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光阴的图案/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散文十家
分类 少儿童书-儿童文学-童话寓言
作者 汤素兰
出版社 晨光出版社
下载
简介
编辑推荐

十位作家的经历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但他们对散文写作的执着与对散文艺术的独到把握,则有共同之处。这就是对散文精神“真我”的坚守、对散文语言艺术美的锤炼、对散文风格个性的追求。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更是一批“青春在眼童心热”的作家,他们的很多作品本身就是为少年儿童而写的,或是童年经验的人生升华、童年记忆的艺术再现、童年视角的通感书写。

这是一套优质的散文读本,是可以激发我们的童心、慧心与诗心,提升我们的阅读品位与人生高度的书系。汤素兰的《光阴的图案》就是其中一本。

内容推荐

《光阴的图案》的作者是汤素兰。

对童年山村生活的回忆与惦念,对身边动物朋友的观察与记录,在大千世界中观赏风景名胜、体验世道变迁……关于童年、关于成长、关于观察、关于学习,这些来自心灵深处的文字,是生命的记录,是印刻在光阴上的图案,是《光阴的图案》作者汤索兰对生活的“感悟”、“感触”、“感动”与“发现”,希望小读者从中不仅能感受到温暖,更受到作者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的感染。

目录

辑一◎童年和故乡

臭港姑娘

山的那边是什么

红苹果

记号

精灵

九伯

立夏坨和黄鳝汤

母亲的茶

奶奶星

山村

石桥

守岁

耍灯

太公

我的爷爷

夕阳下

阳雀花炒鸡蛋

辑二◎动物朋友

我们的动物朋友

阿布

不速之客

雏鸟殇

聪明的办法

江湖老猫

牧童

奇奇

童年的猫头鹰

我所认识的二三鼠

向狗学习

小鸟的故事

一只蜘蛛的最后时光

又见老猫

与蜂为邻

早飞的鸟

猪王传奇

辑三◎大千世界

崇木凼

登红螺山

冬天的收获

风雪中,那一只挥动的手

枫叶红了

假装的束0猬

老师的眼睛

理花

流连萨尔斯堡

山的意义

沈山花

我们周围的仙境

一个好故事

一些小事和一个人

又去五台山

在通道的快乐时光

紫鹊界

◎光阴的故事(后记)

试读章节

母亲的茶

五一节我先生从老家回来,带了一小包茶叶,是今年清明节前母亲采摘的新茶。

晚饭后坐在客厅里,泡了这清明前的新茶,看着一片片翠绿的茶叶在水中慢慢地舒展开来,听着屋外的雨声,往事一层层地浮上心头。

老家的茶是烟熏茶,制法跟别处不同。清明前后,天气转热,种在坡地上、菜地边的茶树萌出新芽,一天能长出好长一截儿,母亲要趁着晴和的天气把新鲜的茶叶采摘回来。茶叶摘回来后,先过水清洗,晾干,再在铁锅里翻炒,然后手工搓揉。搓揉是个体力活,母亲一边搓揉还得一边挤压,将茶叶的苦涩味挤掉。将一片片茶叶揉卷得紧密细致了,再放到篾织的茶盘上用枫球、黄藤根等香料加热熏烤,一直到把茶叶烘干。这一道工序叫“炕茶”,经过这一道工序,茶叶里便有了烟熏的味道,还有枫球与黄藤根等特殊的香味。

虽然家家户户都有茶叶,但是,好茶叶是不多见的。好茶叶的标准是茶叶嫩,揉卷得如绣花针一般紧实细密,喝起来又有香味。一份好茶叶,第一要茶树好。茶树的好坏又在于人是否经常打理。在我们老家,家家户户都在山坡上、菜地边种几棵茶树,大多数人家任其生长,到了发新叶的季节便去采一些回来做茶,平时则少有人理睬。因为采茶、做茶都是女人们的事情,照顾茶树仿佛也是女人们的事,男人很少问津。女人主内,整日在家里忙得团团转,哪里还会花心思去为茶树施肥、修剪?小时候我家的茶树是爷爷打理的,爷爷虽然勤劳,但打理茶树也并非自觉的行动,而是在奶奶的催促之下。在这样的情形里,好茶树是难得的。有了好茶树,还要摘得早。好茶树上发出的新叶齐整、细嫩、密集,一颗颗生机勃勃。要做好茶,便要采摘得早,而采摘得早,茶叶的产量就会低。所以,有些人家看到新叶萌生却舍不得摘,非等到新叶变成了老叶才摘,这样做出来的茶就是“老木叶”,味道自然不好,但茶味浓重,经喝,产量也高。把细嫩的新茶摘回家,揉茶的功夫下得不足,炕茶的香料配得不好,茶叶的味道与品相也不相同。

