。”

根据儒家学说,尧时十日并出,人们都要被晒死了。尧为了拯救人类,射下了九个太阳。王充说:“既然儒家说尧是仁君,其德感天,那么天就应该自动去掉九个太阳,何必由尧去射日呢?由此可知,天与人之间并无感应。帝王也是父母所生,并非天的儿子。”

王充反对迷信,认为世上没有鬼,他说:“人死如灯灭,蜡烛燃完了,光也就消失了;人死了,精神也就没有了,怎会变成鬼呢?从开天辟地到现在,死人无数,如果都变成鬼的话,世上早被鬼装满了,我们天天都会碰到鬼,哪还有人住的地方呢?但我们从来没有遇到鬼,这说明根本就没有鬼。有的人说他遇到了鬼,那只是病中的幻象。”

王充认为,人虽有善恶之分,但人性是可以转变的。他说:“恶是可以转变为善的,其关键在于教育。如果蓬草生在麻中,不用人扶,它自然就直了;如果将白纱抛进墨池,不用染就黑了。”

王充认为,知识就是力量,他说:“人有知学,则有力矣。”他举例说:“战国时代,人才进入楚国,楚国就强大了;人才走出齐国,齐国就衰弱了;人才为赵国服务,赵国就安全了;人才叛离魏国,魏国就衰落了。”

王充认为,要想有知识,必须学习,没有生而知之的人。

王充也尊敬孔子,但反对神化孔子。他说:“孔子也不是生而知之的圣人,连他自己都说:‘吾非生而知之者。”’因此,王充劝世人不要盲目崇拜,不要迷信古书和古人。他说:“扬雄那样的大学者,生前却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就是因为那时的人过于迷信古人所造成的。”

王充不但劝人读书,还关心对文吏的教育。他说:“文吏不读书,不知仁义,不知爱民,没有品德,当了官就鱼肉百姓。因此,必须让他们读仁义之书,学会做人,树立一代新风。”

《论衡》里虽然充满了真知灼见,但由于汉朝皇帝认为自己是天子,并借助于孔夫子来奴役百姓;而王充既不承认“天”,又不肯神化孔子,所以《论衡》在当时被列为禁书,只能私下传看。

但是,当时的一些读书人都千方百计地想办法要读到这部书。有一次,著名学者蔡邕到江南去了一趟,回洛阳后,大家发现蔡邕学问大进,连说话都和以前不一样了。大家奇怪地问他说:“你这次到江南,遇到什么高人了?”蔡邕低声偷偷地对人说:“我在江南读到了王充的《论衡》。”

汉章帝元和三年(86年),王充受聘去扬州担任治中。治中是州刺史的佐吏,负责管理州里的文书和档案。

据说,孔子快死的时候,曾预言说:“不知何一男子,自谓秦始皇,上我之堂,踞我之床,颠倒我衣裳,至沙丘而亡。”孔子死后二百多年,果然有一个秦始皇,他虽然没有到孔子的故居去上孔子之堂,踞孔子之床,颠倒孔子的衣裳,但他却把儒家的著作烧了,把孔子的追随者——儒生也杀了不少。而秦始皇最后竟真的死在沙丘了。

这种似是而非的预言称为谶语。这种谶语当然不是孔子所作,而是后来的儒生编出来用以骗人的。

东汉光武帝刘秀,认为谶语中的几句话,是说他应该做皇帝。于是,他就对谶语大加提倡。因此,东汉时期各种各样的谶语大行其道。

东汉的儒生除了要学习儒家的经书以外,还要学习纬书。纬书明明是汉朝人编造出来的,却假称是孔子等古人秘密流传下来的,其中有大量的谶语,因而又称为“谶纬”。

纬书中也有不少精华,如关于地动的学说。但纬书中的大量谶语宣扬迷信,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混乱。

真正的儒者是反对谶纬的。如张衡、马融、王符、崔□都不相信谶纬。但在当时,公开反对谶纬是危险的,大学者桓谭因为反对谶纬,差点儿被光武帝杀掉。

王充强烈地反对谶纬,认为这是骗人的鬼话。而扬州刺史是个迷信谶纬的人,他和王充在谶纬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争论。

王充说:“谶纬是迷信,谶纬里的话都是虚假的。高祖灭秦,建立汉朝,并没有谶语预言其事。刘向父子整理秘阁图书,编列目录,目录中也没有什么谶书、纬书。可见谶纬是后人编造的,孔子根本没说过那样的话。在纬书中,孔子讲到的公输班和墨翟,是孔子死后的战国时期的人。在纬书中,孔子还讲过益州,益州是汉朝设置的州,孔子时期根本没有。这些,怎能是孔子说的呢?谶语有很多和经书不合,谶语之间也有很多互相矛盾的地方。我曾找出三十多条相互矛盾的谶语去问讲谶语的专家,他们竞无法解答。由此可知谶语是虚假的,不能相信。”

扬州刺史说:“光武帝相信谶纬,谶纬不会有错!”

