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软件下载  游戏下载  翻译软件  电子书下载  电影下载  电视剧下载  教程攻略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书名 重逢(最后的对话3)(精)
分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作者 (阿根廷)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奥斯瓦尔多·费拉里
出版社 新星出版社
下载
简介
内容推荐
我们看到词语的关联和思想的变化,我们看到我们的头颅和脏腑,看到你的心,我们觉得眩晕,我们感叹,因为我们亲眼看到了那个名字屡屡被人们提及、但鲜少有人走近的、神化般的存在:博尔赫斯的宇宙。
我们感到无限崇敬、无限欣慰。
博尔赫斯是一个名字。用它来做指引我们思想的信号并非随意为之。在文学中,这个名字仿佛无限的、纯真的神明;它的所有者是一个知天知地的人,阐释天堂是图书馆的模样,是整个世界的诗篇;在“最后的对话”中,它是智慧的象征,在智慧中,语言早已超过对话本身的意义。
我们看到博尔赫斯,从各个角度在博尔赫斯中看到世界,在世界中再一次看到博尔赫斯。
作者简介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Jorge Luis Borges,1899一1986),阿根廷诗人、小说家、评论家、翻译家,西班牙语文学大师。
一八九九年八月二十四日出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少年时随家人旅居欧洲。
一九二三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布宜诺斯艾利斯激情》,一九二五年出版第一部随笔集《探讨集》,一九三五年出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恶棍列传》,逐步奠定在阿根廷文坛的地位。代表诗集《圣马丁札记》《老虎的金黄》,小说集《小径分岔的花园》《阿莱夫》,随笔集《永恒史》《探讨别集》等更为其赢得国际声誉。译有王尔德、吴尔夫、福克纳等作家作品。曾任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布宜诺斯艾利斯大学文学教授,获得阿根廷国家文学奖、福门托国际出版奖、耶路撒冷奖、巴尔赞奖、奇诺·德尔杜卡奖、塞万提斯奖等多个文学大奖。
一九八六年六月十四日病逝于瑞士日内瓦。
目录