在乡下,谁家人勤春早,谁家的茶叶做得细,味道好,人人心里有数。私底下议论人家的主妇是否贤惠能干,茶的好坏也是一个标准。平日邻里串门,亲戚走动,客人落座,女主人奉上一杯热茶,看到茶的汤色好,沉入杯底的茶叶细,客人就会赞一句:“你这茶齐细齐细的!”女主人自谦:“哪里哪里,一把老木叶呢,怕人不得你口!”客人品了一口茶,发现茶叶里有特别的香味,便问:“你这茶香,用什么东西炕的?”“也就是枫球黄藤,没有别的什么。倒是真摘得早,你也知道我家那几棵老茶树,树大,长得又好,今年这头一道,一共就得了半斤茶叶!”女主人口气说得平常,内里的意思其实是颇有几分炫耀的。

以茶待客是女人的功课,也是儿女婚嫁时的重要仪式。谁家女儿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头一件事是“察人家”。男大当婚,第一道程序是“放茶钱”。“察人家”和“放茶钱”都是在正式订婚之前,男女双方经媒人说合,家人同意,初次见面。先是女方的父母或重要亲戚在介绍人的带领下,到男方家里去察看家庭情况,即“察人家”。一千人进得屋来,男方家当然是会泡茶招待的。女方如果看到家境不错,颇为中意,就会留下来喝杯茶再走,如果不中意,那就不喝茶即走,也不用多说,意思自然明白,免了尴尬。等女方察过人家之后,男方就可以到女方家里去“放茶钱”了。“放茶钱”是男方到女方家里来考察,看女方的家庭条件如何、女孩子是否漂亮伶俐、家里是否整洁干净、邻里关系是否和睦。当婚的男子与父母亲友一干人来到女方家里,女方家人看到贵客上门,就会忙着烧水泡茶、准备茶点。来客于是一边家长里短随意寒暄,一边察言观色,了解情况。如果对女方中意,就留下来喝茶,喝茶之后留下礼金,算是茶钱,礼金并不需要太多,只是表示一个意思,意味着双方彼此认可,愿意正式交往下去。在如此重要的仪式上,无论男方还是女方,拿出来招待客人的茶都必定是上等的好茶。

一棵茶树每年可以产两道或者三道甚至四道茶,但是上等茶叶少,一般只有清明前后的头道茶叶和二道茶叶才能称得上好茶叶,极为金贵。这上等的茶,自家人平时是很少喝的,一般都会用来招待客人,或者作为礼物,送给城里的亲戚。记得小时候,我家里的好茶叶,每年都会打成包裹,邮寄给在外地的舅舅。后来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住在城里,每年母亲都会把上好的茶叶包起来,让我带进城里喝。逢年过节,每次从乡下回城的时候,亲戚朋友也会送我不少茶叶,一个个口头上虽说:“一把老木叶,不值钱的,你带回城里喝。”其实我知道他们是把最好的东西送给我了。

在城里住久了,生活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不记得从什么时候起,我不再喝老家的烟熏茶,而是随了时尚喝绿茶、红茶、黑茶、普洱茶,从老家带回的茶叶,常常~放就是半年,从青绿的新茶放成焦黄的陈茶,最后不得不倒掉,实在浪费。母亲给我们的茶,往往还是从最好的新茶中又细心地挑拣过的,择除了一切老叶与病叶,我们不但不喝,反而任其陈旧变质,实在不应该。母亲也发现了这其中的变化,慢慢地便不再送我们茶叶,亲戚朋友自然也效仿。于是,这些年从乡下回城,难得再带茶叶了,只带鸡婆鸭蛋和农家菜蔬。而且我们新的喝茶习惯一旦养成,往往难于再接受旧的,回乡下往往也自己带了茶杯茶叶,自己泡自己喜爱的茶喝。这小小的一个举动,其实显得和家乡生分了许多。

小小的~撮茶叶,放在茶杯里泡成一杯水,几口就喝掉了,却是要经过采摘、清洗、搓揉、烘干等许多工序的,制作的工夫实在辛苦。单只说那熏茶用的黄藤根便要到山上去挖,枫球要到山上去捡。大概因为枫树的“枫”发音与“疯”相同,枫树又长得高大,很有“树大招风”的意思,对于祈求平安是福的普通人家来说,门前种枫树是一种忌讳。所以,虽然熏茶叶离不开枫球,平常人家的房子前后一般都种樟楠梓柏,少种枫树。偶尔有一棵两棵枫树,也种植在离屋场较远的山坡上或者村口大路旁。我小时正赶上农业学大寨,开荒山修建梯田,像样的树都被砍光了,枫树更难得寻觅。那些年,村里当家的妇女们为寻找香料熏茶可真没少费心思。假如有谁在远处发现一棵枫树,一帮妇女一定会结了伴去树下捡枫球。假如有谁家的亲戚捎来一袋枫球,这一袋枫球,谁家的女人也舍不得独占,而是上邻下舍之间互通有无,每人拿几颗回去,熏茶的时候加在燃烧的黄藤根和其他木料里。这样熏出来的茶里,便多了一份浓浓的人情味。