王充又说:“有个叫宋□的人,编造说他曾看见大禹的玉版上有谶语,那上面说现在马上要有水灾了。一些人听信了他的话,抛家舍业,逃进山林。但是,后来并未出现水灾,闹了个大笑话。这是谶语害人的实例。”

扬州刺史仍坚持说:“纬书上的东西不会错。”P9-12

目录

第一篇 破除迷信

子产破除迷信

西门豹治邺

王充著书立说

北魏太武帝灭佛

范缜反对迷信

傅奕反对迷信

狄仁杰捣毁淫祠

姚崇破除封建迷信

左震斩女巫

韩愈反对迎佛骨

张辂钻空心铁佛

朱元璋反对神仙术

反迷信思想的皇后

陈五智驱女巫

鲁迅踢“鬼”

第二篇 革新风俗

训子孙遗令

魏孝文帝改革风俗

北周武帝灭佛

明成祖为明朝树立新风

辛亥革命后习俗的进步

漳浦县的变化

杀牛祭鬼与祭牛求福

第三篇 推行新政

子产改革制度

曹操颁布《内诫令》

汉文帝治国树新风

上表禁断私碑

武则天提高女性地位

吕大防制定乡约

朱元璋称帝不奢

戊戌变法与敦风化俗

陕甘宁边区政府禁止妇女缠足

第四篇 整顿风气

文翁兴学

振风易俗的杨绾

汉元帝尊重儒学

敦风化俗,教行刑措

唐太宗论功定赏

宋□带头革除阿谀之风

欧阳修改革文风

康熙大刀阔斧整顿歪风邪气

王皋谟善任父母官

中国近代风气变化

序言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也是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出了绚丽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被大家代代传承。

那么,什么是传统美德?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呢?通常来说,传统关德就是在自觉或习俗的道德规范中,一些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实际奉行的,而且在现代仍有着积极影响的那些美德。具体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概括起来就是指中华民族优秀的民族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礼仪等,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实践过程中积累而成的稳定的社会优秀道德因素,体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领域,并通过社会心理结构及其他物化媒介得以代代相传。

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中华传统美德已融入到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成为社会道德文化的遗传基因,成为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精髓所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使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具有更丰富的内涵,让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等更加深入人心,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同时,还可以更好地协调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规范。

国民的思想道德状况,尤其是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状况,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目前,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德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更是日渐凸显。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因此,党中央非常注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全社会也已形成了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风尚。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我们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

本套丛书立足当前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现实,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归纳为一百个字,即学、问、孝、悌、师、教、言、行、中、庸、仁、义、敦、和、谨、慎、勤、俭、恤、济、贞、节、谦、让、宽、容、刚、毅、睦、贤、善、良、通、达、知、理、清、廉、朴、实、志、道、真、立、忠、诚、公、正、友、爱、同、礼、温、信、尊、敬、恭、恕、责、仪、精、专、博、富、明、智、勇、力、安、全、平、顺、敏、思、积、利、健、率、坚、情、养、群、严、慈、创、新、变、革、争、谏、诲、齐、省、克、竞、求、简、洁、强、律。丛书内容丰富、涵盖性强,力图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囊括进去。丛书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在本套丛书中,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源远流长的传统美德,我们还在每一篇故事后面给出了“故事感悟”,旨在令故事更加结合现代社会,结合我们自身的道德发展,以帮助读者获得更加全面的道德认知,并因此引发读者进一步的思考。同时,为丰富读者的知识面,我们还在故事后面设置了“史海撷英”、“文苑拾萃”等板块,让读者在深受美德教育、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汲取更多的历史文化知识。

这是一套可以打动人心灵的丛书,也是可以丰富我们思想内涵的丛书……《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向我们展示的是一种圣洁的、高尚的生活哲学。无论在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给予人类基本力量的美德从来不曾变化。著名的美国政治家乔治‘德里说:“使美国强大的不是强权与实力,而是上帝赐予的美德。假如我们丢失了最根本且有用的美德,导弹和美元也不能使我们摆脱被毁灭的命运。”在今天,我们可能比任何时候都更应关心道德问题,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问题,因为今天我们正逐渐面临从未有过的道德危机和挑战。

人生的美德与智慧就像散落的沙子,我们哪怕每天只收集一粒,终有一天能积沙成塔,收获一个光辉灿烂的明天。《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中的美德故事将直指我们的内心,指向人性中善良的一面,唤起我们内心深处的道德感。因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一定会在我们的倡导和发扬之下,世世传承,代代延续!

全套丛书分类编排,内容详尽、文字优美、风格独具,是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优秀读物。愿这些恒久流传的美文和故事能抚平我们每个人驿动的心,愿这些优秀的美德种子能在青少年身上扎根、发芽、生长……

内容推荐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

这本《敦(敦风化俗)》(作者于永玉、金文渝)是其中一册。

《敦(敦风化俗)》收录了《姚崇破除封建迷信》、《辛亥革命后习俗的进步》、《武则天提高女性地位》等故事。

编辑推荐

“巅峰阅读文库”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姚崇破除封建迷信》、《辛亥革命后习俗的进步》……这本《立(人贵自立)》(作者于永玉、金文渝)是其中一册,通过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弘扬、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使青少年增强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8 12: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