第一次对话:1984年3月9日
《天堂与地狱之书》史蒂文森,班扬
偶然
幻想文学和科幻作品
詹姆斯·乔伊斯
《沙之书》
布莱士·帕斯卡
惯于模仿的国家
《天堂与地狱之书》圣托马斯,《塔木德》
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
爱默生和惠特曼
斯多葛主义
耶稣基督
为友谊辩白
保尔·瓦莱里
短篇小说《第三者》
奥斯卡·王尔德
荒漠,平原
阿道夫·比奥伊·卡萨雷斯
政治和文化
萧伯纳
关于电影
再谈格鲁萨克
文字危机
威廉·巴特勒·叶芝(一)
威廉·巴特勒·叶芝(二)
文学思想家
时间
序言
博尔赫斯是我们,我们
是博尔赫斯
十四年过去了,我与它
们重逢,再次听到博尔赫斯
的声音,再次如当初一样赞
叹不已,甚至比那时更赞叹
有加。“未出版的对话”有双
重含义,一是这里谈到的大
部分话题是我们此前从未涉
及的,二是这些对话未曾付
梓成书。这部合集收录了
1985年我们最后的几次对
话。
博尔赫斯在对话中毫不
藏私,他的声音、他的真知
灼见和他的想象紧紧相扣,
给我带来妙不可言的感受。
当我再度走近这些内容,我
想到我们第一次谈论叶芝时
他说的话:“受伤,因美神
伤。”
我们都很期待与博尔赫
斯重逢,再次看到他娓娓而
谈,读到他充满智慧和敏锐
的言辞;再次聆听他永不穷
尽的思绪,对文学的热情、
对伦理的热情和看待事情时
超凡的视角。
此次重逢是对过去一段
段相逢的总结。在一场又一
场对话的最后,我们相识,
相互认可,相互补充,可以
说博尔赫斯就是我们,我们
也是博尔赫斯。正如他常说
的:“当我们阅读莎士比亚
时,至少有一瞬间我们成了
莎士比亚。”时间为我们带
来这番对话,我们每一个人
读到它们的时候,都将在那
么一瞬成为博尔赫斯。
奥斯瓦尔多·费拉里
布宜诺斯艾利斯,1998
年11月
导语
在博尔赫斯一生的最后两年里关于想象、故乡、远方、时间、电影、友情,以及“对话”本身的对话。
文学大师博尔赫斯凝聚毕生经验的思想电波,智慧的究极象征!坦诚,谦虚,简洁有力。
一个包罗万象的博尔赫斯宇宙,走进文学大师的迷人脑洞。
书评(媒体评论)
博尔赫斯是我读得最多
的作家,也许还是我最不喜
欢的作家。我去布宜诺斯艾
利斯只买了一样东西,那就
是博尔赫斯的全集。我把它
们装在手提箱里,每晚都读
,我喜欢他描写事物的小提
琴般的手法,我需要他的作
品来探索语言。
——加西亚·马尔克斯
精彩页
第一次对话:1984年3月9日
奥斯瓦尔多·费拉里:那我们就开始每周的电台对话吧,博尔赫斯。首先我想问您的是,一直以来您都沉浸在文字的沉默中进行构思和表达,而现在您正通过电台来谈话和交流,对此您有什么感受呢?
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我有些紧张。不过,人的一生都在说话中度过,现在是您在与我说话。写作是断断续续的,而对话是接连不断的,不是吗?
费拉里:确实,不过对作家而言,对话似乎是一种自然的表达方式……
博尔赫斯:是的,我也这么认为,柏拉图不也是这么理解的吗?正是他创造了对话。
费拉里:不过,对有些人来说不是,比如音乐家和画家……
博尔赫斯:嗯,他们自然有别的表达方式,而我比较局限……我的方式仅限于文字。主要是书面文字,它与口头语言相差不大。
费拉里:现如今,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认为听觉和视觉传达也是一种沟通方式,如果说听众的存在是能被直观感受的,那么写作的时候您如何预想读者的存在……
博尔赫斯:啊,我不清楚,写作时我似乎……似乎不知疲倦……我喜爱写作。这并不是说我相信我所写的内容的价值,而是我相信写作本身的乐趣。这么说吧,假如我是鲁滨孙·克鲁索,我想我会在我的岛上写作。
费拉里:理解。
博尔赫斯:不去设想读者。
费拉里:不设想读者啊。
博尔赫斯:嗯,我从来不设想读者,我只会尽量用可以被理解的方式写作;这仅仅是出于礼貌,尽管我的对象全部是想象出来的,或不存在的。在我看来含糊其辞并不好。
费拉里:您觉得无须试想沟通,沟通就会突然发生,是吗?
博尔赫斯:对的,我不考虑沟通的问题。而且,当我打算写下什么,是因为我接收到了什么。也就是说,我谦恭地相信灵感的到来。确切地说,我认为所有作家都是誉写员。誉写员不清楚那些文字是谁的,也不清楚它是关于什么的。我们可以像希伯来人那样思考“ruaj”,灵魂;像希腊人那样思考缪斯,或者,像爱尔兰诗人威廉·巴特勒·叶芝那样思考“大记忆”……他认为所有作家都遗传了前人的记忆,也就是全人类的记忆;我们有双亲、四位祖辈,等等,依此类推呈现几何式增长。他认为诗人也许没有很多个人经历,但是拥有无尽的过去……这就是他所说的“大记忆”。我们也可以称之为“潜意识”,只是“大记忆”听起来更优美,不是吗?仿佛永不干涸的泉源。
费拉里:是的。
博尔赫斯:但意思是一样的,即接收到事物,或回忆往事。
费拉里:正好您谈过一个话题,是今天人们越来越不常提及的。我记得您在西班牙接受一个重要奖项时曾经说过,如果灵魂已经通过您向其他人传递了什么,那么您会感到自己的使命已然完成。
博尔赫斯:……我终于感到自得其所了。再说,我唯一可能的使命就是文学的使命。因为,很明显,我现在八十四岁了,马上八十五岁,我还失明了。唉,与我同时代的人大部分已经离世,不过,如您所见,还有许多年轻人围绕在我这位暮年老人身边。我有时会独处,用一个个构想的点子充实这段时光。例如,今早我七点就醒了,但八点半才会有人来叫醒我。我想,那好,让我们来利用一下这段时间。于是,我开始在脑海中天马行空地描画,大致构思了一首十四行诗。过几天,它将被写成一首真正的十四行诗,现在仅仅是打个草稿。可以说我好好度过了独处的时光,我用构想和幻影充实它。只是这样听起来有些可怕,令人惊异,对吗?不过这些幻影并没有纠缠我,是一些惹人喜爱的幻影。
费拉里:我理解,您谈到缪斯,谈到灵魂,谈到由灵魂主导艺术与文学创作的时代。只是如今这些想法似乎已经式微……
P1-3
随便看

 

霍普软件下载网电子书栏目提供海量电子书在线免费阅读及下载。

 

Copyright © 2002-2024 101bt.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07:53