我上大学的时候,学校在长沙的岳麓山下。母亲第一次来学校看我,我带她去爬岳麓山。麓山的风景,尤其以枫叶著名,毛泽东就写过“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诗句来形容麓山的枫叶。母亲走在山中,看到山中林地里到处散落着一颗又一颗毛刺蓬生、结实饱满的枫球,高兴坏了。她顾不得看山观景,一门心思全在捡枫球上。两天后她回乡下,带回了两大袋枫球。以后我每年寒暑假回家,在回家之前,也会上山去捡枫球。

随着我们的长大,母亲也渐渐老了,做事远不如以前那样利索。我和我弟弟相继离开乡下,只有父亲与母亲还住在老家。如今亲戚朋友也少了,母亲不需要像以前一样经常泡茶招待客人了。但每年自己喝的茶叶,她还是坚持自己采摘,自己制作,因为我们送给她的茶叶,无论多么名贵,她也喝不惯。

喝一口温热的茶汤,随着茶汤吸入鼻腔的,还有老家山上黄藤根的香味和隔年的枫球的香味,暖在心田的,是母亲的情意。  P21-25

序言

◎散文应守住“真我"的底线(总序)

王泉根

中国是散文的故乡。中国散文本是对韵文而言,因而在中国古代,举凡诗词曲赋等韵文之外的一切文类,都可归于“散文”范畴。现代性的散文概念起始于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文体“四分法”,与小说、诗歌、戏剧文学相对应。现代性散文的特质是什么?如何界定?对此文论界长期见仁见智,意见不一。近来更有“大散文”、“美文”、“文化散文”等种种说法。

这说明散文是一种非常别致的文体,又是一种难以说得清楚的文体。好有一比:“散文是个筐,什么都可以往里装。”说句笑话,凡是明显不能归入小说、诗歌、戏剧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放进散文这个筐。因而散文真可谓大肚能容,除了“艺术散文”外,其他如随笔、小品、杂文、传记.甚至日记、书信等也可归入散文之中。这么说来,散文岂不就成了超市、杂货铺。散文的精神内核到底是什么?人们常说散文“形散神不散”,这个不散之“神”又是指什么?

在我看来,构成散文的精神内核只是一个“真”字。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神也是一个“真”字。“真”是散文的命脉。我对散文的理解是:以真为本,关文书写,形神兼备,笔带感情。

散文应是“非虚构文学”,与小说、童话、科幻、寓言,还有现在流行的什么穿越、奇幻、悬幻等“虚构文学”有质的不同。作为“非虚构文学”的散文,贵在一个“真”字,其感世、醒世、存世、传世的价值也在一个“真”字。

“真”是指散文所记之人之事,应当是真人真事;所抒之情之意,应当是真情实意。当然细枝末节需要文学想象与发挥。例如写天上云影的变幻。枝头鸟雀的呜叫,到底是“两个黄鹂鸣翠柳”还是“三只麻雀飞枝头”,就不必较真。鲁迅先生在咸亨酒店与朋友饮绍兴黄酒,下酒的是茴香豆还是炒花生,也没必要细究。但散文所写之人事、所抒之情志,必不能空穴来风,更不能天马行空。小说可以散文化,散文绝不能小说化。

如果散文也小说化,也是大胆想象,面壁虚构,凭空编造,那有小说就足够了,还要再来一个散文干吗?曾有某公之作老是被人揪住不放。不是其文笔不够华美、立意不够高远,而实在是“小说化”的痕迹太重太浓,经不起人家的“质疑”与“证伪”。因而此类所谓的“大散文”,也就只能大而化之,云烟境过皆同幻了。

昔者钱穆先生在论中国文学精神时有过这样一番妙论:“中国文学之理想境界,并非由一作家远站在人生之外圈,而仅对人生作一种冷静之写照,亦非由一作家远离人生现实,而对人生作一种热烈幻想之追求。中国文学之理想最高境界,乃必由此作者,对于其本人之当身生活,有一番亲切之体味。而此种体味,又必先悬有一种理想上之崇高标准的向往,而在其内心。经验了长期的陶?台与修养。”“一面乃是此一作家之内心生活与其外围之现买人生,家国天下之息息相通,融凝一致。而另一面即是其文字表达之技巧,与其内心感映人格锻炼之融凝一致。在理想上到达人我一致、内外一致之境界,此亦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主要的人文修养之一种特有境界也。”(钱穆《中国文化与中国文学》)

钱穆更把“有我”看成是中国文学的特征:“中国文学的一个特征,常是把作者本人表现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常说的文以载道,其实也如此。苟非其人,道不虚行,故载道必能载入此作者之本人始得。此又与西方文学有不同。说辞作譬,正如一面镜子,西方文学用来照外,而中国文学乃重在映……都是人到中年以后写出来的。

云南晨光出版社鉴于散文对于少年儿童的文学修养与语文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希望为促进书香校园建设与优秀散文的阅读推广、为发展新世纪儿童文学的散文创作,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为此,特邀请国内十位散文作家,精编精选他们的精彩之作,汇聚成“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散文十家”出版。

这是一件颇有意义的事。十位作家的经历不同,职业不同,性格不同,但他们对散文写作的执着与对散文艺术的独到把握,则有共同之处。这就是对散文精神“真我”的坚守、对散文语言艺术美的锤炼、对散文风格个性的追求。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更是一批“青春在眼童心热”的作家,他们的很多作品本身就是为少年儿童而写的,或是童年经验的人生升华、童年记忆的艺术再现、童年视角的通感书写。

这是一套优质的散文读本,是可以激发我们的童心、慧心与诗心,提升我们的阅读品位与人生高度的书系。愿《中国当代儿童文学散文十家》走进更多的书香校园,走进广大读者与少年儿童的阅读空间和心灵世界。

后记

光阴的故事(后记)

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所有的写作都来自心灵深处,都是生命的纪录和光阴的故事。只是有的成了诗歌,有的成了小说童话,有的成了散文。

我写散文是近年来的事情。尤其是在新浪开通了博客之后。我常会把身边的故事、偶尔的回忆和生活的感触写下来,贴在博客上,久而久之,有了一定的数量,结集出版,于是就成了我的散文集。

我觉得与我的童话相比,我的散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我散文里写的人和事,植物与动物,所有的一切都是真实的。我虽然是一个长于虚构与幻想的童话作家,可是提起笔来写散文的时候,却总是一五一十认真地描写身边的真实,这也常让我自己觉得惊讶——散文、小说、诗歌、童话,每一种文体对作家的要求都不一样,文学真神奇。

我散文里面这些“真实的故事”,有的是我童年生活的回忆,是我的成长故事,比如《奶奶星》、《记号》等一组写我童年与故乡的文章。虽然我个人的生活环境与成长经历与现在的孩子完全不同,但是我相信它们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依然有阅读的价值。因为文学阅读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开拓视野,了解不同的人生故事,因而增加自己的阅历和对于他人的理解。有些“真实的故事”是我对身边动物们的观察和记录,我相信这些观察和记录应该也能引起小读者们的兴趣。动物是我们的朋友,生活在我们的周围,有的时候我们会忽略它们的存在。如果你仔细地观察,细心地体会,你会发现它们的故事也是非常精彩的,它们身上的许多优点还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我在我家帅狗阿布的身上就学到了许多东西——善良、忠诚、热爱生活。

如果你问一个作家:你的写作素材来自哪里?作家们十有八九会回答:来自生活,甚至还会进一步告诉你:生活中不是缺少写作的素材,而是缺少发现素材的眼睛。我的散文素材也来自生活,我写的都是生活中真实的故事。然而,触发我提起笔来写作的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事件引发的“感悟”、“感触”和“感动”。比如说,我今年夏天去黄河源旅行,头天晚上住在都江堰。,我有过敏性鼻炎,但出门时忘记带一种名叫“布地耐德鼻喷剂_的药了。虽然治鼻炎的药有许多种,但对我来说,就这种药最管用。于是那天下午我先生陪着我在都江堰的药店里找这种药,找了七八家药店都没有我到。晚上散步经过一家药店,我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去找,药店的工作人员说卖过这种药,不过他们药店也没有,上次有人来买的时候……讲述给朋友听,态度真实、自然,语言也不需要过于华丽。作为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我一直都把我的小读者当成朋友,我愿意和我亲爱的朋友们分享我的成长,我的生活,我的“感悟”、“感触”和“感动”。我愿意我的这些文字,能带给小读者们温暖,并增进他们对大千世界和芸芸众生的了解。

汤素兰

2013年7月28日记于马尔康色达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7 1:4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